第17節
管家聽了頓時欣慰不已,他平時也常常規勸少爺,只是少爺沒有親身體會,大多當耳旁風,想不到今日因田公子的事,少爺居然聽進去一些,雖然不知成效如何,可也讓他欣喜不已,覺得終于沒辜負老爺和夫人之托,連帶著對田仲,管家也親近不少,因為他明顯感受的到,田仲雖然也出身大家,可為人處事卻比他家公子強太多了,不說別的,就說田仲一個外姓能在王家村呆的好好的,王家村的人還挺認同田仲的,就足以說明田仲在待人上,絕對有可取之處。 想到這,管家也不由向田仲賣個好:“田公子若是進京尋親,不妨多打聽一下那些世家勛貴,田姓雖然并不少見,可其實也算不上多,再或者田公子可以找京城的人牙子問問,他們平日管宅子里的奴仆買賣,消息靈通的很?!?/br> 田仲一聽,果然挺有道理的,忙拱手說:“多謝張叔提點,田某記下了?!?/br> 管家擺擺手,笑著說:“算不上什么,不過是經驗之談罷了,其實也就是金陵是京城,太過繁華,大家族太多,要公子是幽州人,公子甚至不用打聽,老奴派人去城里各家族問一句,也就知道了?!?/br> 三人一路說著話,馬車很快到了府學的門口。 因府學前院有孔子像,府學內并不允許騎馬或者駕車,所以三人從馬車里下來,而張家的馬車,則被車夫牽著,轉到府學后門,再進去。 田仲站在府學門前,抬頭看著府學,整個府學占地極廣,這條街,其實都是府學的。 門口的兩個石獅子威武霸氣,大紅色的朱漆門,門匾上掛著名家題的“幽州府學”幾個篆字,顯得格外的莊嚴大氣。 “這府學建的不錯?!碧镏賹堒拚f。 “那是自然,這可是府學,一府最好的讀書之處,從這里面出去的舉人、進士不計其數,要是建的不好,豈不是讓人笑話?!?/br> “這幽州府學幾個字是哪位名家題的?這匾看起來像是新做的?!?/br> “就知道你眼尖,你八成瞅的不是上面的字,而是這塊匾是用紫檀香木做的吧,你這家伙還真如張叔說的就是識貨,你說你不會窮的想打這匾的主意吧!”張苻打趣道。 田仲暴汗,說:“怎么可能,我就好奇誰會用紫檀香木題字,紫檀香木可是貢品,一般人可輕易用不得的?!?/br> “還真被你說對了,題這個匾的還真是大名人,并且還是身居高位,他就是當朝吏部尚書錢大人,錢大人是幽州人,昔日也是從府學出去的,三年前,新朝初立,府學的原來的匾是前朝一位大人題的,有些犯忌諱,府學的大人們特地去京城,向錢大人求匾,錢大人也沒推脫,還向圣上上了個折子說了此事,圣上也覺得是好事,就讓工部出了一塊空匾,賜給了錢大人,錢大人題好后,府學那些大人這才小心從京城運回來?!?/br> “原來是這樣,以前聽王夫子說府學人脈很廣,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br> “這是自然,畢竟從府學出去的,總要念一絲香火情?!?/br> 兩人站在大門前,張苻正給田仲介紹門前一些雕像、碑文的典故,就聽到旁邊傳來一聲陰陽怪氣的聲音: “哎吆,這位兄臺怎么看著這么面生,是剛過院試的廩生吧,張大少爺這是又心善要帶帶新人?” “這位是誰?”田仲小聲問旁邊的張苻:“你們有什么過節?” 張苻隨口說:“我和他又不熟,誰和他有過節!” 管家在旁邊補充道:“這位就是李秀才,剛剛老奴說的被少爺問包袱的那位?!?/br> “咳咳咳”田仲突然被自己的口水嗆著了。 原來人家不是沒套麻袋,只是改成見面嘲諷了! 第24章 你見的不是我是我爹 事實證明,張苻雖然樹敵眾多,可在府學這么多年還平平安安的,對于這些冷嘲熱諷,還是有自己的方法的。 只見張苻把臉一揚,淡淡的說:“干汝何事!” 說罷,拽著田仲,揚長而去。 李秀才被堵的臉一陣青一陣白,在后面氣的跺腳,叫道:“張苻,你欺人太甚!” 只是張苻早已帶田仲進了府學的側門,留給李秀才的,只有那朱紅色緊閉的大門而已。 府學內 張苻一邊帶著田仲往里走,一邊對田仲傳授經驗:“對于那些人,無視才是最讓他們難堪的,千萬別吃飽了撐的和他們懟起來,他們那幾人平日最愛抱團,和他們吵起來,哪怕你有理,最后他們人多,也容易變成無理?!?/br> 田仲笑著說:“你倒是挺有經驗的嘛!” “以前我還是廩生的時候吃過一次虧,不過后來我發現他們每次吵過別人的時候都特別得意,而別人要不搭理他們,他們就好像受到什么侮辱一樣,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每次都把自己氣的半死,后來就不大惹我了?!睆堒薜靡獾慕o田仲說。 田仲輕笑,誰說單純的人就是傻呢,單純的人可能不通人情世故,可不代表人家腦子不好使。 “好了,不說那些人了,府學雖然有幾個愛陰陽怪氣的,其實也算不上什么壞人,不過是久試不中,有些鉆牛角尖罷了,大部分人脾氣還是不錯的,平日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畢竟大家進府學是為了讀書考科舉,而不是別的?!?/br> “你不是也挺會理解人的么?” “理解不意味著我讓著他們啊?!?/br> 兩人來到中院,張苻輕車熟路的帶著田仲走到里面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對田仲說:“這是府學內需院,報名、領月俸、領書………總之一切不是讀書的事,都到這里來辦?!?/br> 張苻拉著田仲走到一間屋外,對里面客氣的叫道:“齊老在嗎?” “在,什么事?” “學生帶一位新進學的廩生來報名?!?/br> “進來吧!” “是?!?/br> 兩人推開門走進去,就看到一個老頭正在那一邊抽著旱煙,一邊看書。 老頭抬頭,看到是張苻,頓時笑了,說:“原來張家小子,你帶的誰,你們張家的人?” “學生倒希望他是張家的人,可惜不是,”張苻笑道:“他是這次院試的案首,與學生脾氣相投,學生就帶他過來了?!?/br> 齊老拿著煙桿,仔細的看了看田仲,要是往日,一個院試的案首肯定不值得他側目,畢竟府學不是廩生就是舉人,哪怕案首,三年出倆也算不得稀罕,只是今年。 “這個就是讓你們一眾重考鎩羽而歸的新人?” 田仲忙說:“其實學生可能也算不上新人?!?/br> “咦,你也是重考,以前怎么沒見過你,在哪里讀書,原來中過何功名?” 張苻忙把田仲失憶的事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老頭點點頭,“頭受傷失憶,還能科考,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你原來是京城那邊的人,難怪以前榜上不曾見你的名字?!?/br> 老頭說完,從旁邊拿出一個厚冊子,讓田仲把當初的考引和貢院給的院試喜報拿出來,幫田仲登記好,然后拿出一個號牌,給田仲說:“這是甲等廩生的號牌,你憑此號牌,可以來內需院領每月的俸銀和米rou還有府學四季的衣裳。如果住學舍,也可以選一處?!?/br> “學生旁邊正有空院,田兄已經決定選這處了?!睆堒廾Σ遄斓?。 “難怪你小子親自帶他來,看來當初被擾的不輕?!饼R老也不生氣,反而打趣道。 張苻對齊老拱拱手,討好道:“齊老,學生好容易挑了一個安靜的鄰居,您老抬抬手?!?/br> “行了,只要這個田廩生同意,就依你?!?/br> 張苻拽拽田仲,田仲拱手道:“學生愿意?!?/br> 齊老見兩人都同意,也懶得當壞人,就在冊子后面記上田仲的學舍號。然后又拿出另一個冊子,翻開,只是剛要寫頓住,抬頭問田仲:“今年的鄉試你打算去考么?” “學生自然是要考的?!?/br> 齊老拿煙桿敲了敲桌子,想了想,從旁邊翻出一份卷子,給田仲,說:“你把這份卷子做了?!?/br> 田仲剛接過卷子,就聽旁邊張苻奇怪道:“咦,齊老,新人入府學不是不用考試么?” 齊老瞥了張苻一眼,說:“他是新人嗎?新人進府學一般要先學三年,把策論練熟,通過歲考,再練個一兩年才能參加鄉試,他既然是重考,又打算要參加今年的鄉試,自然得先過歲考?!?/br> “也是,那田仲你要好好做,這可是歲考的卷子,爭取能進乙院,才好準備鄉試?!?/br> “乙院?”田仲問道。 張苻給田仲解釋道:“府學有廩生,有舉人,當然不能一起上課,所以把所有的學生分為甲乙丙三院,丙院是剛過院試,進入府學的新人,一般會在丙院進學三年,把鄉試所有要考的內容從頭學一遍,等學完,通過歲試,才可以進入乙院,乙院其實就是為了準備鄉試,主要講解以前歷年的鄉試題目和一些應試技巧,要是鄉試過了,成了舉人,自然就到了甲院,然后準備進京趕考。我以前就在甲院,為了重考,現在在乙院,你要想參加今年鄉試,最好進乙院?!?/br> 田仲點點頭,拿著卷子去旁邊做了起來。 一個時辰后,田仲把卷子交給齊老。 齊老瞇著眼看了一會,在冊子上寫了個乙,然后說:“小家伙,去乙院吧,好好準備鄉試?!?/br> “謝謝齊老?!碧镏俸蛷堒薜懒酥x,這才起身離開。 等出了屋子,田仲小聲問張苻:“齊老是干什么的,很少見你對人如此尊敬?!?/br> 張苻反駁道:“我一向很尊師的,齊老就是齊教諭,以前是位進士,只可惜生的時候不好,正攤上靈帝,齊老性子耿直,看不慣朝中的烏煙瘴氣,就生氣辭了官,跑到府學當了個教諭,他是府學學問最好的一位教諭,也是唯一一位進士?!?/br> 田仲恍然大悟,府學的教諭一般以舉人為主,極少有進士,畢竟一旦中進士,哪怕只是同進士,外放授官也是七品縣令,所以少有進士進府學教書的。 “那他怎么在這?” “他老人家以前是教甲班的,學生滿天下,甚至還教過我,只是這兩年身子不好,才歇了下來,他又閑不住,就找了個登記新人的活,每天看看新進府學的學生?!?/br>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齊老的行為,著實讓人敬佩?!?/br> 屋里 田仲和張苻走后,齊老卻沒有再看書,而是一口一口抽著旱煙,等抽完,齊老看著手中的紫竹煙桿怔怔的出神。 過了一會,齊老才回過神,把煙桿放在桌腳敲了敲,把里面的煙灰倒出來,喃喃的說: “那小子怎么看起來有點眼熟,可就想不起在哪見過,果然人老了,不中用了!” 作者有話要說: 田二:老爺子您別想了,您沒見過我,您見的那是當初還沒發跡的我爹! 第25章 皇親國戚奧 張苻帶著田仲去旁邊屋領了這個月的俸銀和米rou,又去耳房量了衣裳,最后去廂房拿了書,這才帶著田仲回學舍。 “想不到府學發的東西如此齊全,俸銀、米、rou,居然還有衣裳,這是把衣食住行都包了么!” “要不你以為為什么所有的秀才都想進府學?!?/br> 三人走到學舍,就看到一排排獨立的小院,跟著張苻進了他的院子,發現每個小院雖然極小,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個小院正房有一個堂屋,一個里屋,前面一排除了門有一個耳房。 田仲說道:“這學舍看起來還不錯嘛!” 張苻撇撇嘴:“還可以就是太小,除了用來見客的堂屋,咱們住的里屋,就剩下一個耳房,我只能帶一個書童,連管家都沒地方住?!?/br> 田仲看著這小院,突然覺得當初建這學舍的絕對是高人,難怪府學不限制學生帶奴仆,因為只要超過一個,耳房這么小,壓根擠不開??! “要不我那個耳房讓給你,反正我就一個人,那耳房肯定用不著?!?/br> “不用了,平時我就帶一個書童,張叔送完我就回去?!?/br> 張苻讓管家把手里提的東西放下,又把書童叫來幫田仲整理屋里,然后說:“上午你先歇歇,等會咱們去伙房吃飯,等下午,咱們就去乙院讀書?!?/br> 田仲點頭應下。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