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若不是4848跳出來宣布,謝靖在心里又給他加了10個點,朱凌鍶還沒發覺,自己居然就這么靠在謝靖的肩膀上睡著了。 第30章 浮碧 隆嘉九年春天, 雨下得稍微有點兒多了, 雖說“春雨貴如油”,但是一連十多天,淅淅瀝瀝的, 又有些倒春寒, 朱凌鍶便又擔心起來。 好在欽天監和戶部的人都說, 今年雨水豐足,春耕勢頭良好, 無須擔心。到了清明, 又是個大晴天,便徹底放下心來。 這已經是他當皇帝的第九年,親政也有三年了,在所有干皇帝這個工種的人里面, 資歷已經不算短。 這些年來,遇到的大事小情, 讓朱凌鍶關心的事務范圍, 越來越寬廣, 春耕夏播, 秋收冬藏,朝堂紛爭, 街談巷議, 任何一個微小的信息,都有可能預示著重大的改變。 “治大國若烹小鮮,”輕易折騰不得, 因此,必須提前發現這些信號,防微杜漸。 起先是系統叫他做明君,一旦真坐上這個位子,體會到其中況味,便自感責任重大。 這幾年下來,朱凌鍶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樣。身為皇帝,自然少不了拍馬屁的人,不過算起來,還是罵的人更多。 再加上朱凌鍶嚴防糖衣炮彈,輕易不給夸他的人眼神,眼里只看得到說自己不好的,好的反而自動無視了。 每天上朝,都要被人管頭管腳數落,哪怕朝臣們說一句“皇上圣明”,也多半不敢相信。 他自知水平有限,難以運籌帷幄,掌握全盤,便只能日夜為繼,毫不懈怠。 唯一覺得有些成就感的,是幫助謝靖解決了他的政敵。間接避免了脫目罕那拿著后明的錢和武器繼續坐大。 只是這一點,究竟能拖住脫目罕那多久,又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戰爭的局面,現在還不得而知。 不知不覺,天氣就熱了起來,宮人的夏服,谷雨前就已經發下去了,看著眼前色澤變化,朱凌鍶才意識到時光的流逝。 他在書里的世界就要滿十八歲了。 古人的十八歲,算不得什么特殊年份,舞象之年,跨度有好幾歲。雖然皇帝的生日,少不了要慶祝一下,不過在朱凌鍶心里,這個生日還是有些不一樣。 他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卻依然會悄悄期待自己的禮物。 徐程每年,會送他一本古籍,其中有些是早已散佚多年的珍本,朱凌鍶又是感激,又是吃驚,徐家的清貴,可見一斑。收下便又將書送到翰林院抄錄。 李顯達自從去了北地,經常給他捎些具有北地風情的小玩意兒,印象最深的是一把胡刀,刀刃是彎的,形似月牙兒,鋒利非常。 朱凌鍶很喜歡,把這把刀放在寢宮東邊的偏殿里,和西邊偏殿墻上,先帝的寶劍遙遙相對。 周斟這個人,比較自戀,送給皇帝的禮物,居然是他和別人酬唱的詩集,但是每年都能出一本,雖然選材有重復,也可見創作力之旺盛。 這其中還有不少香*艷的描寫閨房之樂的詩,用詞之大膽,想象之奇特,朱凌鍶覺得可以和他館藏的帶顏色小讀本相媲美。 朱凌鍶雖然不常出門,但是有盧省在,他知道市面上、還有許多和他的館藏一樣狂*浪大膽的話本售賣,因此他不禁猜想,里邊就有周斟披馬甲寫的也說不定。 長公主朱辛月雖然看起來是個嬌怯怯的小姑娘,實際上卻喜歡做手工,她愛讀的書是《天工開物》,曾經在宮后苑里指揮內侍和宮女,弄出了一架水車。 朱辛月送過朱凌鍶一個木匣子,留了一個開口,無論把什么扔進去,便再也倒不出來。 到目前為止,朱凌鍶已經有七八顆珍珠,五六塊小金錠,還有兩塊翡翠被這匣子吞沒了。 簡直是個黑洞。 朱辛月聽說這個戰績,十分開心,并且拒絕透露這些財物的下落。 至于謝靖,他的禮物,是最沒有創意、也是最便宜的。 幾乎每一年,他給皇帝的壽禮,多半是文房四寶,親政那一年送的是一塊田黃石,這就是謝靖的上限了。 其實這也不奇怪,謝靖和朱凌鍶認識的時候,皇帝才剛剛開始學寫字,以后也十分勤于練字,送文房四寶,再實用不過。 當然,還有一個現實的原因,謝靖作為四品官,雖然能穿紅袍,上朝堂,俸祿卻有定額。他雖還沒有成家,但是老家的叔嬸,還要照拂,所以實在稱不上闊綽。 他在吏部時,本該是油水豐厚之地,尤其是京察的年份,誰不被下面進貢得盆滿缽滿。謝靖卻不做此想,從來沒要過一分一厘,這個也是盧省告訴他的,吏部的人說,謝靖太不明白事理。 朱凌鍶很欣慰,現在的種種線索看來,謝靖并沒有黑化成為一手遮天大權jian的跡象。 卻不知自己到底算不算明君。 六月十二,一大早開始,闔宮上下,見了朱凌鍶,便要向他祝壽,沿路的花盆都換了新的,一路走過去,都是茉莉帶著露水的清香。 雖說是自己生日,朱凌鍶也沒有休假的意思,反倒是朝臣們都很善解人意,今天沒什么大事,都意思意思便散朝了,皇帝就又去了文華殿。 謝靖如今,在刑部當管事的,自然不能像從前一樣,日日都到這邊來報到,朱凌鍶雖然覺得寂寞,也不能說什么。 他活了這許多年,也沒有追求別人的經驗,謝靖當了十多年的京官,一副恭謹持重的模樣,其實內里,光風霽月,灑脫不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