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他帶領這兩千守軍,日夜在城墻上巡邏,又命全城男丁,削竹為矛,輪番裝作軍士,在城墻上大喊。 圍城叛軍足有四萬人,因不知城中虛實,初初試了幾次,羅維敏帶領八百士兵,沖殺出來,叛軍措手不及。羅維敏見好就收,速速退回城去。 叛軍不敢冒動,在城下駐守,十多天后,城中糧草即消耗殆盡,大軍終于到來,解了此圍。 還有其余幾個人,或資歷淺薄,或能力不足,都比不上這二位。 最重要的是,方嚴是劉岱的姻親,羅維敏是徐程的學生。 兩方人馬,因兵部尚書人選一事,吵鬧不休,任誰都不肯相讓。徐頌恩以自己年老為由,不愿摻和他們的事,被人問起時,就說,“一切但憑圣裁?!?/br> 謝靖把這二人的事,都說與朱凌鍶聽了,朱凌鍶轉轉眼珠,“說得好聽,只當是要我選?!?/br> 他這是還記著,何燁他們不肯給錢造大炮的仇。這幫文臣,說的是“聽憑上意”,實際上全都是自己的意思,并沒有人真心把小皇帝的意見當回事。 朱凌鍶算是看透他們了。 謝靖說,“皇上即便此時不選,日后也是要選的。無論選與不選,都不可沒了主意?!?/br> 謝靖的意思是,即便你現在還做不了主,也要學習怎樣做出選擇,而這種能力需要時間和經歷來培養。 朱凌鍶心中一振,謝靖說得對啊,試問歷史上哪個明君,不是在和霸道的勛貴、狡猾的文臣和諂媚的宦官斗智斗勇,又互相合作中成長起來的呢。 那就讓朕來看看,究竟誰笑到最后吧。 “以謝卿之見,如何?” 謝靖的眉心又擰出一條痕跡。 朱凌鍶有些意外,光看個人事跡,羅維敏顯然勝出一籌,還是徐程的人,謝靖沒道理會猶豫。 “臣以為,不分上下?!?/br> 謝靖說,羅維敏率眾守城的事,足以看出此人忠心耿耿,且有急智,還懂一些兵法。 只是圍城一役,叛軍本來就是當地鄉野的烏合之眾,既無錢也無糧,因此本身戰斗力也不行。 況且才半月間,并不能看出來,此人是否有掌握全國兵馬的能力。 方嚴守宣府時,似無事發生,但是在他任上,是宣府最平靜安寧的一段時間,他之前之后的總兵,都沒能做到這一點。 或許他運氣超好,也或許他有本事,讓所有兵戈戰事,在最微小的時候,就消弭于無形。 只是一切并無明證,謝靖說,“只是微臣猜測罷了?!?/br> 一晃到了年關,兵部尚書一職懸而未決,曹俊時那邊催尾款的折子就來了。 他在折子里匯報了一下大炮的研發成果,似乎并不樂觀,排除了很多種搭配的可能性,還沒找到最適合造大炮的材料?;蛟S還得單獨造一座冶煉的高爐才行。 曹俊時還隱晦地指出,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人員傷亡問題,不過請皇帝不要擔心,他已經處理好了。 但是,錢的問題,還請皇帝多多支持。 這一年朱凌鍶的皇莊里,各項產出進項算起來,該有兩萬多兩銀子,可他這一年來的人情賞賜,都從這里面出,于是只剩下一小半。 愁人。 朱凌鍶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為缺錢而苦惱的皇帝。 以往看小說,皇帝不是忙著談戀愛,就是搞斗爭,最擔心的是被人篡位,可自己最大的苦惱,卻是窮。 一個沒錢的皇帝,和普通人有什么分別。 他甚至想過借錢,但是聽盧省說了各位大人們的俸祿,慚愧地收起了這個念頭。 盧省說,“我有兩千兩銀子,可以給陛下使使?!?/br> 朱凌鍶十分意外,內侍雖說包吃包住,還有制服,可盧省也太能存錢了吧。 他沒想到的是,盧省作為他最親近的內侍,去哪兒替他傳話,看在他的面子上,別人都會給點兒茶水錢。 這還是皇帝年幼,若是親政之后,更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朱凌鍶也沒好意思要盧省的錢,內侍的積蓄,叫“子孫錢”,是拿來養老的。 新年剛過,讓朱凌鍶意外的是,劉岱找上了他。 劉岱是內閣首輔,見皇帝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這次來,行禮之后,就沉默不語。 謝靖見機,便知是嫌自己了,便出言告退,留他們倆在書房。 朱凌鍶有些慌張,這還是第二次他單獨和劉岱待在一起。 上一次,是劉岱要把謝靖趕到南京去。 劉岱也不賣關子,“兵部尚書一職,去歲到今,懸而未決,宜早做定奪?!?/br> 朱凌鍶說,“太師所言極是,便與太傅商議,早早定下來,朕也能安心?!?/br> 意思是,你自己去和徐程吵,不要帶上我。 劉岱見小皇帝不上套,又說,“臣等均是為社稷思慮良多,奈何難有定論,愿聽御旨綸音?!?/br> “那太師索性便依了太傅如何?”朱凌鍶事不關己一般,把玩著桌案前的鎮紙。 劉岱心中不豫,面上卻一點兒都不顯,他沉吟片刻,便笑了起來, “陛下,去年江南一帶,風調雨順,農桑商旅,無不進項頗豐。戶部后半年,就收了八十萬兩銀子?!?/br> “什么,”朱凌鍶一抬頭,撞上劉岱的笑臉,知道自己中計了,又匆匆低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