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跟朝堂風云比,她前些日子糾結的只是小事了。 薛見一笑,阿棗讓下人幫著收拾行裝,過幾日親自送他出城祭祖。 等他走了之后日子反倒清閑下來,阿棗沒事就打點打點府里的瑣事,要么就去看看太后或者探望李氏,頗有些風雨欲來的寧靜。 就這么平平順順過了半個月,外面突然傳來消息——皇上在祭祖途中遇刺重傷,查出是胡羯聯合后周所為,皇上醒來之后勃然大怒,令幾個殿下去討伐胡羯,就連包括沈玨在內的幾個武將都被派去西南鎮守,而皇上則在原處養傷。 太后收到消息立刻傳了懿旨到郡王府,讓阿棗收拾東西進國寺住幾日,陪她禮佛祈福。這一連串的變故讓京中震動,阿棗卻出乎意料的平靜,鎮定地收拾東西進了國寺。 太后正在佛堂誦經,見到她就放下了手里的經文,阿棗先給她請了安,忍不住問道:“太后,殿下他...” 太后起了身,拍著她的手道:“我已經命人把你住的地方收拾出來了,你先安心住在佛寺里,我跟你保證,沒多久你就能見著老四了。他做什么事,你都不用擔心?!?/br> 阿棗不好意思地一笑:“兒臣知道殿下才智過人,只是他在戰場上,兒臣難免牽掛...” 太后聽的大為舒心,找媳婦聰明不聰明,會不會持家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里得有自己的夫君,這樣日子才能長久,不然再聰明再有謀略也白搭,她就是因為這個才沒瞧上齊然的。 太后一笑,臉上的溝壑舒展開顯得年輕了不少,這么一笑竟有種奇異的魅力:“沒事的,風雨再大,總會過去的?!?/br> 阿棗含笑點了點頭,心里卻暗想,難怪太后當年能盛寵多年不倒,先帝有眼光啊。 太后帶著她到了前廳,卻見幾個后妃和淑妃也在——她是二殿下生母,身份非同小可。 淑妃也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阿棗心里一驚,薛見和二殿下上前打仗,太后卻把兩人的家眷都接進宮里保護起來,這點實在是耐人尋味,太后肯定是認為有人要對她們不利,可兩人的身份都非同小可,誰能對她們不利的了呢? 她不用多家思索就想出了答案,皇上。 難道皇上擔心薛見和二殿下謀反,所以把兩人先派出京城,讓兩人當光桿司令,然后再挾持他倆的家眷?或者更有甚者,她們兩人只是其中的一步棋,皇上想利用她們,再加上武力鎮壓,軟硬兼施趁此機會奪了兩人手里的權柄?這倒也不無可能。 阿棗琢磨琢磨著已經有些了然,太后看了眼若有所思的阿棗,又看了看一臉不解的淑妃,想到在郡王府里只剩一口氣還要打人罵狗的齊悠,心里暗嘆一聲,老四雖說年幼時過的辛苦,但姻緣上卻順遂,娶了個好夫人得少cao多少心。 太后也不多說,跟淑妃道:“你左右無事,老二又在外打仗,國寺素來靈驗,你就陪我一道給老二他們祈福吧?” 淑妃自然也愿意幫親兒子做點什么,聞言起身道:“妾自當盡力為二殿下祈福?!?/br> 太后先讓淑妃退下,阿棗輕聲問道:“太后,您不叫齊王妃過來嗎?”她這樣問當然不是cao心那個一心想讓她名聲盡毀的齊悠,而是探探太后的口風。 太后聽她這樣問,就知道她已然明白了不少,不禁笑了笑,看似答非所問:“老二媳婦年級尚輕,還沒有子嗣,脾氣又沖,在老二離開之前還和他吵了一架?!?/br> 阿棗明白了,齊悠不得二殿下喜歡,對于皇上來說沒有脅迫的價值。太后這話也等于委婉地承認了她的猜測,阿棗感慨一回古代人的說話藝術,也躬身退下了。 國寺雖說是寺廟,但雕梁畫棟精彩輝煌不下于世家宅院,再加上守備森嚴,阿棗日子過的頗為清靜,就是cao心薛見,偏偏現在局勢緊張,她還不能給他去信問問。 倒是淑妃見到阿棗很是不解,私下同太后道:“還以為您不喜老四媳婦呢?!?/br> 她這人有諸多不好,只有話直說這一點長處,再加上她跟皇上的時間比皇后還長,知道一些昔年舊事,故有此一問。 自從她給薛見挑了沈家女之后沒少有人這樣問,太后淡然一笑:“她這樣好看又懂事,最重要的是對老四也上心,我怎么會不喜?” 淑妃還想再說,被太后打發下去了,女人一多閑話就傳得快,她難免和其他人念叨幾句,后來不知怎么的就傳進了阿棗的耳朵里。 她不喜歡有事藏著掖著,正好現在和太后離得近,她就問道:“皇祖母,兒臣最近聽到些風言,說您當初和我們沈家有嫌隙,你說這不是胡亂編排嗎?您得好好懲治這些人?!?/br> 太后一樂:“你倒是鬼機靈?!?/br> 她啜了口茶才道:“也不完全是編排,當年你們沈家先祖隨先帝征伐天下,算是有從龍之功,沈家為了穩固地位,送了個嫡女進宮...哦,對了,要是她現在還在的話,你應該稱一聲姑祖母?!?/br> 原來是后宮爭寵...阿棗面上訕訕,太后繼續道:“你們沈家人多貌美,你那姑祖母也不例外,后來升了貴妃,不知被哪個小人躥騰出了歪心,竟給我下了藥...” 阿棗臉色一白,慌忙跪下了:“太后恕罪?!?/br> 太后嘆了口氣,眼底并無怒色,只有感慨和嘆息,她伸手把阿棗扶起來:“你跪什么,又不是你做下的?!?/br> 太后要是真的遷怒她,當初也不會同意薛見娶她了,阿棗心下稍定,滿面尷尬地起身:“此事從未聽家中長輩提起過?!?/br> 太后心下又是一嘆,她跟沈家女說的是明面上的事,其實真實原因是昔年沈貴妃因生的太過貌美,竟讓當時的幾位皇子也暗自傾慕——其中就包括了如今皇上,但她的裙下之臣里可不止幾個皇子,什么侍衛太醫世家公子朝中大臣,昔年都拜倒在她的裙下了。 沈貴妃開始的時候一顆心全都在先皇身上,但先皇獨寵太后,沈貴妃心灰意冷,和先皇的第五子,也就是當今皇上的五弟有了齟齬。 她也自知干了抄家滅門的丑事,等事敗露之后就服毒自盡了,沈家也一并受了牽連,但多年之后,皇上仍記掛著沈貴妃,愿意給沈家一個起復的機會,恰好薛見提議派往細作之事,于是尋到了沈玨,讓他去后周做細作,才有了沈家多年的坎坷。 說一句碎嘴的話,沈絲絲這姑娘雖然比沈貴妃還美幾分,也引得老四和李殿下都傾慕不已,但跟她姑祖母,跟她爹的豐功偉績比起來還是差了太多,當然這樣也讓太后更放心。 她當初還擔心皇上對沈家女有什么不該有的念頭,知道皇上態度如常才放了心。 太后閉目回想完往事,見阿棗仍舊一臉誠惶誠恐,沉吟片刻,用極委婉簡略的說法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告訴阿棗,反正沈玨也知道此事,閨女問了他能不說?倒不如現在痛快說了 即使只有三言兩語,阿棗也被驚的目瞪口呆,我的個乖乖,她還以為她的人生挺傳奇的呢,沒想到這位姑祖母已經珠玉在前了,瑪麗蘇小說要是這么寫了估計都得給人噴沒邏輯,情節比狗血文還狗血! 太后等她回過神才道:“就是這些破事,沒得讓你們這些小輩瞧了笑話?!?/br> 阿棗垂手恭立:“太后放心,我不會傳出去影響宗室名聲?!?/br> 太后一笑:“你是個聰明孩子,我再沒有不放心的?!?/br> 她頓了下又道:“現在局勢動蕩,等過幾日前線戰事穩了,你就可以去老四那里了?!被噬喜恢朗裁磿r候回來,皇上一旦歸京,這些女眷怕是要身不由己了,但同時現在邊界正在打仗,這時候把女眷送去也不安全。 作為祖母,她不能過分偏袒哪個孫兒,不然就會出現鄭伯克段于鄢之禍,但幫他們保全家中女眷,太后還是能做到的?;噬鲜撬齼鹤?,皇子們是她孫子,她也不想看到父子相殘的慘劇。 阿棗眼睛一亮,一顆心總算是定下來。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誰都沒想到皇上在兩人談話完的第二日就借著掩護回了京城,他也沒回皇宮,直接到國寺找了太后:“母后,老四媳婦和淑妃安置在哪里了?” 太后面色一沉:“你見著我為何不行禮?身為一國之君,你的孝道禮數何在?” 皇上對太后又愛又敬又怕,被太后壓了這一下,忙行禮道:“兒子叩見母后,兒子得向母后討兩人?!?/br> 第123章 阿棗上午本想來給太后請安,但她才走到太后住的地方,遠遠地就看見有儀仗停駐,她心里‘咯噔’一聲,卻見太后身邊的姑姑繞過屋后的樹木出來,對她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不要做聲,然后帶著她從后門進了暖閣,她躡手躡腳走進來,一下子聽見了皇上的質問,心里一沉,同時也確定了皇上是真的想留她們這些家眷。 按照太后的推算,皇上還有五六日才會回來,沒想到他這么早就歸京了,想必是緊趕慢趕回來的。阿棗心頭一提,幸好太后應對從容。 太后心思一轉,先給身邊的姑姑使了個眼色,又皺眉關切皇上:“聽說你遇刺受了重傷,現在可好些了?為什么不在那邊多休養幾日,這么急著趕回來做什么?” 皇上所謂的遇刺不過是為了把幾個皇子打發走,自己自導自演的一出戲。 皇上面上果然一僵,不過一瞬就遮掩過去:“謝母后關心,雖還沒好全,但也不影響日常行走,兒子惦記著京城這邊,所以想盡快趕過來?!?/br> 太后嗯了聲,皇上又舊話重提:“母后,淑妃和老四媳婦在國寺陪你誦經?”他見太后不應答,頓了下才道:“朕的傷勢雖說好了點,但到底傷了本里,下雨天傷口總是脹痛,淑妃在朕身邊一向照料周到,便讓淑妃來御前侍疾?!?/br> 太后強壓住不悅:“老四媳婦呢?” 皇上道:“朕原來有病老四總會在身邊侍待,如今老四不在京城,就讓他夫人來御前侍奉湯藥吧?!?/br> 太后淡淡道:“既然皇上這樣說,那哀家只能說一聲對不住了,我想著老四在前線無人照料,所以命人送她出京去了西南,還有淑妃...她八字平順,要留下陪我祈福,護佑皇上平安康泰,我莊朝國祚綿長,皇上另選他人侍疾吧?!边@理由扯的不行,不過皇上給的侍疾的理由也很扯,兩人心照不宣罷了。 太后幫助先皇爭奪天下數十年,宮里宮外都有些自己的人手,不過太后從無垂簾聽政之心,所以輕易不動用這些人,而這回事出緊急,她不得不啟用自己的人手,因此皇上除了知道她把淑妃和老四妻子接進國寺,旁的一概不知,皇上此時也不確定太后是否真的把沈絲絲送出了京城。 可老四做事一向進退有度深謀遠慮,幾乎讓人挑不出錯兒來,他的軟肋,僅有沈絲絲一個而已。倘他不抓住,拿什么脅迫老四? 皇上面色越發難看,聲音也沉了下來,顧不得再維持面上和氣,起身道:“母后,若是朕說我立刻既要見到這兩人呢?” 阿棗在暖閣聽的大氣不敢喘,心提到了嗓子眼。 太后一怒:“你沖我吼什么?我是給你看人的不成?!” 皇上面沉如水:“母后,您知道我的意思,何必顧左右而言他!老二老四是您的孫子不假,可我也是你的兒子!” 太后正要說話,忽的面色漲紅,用絹子掩著嘴重重咳嗽起來。萬事孝為先,皇上還是敬重母親的,見太后如此再不敢逼問,忙端了茶水喂給她。 太后身邊的姑姑適時走進來,取出一枚丸藥服侍太后吃下,沖皇上屈膝一禮:“皇上,奴婢冒死說一句,前兒太后叫太醫來問診,太醫說太后身子虛虧,動不得肝火,您...” 莊朝極重孝道,倘他真把太后氣出好歹來,必然留言紛紛乃至人心向背,皇上再不敢逼迫,起身親自端茶端水,太后道:“你身上也有傷,先回去吧?!?/br> 皇上還是心有不甘,深吸了口氣:“朕勸母親,做事之前定要三思?!?/br> 太后佯裝閉眼,皇上心不甘情不愿地離去了,她確定皇上徹底走了之后,才把阿棗從暖閣里叫出來,神色無奈:“你都聽見了?!?/br> 都是至親骨rou,居然鬧到這樣的份上,還不如小門小戶其樂融融呢。阿棗心里暗嘆一聲,又問道:“您身體沒事吧?” 太后搖了搖頭:“我只是著了風寒,不過可能要委屈你喬裝一下提早走了,等到了老四那里就沒人能傷著你了?!?/br> 阿棗一驚:“太后?” 太后道:“我這把老骨頭還能頂幾日,但過一陣可就難說了,畢竟皇上...才是天下之主?!?/br> 她的心情比阿棗更復雜,阿棗只是cao心薛見,她卻得考慮父子的關系,太后雖然從來沒希望過父子和睦,但也不想讓父子兵戎相見,而且莊朝才從戰亂中蘇醒不過幾十年,再經不起一遭折騰了。 皇上或許不一定想要兩人的命,但奪兩人權柄乃至圈禁二人幾乎是必然的——因為他們讓皇上感到了威脅,這種威脅已經不是制衡之道能解決的了。 她就算為了百姓,也得護住阿棗和淑妃,倘皇上真的帶走了淑妃和沈絲絲,老二和老四能沒反應?半壁江山勢必卷入戰火,她以后到地下都沒臉見自己丈夫。 阿棗起身:“但憑太后吩咐?!?/br> 太后點了點頭,沉吟道:“只是你喬裝成什么人好呢?” 阿棗看了眼國寺的招牌,想起了一個個锃明瓦亮的大光頭:“...兒臣倒是有一個主意?!?/br> ....... 二殿下正在南邊某守備府里,京城到南邊至少得半月的車程,他雖尚且不知自己生母的消息,但也難免皺眉:“我和他們幾個都入了皇上的套里,若是皇上挾持我母妃當如何是好?” 他和薛見其實都非??啾?,皇上雖然說派守衛邊關,但半點兵權都沒放給他們,行動反而處處掣肘。 屋里久久沒有回應,只能隱隱聽見風動窗幔的聲音,他等了會兒,沒等到回答,不悅道:“你難道沒有主意?” 二殿下頓了下,自問自答:“現在也只能先和老四聯合,先行自保。你可答應過我,會出兵支援的?!?/br> 屋里這才有了回音:“二殿下覺著,薛見是那種會與人聯手,心甘情愿被利用的人嗎?你們二人聯手,勢必會有爭端,說不定不等皇上動手,你們先自己打了起來?!?/br> 二殿下下意識地點了點頭:“依你的意思...” 屋里人默了會才有了回答:“聯合四殿下未嘗不可,但我們得主動行事,讓他幫著我們做事?!?/br> 二殿下不悅道:“天方夜譚?!?/br> 屋里人輕輕一笑:“薛見最在乎何人?” 二殿下愣了下,繼而恍然:“你是說利用沈絲絲?這倒是個可行的法子,但一旦弄不好,反而徹底把老四徹底了得罪了?!碧煜氯藳]有不知道老四這個軟肋的。 屋里人緩緩起了身,恰好有一束日光打在他臉上,容貌秀美姣好,膚色白皙,唇含淺笑——不是李蘭籍是誰? “現在局勢混亂,正是渾水摸魚的好時候?!彼Р阶叩蕉钕旅媲埃骸澳窃蹅兙拖认率譃閺?,請郡王妃到這里一敘?!?/br> 兩位皇子各有皇上不知道的底牌,二殿下的底牌就是他和后周的聯手。 二殿下瞇起眼:“把老二媳婦帶來,這就是你的注意?你是為了自己的私心吧?” 李蘭籍笑笑:“一石二鳥,我不過給你一個法子,至于同意不同意,那就是你的事了?!?/br> 他頓了下又道:“要是你答應,我可以代你動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