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反派后我渣了龍傲天[穿書]、穿成豪門殘疾大叔的逃婚男妻、抱走男主他哥[娛樂圈]、偏偏只想嬌縱你、快穿之二次攻略、為妾、攻略吧,少年(快穿)、殊途同歸:仙君,放了我、美人傾城(快穿)、特種兵之麻辣女兵王
子煜低聲向他泣訴著顏毅遇難的經過,說到最后,已然泣不成聲:“他還吊著一口氣,就是想要看一看自己的兒子!” 尉遲義走到了顏毅的床邊,坐到了他的頭前。 顏毅睜開了眼睛,當他看清面前的人竟然是尉遲義之時,仿佛想到了什么,目光里露出了驚恐來。 尉遲義知道,他可能以為是自己成了梁軍的俘虜,馬上解釋著道:“我們不打了,捧日軍是你的,也是子煜的,哪有父親攻滅兒子的道理呢?” 聽到此言,顏毅的目光變得柔和了許多。 子煜從子洛的手里抱過了嬰兒,又扶著母親來到了顏毅的床前,臉上露出笑容來,對著他道:“干爹,你看娘生了什么?是一個弟弟!”說著,還將嬰兒抱到了顏毅的眼前。 仿佛是感覺到了什么,這個原本還在熟睡的小小嬰兒,忽然哇哇地啼哭起來。 顏毅的眼睛睜得老大,淚水驀然地滾落下來。 “還有一件事要告訴你!”子煜道:“尉遲儉已經被殺掉了,你的大仇也報了!” 顏毅的眼睛再一次睜大,同時閃爍著晶瑩的光。 尉遲義卻是長嘆一聲,已然看到了顏毅回光返照的表現。 只是,他還沒有站起來,卻被顏毅用微顫的手,拉住了他的衣襟。 尉遲義一愣,轉頭問道:“你還有什么事嗎?” 顏毅無法回答,只是用眼光乞求一樣得看著他,然后又轉向了子煜抱在懷里的嬰兒。 尉遲義馬上明白,想了一下,還是十分大度地道:“放心吧,我還不是那么小肚雞腸的人,雖然你殺了我們尉遲家那么多人,但是你也救過我兒子的性命,就算是一報還一報吧!你們顏家與我們尉遲家的恩怨就此一筆勾銷,我不會再去找你兒子的麻煩的!” 聽到了尉遲義這番言辭,顏毅感激地微微點了點頭,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大梁興國元年,高祖儉因僭越稱帝,而為天下人所不容,戰亂紛起。 大梁興國二年,儉弟康王義率兵平叛,兵鋒所至,所向披靡,半載,定山東、淮南、兩湖之地。旋,潛蹤入潞州,謀滅劉漢。初,漢帥欒山與捧日軍顏毅合兵欲奪開封,漢境內虛,義輕騎越太岳,避韓州重兵,直驅晉陽城下,五日,劉氏降,漢亡。 然,欒山與顏毅之兵以至開封,儉遣弟吳王禮迎戰,禮于杏花鎮設伏,狙殺欒山,后為毅所破。 毅斬禮,并得欒山之軍,以炮擊西水門,一日破京外城,入大內,殺儉以平天下。 儉既死,康王義援兵至,圍京,毅死,毅兵盡入子煜手。 子煜者,毅養子,康王義之長子也。 大梁興國二年秋,康王義稱帝,是為太宗,改年號大康,并立太子洛。 洛,義之二子也。 史公言,義不救儉于京,反乘機滅漢,轉兵坐視儉敗亡,借刀殺人,以奪帝位。先,儉陰謀洛,令洛險喪,至義怒,始有顏毅之禍。是矣,禍之行,咎由自取也,當警戒之。 大梁大康三年,太宗娶許氏云起,立為后,廢三宮六院,出三千宮人,以配戰士。 大梁大康五年,太宗親征川蜀,滅尹凱于成都,凱戰死,蜀定。 大梁大康七年三月,晉王子煜領捧日軍出雁門,太子洛領北地軍出瓦橋,太宗自領十萬禁軍出保州,三路并進,攻伐契丹。七月,三軍會戰于燕京城下,十月下城。 大梁大康九年四月,太子洛征伐遼東,得營州,契丹退往漠北。 大梁大康十年二月,晉王子煜攻滅夏國,國境推至湟水,祁連山,四夷來朝。 大梁大康十一年三月,時人稱晉王謀反,晉王避嫌,領十萬捧日軍西行,出玉門關。許后思子,亦亡出京城,不知所蹤。 大梁大康十五年冬,太子洛兵出蜀郡,滅大理;逾一年,滅蒲甘;又一年,滅暹羅。梁境南達南海獅城,南海諸國萬邦來朝。 先,洛聞母入大理,潛蹤而入,值大理王蠻橫,故而起了亡滅之心;繼而又聞母入蒲甘,驅兵從之,拈手滅爾;后轉暹羅,亦如是。三年始由安南回,已拓地千里矣! 大梁大康二十一年,有羅斯商人入京,言晉王在彼建華國,疆域遼闊,東至謙河,北至寒門極盡,西達多瑙河,南到黑、里、咸三海,都華京,治民千萬。 太宗遣使往華國,一年始回。 大梁大康二十三年,太宗御駕西征,收西域諸國,冀與華國通,至瓦城始返。 大梁大康二十五年,契丹亂,太子洛乘勢滅之,又兩年,得漠北,始與華國通。 大梁大康三十年,太宗崩,太子洛繼位,是為武宗,年號永昌。 大梁永昌三年,武宗洛與華皇會瓦城,華皇,果晉王子煜矣! 兄弟會盟,痛哭流涕,洛問子煜遇親否? 子煜言,母許后曾行商于此,拯其于危亡之間,繼而得華河沃土,建華京城,兩年攻伐,諸國臣服。始得初建國家。后,母亦助子煜理國三載,漸復繁盛,四方俯首,拓地萬里,稱霸西陸。 許后與子煜守七年,華國治如中原,著漢服,識漢字,行漢禮,說漢話,各處分設學堂,教習漢法漢文,諸族與諸軍士通婚,亦為漢人,比如中原,并無二致。 洛再問親之去向? 子煜愕然,謂之曰,五年前因思洛故,已東歸大梁。 洛與子煜遣人于道探查,數年無果。 后,聽聞西域商隊迷路昆侖,為一婦所救,帶至山谷,見一壯士互稱夫婦,郎才女貌,相得宜彰,宛若神仙。壯士指引商隊出得山谷,再回首相謝,云霧繚繞,不復得見。 商隊間有善畫者,將兩人畫之成像,以示恩敬。武宗身側有見之畫像者,不由大奇,報與武宗曰,正是太宗與許后矣。 武宗召商人示像,果其父母,然,乃二十年前故像! 武宗大奇,命人往探太宗陵,開棺視之,空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