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反派后我渣了龍傲天[穿書]、穿成豪門殘疾大叔的逃婚男妻、抱走男主他哥[娛樂圈]、偏偏只想嬌縱你、快穿之二次攻略、為妾、攻略吧,少年(快穿)、殊途同歸:仙君,放了我、美人傾城(快穿)、特種兵之麻辣女兵王
“諾!”李來領著令箭離去。 “方云虎聽令!” “末將在!” “你部三千人,往柳河集土山駐防,一旦有契丹人爬上土山,亂箭射殺,不可令其上岸!” “諾!”方去虎領令而去。 “司馬慶、呼延龍聽令!” “末將在!”“末將在!”兩個人齊齊出班。 “你們兩人,各自率領本部三千人,往楊橋鎮,堵住契丹人北退的去路,不可令其退往洺州!” “諾!”兩個人領令而去。 “王小山聽令!” 王小山一愣,作為一名校尉,他根本沒有資格與這些將軍們位列一起,但是,今天尉遲義卻特意將他叫到了帥廳來。 聽到尉遲義叫著自己的名字,王小山一陣激動,趕忙跑到了堂前,躬身施禮:“末將在!” “你帶著五百火槍兵,尾隨司馬慶與呼延龍之后,在他們與契丹敗兵交戰之時,從側翼對敵進行射殺,必須令契丹敗兵放棄北逃之路,改由向東退走!” “諾!”王小山領著命令也退了下去。 “朱文亭、于子都、王延輝聽令!”尉遲義一口氣叫出了三個人的名字。 這三員將領齊齊出班,躬身道:“末將在!” “你三人,各領本部三千人馬,以朱將軍為首,往黃家莊設伏,務必將逃至此處的契丹人盡數全殲!” 于子都和王延輝應聲允諾,但是朱文亭卻有些猶豫,不由得問道:“元帥,據探馬來報,今天傍晚時分,契丹人西營與北營互換,如今契丹人的西營不再是他們的十萬漢營,應該是他們將近二十萬的兵力,其中半數以上為他們的鐵騎。就算是他們遭遇水淹,只怕能夠到得黃家莊的契丹敗兵也有數萬之多,以我們三支部隊合在一起,不過一萬兩千人,又如何能夠將之全殲呢?” 尉遲義一笑,道:“三位將軍但請放心,雖然耶律休達對外傳言有兵五十萬,但是實際上滿打滿算,也不到四十萬人。他們一路過來,還要分兵攻奪其他的州城,此時到達大名城外的,也不過三十多萬人左右,顏毅的十萬人已然西出往邯鄲去了,齊增的十萬漢兵移駐在城北的營寨,所以城西的契丹人最多不過十五萬的樣子?!?/br> “就算是少五萬,也是很大的數量的兵呀?” 尉遲義道:“大水一來,便算是沒有令其損折一半,最少也能夠損折個三分之一,再加上崔將軍、李將軍和方將軍三位將軍的射殺,估計能夠成功上岸,抵達楊橋的兵力也不過七八萬而已。在楊橋,司馬將軍和呼延將軍一陣截殺,再加上火槍隊的亂槍打擊,能夠抵達黃家莊的契丹殘兵最多不過超過五萬人!” “以我們一萬二的人馬,對陣五萬敵軍,也是有些壓力呀!”于子都道。 尉遲義皺了下眉頭,道:“只怕能夠到達黃家莊的契丹殘兵,早就沒有士氣。另外,咱們所忌的不過是契丹人的鐵騎,大水之中,他們的鐵騎能夠保存便已然是萬幸,只怕跑到黃家莊去的敵人,都是丟盔棄甲的步卒,三位將軍以一萬多的精兵,對付敵人最多五萬的殘軍,難道連這點兒的把握都沒有嗎?” 被尉遲義如此一說,三個人都臉紅了起來 ,朱文亭連忙躬身道:“元帥見諒,我等并非害怕敵人,只是擔心不能按照元帥的心意,完成上述的任務,擔誤了元帥后面的部署,故而相問。如今聽得元帥之言,霍然明了,這就接令!”說著,走上前來,從尉遲義的手中將將令接過,帶著另外兩個將軍行了一個禮之后,闊步走出了帥廳。 此時,帥廳中,還剩下四位將軍和鄭王趙克、知府翟輝。 鄭王趙克看著尉遲義將戰令一條條的分派出去,心下里卻是千般得感慨,想一想自己,的確與尉遲義的排兵布陣的本事差了許多。 如今看來,尉遲義并不止是想要擊敗契丹人,他的胃口很大,是想要將這些契丹人一舉消滅,連契丹人的退路都給堵死了。 見到尉遲義停頓了一會兒,沒有再往下派將,翟輝不由得起來身,問道:“元帥,眾位將軍都領兵出戰,不知道我們可為元帥做些什么嗎?” 他知道,既然尉遲義把他也叫過來,一定是有事安排的。 尉遲義點了點頭,道:“在大水到來之時,本帥會親率八萬人夜襲契丹北營,這城中所留的人馬不多,卻也有兩萬,就是為了防備不測,那就只好拜托鄭王殿下與翟大人好生看管!千萬莫讓敵人趁機攻進了城中來!” 鄭王趙克連忙道:“請元帥放心,這等守城的事情孤還是能夠做得好的!” 尉遲義點頭,又道“我會留下一名將軍與鄭王一起守城,只是……”說到這里的時候,把目光投向了翟輝。 “元帥有話盡管吩咐!”翟輝忙道。 尉遲義這才道:“大水起來,雖然大名城有護城河可以將水導入到衛河中去,但是難免還有余水涌入城中來,這還需要請翟大人及早準備,以免令城中百姓受害!” 翟輝連忙道:“元帥放心就是,我等已然做好了準備,一旦大水到來,便會將百姓疏往城墻之上,不過,財物終會難免損失,定然會想辦法將之降到最??!” “翟大人如此早有準備,那么本帥也便放心了!”尉遲義感謝地道。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令百姓流離失所,終不是尉遲義心里愿意的。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56章 敗潰(一) 第356章 敗潰(一) 子夜時分,隨著一陣銅鑼的聲音緊急響起,浩浩的漳河從三十里鋪的南岸大堤,被掘開了一條口子,本來就已然被堵塞了一天的河水早就漫過了河堤,這個時候,那些高漲的河水就好像是脫韁的野馬,順著這道破開的口子,狂奔而下,向著南面與東面迅速地撲去。 幾乎是與此同時,尉遲義帶著八萬人馬,也出了大名城的北門,突然對契丹人的北營發起了攻擊。 此時在北營駐守的齊增連忙調兵遣將,同時也向西營的耶律休達派出求援的信使。 實際上,齊增自從換防到北營之后,便一直派人監視著大名城北門的動靜,在大名北城門打開的時候,他便已然接到了楚軍出動的報告。 作為跟隨尉遲義作戰多年的老將來說,齊增非常清楚尉遲義的作戰方式,他總是能夠找到敵人的空當,而且也總是能夠窺透對手的目的。他相信,契丹漢營與契丹中軍換營之事,一定逃不出尉遲義的耳目,對于尉遲義來說,找到這個時機,在契丹漢兵還沒有完全熟悉北營狀況之時,對他們連夜進攻,將他們趕出漳河的河岸,是一次最佳的時機。 果不其然,尉遲義真得出動了。 雖然齊增有所準備,而且他們在兵力上來說,還占著一些優勢,但是真得面對著大名城的楚軍精銳之時,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齊增所率的契丹漢營,在契丹的各族雜兵中,也只能算是二流的部隊,契丹人引以為傲的,自然是他們的鐵騎, 只是,契丹人步兵較少,所以在攻城戰的時候,才顯現出來漢營步卒的重要性來。 尉遲義一出動,便進行強攻,一鼓下來,一直就沒有一絲的停頓。 那些楚軍士兵,身穿著厚甲,他們的攻城櫓與攻城槌都帶著鐵盾,這種鐵盾雖然無法防御火槍射出來的子彈,但是對于防御弓弩來說,卻是綽綽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