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趙曦知看著桑落紅腫的雙眼,終于道:“jiejie不必太過傷心,興許此事還有轉圜余地,你放心,我會再……” “不!”桑落不等他說完,反而含淚勸道:“殿下千萬不要因為此事輕舉妄動,畢竟案子是大理寺定的,皇上也已經過目,殿下此刻所說的話若是給有心人聽見,在皇上看來,難道殿下竟是質疑皇上的決斷嗎?而且正因為殿下跟、跟我們家的關系,殿下更應該避嫌,免得皇上覺著殿下是在護短,如果因為哥哥的事而牽連殿下,那么……可真不知說什么好了,桑落玩死難辭其咎?!?/br> 張皇后在旁聽見,見她這樣懂事識大體,又是感慨,又是憐惜,心中對她的遷怒之意就淡了。 趙曦知本還想著暗中再行查探此事,可緊接著南邊傳回的消息讓他無暇他顧。 原來寧王的叛軍居然長驅直入,攻入了蜀地。 緊急軍情傳回后,京城內人心惶惶。 趙曦知忍無可忍,思來想去,這日便來到內閣找到趙芳敬,也不顧趙芳敬正跟輔臣們商議政事,便拱手低頭說道:“求十三叔幫我向父皇說情,我想作為欽差前去蜀地!” 趙芳敬問道:“你想去做什么?” 趙曦知說道:“哥哥一錯再錯,我不想事情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但是哥哥的性情有些偏執,若是別的欽差前去只怕無效,所以我想親自前往,哥哥別人的話不聽,我的話他總會聽進去?!?/br> 趙芳敬沉吟片刻,搖頭道:“此事不妥,雖然那是你親哥哥,但是你多年不見寧王了,何況寧王竟作出這種事,可見他早非昔日的性情可比,這一行不是去探親,反而十分兇險。上次我幫著你去西疆,事后已經極為后悔,我不想讓自己再后悔一次,畢竟不是哪一次你都是那么幸運的?!?/br> 趙曦知叫道:“十三叔!求你幫我這次,這個跟去西疆又且不同,倘若我能夠說服了哥哥,讓他及時停戰投降,豈不是利國利民?這件事只有我能做!而且再怎么樣,他也是我哥哥,總不至于就要我的命……” 這會兒幾名內閣輔臣在旁,隱約聽見了兩人的談話,聽到這里忍不住說道:“殿下這話其實有些道理,如果能夠及時讓寧王息兵罷手,倒是利國利民之舉!” 趙芳敬執意不肯。 誰知趙曦知見他不應,一日便趁著去乾清宮的機會,主動向皇帝請求。 皇帝沉吟半晌,卻出人意料的答應了。 至于張皇后,她本是絕不答應的,可此事壓在心頭,連日里讓她艱于呼吸,聽了趙曦知的懇求,隱隱地也懷著一線希冀,希望寧王見了自己親生弟弟能夠迷途知返,或者再找出其中別的誤會,好緩和皇帝的心結之類,故而竟答應了。 趙曦知作為欽差,一路上不敢怠慢,曉行夜宿,終于在年末的時候趕到了蜀地。 晉王殿下不顧疲累,經過一番斡旋,趙曦知終于以欽差的身份見到了自己的兄長寧王。 兩兄弟多年未見,寧王看著已經長大了的趙曦知,自然是滿面欣慰,十分親切。 再度重逢的場景,倒也像是趙曦知料想中的一般感人。 但是很快,在趙曦知闡明來意后,寧王的臉色變了。 他并不愿意提此事,只叫趙曦知安心留在自己營中。 趙曦知聽這語氣不對,便婉轉地說道:“哥哥,我這次來,是作為朝廷欽差而來,哥哥且聽我的勸阻,及早收兵,這樣的話在父皇面前或許……” 寧王笑問:“曦兒,你以為我現在還能收手嗎?” 趙曦知一怔,忙道:“當然可以……所以我才能親自前來……” “你雖然長大了,到底還是幼稚些,”寧王笑道,“我既然決定起兵,就沒有想過要輕易罷手,而且自古以來,若是反叛之臣從沒有什么好下場,就算是你親來又能如何?我若此刻聽了你的話,回頭父皇只怕就會要了我的命?!?/br> “哥哥!”趙曦知睜大雙眼。 寧王輕描淡寫地說道:“好了,你不用再說了,只管安心留在這里。除非父皇答應我的請求,傳位于我。要么,就讓我攻入京城再說就是了?!?/br> 趙曦知看著自己的哥哥,此刻寧王居然是一副躊躇滿志的神情,趙曦知心寒:“就算哥哥有什么不滿,只管上書就是了,卻偏偏選擇了這種方式,難道你不知道如此作為將給史官口誅筆伐,遺臭萬年?你是鳳子龍孫,又是父皇曾器重的兒子,父皇本就有恙,你這樣做,豈不是要把父皇活活氣死!” “我也是為了國之正統!”寧王不由分說喝道,“難道要眼睜睜看著皇位給楚王奪去?” “十三叔根本無意于此,是你小人之心!”趙曦知叫道。 “你說什么?!”寧王臉上露出怒色。 趙曦知卻有些后悔自己失言,定了定神才道:“哥哥方才說是為了國之正統,如果哥哥真的知道什么是國之正統,就不會這樣大張旗鼓的攻城掠地,你難道不知道多少百姓們因此而遭殃?難道不知天下因此而動蕩,人心因此不穩?你會毀了這天下的,說什么你為了社稷江山,你這樣做,恐怕只是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已……” “閉嘴,”寧王氣怒之下,一掌摑在趙曦知臉上,道:“什么叫一己私利,除了死去的肅王哥哥,我本來就是嫡出最長的了,本來也該是我繼承皇位!可是偏偏節外生枝,本來如果是你為太子……倒也罷了,你畢竟是我的親兄弟,可是先是傳出父皇看好尚奕,還想把喬養真許給他,后又傳出十三叔掌權,有不軌之意,你叫我怎么接受?憑什么明明是我的東西,卻要落在別人手里?” 趙曦知給他打的踉蹌后退。 寧王一口氣說了這些,又決然地說道:“是我的東西我一定要奪回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好,說句不好聽得,想當初父皇繼位,也沒有那么一帆風順,幾個皇叔為何而死難道你不清楚嗎?皇家的爭權奪利本就脫不了流血死人!” 趙曦知簡直不敢相信這些話是自己親哥哥嘴里說出來的:“你……你真是喪心病狂了!” 寧王皺眉,冷笑不語。 趙曦知看著他冷酷的模樣,眼中酸澀,艱難地說道:“當初天師真人說喬養真是皇后命的時候,我本來也不相信,也不當回事,畢竟我也覺著皇位該是哥哥你的,又何必節外生枝呢??墒恰F在看來,卻還是天師真人有先見之明,畢竟,如此心胸狹窄,視百姓如草芥,寧肯天下動蕩也不惜一切的你……實在不配為天下之主!” “你住口!”寧王給他罵的無言,一時紅了雙眼,他指著趙曦知口不擇言地說道:“不要以為你是我親弟弟我就不敢殺你!” “你當然敢,你造反都敢,何況其他?而且你方才說了皇家的爭權奪利本就脫不了流血死人,你既然那么渴望那個皇位,就算給你登上皇位,以你的心胸,只怕遲早晚也會猜忌我……”趙曦知已經想通了,冷笑道:“畢竟手足之情,在皇位面前又算什么呢?是不是,哥哥?!” 寧王胸口起伏,忍了又忍才說道:“來人,把晉王帶下去,仔細看押!” 趙曦知絲毫不懼,只是用失望的目光看著寧王,說道:“哥哥,你會后悔的,你以為把我困在這里,就會順利打到京城嗎,你忘了十三叔最擅長什么嗎?他在西疆縱橫馳騁的時候你還在后宮玩耍呢!你不是十三叔的對手……” 寧王哪里聽得下這話,反而更加怒不可遏:“他算什么,再能耐也不過是個皇叔,我定要打到京城給你看看!” 趙曦知給拉著往外,終于叫道:“哥哥,你會后悔的……現在歸降還來得及!我會幫你跟父皇求情……十三叔……” 寧王早就失去了耐心。 *** 才過了年,南邊就有緊急消息傳回。 據說負責去跟寧王勸降的趙曦知,不知何故竟留在了寧王城中。 更有一個可怕的傳言,說是趙曦知也已經跟寧王同心了。 張皇后本來就提心吊膽,聽到這種消息,昏死當場。 出了這種大事,不管是朝臣還是百姓們盡數無法鎮定自若,民心更亂了。 但在一片的惶惶不可終日之中,唯有一個人最為高興,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王貴妃。 對貴妃而言,張皇后的存在本就礙眼,趙曦知更是攔路虎一般擋在了尚奕跟前,如今寧王自取滅亡,趙曦知緊隨其后,活該是尚奕的機會到了。 而且就在趙曦知身陷寧王營中的消息傳回京后,往趙尚奕王府走動的朝臣們明顯多了起來,而后宮中,前來奉承貴妃的后妃也突然增多,皇后早就失去大勢。 只因為這畢竟不是什么好事,皇帝又病著,故而這些日子里,貴妃竭力要做的頭等大事,竟是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前晚不能讓自己高興的心思流露出來。 緊接著,黔州方面又接連傳回消息,寧王的軍隊已經接攻克了蜀地數座城池,幾乎占了蜀州大半,有一些不肯歸降的朝廷命官甚至給當場斬殺。 如此殘暴猖狂的行徑,徹底激怒了朝中官員。 群臣忍無可忍,紛紛上書求皇帝派兵討伐寧王,痛斥說此等亂臣賊子,已經不能再手下留情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第72章 皇帝的病情先前略有好轉,誰知趙曦知也陷落在寧王那邊, 不知究竟情形如何。 本來是想趙曦知能說動寧王, 至少可以將戰事消停, 沒想到寧王那邊更是火上澆油一般越演越烈,如今這局面竟似“賠了夫人又折兵”。 皇帝受了這雙重打擊, 一度氣滯暈厥, 當然不能主持政事,大臣們群情激奮, 雖知道皇帝病情不妥, 可是對寧王實在忍無可忍,上書不說,且紛紛吵嚷著要面見皇帝, 若不是還有個趙芳敬在, 竭力壓著眾人, 只怕不知要鬧到如何地步。 這天, 趙芳敬在乾清宮中伺候了皇帝湯藥。 皇帝閉著雙眼養了一會兒神, 便問趙芳敬:“近來朝臣們如何?” 趙芳敬溫聲道:“除了寧王之事, 幸而還沒有別的大事, 皇上放心就是了?!?/br> 皇帝嘆息, 用蒼老的聲音啞聲道:“你不用安慰朕,朕早就知道了, 他們不依不饒的想要盡快除掉寧王,之前要不是你攔著,他們只怕要闖入這乾清宮了?!?/br> 趙芳敬道:“大臣們也是被激怒了。寧王的所做是有些過分?!?/br> “哼, ”皇帝不由哼了聲,道:“何止是過分,這個畜生……虧朕當初還曾看好他。果然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幸而當時不曾立他為太子,照他現在這個殘暴的行徑做法,倘若登基必是暴君!” 趙芳敬道:“皇兄!” 皇帝情緒又有些激動,忙定了定神,才又說道:“晉王的情形怎么樣了,可探聽到究竟了嗎?我想以晉王的為人,不至于會跟他哥哥同流合污,只怕是不得已的?!?/br> 趙芳敬說道:“雖然還沒有消息傳回,但臣弟的想法跟皇兄是一樣的,曦兒性子端直,在他臨行之前,我還幾番叮囑,讓他見了寧王一定要收斂脾氣,千萬不可跟寧王硬碰硬,若見情形不好也可虛與委蛇……看樣子他并沒有體會我的意思?!?/br> 皇帝苦笑:“曦兒只怕一輩子都不知什么叫虛與委蛇?!?/br> 趙芳敬道:“目下只盼曦兒無事。畢竟寧王如今的做法大干天和,跟以前的性情判若兩人,我已經秘密又派了好手前去,不管如何,希望可以順利把曦兒救出來?!?/br> 光是殘殺地方官懸尸示眾這一點,已經不像是一名有德親王所能做出來的了,連身為他的父皇的皇帝,隱隱都覺著慚愧無地。 皇帝心情沉重,說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可如果曦兒真的有事,那也是沒有法子的,如今當務之急是一定要盡快攔住寧王,將他拿下!朕看兵部的那些人不管用,從今日起,你去調度,不管用什么法子,朕要盡快看到叛賊伏誅!” 趙芳敬垂頭領旨,又道:“臣弟還有一件事?!?/br> 皇帝嘆道:“你說罷。趁著朕還清醒?!?/br> 趙芳敬說道:“這話本來臣弟是不想說的,但是……”他頓了頓,終于道:“皇兄的身體如此,有時候又不得清醒,所以臣弟卻著,皇兄該考慮一下先立太子之事了?!?/br> 皇帝微震:“你說什么?” 趙芳敬低著頭道:“雖然皇兄信任臣弟,如今多事之秋臣弟也自當盡力而為,但對朝臣乃至天下百姓而言,如今最主要的還是要定下儲君,這樣的話,對寧王也算是一種震懾,以示皇上絕不會跟他妥協?!?/br> 皇帝目光沉沉地看著他:“那太子的人選……” 趙芳敬道:“如今臣弟覺著,四皇子尚奕或許可以勝任。雖然尚奕未必比得上曦兒,但……也算是沒有法子的辦法,總要先穩住人心才好?!?/br> 皇帝喃喃道:“原來是尚奕啊?!?/br> 趙芳敬道:“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皇帝凝眸看著趙芳敬,半天不言語。 趙芳敬問道:“莫非皇兄心中另有人選?是……” “不,”不等他問出口,皇帝說道:“尚奕似乎也可。讓朕再想想吧?!?/br> 趙芳敬答了聲“是”,又道:“對了,方才皇兄讓我調度兵部,此舉只怕又會惹來很多非議?!?/br> “什么非議!”皇帝皺眉,“這些日子來朕所受的非議還少嗎,能平定叛軍穩定江山才是最要緊的!管他多少非議又如何!” **** 這宮內的消息歷來是最快的,趙芳敬跟皇帝提議立太子的時候,又有小太監跟幾個太醫伺候在側,不出兩日,消息已經傳遍了內宮。 王貴妃喜不自禁,得意非凡。 張皇后那邊,先前因為趙曦知也給寧王扣押,皇后急怒攻心,竟病倒了。 翊坤宮上下本不想先把這消息告訴皇后,誰知兩個小宮女暗中議論的時候,卻又偏給皇后聽見。 張皇后不能置信,起初以為是宮女們自己嚼舌,叫來細問,才知道是乾清宮傳出的消息,并無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