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節
采青探頭瞅了瞅,云遲的字跡在她看來沒什么變化,但她相信花顏,“您趕緊回信問問殿下?!?/br> 花顏點頭,立即提筆寫了一封信,詢問他右手怎么傷了?同時又嚴厲地說不準瞞她,否則她的事兒也不告訴他了。 給云遲的信送走后不多說,收到了安書離的書信。 安書離在信中說:太祖爺制定的兵制已過了四百年,到如今,是該改改了。安陽王府一脈的子孫,歷代至今,重文輕武,嫡系子孫,有大才者不少,但都喜文治,皆不是掌控軍權的料,所以,安陽王府的兵權,一直被旁系從武的子孫把控。 如今,四百年,據他所知,安陽王也不過是拿著軍符而已,早已經掌控不了安陽軍中事務。即便有虎符在手,軍中聽不聽令,不好說。 另外,南楚四百年內無兵戰,歷代以來,雖有西南境地之憂,但歷代帝王忌憚南疆蠱王,所以,從未敢真正對西南境地用兵。四百年來,南楚雖偶有動亂,但從未大規模內亂動兵,所以,內地兵馬,已被養廢了。 北地的事情,他在穿河谷也得到了些消息,十分亂,安陽軍中卻是有牽扯不干凈之事。他的意思是,不必顧忌安陽王府,一旦安陽軍有危害,她只管對之下手,掌控安陽軍。 北地官官相護,政治不清,史治不明,危社稷,害百姓,不得不除。 信中末尾提到,他會給安陽王密信一封,讓安陽王當朝主動將兵符交給太子殿下。另外,囑咐她萬事小心。 花顏看罷安書離的信,好心情地笑了笑,雖然安書離這封信來得不及時,已晚了些日子,但卻說明了他的一個態度。 她計算著日子,想著他的密信既然已經送到了她手里,估計此時也早已經送到京城了。 若是安陽王聽安書離的話的話,此時應該已經將兵符交給云遲了。 有了兵符,云遲自然不會不作為。 誠如花顏所料,安書離的密信在兩日前便送到了京城,這封密信與他給花顏的密信不同,而是陳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北地的安陽軍,已早就不再是安陽王府的安陽軍,而是暗中早已經被人收買所用。如今北地出了如此大的亂子,若是安陽軍被人利用參與造成兵亂的話,那么,他讓安陽王好好地想想,到底是什么后果。 他信中建議,讓安陽王在盡快想清楚后,當堂將兵符交給太子殿下,否則,安陽王府滿門,怕是要為安陽軍陪葬。 安陽王收到密信后看罷,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安陽王不同于安書離,他是個真真正正的名門世家公子,一生順風順水,年輕時風流多情,大半的才情沒用于正途,悉數用于哄女人身上了,于政績上平平,不好不壞,若說他這一生經歷過的大事兒,沒有,所以,近來,關于北地之事,同時也攪得京城官場人心惶惶,讓他都覺得心里沒底。 但是他自詡沒做過什么,所以,無論是面對早朝來自太子殿下斬殺了戶部尚書后的低氣壓,還是朝臣們惶惶生怕那一日北地又來密折牽扯到自己掉了腦袋來說,他比別人要好的多。 私下里,他還跟安陽王妃說,幸好咱們這些年沒與北地有牽扯。 安陽王妃不是深閨什么也不懂的婦人,在聽聞戶部尚書當朝被云遲推出午門外斬首,府邸抄家,家眷全部打入天牢后,也分外欷歔感慨,她與戶部尚書夫人雖不交好,但也有面子情,沒想到戶部尚書府一日之間落到了這步田地,著實讓人感嘆,可見北地之亂,否則誰敢以朝廷名義加重百姓賦稅?否則太子殿下焉能砍了戶部尚書震懾朝野? 她也對安陽王點頭,肯定地說,“幸好王爺你雖在女人面前不知事兒了些,至少沒背地里做掉腦袋的事兒?!?/br> 安陽王被她這樣一說,老臉有些掛不住地尷尬,“年輕時荒唐了些,你怎么就不讓我過去這個坎了?咱們兒子都大了,孫子都有了,你就不要再寒磣我了吧?” 安陽王妃笑著點點頭,算是接過了這茬。 二人當時談論起北地和朝廷之事,誰也沒想到安陽王府掌管的安陽軍。 安陽王壓根就把北地的安陽軍給忘了。如今經安書離一提,他渾身冒冷汗,當時已夜晚,天色不早了,但他還是沒等到第二日早朝,便匆匆拿了兵符連夜去了東宮見云遲。 安陽王很少會去東宮,東宮的福管家聽聞他天色這么晚了還來東宮,都愣了,想著這位王爺想必有極重要的事兒。否則他不會輕易來。 于是,連忙稟告了云遲,云遲在書房,聞言也愣了一下,細微地想了想,似明白了什么,頷首,沉聲道,“請王爺來書房?!?/br> 福管家連忙將安陽王請進了東宮,請到了云遲的書房。 安陽王見到云遲后,便主動地將兵符交給了云遲,自陳請罪道,“太子殿下恕罪,自太祖爺兵制始,四百年了,安陽王府對于二十萬兵馬的軍權,著實一直十分吃力,臣承襲父王爵位,自接了兵符以來,更是不知如何掌管兵權,對軍事之事,一竅不通,一直交給族中旁系武學出眾的子孫,但東南西北四地于京中甚遠,臣掌控不及,不知其私下為非作歹。臣請太子殿下收回臣的兵符,接手安陽軍?!?/br> 云遲笑了笑,佯裝不知地問,“王爺為何突然來找本宮呈交兵符?太突然了?!?/br> 安陽王再拱手,“臣對北地軍中事兒一直不甚了解,以為甚是安平,今日收到書離信函,方才提醒了我,是臣糊涂,早就該將兵符交給太子殿下。請太子殿下恕臣無能之罪,實在是掌控不了安陽軍了啊?!?/br> 云遲恍然,“原來是書離為解本宮之憂?!痹捖?,他嘆了口氣,“本宮對北地之事,的確著實心煩。多謝書離和王爺了?!?/br> 安陽王心底一松,“是臣無能,多謝太子殿下才是?!痹捖?,見云遲未接兵符,他往前遞了遞,試探地問,“太子殿下,是臣明日早朝當朝給您?還是您現在就收下?” 云遲想了想,敬國公府的兵符是他早就與敬國公開誠布公談過之后,敬國公給了他兵符,他早就讓花顏帶去北地了,如今安陽王又送來了兵符,安陽王是通過花顏給安書離的一封信,而安書離立馬給安陽王通了信,如今將兵符送到了他面前,也算是表了態。 ------題外話------ 再忍兩天就供暖了,我喜歡熱乎乎的電腦桌嚶~ 明天月票就清零了,姑娘們,再翻翻兜里的月票,還有沒?別浪費,么么么~ 第七十一章 (一更) 安陽王將兵符送上來后,三府的軍權如今唯一便剩下武威候府的兵符了。 云遲至今還不知武威候府是什么意思,若是讓安陽王當朝呈遞兵符,也就是逼著武威候呈遞兵符。他思索之下,笑著接過兵符,對安陽王說,“今日便給本宮吧!此事王爺不必明日當朝稟了?!?/br> 安陽王徹底松了一口氣,想著這一趟來東宮算是來對了,他抹抹額頭的汗,感覺自己辦了一件大事兒。如今這件大事兒辦妥,他徹底不慌了,與云遲又閑話幾句,腳步輕松地告退出了東宮。 他前腳剛走,武威候便拿著兵符也去了東宮。 云遲聽福管家報武威候來了,有些訝異,吩咐福管家請武威候到他書房。 武威候自從蘇子斬離京出走失蹤后,他派人遍找不到,似一下子老了許多。自從得了云遲說蘇子斬不會有事兒的話,他心里才踏實了些,再從柳芙香那得知花顏所說蘇子斬很好的話后,他才松了一口氣。 但這口氣在沒見到蘇子斬,不知道他到底真正的好不好前,還是有幾分焦慮。如今云遲啟用蘇子斬前往北地賑災查辦,他面上的焦慮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憂心。似怕蘇子斬辦不好北地之事。 不過近來,蘇子斬的奏折送到東宮,云遲借機查辦了兵部尚書閉門思過,御史臺孫大人罷免官職,當朝午門外斬首了戶部尚書的腦袋后,朝臣們人心惶惶,而他則一改憂慮,面色終于輕松起來。 近來,朝中不少朝臣們私下向武威候打聽蘇子斬在北地如何賑災查辦之事,武威候搖頭,一問三不知。在朝臣們再三鞠躬再三懇請求問后,他無奈地嘆了口氣,“你們知道,子斬自他娘去后,與我生了隔閡,他的事兒,本侯早就管不了了。但分能管的話,也不會他失蹤半年,身為他老子的我連他去了哪里都不知道?!?/br> 他這話十分有說服力,眾人想想也是,只能不再纏著他問了,但膽戰心驚卻更多了。想著誰不知道蘇子斬的狠辣厲害,北地朝臣們頭上懸著刀,京城的官員們也被太子殿下懸著刀。 按理說,這表兄弟素來不和睦吧,偏偏太子殿下相信蘇子斬,啟用他去北地。而蘇子斬也真就去了北地。這事兒真是不能以常理來論二人復雜的關系。 福管家請武威候到了云遲的書房。 武威候見到云遲后,二話不說,便將他掌管的武威侯府的兵符呈遞給云遲,與安陽王一樣自陳請罪,“太子殿下,臣本來懇請前去北地為太子殿下分憂,如今子斬前去,臣也放心,他雖脾性不好,但尚有本事,但臣如今知道北地亂做一團,北地軍中怕是也難以安穩,所以,臣肯請太子殿下收下兵符?!?/br> 云遲“哦?”了一聲,看著武威候,“侯爺怎么想起將兵符交給本宮了?” 武威候面上現出羞愧之色,“臣這半年來,先是派人找子斬,接著知道他安好但考慮到他體內的寒癥,依舊甚是憂急,如今殿下派他前往北地,臣不免憂心,這半年來,可謂是沒為朝廷盡職盡責做事兒,今日若非從安陽王府得知安陽王前來東宮呈交兵符,臣還沒想起來北地如此亂,軍中自然也不安穩,理當將兵符交給太子殿下穩住軍中。臣慚愧,不及安陽王睿智?!?/br> 云遲笑了笑,“原來侯爺是從安陽王那里得了消息?!痹捖?,他平和了冷清的眉目道,“北地的確亂得很,本宮近來也甚是憂心震怒,但侯爺如今送來兵符,不只是因為從安陽王那得了提醒,為了本宮排憂解難吧?” 安陽王慚愧地說,“不瞞殿下,臣是為了子斬,臣只他一個嫡子,自小費勁辛苦遍尋天下為他尋找醫者解除寒癥,這些年,搜羅無數好藥保他性命,如今北地那般亂,雖他不喜臣這個父親,但臣不能不疼他這個兒子。自然不能讓他在北地出事兒。臣如今找不到他,無法將兵符給他,只能請太子殿下收了兵符了?!?/br> 云遲微笑,感慨道,“王爺能當著本宮的面說出這番話來,本宮毫不懷疑王爺一片愛子之心?!痹捖?,他看著武威候,“既然侯爺如此愛護子斬,本宮不太明白,為何五年前在姨母離開后,你短時間就續娶了柳芙香呢?她與子斬青梅竹馬,姨母故去,他大為傷心,侯爺娶柳芙香,又是雪上加霜,他差一點兒沒挺過來在當年也隨姨母而去?!?/br> 武威候見云遲提起舊事兒,似一下子又滄桑了些,他沉默片刻,對云遲道,“臣懷疑,當初夫人之死,與柳芙香有關?!?/br> 云遲沒想到得出了這么個答案,不由一愣。 武威候似想起當年,臉色沉痛,“夫人得知太子殿下從穿河谷治理水患回京時,她正在與柳芙香品嘗子斬新釀的醉紅顏酒,得知殿下回京,立馬就來了東宮。雖太醫院的所有太醫以及遍尋天下的太醫都沒查出夫人因何而死,最終定為猝死。但本侯卻不相信,夫人不同皇后自小身體弱,她身子骨好得很,怎么可能是猝死?所以,臣懷疑柳芙香,找不出證據,便想將她放在身邊,日日看著?!?/br> 云遲恍然,“原來是這樣?!痹捖?,他看著武威候,“侯爺這些年半絲口風都不露,為何不告訴子斬呢?寧愿讓他一直怪著王爺?” 武威候道,“醉紅顏是他釀的,而她娘與柳芙香一起品嘗的,若我說懷疑柳芙香,他當時因她釀死承受不住下,怕是會殺了柳芙香,同時也會自責恨不得殺了自己,不管真正人是不是柳芙香動的手。本侯思前想后,覺得,他不能因此被毀了,不如本侯就換個法子,娶了柳芙香,也讓他改改性子。溫涼端方的公子雖好,但禁不住風雨,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讓他改改脾性。畢竟武威候府將來是要傳給他的,他立不住,何以立武威候府的門楣?!?/br> 云遲點頭,“侯爺為何覺得也許是柳芙香害了姨母?她的動機是什么?” 武威候看著云遲道,“她的動機是我,他曾經不喜歡子斬,喜歡我,想給我做妾。但夫人以為她與子斬青梅竹馬,想將她嫁與子斬,透析之下,子斬似也無意見。此事早晚要定下。她有幾分聰明,若是說給我做妾,夫人肯定不同意,怕是自此不讓她再踏足武威侯府。所以,她有動機殺夫人?!?/br> 云遲頷首,“侯爺說得不無道理,本宮這么多年竟也跟著子斬誤會了侯爺。未曾體會侯爺一番苦心,怪不得這么多年繼夫人無所出了?!?/br> 武威候道,“她不配生我的子嗣?!?/br> 云遲嘆了幾嘆,問,“這些年,侯爺將柳芙香放在身邊看著,可查出什么了?” 武威候黯然地搖頭,“未曾,她愚蠢至極,所以,本侯對她已無耐心了?!?/br> 云遲道,“當年之事,本宮也記著的,侯爺放心,若姨母當真不是猝死,早晚有一日,會查出來的?!?/br> 武威候點頭,“臣也相信?!?/br> 云遲痛快地收了武威候送來的兵符,二人又閑話了好一番,云遲說蘇子斬在北地是有些危險,他已派了東宮暗衛前往北地相助他,以他的本事,讓武威候放心。 武威候松了一口氣,面色也松了,似一下子又年輕了些,離開東宮時與安陽王一樣腳步輕松。 云遲在武威候離開后,掂量著手里的兩塊虎符,安陽王府的,武威侯府的,如今都送到了他手里。倒是比他想象的容易順利。 他當即將兩塊虎符秘密派人送去了北地給花顏,走的不是東宮的暗線,而是花家的暗線。 至此,敬國公府、安陽王府、武威侯府三府都將兵權交給了云遲,且三府的兵符都上交得無聲無息,朝中無人知道此大事兒。 兩塊兵符送走后,云遲看著窗外黑漆漆的夜色,想著不知花顏此時在做什么?可有想她? 自她離開后,他真是每日都想她,相思如焚。 第七十二章 (二更) 云遲打開窗子,一陣冷風撲面而來,書房瞬間投入了寒涼之氣。 小忠子立即小聲說,“殿下,如今深秋了,你不能這般站在窗前吹太久的冷風,仔細染了風寒?!?/br> 云遲“嗯”了一聲,負手而立,并沒立即關上窗子,對小忠子說,“她去北地已半個月了吧?” 小忠子連忙回話,“回殿下,今日整整十六天?!?/br> 云遲點頭,嘆了口氣,“不知還有幾個十六天才能回來?!?/br> 小忠子沒法答這話,因為他也不知道太子妃有幾個十六天才能回來。以前沒有太子妃時,一點兒也不覺得東宮冷清,如今有了太子妃,太子妃又不在,方才覺得東宮真是冷清極了,連他都有些受不住。 花灼收到太后信時,正在查后梁皇室的卷宗。 既然梅花印出現,那么,后梁皇室嫡系一脈當年一定有幸存者。 安一將太后的書信遞給花灼,“公子,太后派人給您送來的書信?!?/br> “哦?”花灼訝異,放下卷宗,伸手接過了信函,打開看罷,不由得笑了,“以前太后不喜歡meimei恨不得掐死她,如今短短時間,被meimei哄的就跟換了個人一樣。竟然為了讓她再進京,竟然不惜拉下面子寫親筆信求到我的頭上來了?!?/br> 安一探頭瞅了一眼,也笑了,“少主只要想哄人,就沒有人會不喜歡她?!?/br> 花灼嗤笑,“可不是?!?/br> 安一立即說,“看來少主暗中前往北地,也是瞞著太后的,公子打算怎么回信?太后親筆書信,總不能置之不理吧?” 花灼“嗯”了一聲,“置之不理未免太不給面子了些,畢竟是太子殿下的皇祖母,以后meimei也要稱呼一聲皇祖母的?!痹捖?,他若有所思,“不過,她口口聲聲太子殿下無人陪,倒讓我覺得,這言談話語間,似有別的意思?!?/br> 安一探身又仔細讀了一遍信,搖頭,“是不是公子想多了?這就是一封請您看在太子殿下近來忙得不好好照顧自己,希望您讓少主再去東宮住些日子的信,畢竟少主在東宮住著時,太子殿下日日心情好?!?/br> 花灼嗤了一聲,“我就偏看這話有別的意思,人都被他們皇家搶去了,這大婚前的幾個月,也不讓好好在家里待嫁,還跟家里搶人,雖然心誠地求人,但也太不講究了些?!?/br> 安一眨眨眼睛,暗想身為少主哥哥的公子是該有理由對此不滿。 花灼又哼道,“天下哪個婆家,有他家霸道?” 安一嘆了口氣,畢竟是皇室天家,霸道也有霸道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