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偏偏陸安珩這個喪心病狂的夫子還在笑瞇瞇地看著他們,一臉認真地開口道:“快點寫,這些都是基礎題,很簡單的?!?/br> 很簡單……簡單……單…… 齊琛幾人頓時眼前一黑,再一次感受到了夫子的兇殘,忍不住在心里尋思著,現在去找父皇/皇祖父求情,求他給我們換個夫子還來得及嗎? 當然來不及了,還是乖乖被虐吧。 陸安珩含笑望著一臉苦逼的齊琛幾人,心下只覺得有趣。等到試卷收上來后,陸安珩拿著紅色的鵝毛筆批改時,頓時就覺得自己有點頭疼。 這些都是什么鬼,除了混合運算和簡單的解方程外,幾何題全都做的很慘烈,方程組也解的一塌糊涂。陸安珩只這么簡單地一看,血壓都往上飚了不少。好在只有五份試卷,忍忍也就改完了。 陸安珩心里不由佩服前世的那些班主任,一個班幾十號人,有不少都是讓人暴躁抓狂的作業,他們還能保持平穩溫和的心態,真是不容易。 簡直都能立地成佛了。 針對齊琛他們的薄弱環節,陸安珩翻了翻姜錦修他們編出來的數學書,最終決定從方程入手,好好地給齊琛那幫數學學得一團糟的家伙給補補課,先把他們的底子打穩了再說。 于是齊琛他們就苦逼了,成天和各種方程組死磕。好不容易撐過了方程這關,又開始為各種幾何圖形發愁,背定理,背公式,還得絞盡腦汁畫輔助線。 真是大寫加粗的一個慘字。 事實上,苦逼的不僅僅是齊琛他們,小湯圓三兄妹的日子也不大好過。 陸昌興這次沒和陸安珩一同回京,小湯圓的功課也落在了陸安珩頭上。想著兩個小的也該看點繪本認幾個字了,陸安珩索性將三個層次孩子的功課全都攬了過來。 別說齊琛他們要做試卷了,就連小湯圓每過幾天也得考上一回試,還是親爹一對一嚴厲監考的那種,真是可憐死了。 也就小元宵和小月亮好一點,每天也就認幾個字,數一回數,更多時候則是待在親哥的那間做成了游樂場的屋子里,玩了個酣暢淋漓,可把小湯圓給羨慕壞了。 只得苦哈哈地努力埋頭寫作業,阿爹說了,寫完了就能跟弟弟meimei一道兒去玩。還是老老實實把功課做好吧。 小孩子們的適應性都不賴,等到過了些時日,習慣了陸安珩的教學模式后,小湯圓的學習效率都高了不少。每天寫完了作業就開始領著倆小娃在游樂場里鬧騰,最愛干的就是把小月亮抱上滑梯,而后松手讓她滑下去,再抱上來,循環往復,樂此不疲。 小月亮倒是輕松,反正有了蠢哥哥心甘情愿做苦力,自己連爬滑梯的勁兒都省了,只要滑下來就行,大哥可真是個貼心的好兄長。 陸安珩卻發現小月亮越來越懶了,天轉涼了后,衣裳穿的多了點的小月亮根本連動都不樂意動了,去哪兒都黏在小湯圓身上,賴著小湯圓抱。 不僅如此,這胖妞還不知從哪里學來的毛病,越來越挑食了。 總是吃土豆玉米和rou,小胖妞不樂意了,即便廚娘換了好幾種做法,在胖妞的眼里都是一樣的,食材太少,嫌棄。 陸安珩險些被閨女給噎死,這樣難伺候的性子,該怎么養哦? 愁歸愁,還是得想辦法解決食材問題,不然小胖妞的飯量越來越少,多讓人心疼吶!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到,大家晚安么么噠^3^ 第188章 蔬菜 這會兒還是十月份中旬,天氣并不算特別冷。陸安珩想著后世的各色蔬菜,不論任何季節,想吃什么都能買的到。再一想現在較為貧瘠的物資,忍不住開始心疼了一回自家小胖妞。 這要是在現代,小胖妞還能多出不少零食點心的品種,一天一樣都能一兩個月不帶重樣的?,F在倒好,小胖妞就想吃點新鮮的蔬菜都得等到開春后。 真是心疼死陸安珩了。 作為一個合格的女兒控,陸安珩完全沒覺得自家小胖妞有哪里不對的,反而覺得沒有蔬菜吃開始減少飯量的小胖妞可憐極了,得趕緊想辦法給小胖妞弄點蔬菜來。 其實現在也有蔬菜,然而到了冬季,就只有白菜屹立不倒,攢上一大車放在地窖里能放一個冬天。今年應該還能再加個土豆,這玩意兒也挺耐放的,只要好好地收在地窖里,不給它沾水,勉強也能撐過這個冬天。 然而一個冬天就吃兩樣蔬菜,別說挑食的小胖妞了,就連陸安珩都覺得這日子實在不大好過。尤其是,陸安珩可是從物資富饒的后世穿來的,過了十八年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完全不用顧忌季節吃不上的舒心生活,對比起來就更虐了。 陸安珩想了想,覺得自己真是任重道遠,還得繼續為大齊吃貨們的餐桌做貢獻。 后世的大棚蔬菜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隨時可以買到反季節蔬菜。陸安珩也見過大棚種植出的蔬菜和水果,還和朋友一起去大棚里頭親自摘過草莓。大概的樣式陸安珩還是清楚的,就是不知道到底該怎么弄出個那么大的棚子來。 別的不說,就說后世大棚蔬菜糊的薄膜,現在就找不著材料。 那薄膜不僅能保溫,還能透光,給蔬菜提供所需的日光。這會兒市面上有的,大多是油紙,要是拿它做個大棚,好家伙,烏漆嘛黑一片,哪里能種出什么蔬菜來。 不過溫室的話……陸安珩想了想已經普及了很多年的火炕,眼中閃過了一道亮光。 元德帝賞給陸安珩的兩個莊園,陸安珩一直沒怎么打理。就雇了幾家農戶在里頭種點地,養些家禽。再加上元德帝賞給陸安珩的良田也在莊園附近,陸安珩便將那些良田也一并租給了這些農戶。 隨著這些年陸安珩搗鼓出的糧食品種越來越多,農戶們每年給陸安珩的租子都不少。 陸安珩就這樣混成了一個土地主,有錢有地,自然就有勇于做實驗的底氣。 自打冒出了做一個溫室的念頭后,陸安珩就一直在琢磨著這事兒。不久后寒風就要來了,到時候能吃的蔬菜品種更少,小胖妞要是不肯吃飯,餓瘦了可怎么辦吶? 陸安珩想了想,決定將一處莊園用來給自己做溫室的試驗,看看能不能種出蔬菜來。 既然要建溫室,首當其沖地就得解決炕的問題。 因著要讓屋子里每一處都熱起來,給蔬菜提供適合的成長溫度,陸安珩之前做的火炕可能還不大夠,還得再把炕做大一點,最好是將整個地面和墻面都打通,做成炕。這樣的話,屋里的溫度應當能保持住。 陸安珩一向行動快,想到這一茬后,便去了莊園一趟,讓工匠將莊園中連在一處的三間房打通,并成了一間大屋。又抬頭看了看,為了給蔬菜充足的日光,陸安珩還讓工匠們試探著給屋子上頭弄出幾個天窗來,再糊上幾個窗戶紙,透光性能也不錯,日光應該也夠了。就是該怎么設計這個天窗,還得讓工匠們頭疼一回。 這樣一套活計弄下來,陸安珩都覺得,在這里頭開始自己的溫室種植實驗,條件應該夠了。 不過陸安珩又仔細想了想,又看了看屋子的面積,思忖著自己這蔬菜要是真種出來了的話,光是送給那幾家親近的人家都不夠送的。 別的不說,姜家姬家和將軍府,這三家和陸安珩的交情可不一般。其他人家或許送上一兩回給他們嘗個鮮便成,這幾家在陸安珩心里的分量可不輕。依著陸安珩的內心,真要種出蔬菜來了,是想著每天都給他們送些過去,讓他們過個舒心的冬天。 另外,還有元德帝和齊琛他們那頭吶,陸安珩略微一合計,就覺著這蔬菜的供應量怕是不小。 這樣的話,眼前這間屋子就不太夠用了。 陸安珩素來大方,對銀子又沒什么概念,和姬玄的鐵公雞簡直就是兩種畫風。 這會兒溫室種蔬菜能否成功還是個謎呢,陸安珩就直接大手筆地又讓工匠把西院的三間房也打通了,估摸著勉勉強強能供上其他幾家的量。 真是個干大事的人。 相比起做火炕,造溫室就費神多了。陸安珩原本還想著在地面底下也弄個炕,給種子也保保溫,為此還特地問了農戶們,到底可不可行。 農戶們都傻眼了,他們種了一輩子地,還真沒敢想過和老天爺反著來,在冬天去種春天和夏天才能種的蔬菜。 陸安珩這個想法,真是刷新了農戶們的世界觀。 不過農戶們仔細一琢磨,陸大人這想法貌似也沒毛病。農戶們雖然說不清種菜里頭的科學門道,不過種了這么多年的地,光憑經驗也知道氣候和日光對種子的重要性。 這會兒陸安珩提出在溫室里頭種菜,農戶們震驚過后,互相一討論,發現在冬季種菜最頭疼的溫度問題已經讓陸安珩的溫室設想給解決了,這樣來看,貌似也能行得通? 再回想了面前這位大人的彪悍事跡,農戶們都覺得這位大人應該是真正的神仙轉世。不然哪能生出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反正這位大人都能讓人飛上天了,這會兒再搗鼓出能在冬天種蔬菜的地方,還真沒讓人奇怪。農戶們都覺得,要是哪天這位大人白日飛升了,怕是大家也只會“哦”一聲,然后淡定地接受這個事實。 說不定還得討論一回,這位大人早就該飛升了啥啥的。 陸安珩還不知道自己在農戶們心里的形象已經這么玄幻了,還在認真地等著農戶們回復,自己這個想法到底可不可行。 不過農戶們想了想,覺得就在墻面上裝上火炕就行,地底下要是通了炕,費銀子不說,要是溫度太高,把種子給悶死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四面墻都通上火炕,溫度應該夠了。 專業人士的意見,陸安珩還是能聽進去的。便依著農戶們的建議,在兩邊屋子的墻上通了炕,又讓農戶們從地里挑來許多土,厚厚地鋪了一層又一層。 地里的土因為每年都種菜,比之山里的土肥沃得多。陸安珩不太清楚其中的門道,農戶們心里可是門兒清,給陸安珩提了不少有用的意見。 陸安珩還為他們擔憂了一回,皺眉道:“如你們所說,地里的土肥沃,能讓種子長得好。這會兒你們都把土挑到屋子里了,來年開春后,你們要種地了可怎么辦?不會減少收成吧?” 農戶們對陸安珩這個東家很是感激,這些年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全是陸安珩之功。 農戶們都是實心眼的漢子,心里都念著陸安珩的好,也不在意這點小事。聽到陸安珩這么問,農戶們心里一暖,而后擺了擺手,爽朗道:“無妨,到時候我們再往地里放點草木灰和雞肥牛肥,準能把地伺候好了。再不濟,開了春,有了新鮮蔬菜,大人您這溫室應當也不會再用了,不劃算。我們到時候再費些功夫,把屋子里的挑回去便是?!?/br> 陸安珩這才放了心,想著農戶們挑這么多土也不容易,又給他們免了一成租作為補償,喜得農戶們干活更有勁頭了,摩拳擦掌地想要幫陸大人將這個溫室做得更細致些。 等到溫室全都建妥當后,陸安珩過來一看,火炕什么的還沒開始燒,看不出用處。倒是屋子里頭那鋪得平整分好壟的土壤顯眼,一看便知農戶們費了不少心思。 不僅如此,陸安珩走近一瞧,壟上還分出了種種子的坑,到時候只要順著這些坑再刨一刨,將種子種進去便成。 改造屋子和鋪土花了不少功夫,這會兒已經入了冬,陸安珩里頭穿著羊絨衫,外頭裹著裘衣,指揮著農戶們先將屋里的炕燒好。等到溫度升高后,再試著將種子種下去,看看到底能不能成功地長出來。 這兩間屋子可不小,費的柴火也多,晚上還得讓人守著添點柴火保持溫室的溫度。 陸安珩這才想起來,農戶們為了省銀子,都是早早地去山上砍好柴,備好過冬燒炕要用的柴火的。這會兒要燒這么大的炕,怕是他們的柴火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這可真是自己思慮不周了,陸安珩連忙買來了不少炭,又將原先燒的柴火折價給了農戶們,讓他們燒炭給溫室保持溫度。只是要注意通風,免得一氧化碳中毒了。 農戶們自然都照辦了。 陸安珩這回帶來的蔬菜種子較多,韭菜黃瓜茄子扁豆拎了一大堆,還弄了點玉米桿和稻草啥的放在一堆,想要看看能不能養點蘑菇出來。 農戶們對這些蔬菜打理得極為精心,就連睡覺都想著溫室里頭的蔬菜,頭幾天都睡不安穩,大半夜地還爬起來往溫室那頭看看,仔細檢查一番炕的溫度,確認一切妥當后,這才安心地回房接著睡。 真是比養自家孩子還精心。 陸安珩也關注著溫室這邊的動靜,期待著能夠成功種出點蔬菜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更到,第二更會晚一點 第189章 眾人買菜忙 農戶們付出的心血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過了半個月后,溫室里那些農戶們一擔擔挑過來的土壤上頭,逐漸冒出了新綠的嫩苗,在這樣的寒冬之中,格外討人喜歡。 陸安珩得了消息,也顧不得外頭的冰天雪地,裹上裘衣便興沖沖地往莊園趕,想要瞅瞅這些新長出來的嫩苗長勢到底如何。 到了莊園,農戶們見了陸安珩都是一臉喜色,趕忙迎了陸安珩往溫室走,口中樂道:“陸大人,您可真是神了,竟然能想出這樣絕妙的好主意來種菜,咱們伺候了莊稼一輩子,都只會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半點都不會動腦子?!?/br> “嗐,你這不是廢話嗎?陸大人那可是天上的星君下凡,哪是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能比得上的?要我說,咱們這些年也攢了些許家底,不如讓孫輩們去念念書,長長見識。不說像陸大人一樣能高中狀元,只要能簡單的識文斷字,都能比咱們這群大字不識的莊稼漢聰明多了!” “這話說得對!我家大孫子剛好到了可以識字的年紀了,正盤算著給他找個先生,讓他多念念書呢。你們家的那幾個寶貝孫子也到了年紀了吧?咱們一起把這幫人嫌狗厭的臭小子送去念書,如何?” 這話得到了所有人的回應,在場眾人紛紛點頭,你一言我一語地定下了這事兒。有那心里早就盤算好了的,就連孩子們的教書先生都物色好了,只等開了年準備好束脩,將自家孩子給先生送去。 陸安珩聽著農戶們興奮的話語,再看看他們臉上期冀的表情,心下忽而生出一股滿足感來。 這群人如今能對未來充滿希望,自己或多或少也有點功勞。改變某些人的命運,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陸安珩當年進京時的設想,如今就這么成了現實。 其實早在玉米紅薯出來之時,便有不少人家終于脫離吃不飽,養不活孩子的苦楚。陸安珩都只是聽了個大概,并不像現在這樣,直觀地感受到了農戶們的巨大變化。 如今農戶們已經開始展望送孫輩去念書了,這要是再早二十年,完全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其中又有陸安珩搗鼓出了活字印刷術和改良紙的功勞。書籍和紙張的價格降下來了,農戶們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不少,此消彼長,也怪不得農戶們如今已經有了底氣說出送孫輩去讀書這樣的話來了。 陸安珩真心實意地為他們感到高興。 不論何時,能多讀點書總歸是好的。后世的口號都是知識改變命運,如今這樣士農工商階級分明的封建社會中,讀書不只是能改變考生一個人的命運,連帶著他一大家子的命運都能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