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承恩公,在座的幾個想了想,立刻醒悟過來,“原來是今上生母陳貴太妃的母家。這個陳頻,豈不是今上的親表弟?” “正是如此,聽說陳頻之前就已經入宮面圣過了?!?/br> “這樣的人,何必非要進考場,直接走恩蔭就是了,還要擠占不多的名額?!庇惺孔颖г蛊饋?。 “你有所不知,這陳頻從小就是呈州出了名的才子,心志高傲,不屑于走捷徑的。他少年時候,就替自家祖父編撰留下的文辭遺篇,合集刊行,是極有孝心的?!?/br> “祖父的遺篇,就是貴太妃的生父嗎?”一個書生問道。 “聽說只是個普通舉人出身,一生隱居鄉間,并未出仕的,能有什么好文章?!?/br> 看到在座眾人都不以為然,那個呈州來的書生搖頭道:“我本來也以為,這陳老太爺的文集,并非什么出名的,必然不過爾爾。但是日前偶爾得了一冊,翻看了,竟然極有見地,文采不凡,讓人耳目一新,不下當今學術大家??梢娫挶咀永镎f的有時候也沒錯,大賢有時候真的是隱居避世的?!?/br> 這夸獎堪稱隆重了,有些不熟悉這書生的都嬉笑起來,覺得此人必是因為那陳老爺子是今上的外祖父,才如此推崇贊美。 但在座的幾個人好友卻深知同伴性格實誠,絕不會諂媚權貴的,不禁好奇起來,“可有一觀?” “我記得是叫做《草齋明錄》來著,不知道這書鋪里是否有?!蹦菚罅ν扑]道,“你們一看便知,我說的半點兒沒有夸張?!?/br> 大家的好奇心都被調動了起來,有幾個書生去問書鋪老板。 這朱筆樓不愧是京城數一數二的大店,竟然真被找出來了,而且還有不少庫存。 反正價格便宜,好奇的書生們紛紛買了翻閱,連王德諾也跟著湊熱鬧,拿了兩本,帶回來跟康殷一起閱看。 “好文章!”看了沒多久,王德諾忍不住拍案叫絕,難怪剛才那書生如此贊美,想不到這位陳老爺子真有如此大才。 “如此高才,為何沒有出仕呢?”有書生忍不住遺憾道。 “也許是性情淡泊,不好名利,如此賢人,才是真名士自風流呢?!?/br> “可惜,若非因為成了外戚之家,這文集只怕要埋沒塵土之中了?!?/br> 眾人議論著,贊嘆著,王德諾轉頭想跟同伴討論兩句,卻看旁邊康殷正在急促地翻閱著這本《草齋明錄》,神色凝重,臉色急變。 “怎么了?”王德諾問道。 康殷忍不住道:“這里面的幾篇文章,我好像之前看到過……” “在哪里看到過?”王德諾好奇。 康殷驟然清醒過來,頓了頓,低下頭:“并不記得了,只是依稀見過,也許是以前在那個書鋪里翻閱過這本《草齋明錄》吧?!?/br> 王德諾并未生疑,正要開口說話,突然旁邊桌上也有一個書生叫嚷起來,“不對勁兒啊,這里面好幾篇文章,我怎么記得在別的書上看到過?!?/br> 堂內靜了片刻,連忙問道:“是在哪里看到過?” 那是一個面目普通的士子,一身青灰色衣衫,舉著《草齋明錄》冥思苦想著,堅持道:“確實看到過,記得是在哪個南陳的文集里面,很久之前的文集了,絕對不是《草齋明錄》這種近兩年刊發的書?!?/br> 他言之鑿鑿,眾人都不禁疑惑起來。 這個年代,讀書人中間,剽竊他人的文章,那可是身敗名裂的大事! 有人笑道:“這文集是后人整理的前輩遺篇遺物,也許有抄錄的文章,后人卻并不知曉,當作前輩所作,一并刊發了出來?!?/br> 這種行為幾乎不可能發生,這年頭,讀書人對自己寫的作品,和抄錄的東西都分得很明白。 有人嘀咕了一句,“陳老爺子又不是死去幾十年了,怎么可能混淆?” “話說回來,是不是真有以前的文集還不知道呢,也許只是同類題材,或者文筆近似,記得錯了呢?!?/br> 康殷情不自禁開口道:“文章有相似也是常有的,說不定是引用了些語句?!?/br> 這是他第一次加入眾人的探討。王德諾好奇地看了他一眼。這個同學一向內秀靦腆,沒想到會在此時開口說話。 這個論點立刻得到了眾人的支撐,空口無憑,隨便說以前看到過類似的,誰知道是真的假的。 那個青灰色衣衫的書生頓了頓,突然一拍手,“啊,我記起來了,是在《神龍記事》上看到過,是南陳那個泓義太子的遺篇?!?/br> 康殷臉色一變,目光情不自禁落到手邊那一摞南陳典籍上。 ********* 對面的酒樓上,最頂上的房間, 寬闊的房間里陳設典雅,滿地貴氣,紅木桌上列著各色梅花盞,水晶盤,林林總總,各色佳肴擺滿了桌。 可惜這樣奢華的宴席,所享用的,不過只有一個人罷了。 甚至不能稱之為享用,點了一桌宴席的人,對滿桌珍饈美味,壓根兒就沒有動筷子,只有一瓶赤虹金焰,被喝了大半。 也許已經有些醉意了,崔騫索性推開窗,外間的風吹進來,同時傳來了對面的議論聲。 他慵懶地斜趴在窗框處,貓兒一般有意無意撩動著窗簾底下的朱紅穗子,一邊聽著對面的說話聲。 真是呱燥的一群家伙,這么久了還沒接觸到真相嗎? 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崔騫懶洋洋將穗子扔在一邊,道:“進來吧?!?/br> 推門而入的是平西營策軍校尉晁陽成,躬身道:“將軍,已經盯上人了?!?/br> 崔騫嗯了一聲,站起身來,“既然如此,今晚就動手吧,這位皇上的小表弟啊?!?/br> 作者有話要說: 太后的最后一個大招,關于陳妃為什么姓陳…… 其實這是一個好脾氣的人被不停地戳戳戳,終于戳炸毛了,把所有人炸死的過程 第128章 血脈傳承 過了很久之后, 秦諾還是清晰的記得那一刻。 他在書房里看折子看得眼睛疼,干脆小睡了片刻, 醒來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了。 晚霞將天幕染成赤紅一片, 金色的夕陽余暉順著玻璃窗透進來。 自從格物司玻璃研發成功之后,秦諾命令將乾元殿的窗戶都換成了玻璃制品,整個大殿透光良好, 明亮潔凈了很多。 他剛起身, 就看到東泊急匆匆跑了進來。 東泊在他身邊已經很久了, 從貼身服侍的女官到主理淳王府的內務, 再到潛鱗司的機要官員, 她都適應良好, 而且任何變故, 都能冷靜快速地針對處理。 這種慌亂而驚懼的表情, 還是第一次在這張臉上看到。 秦諾立刻問道:“發生何事?” “皇上,最近京城里驟然傳開了一個謠言?!睎|泊咬著唇,似乎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這件事情,關系實在太重大!重大到她聽到的第一個瞬間,幾乎肝膽俱裂,然后就急匆匆跑來了這里。 “東泊,冷靜些,什么消息能讓你失態至此?”秦諾忍不住笑道。 看著面前和煦溫柔的笑容,東泊長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然后迅速組織言語,將整個事情,從頭到尾詳細說明。 事情是從朱筆樓開始的,一群剛剛科考完的士子,在朱筆樓以文會友的時候,發現前承恩公遺留下來的書冊《草齋明錄》上面的文章,與之前南陳數十年前的舊作有些相似,好吧,不僅僅是相似,好事之人迅速翻找了《神龍記事》,發現根本就是一模一樣??! 《神龍記事》是一本關于南陳神龍朝年間的野史典籍。 南陳亡國之后,俘虜的勛貴朝臣很多被解押到了京城。這些人不像宗室,好歹有個安平伯的爵位,有一份俸祿。解押的勛貴,很多都淪落為奴,或者流落市井之中。 有些人無以為生,便開始寫書賺點兒銀子,維持生計。 這《神龍記事》便是其中一位中年書生寫的,他原本在南陳的內務府任職,有個三等伯的爵位,后來南陳亡國,他們一家老小都被解押上京,家境貧寒,無以為繼。好在他從小寫得一筆好字,干脆替人家抄書賺錢,后來又自己動筆寫本子。 一開始是話本小說,可惜這人不太擅長編故事,銷路平平,他念頭一轉,開始寫起野史外話。 畢竟南陳末帝是自己侍奉過的主君,不好妄動,便開始往前面追索。 神龍朝是南陳四十多年前的帝王了,這位神龍帝為人慈和,在朝堂上,知人善用,對民間百姓,輕薄徭役,他在位的二十多年,正當南陳國力富強,邊關靖平的歲月,是南陳歷史上極有名望的主君。 要說這位皇帝有什么瑕疵,便是他一生子嗣艱難,后宮諸位娘娘,可著勁兒的生公主,一連生下了十幾位金枝玉葉,愣是沒有一個兒子。 到四十歲的年級上,神龍帝似乎也認命了,從弟弟那里抱養了一個侄子,仔細教養,準備將他當作繼承人。然而沒想到,抱養了八、九年,眼瞅著神龍帝都快五十的人了,后宮的貴妃娘娘突然老樹開花,生下了一位皇子。 人心都是偏的,有了親生的兒子,當然不想再立侄子為太子了。 神龍帝便將侄子送了出去,也許是對這個教養了多年的侄兒滿心歉疚吧,不僅將他晉封為永王,而且將東南的富饒之地留給他做封國,還賜予了一大堆例如可以自己開礦制錢等逾越禮法的權利。補償完畢養子之后,迅速冊立了才兩歲的親生兒子為太子。 這個兒子便是泓義太子,在神龍帝的精心教養下,這位泓義太子從小天資聰穎絕頂,五六歲的時候便出口成章,七八歲寫下的不少文章,讓朝臣交口稱贊不已。而且性情仁慈和善,純良至孝。 眼看著如此賢明的太子,將來必定又是一位千古明君??上?,神龍帝已經太過年邁了。 在泓義太子十歲那一年,他驟然暴病,很快撒手人寰。泓義太子還沒有來得及繼位,東南邊境就起了叛亂。 永王不僅年齡居長,之前在宮中雖然未被正式冊立,已經是默認的太子之位了,所以朝中勢力根深蒂固,外放的這七八年,他憑借著手中的特權,不斷擴大勢力。 神龍帝對這個養子始終心存愧疚,沒有舍得下重手限制其權柄,還想著等泓義太子成年之后處理朝政,自然群臣歸服擁戴,慢慢會讓永王敬服。 再者,他也沒想到自己會如此突兀地病逝,留下年幼的太子。 永王的叛軍勢如破竹,不過三個月,就攻破了京城。 泓義太子的下落如何,史書上記載,是暴病身亡。反正城破的當晚,皇宮起了大火,太子居住的閣樓直接被燒成了白地。 永王迅速登基稱帝,恩威并濟,壓服四周。他也是皇脈正統,又是神龍帝曾經指定的繼承人,群臣也無可奈何,只能接受了這個結果。 只是民間百姓有些議論,也許是憐惜這位不幸的太子殿下,時常有傳聞,說這位太子其實并沒有死,暗中從地道逃生,隱居在了民間。 這些歷史往事秦諾之前就看到過,自從對上南陳,他對南陳的歷史也仔細了解了一遍,看到這部分的時候,他還慨嘆了一聲,這不是明朝建文帝一樣的下場嗎? 但是慨嘆歸慨嘆,他這輩子都沒想過,這件事情會跟自己扯上關系。 再說那位落魄京城的南陳勛貴,選擇了神龍朝的這段往事,開始寫書,中間摻雜了一些宮闈秘聞,妃子爭寵什么的,銷量雖然平平,但好歹能維持生計了。 永王登基之后,自詡神龍帝的正統繼承人,對泓義太子極為忌諱,與他有關的記錄,一概銷毀封殺,只簡單記載了兩筆,神龍帝有一位親生兒子,可惜未成年就夭折了。 寫書的落魄勛貴是世代傳承的內務府的職務,侍奉宮廷。所以對泓義太子早年的事情,甚至這位太子寫過的文章都有私底下的記錄。 在南陳,是萬萬不敢寫出來的,因為永王繼位之后,恨不得將泓義太子存在的痕跡徹底抹去。 但是如今到了大周,哪里還顧忌這些。 所以《神龍記事》寫得很長,不僅神龍朝的隱秘典故,還有那位泓義太子少年時候的一些文章都記錄在冊。 正是這幾篇文章,引發了大事。 與《草齋明錄》里陳家老爺子的早年文章一模一樣? 秦諾有點兒懵逼。 這種事情只有兩個可能,第一,陳老爺子欺世盜名,將那位泓義太子早年的文章,拿過來當作自己的。反正都被永王登基之后封殺了,也沒有幾個人看到過。這個可能會導致陳老爺子身敗名裂,還不算太可怕。畢竟后人整理的文章,還可以推諉說是后人整理不慎,將抄錄的混了進去,挽回一下。 第二個可能,陳老爺子,就是泓義太子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