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劉蕁道:“別激動,既然原神醫說治得好,那就肯定治得好。好了,朕先在你這住一段時間,是否隱瞞身份就看你決定了。朕相信你,畢竟咱們是一家人嘛。你也不用太擔憂,朕就是來看看你。不親眼看到你,朕心里不踏實?!?/br> 劉景忍不住老淚縱橫:“讓陛下cao心了?!?/br> 劉蕁笑瞇瞇道:“朕現在有機會cao心也不錯。放心,有朕在,無論是你,還是你兩個兒子,朕都會護著?!?/br> 劉蕁說罷,環視了一眼在場荊州眾人,瞇著眼道:“朕想,你們中應該沒有想弒君之人吧?” 震驚的荊州眾人終于回過神來,噼里啪啦跪了一地,忙道不敢。 不管他們現在是否對皇帝有敬意,是否對皇帝的身份有疑惑,劉景都叫著“陛下”了,他們不可能做出什么不好的舉動。 何況,他們本就等著劉景接圣旨,讓他們歸順益州。 只是……為什么來人是皇帝?益州真的是皇帝做主?陛下言下之意有人害劉景是怎么回事? “陛下,這是藥方?!贝蟾攀且粋€方面鉆研太深就容易在其他地方顯得有點呆,原樺在這種氣氛中,還自顧自的找來紙筆,寫好藥方。 劉蕁看都沒看,道:“找人熬藥。以后荊州牧的病由原神醫負責?!?/br> 原樺道:“草民遵旨?!?/br> 然后這家伙就這么淡定的指揮侍女和仆從去抓藥熬藥了,一點都沒把那些跪了一地的荊州權貴看在眼里,特別狂妄。 其實原樺不是狂妄,只是他眼中只有治病救人罷了。 這時候,侍女已經端來水和手帕,司俊上前,接過手帕,代替侍女給劉蕁卸除臉上偽裝。當劉蕁露出他那張帶著機靈勁兒的少年臉時,劉景徹底放下心。 雖他見劉蕁時,劉蕁還年幼,但依稀能看出這兩人的確是同一人。 劉蕁擺擺手,讓司俊退下,并沒有說出司俊的身份。 鄭直看著司俊退下,且站在他和付壽身后半步的位置,心想,皇帝陛下也不是傻白甜,還留著一手呢。 他不暴露司俊的身份,荊州眾人就會以為司俊還留在益州。就算他們有什么壞心思,留下了皇帝陛下,但益州本就是在司俊手中發展起來,司俊不在這里,一切百搭。 說不定司俊還恨不得他們留下皇帝,借此借口發兵攻打荊州。 說不定司俊就是打著這個主意,才讓皇帝以身赴險,來到荊州,想玩一處借刀殺人?;实邸八涝谇G州”,他自立為王,為皇帝報仇,也算順了大義的名義。 鄭直將一切可能都想了一遍,不由覺得,皇帝陛下隱藏這一步暗棋真是太厲害了。只要不暴露司俊,這群人就不敢對他們如何。 至于劉蕁是否是這個想法——他當然是這個想法。不過這個不是他想出來的,是系統中小伙伴們給他分析的,他覺得自己根本不是玩陰謀的料,這時候聽小伙伴們的準沒錯。 不知道是不是見到皇帝陛下太激動,還是聽到神醫保證他的病一定會治好有了盼頭,劉景精神好了許多,連咳嗽都少了,能和劉蕁對答如流。 劉景絞盡腦汁旁敲側擊,劉蕁則像個傻白甜似的有問必答。 “于澤???是朕動的手?!?/br> “唉,雖然需要天時地利,也有使用限制,但朕自保還是沒問題??墒怯跐蓻]了,還有其他人。朕又能逃去哪?還好子杰爭氣,朕才有落腳處啊?!?/br> “回京城?哦,朕可不相信他們會乖乖交出權柄,朕準備重新打一次天下。就當從頭開始吧。太祖能手提三尺劍闖天下,朕有大義的名義,還有益州這塊地盤,還有子杰這群謀士武將,怎么也比太祖輕松些吧?” “你好好養病,別擔心荊州這塊地。你病要是好了,想去哪當州牧不成?!?/br> “哦,對哦,你身體不好,勞累不得。但你可以教導你兩兒子啊?!?/br> “他們當不得州牧?亂世中的州牧當不得,難道天下安定之后,當個普通的地方官還當不了了?我覺得你大兒子當郡守當的不錯啊,磨礪一下,當個州牧應該也沒問題。你要是到時候舍不得他當地方官,那就留在京城唄。以你看護荊州的功勞,給你兒子換個爵位當當絕對沒問題?!?/br> “你小兒子還是嫩了些,但朕相信你的血脈,虎父豈有犬子?你以后把他帶在身邊好好教,他年紀還小,還有時間?!?/br> “哈哈哈和子杰比當然不成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你看子杰那四面楚歌的樣子,他是被逼得早熟。朕覺得你兒子這樣,正說明你是個好父親,盡力護著兒子,他才長不大啊。若有機會,誰不愿晚一點長大?” …… 劉景和在場荊州還跪著沒讓起的其他人心中忐忑不安?;实郾菹滤坪跏裁炊蓟卮鹆?,但是越回答,他們心中越沒有底。 陛下看似沒有心機,但陛下回答的話,和他們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以皇帝陛下的話中意思,皇帝陛下能隨時離開京城,不受于澤控制,甚至能輕而易舉取于澤性命。但是皇帝陛下見四處虎狼環繞,沒了于澤,還有其他jian臣。于是皇帝陛下在登基之時,便派司俊去往益州開辟另一處地盤,待司俊統治穩固之后,就斬殺于澤,離開京城,前往益州。然后,皇帝陛下會以益州為根據地,效仿太祖,重新收復天下。 可陛下到底有何依仗這么做?他如何能確定司俊能拿下益州,又如何確定司俊不會背叛? 他們似乎什么都知道了,但又實際上什么都不知道。 但在他們心中,已經深深刻下畏懼的種子。 皇帝陛下能輕描淡寫用天雷取走于澤性命,即使陛下說有限制,但誰知道這限制是什么?他們若反叛,會不會也步入于澤后塵?司益州是不是也是擔心這一點,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皇帝陛下打理益州,明明有資本自立,卻仍舊選擇迎來皇帝陛下,將益州交于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來荊州,到底是司益州借刀殺人,還是陛下真的絲毫不認為,這次旅途有危險?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劉蕁這一手“直白”,讓他們一個個都陷入恐慌中,越想越多,越想越怕。 這時候,有些自詡傲氣,有點不滿皇帝陛下讓他們跪在地上半天不起來的人,那不滿也滿滿變成了畏懼。 說白了,這可是皇帝陛下,讓他們跪到天荒地老,那也是皇帝的權力。 劉蕁和劉景聊了好一會兒,才似乎想起來周圍還有人跪著。 微笑著的少年板起臉,冷冷掃了在場人一眼,道:“朕知道荊州牧重病,你們中有人的心就開始浮動了。人都自私,什么忠誠忠義,都敵不過自身利益,敵不過家族利益,朕明白。但你們最好放明白點,朕的荊州牧,朕的族人,朕可以殺,但你們不可以。都起來吧?!?/br> 劉蕁面向劉景,臉色轉暖:“朕就不越俎代庖了。待你病好之后,自己查去,朕要做的事可太多了,既然你無事,朕就懶得管了?!?/br> 劉景忙道:“不勞陛下費心,臣省得?!?/br> 劉蕁點點頭。 荊州眾人一臉懵逼的從地上爬起來,這才反應過來?;实郾菹逻@意思是……有人害荊州牧? 冤……冤枉??!雖然他們的確各自有各自的打算,但是絕對沒有害荊州牧之心! 等等,原神醫也說庸醫害人,藥不對癥……難道真的有人害荊州牧? 這群人不由想,自己肯定沒出手,難道是那誰誰誰出手了? 這事也好確定,只要原神醫真的很快治好了荊州牧,那絕對是有人下手了吧? 荊州牧心里肯定也懷疑了。但這是不是皇帝陛下挑撥離間,只要看荊州牧病情如何就知道了。 何況……在荊州上下有意歸順的前提下,皇帝陛下哪有挑撥離間的必要?皇帝陛下親自跑來荊州,難道真的是為了救回荊州牧? 當劉景喝下原樺讓人熬來的第一副藥,并吃下原樺給他配制的潤喉的小藥丸之后,所有人都說不出“冤枉”的話了。 劉景立刻不咳了,食欲也變好了,當晚就吃下兩大碗飯。 劉蕁挑眉。神醫還真是了不起啊,這也太神奇了吧? 還是原樺說了實話,他只是抑制住了劉景咳嗽。劉景不咳了,自然精神就好了,飯也吃得下了。 不過劉景只當原樺安慰他了。 只抑制住咳嗽?為什么其他醫者做不到? 讓劉景更肯定有人害自己的是,他派人去尋原本主治自己的醫者們,卻發現,主治的那個頗有名聲的醫者已經人去家空,尋不到人了。 劉景恨恨,定是有人害他!沒跑了! “其實朕覺得啊,肯定是那人聽說原樺來了,還說了庸醫害人,無論劉景好沒好,其他人肯定會拿他出氣,所以他才跑了?!眲⑹n私下對司俊和鄭直等人道,“有人害劉景,那是朕亂說的。行醫不容易啊,治不好容易賠命,治好了也可能會因為說錯話被殺?!?/br> 鄭直好奇:“為何治好了還會被殺?” 劉蕁道:“人生病的時候總容易顯示出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治好了之后,說不定會覺得沒面子,為了隱藏自己不堪的一面,就殺人滅口了唄?!?/br> “而且有時候一些病涉及家中陰私之類,為了什么家丑不外揚的借口,也可能殺人滅口?!?/br> 劉蕁搖頭嘆氣:“不容易啊。多少神醫都是死在這上面?!?/br> 劉蕁又對原樺道:“對了,朕也是知道那治不好劉景的人早就決定跑路了,才亂說的,朕可沒打算害人?!?/br> 原樺哭笑不得:“陛下不必對草民解釋。草民明白?!?/br> 明白在爭奪天下的陰謀詭計中,陷害無辜是一件正常的事。何況,就算是他也不確定,那人是否是真的想害劉荊州。 畢竟在原樺來看,劉荊州明明是熱癥,先前那醫者卻是以寒癥來治,這差得也太遠了。 不過他行醫過程中,知道自己很厲害,自己覺得很容易看出的癥狀,許多當世有神醫之名的醫者都看不出來,所以他才不確定那人是否真的是在害人。 反正要么故意害人,要么庸醫害人,害人是沒得跑了。 劉蕁道:“你放心,朕知道你懸壺濟世的心,不會阻攔你到處亂跑,但你也要小心,若覺得不對勁,自保重要。只要透露出消息,朕定會派人來救你?!?/br> 原樺立刻跪下:“謝陛下!” 劉蕁道:“別謝朕,這是朕應該做的。有你這種神醫在,以后什么疫病就不用擔心了,朕是替天下人保護你們?!?/br> 原樺更加感激涕零,連鄭直等人也不由動容。 他們本覺得劉蕁小題大做,畢竟醫不屬于士族,他們雖然需要神醫,禮遇神醫,仍舊覺得醫是“工”,心底仍舊有些看不起。 但皇帝陛下卻是從天下人角度,給神醫禮遇。這他們不得不感慨皇帝陛下的仁慈之心。 連鄭直這種自私自利且有些惡毒的人都不由想,如果現在是太平年間,皇帝陛下大概已經開始實施仁政,老百姓們說不定已經快迎來盛世了。 可惜天下已經大亂。在盛世之前,皇帝陛下得先收復河山。 ——————————————————— 隨著劉景的病以rou眼可見的速度好轉,荊州內部暗潮涌動逐漸平息。 劉景身體還好的時候,荊州可還是很聽話的。 哪怕荊州望族,也不會搞風搞雨。 劉蕁留在了州牧府中,每日除了吃喝休息之外,就是陪著劉景聊天,向劉景請教學問和治國之道。 劉景經過心理掙扎之后,在五日之后,主動向劉蕁討要圣旨,聲稱自己年老多病,該是卸任的時候,請劉蕁另尋荊州牧。 劉蕁欣然答應,當場寫下圣旨,讓李昂接任荊州牧。 劉蕁道:“這旨意,就劉勇去宣吧。劉勇就接任李昂漢中郡守的位置。漢中郡位置特殊,你可要給你兒子說,好好干啊?!?/br> 劉景立刻謝旨。 劉蕁又道:“現在益州正在推行新作物,德興忙得不可開交,貿然交接容易誤事,劉勇先去益州,讓德興教導他,待他能自主處理漢中郡之事之后,德興再來益州。這之前,要勞你費心了。對了,正法,你以后也留在荊州。先在荊州學一段時間,到時候德興來之后,也容易些?!?/br> 鄭直立刻領旨。 劉蕁想了想,道:“你教導鄭直的時候,也帶著你幼子一起。以后你跟著朕回成都,把你幼子也帶上。待你覺得你幼子能獨當一面時,就告訴朕,朕給他派官職。怎么說,朕也要先滿足自家人?!?/br> 劉景徹底放下心。 雖然他這宗室血脈要追尋到漢文帝時期,但好歹也算宗室血脈。他相信皇帝陛下說的話是真的。 若皇帝陛下不在乎他的姓氏,也不會特意親自帶神醫來救他了。 他的病的確逐漸好了,身體也的確不如從前。再讓他為荊州殫精竭慮,大概是真的有損壽數。他還是用有限的壽命,好好教導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