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呂麗娟很享受來自父母的全心全意的愛,父母會一心一意的扶持這個孩子,當然作為子女她也明白將來照顧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是她覺得父母對她的態度,和那些非獨生女的父母對女兒的態度,真的不一樣,可能在物質上沒有區別,但她感覺那種發自內心的愛還是不一樣的。 而且由于只需要照顧呂麗娟一個孩子,呂mama在她的事業上也能有所努力,升職加薪什么的,一個都不落下。 呂mama也經常說生一個孩子,就是怕她出什么意外,有時候想的都睡不著覺,除了怕她出意外,其它的真的好處多多。 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的事,在職業道路上也能走的更遠。 像這樣在體制內的家庭,父母拿著不錯的退休金,還有醫療保險,在經濟上子女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壓力,養老什么的也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呂麗娟是很支持計劃生育的。 像呂麗娟就是享受到計劃生育好處的人,但是還有很多因為生二胎,一夜返貧的。 是的以前肖燕只聽過因病返貧,還沒聽過因為計劃生育返貧的。 遠的不說,就說幫林mama托人辦準生證的那位林爸爸的一表三千里的老表,那位老表小名叫二毛,之前也是在體制內上班,可惜第一胎生的是個女兒。 家里老太太像是家里有皇位需要繼承一樣,非要二毛再生個兒子。 可是這是違反規定的啊,媳婦一懷孕,二毛就直接被擼了下來,沒了工作,還罰了5萬塊錢,這下是一下回到解放前了。 還有好多因為是公務員,不能生二胎,發現懷孕了,就打掉了, 還有為了生男孩,辭掉公務員工作的,還有各種躲計劃生育的,小孩送到姥姥家,姑姑家,大姨家養,等大了再接回來的。 這些是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肖燕采訪了不少同學,也專門走訪了獨生和非獨生家庭。 但從更高一點的角度看,中國現在還是以密集勞動型企業為主,一大批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和歐美琪和歐美企業進行著技術和品牌的競爭。 中國在1980年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將在一個多世紀后以后重回,重新奪回世界經濟總量的世界冠軍。這是21世紀的第一大事。 人口的數量和結構,基本上根本上取決于生育率,生育率是每個育齡婦女所生的子女總數。 如果要維持人口穩定,生育率要維持在2.1。這在人口學中稱為稱為更替生育率。而且還有一小部分小孩會在未成年就夭折。 如果生育率是一,那么每一代人就會減半,如果生育率是1.5,那么每兩代人就會減半。 中國的生育率在50年代初期高達六左右,80年代開始一一胎化政策的時間是1.2到2.8之間,到現在(截止到肖燕統計時)已經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最近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生育率調查顯示,也只有1.2左右,已經遠遠低于平均水平。 如此低的生育率帶來的后果是,人口結構就在今后30年內會發生劇烈變化。 2040年的人口結構,雖說總人口還是以14億左右,但是60歲以上的老人從現在的兩億增加到4億多。 20到60歲的工作年齡的人口從8億降到7億,更嚴重的是最有活力的20到40歲的人口,將從現在的4.5億降到不到三億,將整整減少33%。 肖燕又模擬了一下2040年美國的人口結構,美國因為有較高的生育率,所以將繼續保持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 同時美國每年還要引進一百多萬新移民,其中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和高科技人才,美國將憑借其人口年齡結構和吸引人才的優勢,成為科技創新的世界超級大國。 而那時的中國人口已經嚴重老化,其老化程度高于現在的日本,而現在的日本正飽受人口老化之苦,連續20年的經濟蕭條,那么日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這一步的呢? 肖燕又開始研究日本的人口結構,日本在50年代到80年代是世界最具活力的經濟體,連續30年的gdp平均增長率超過8%。 到80年代末,人均gdp大有超過美國之勢,但最終受制于老齡化,經濟發展速度從90年代開始下滑。 日本沒有多少類似的計劃生育政策,所以生育率高于現在的中國,隨著收入的進一步提高,生育率迅速下降,到80年代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6左右,到90年的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5,現在只有1.3的水平。 由此帶來的嚴重老化的人口結構和一系列社會問題,65歲老年人口比例從70年代的7%增加到現在的22%,平均每個年輕人撫養0.81個老人,而老人不得不承擔通常由年輕人工來做的工作。 肖燕在研究中還發現,由于人口老齡化,企業中老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的人的提升空間越來越小。日本企業中普遍存在論資排輩,資歷重于能力的現象。 由此原本富有創造力的日本企業逐步變得保守。由于缺乏創業和創新的文化,在90年代末開始的信息技術革命中,日本企業慘敗于美國企業。 肖燕又研究了日本和美國和日本的企業活力。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分別從美國和日本選取排名前十位的高科技企業。 在美國的前十位企業中,有八家是過去30多年中創立的。比爾蓋茨在20歲時創辦了微軟。史蒂芬喬布斯在21歲創辦了蘋果。而日本十大高新企業只有一家是在過去30年創立的。所以日本干不過美國,有點后繼無力。 肖燕把這些都一 一列舉出來,做了個ppt ,又在后面加了結語 現在的華夏因為計劃生育的強硬的一胎制,一刀切的做法,享受了人口紅利,但是在出生率逐年降低的趨勢下,人口紅利會慢慢消失。 所以,希望國際能夠早點改革計劃生育政策,改變這種一刀切,絲毫不考慮實際情況的毫不考慮后果的行為。 最后,建議逐步開放二胎,并配套健全兒童保障措施等等等等。 林林總總,肖燕寫了有三十張紙。里面有各種數據圖表,還有真人真事。她知道,只憑自己,想把這個不適合國情決策給扭轉過來是不可能的,可是,她還是想盡下力。 她把這份報告交給了吳秀玲,吳教授看了之后良久沒說話。反正她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自己這只小蝴蝶煽動翅膀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就不在肖燕考慮范圍內了。 不過肖燕不知道的是,她寫的這份報告,吳秀玲看過之后又給了她的老師,她的老師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了,現在退居二線,不過在d中央地位還是很高的。 就是這份報告,讓那位老人一宿都沒睡好覺,最后他下決定開始慢慢開放二胎,先是夫妻雙方有一個是獨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后來再慢慢全面開放二胎。 雖然歷史的腳步沒變,可是進程還是加快了,這可能就有肖燕這只小蝴蝶扇動翅膀的原因,不過這些,肖燕就不知道啦! 因為她這次的調研報告,她又發現商機啦,從她調研得出的結論看,人口老齡化會越來越嚴重,老年人增多,‘銀發經濟’就會火起來,肖燕又開始準備進軍老年市場了。 不過從哪里做為切入點呢,當然是哪里老年人多,就從哪里入手啦,沒錯,肖燕馬上就進軍‘廣場舞’啦! 第39章 廣場舞里面的商機 有時就這樣,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句話說的好,越努力越幸運. 如果肖燕沒有這座這個計劃生育調查,她就可能不會注意到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會聽到,那也沒有親身經歷的震撼大。 既然決定要做銀發產業相關的研究,首先得和老年人接觸。 她第一次想的辦法是挨家挨戶去拜訪,可是老年人的戒心大,一般不愿意開門,她可是吃了不少閉門羹。 采訪老人子女吧,又不能代表老人們的意見,她想來想去,只有到老年人比較多的地方,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老年人的生活。 至于哪里的老年人比較多,又容易溝通,肖燕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場舞了,f大地理位置好,附近就有兩個比較大的公園,一到晚上就有很多人在那跳舞。 其中絕大多數是中老年人,正好,現在的中年人以后一樣會慢慢變老,這一批才會是以后養老重點。 想和他們了解情況,必須得打好關系啊,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跳廣場舞,愛好是啥,當然是跳舞啦! 肖燕和林清遠專門去研究過,現在最流行的就是‘最炫民族風’啦,每當這個音樂響起,廣場里的老頭老太太們開始伸胳膊伸腿。 明明是快節奏的音樂,可是廣場上的大爺大媽,硬是能跳出慢節奏,而且這個節奏還和這個最炫民族風特別合拍。 既然是要研究這個,自然要下去跳兩場啊,于是肖燕就拉著林清遠一起,學跳廣場舞! 像她們這個年齡還愿意跳光場舞的人真的不多,本身肖燕和林清遠長的就不錯,所以,他們一下場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況且他們學的也快,就這樣慢慢的融入了廣場舞大家族。 慢慢的肖燕發現,來這里跳舞的,大多是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的中老年,智能手機雖然興起的很快,可能孩子們也給他們買了智能手機。 可是他們還是習慣用老年機,一方面是智能手機用不習慣,對于觸屏這種新式手法還不太能接受,另一方面,他們周圍的人都在用老年機,如果自己拿個智能機也沒有人一起用。 沒有解悶的方式,電腦什么的又不太會用。 孫玉梅就是這樣的典型,自己退休在家,她女兒已經上大學了,就一個獨生女,家里老伴喜歡下棋,沒事就去找棋友來一局。 現在女兒上學了,家里就基本上只有老兩口在家,在家大眼瞪小眼,偶爾老頭出去下棋,就只有她自己在家,一個人在家也沒人說話。 所以她就出來跳廣場舞啦,跳了就上癮啦,她現在每次跳舞前都要化妝,還專門去燙了頭,用她的話說這里多好,跳廣場舞的人說話又好聽,這里個個都是人才! 老年人也是需要社交,他們也想和同齡人一起吹吹牛,而廣場舞就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平臺,跳跳舞,吹吹牛,再講點八卦,這樣他們的生活才會不那么空虛。 當然啦,跳廣場舞跳出火花的人也很多,有的夫妻,跳著跳著就離婚了,有離婚的跳著跳著就看對眼了,跳了一段時間后,肖燕發現這里面的水其實也是很深的。 就想年輕人迷戀游戲,迷戀網吧,迷戀手機一樣,中老年人也很迷戀廣場舞,廣場舞就是他們的一種社交方式,有時候更瘋狂,就像老房子著火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好吧,最起碼現在肖燕和林清遠都學會了跳廣場舞,他們倆跳的有模有樣,還當過一段時間的領舞呢,現在他們倆可是老年人之友啦! 要不是提前表明了關系,廣場舞里的大爺大媽們都要給他倆介紹對像啦! 即使已經說過她倆是男女朋友了,可是還是有許多不死心,還繼續介紹的。 肖燕來跳廣場舞是帶著目的來的,一方面她確實是想做關于‘銀發產業’研究,另一方面她和林清遠一起接了金葵花銀行的理財外包任務,就是發展客戶去這家銀行存錢。 客戶存款越多,他們提成越多,當然啦,肖燕他們接這個兼職之前也是深入研究過,確定是只存錢,沒有什么理財保險之類的,是安全且正規的,他們才接的。 這幾個月的廣場舞下來,肖燕和林清遠不僅舞技大漲,還把舞蹈隊里三分之一的大爺大媽都發展成了客戶,還有一小部分是存款上千萬的金卡客戶。 這可是肖燕和林清遠沒想到的,沒想到這些大爺大媽竟然這么有錢,隨手一掏就有幾百甚至上千萬。 所以說,中國大媽的威力不可小覷,后世不是有中國大媽華爾街黃金的傳說嗎? 他們一下拉來了上千萬的存款,這可把金葵花銀行的經理樂壞了,他一看存款客戶,都是大媽級別。 再一打聽,竟然是跳廣場舞拉來的。竟然還有這種cao作,不愧是f大出來的大學生,這腦子就是轉的快! 這邊夸完肖燕和林清遠,那邊轉頭就把自己行里的業務員派去學廣場舞了,銀行就是財大氣粗??! 人家不但配跳舞,還免費贊助,什么音響設備,小扇子,只要是跳舞需要的都免費,不過吃人的手段。 大爺大媽跳舞的時候就要穿上印有‘金葵花’銀行字樣的服裝,當然這個服裝也是免費的! 說來也奇怪,明明就是不缺錢的人,可是遇上這些免費的東西,那些大爺大媽們就是控制不住,明明知道是廣告,可還是愿意穿。 可能他們只是寂寞了,需要有人陪著說說話而已,‘金葵花’的業務員個個嘴甜的都不行,還好是正規銀行,要不然肖燕都怕那些大爺大媽被騙了。 她也曾提醒過,不過大爺大媽們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說他們吃過的鹽比肖燕吃過的飯都多,走過的路比肖燕過過的橋都多,不是誰都能像肖燕一樣讓他們乖乖存錢的! 肖燕還專門和林清遠討論過這個問題,既然大爺大媽們愿意,那他們也沒辦法了,只能盡量幫他們選擇正規的銀行。 是的,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現在廣場舞群里擠滿了各種賣保險的,賣理財產品的,還有賣保健品的,而且都是長的帥氣的小伙子。 這下可把大媽們樂壞了,這些小伙子又帥又年輕,基本上二十多歲,大部分是高中上完就出來了,臉皮還不像那些步入社會好多年的老油條那樣厚。 有這樣的小伙子陪著跳舞,就只是花點錢買點保健品而已,她們還是很樂意的! 這就叫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沒辦法啊,不過肖燕看,老人們就是寂寞了想找人說說話而已,他們也許知道那些保健品什么的,效果沒有那么好,可是銷售小伙太熱情,他們都不好意思拒絕了! 真的,肖燕親眼見過,有的銷售保健品的小伙,為了賣出所謂的靈芝菌子,都能叫媽叫爸,喊的比親兒子還親! 肖燕還專門找他聊過天,這個小伙叫許大慶,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因為學歷不高,只能當當服務員,售樓處銷售,保險業務員。 想想他和林清遠只差兩歲,就已經換過三四份工作了,好的工作也有只不過因為學歷問題,連面試的機會都得不到,就被拒之門外了。 其實許大慶是個很聰明的小伙,拿的起放的下,當初沒上大學,只是因為家里太窮,其實他考了個三本,可是學費太貴了,上不起,家里又生了個弟弟,一下罰了5萬塊。 實在沒辦法,他就出來打工了,服務員,跑堂,什么都干過,最后選擇做銷售,也是想鍛煉一下自己。 他問肖燕和林清遠:“是不是感覺我臉皮特厚,特瞧不起我?” :“沒辦法啊,人和人命不同,我也想上大學,可是沒錢啊,出來掙錢,錢又不是那么好掙的,沒學歷,沒文化,好一點的公司都不要我” 他一邊說一邊掏了一支煙:“我抽支煙,你們不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