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蕭景鐸知道僅待在屋子里翻閱書籍是不會有結果的,他站起身,喚來一個衙吏說:“隨我過來,我要去田地里看一看情況?!?/br> 如今正是春忙時分,地里凈是插秧的百姓,蕭景鐸走訪了許多水田,也親自詢問了好些在田里耕作的農民,這才慢慢對晉江縣的田地情況有了直觀的了解。 每日白天他在外走訪百姓,夜晚就在燈下寫寫畫畫。耕地這種東西永遠得問當地人,縣里許多老人一輩子伺弄土地,腦子里知道許多時令規律和耕作經驗,蕭景鐸整日和這些人打交道,以他縣令的身份再加上他虛心求教的態度,慢慢從老農口中學來許多。蕭景鐸暗暗感慨,真是越了解越覺自己淺薄,若是他沒有實際了解情況,而是靠著書上學來的知識瞎指揮,那就要鬧大麻煩了。 然而同樣是因為了解,蕭景鐸也暗暗憂心起來,晉江縣每年產糧不足,不是百姓不夠辛勞,而是這里四面環山,實在沒有多少適宜的耕地。受地形限制,百姓只能順著山勢,在平緩些的地方搭建水田??墒沁@樣一來,田地又遠又高,照料起來實在不方便,許多百姓光走路就要耽誤好久,一來二去耗費太多時間精力,若是在近一點的地方建田,又確實沒有多余的地。 其他問題都可以想辦法解決,可是耕地不足,這要如何解決?蕭景鐸從小在北方長大,見慣了一望無際的平原,對這種情況也是一籌莫展。 蕭景鐸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多到民間走訪,慢慢鼓勵百姓耕種生產。 一日,蕭景鐸又跑到田里查看稻子情況,他剛出現在田壟上,一個坐在路邊休息的老翁就看到了他,立刻高聲招呼:“蕭縣令,你又來了!” 老翁這話一出口,許多人都朝這個方向看來,就連在水里插秧的人也直起身,對蕭景鐸揮手:“蕭縣令!” 蕭景鐸這幾天時常到田里,百姓早就和蕭景鐸混熟了,現在一看到這位年輕的縣令,許多人都停下動作,親熱地和他打招呼。 蕭景鐸也笑著回道:“諸位辛苦了。幾位不必管我,我隨意看看就好?!?/br> 蕭景鐸辭別了格外熱情的百姓,帶著身后的隨從,低調地在田間走動??戳藥讐K田后,蕭景鐸停在一畝地前,低下身詢問在田邊休息的老農。 “阿翁,依您看,我們縣今年的稻子長勢如何?” 這個老農已經快六十歲了,會走路時就在土地里刨,親眼看過幾十茬稻子成熟,積攢下的經驗不可謂不多。他長滿皺紋的眼睛從稻子上掃過,然后就搖搖頭,道:“以老漢我的經驗,恐怕今年收成一般?!?/br> 收成一般,蕭景鐸暗自嘆氣,看來稻子并不會因為他勤加巡視就增產,晉江縣的致富之路果然還很漫長。 蕭景鐸還在請教老農一些農事上的問題,突然身后傳來衙役的呼喊聲:“蕭縣令,朝廷來人了,主簿讓您立刻回縣衙!” 朝廷來人?蕭景鐸臉色嚴肅起來,立刻站起身往回趕。 好些人挽著褲腳站在田地里,疑惑地看著蕭景鐸匆匆離去,不明所以地相互詢問:“怎么了,蕭縣令怎么剛來就走了?” “不知道,方才聽人說,好像是朝廷來人了?!?/br> “朝廷來人啊……” 蕭景鐸匆匆趕回縣衙,一進門就立刻問道:“怎么了?” “縣令,剛才刺史送來邸報,說是圣人,駕崩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您已獲得以下套裝: 從八品官服:深青無繡紋圓領長袍 get 正七品官服:淺綠繡花黑領長袍 get 官服收集進度:2/n (我的收集之魂在燃燒,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啊?。?/br> 令,蕭景鐸的升官之路非常理想,請給位考生做好心理準備,如果這種情況沒有在您的身上發生,請穩住心態,不要崩盤,尤其不要給本科舉教材的作者寄刀片。 第71章 駕崩 蕭景鐸一下子怔在原地,久久都無法動彈。 當今皇帝, 曾今戰無不勝的秦王殿下, 就這樣走了? 蕭景鐸愣怔當場, 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時縣里寺院傳來悠長的鐘聲, 緩慢地回蕩在縣城內, 長久不絕。 帝王駕崩,長安及各地寺廟鳴鐘三月, 全國縞素。如今寺院已經敲響了鐘聲, 看來這事, 是千真萬確的了。 蕭景鐸說不清心里是什么感受, 他八歲那年, 親眼看到秦王帶著玄鐵騎沖過荒野,以萬軍莫敵之勢攻下涿郡,那是蕭景鐸第一次見識到農家小院外的世界。那次戰役給蕭景鐸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直到現在他都能清晰記起秦王, 也就是當今皇帝的英姿, 也記得黑云壓陣般的騎兵之上, 一面鐵畫銀鉤、寫著大大“宣”字的猩紅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因為童年的一面之緣, 后來蕭景鐸總是對皇帝抱著一種別樣的崇敬之情, 可是現在,這位戰無不勝、平定四海的英雄帝王, 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 蕭景鐸第一次鮮明地意識到,人固有一死, 就如美人會白頭,傳奇人物也會死去。 “京內繼承大統的,是……” “是太子殿下?!?/br> 蕭景鐸心中大定,明知不應該如此,但還是對著長安的方向,暗暗道了句“恭喜”。 皇帝駕崩,四海之內所有人都要守國孝,三十六日釋服,音樂、嫁娶等官停百日,軍民一月。 曾經風靡天下的傳奇帝王離去,新的傳奇開始了。 太子繼位后,有條不紊地下發了好幾條圣旨,大多都是體恤臣民的敕令,還有幾封在分封功臣。 原來東宮的班子大舉升官不說,新帝先后冊封原太子妃為皇后,生母昭德皇后為懿德太后,并封嫡長女,原陽信郡主為乾寧公主,封嫡長子容瑯為太子。 至于另一個郡主和靜,她是新帝什么人,新帝為什么要管這位。 乾寧啊,蕭景鐸默默感慨,和長安一樣,真是極好的封號,極好的寓意。他的小郡主成功榮升公主,真好,只是可惜不能當面對她道賀。 蕭景鐸很快就打消了心底的悵然,他立刻下令,縣衙內外所有人都要立刻換下有色彩的衣服,穿上喪服,官衙大門正堂等處也要掛上白幡。 內外一片縞素,秋菊等人忙著摘院里的彩色掛件,燈籠、剪紙等全部要收起來。 “我們才離開多久,京城里竟然發生這么多事?!鼻锞找踩滩蛔「锌?,“圣人竟然就這樣走了?!?/br> “忌口,該改稱先帝了!”惜棋趕忙提醒。 “對對,看我又忘了?!鼻锞蛰p輕打了自己一個嘴巴,然后說,“太子殿下繼位了,真是實至名歸!” 遣喪使從長安出發時,太子還沒有舉行登基大典,但是等消息送到劍南,想必新帝已經登基了。太子這些年飽受百姓贊譽,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明君仁君,他來繼位,實在再好不過。 惜棋也與有同感地點頭,陳詞聽到秋菊和惜棋的對話,頗為驚奇:“你們竟然對皇室的事情知道這么多?” “那可不,我們大郎君高中進士時,還親自在金鑾殿面見天顏了呢!”秋菊非常驕傲。 “哇,面見天顏!”陳詞驚呼。陳詞已經算是女子中見識多的人了,之前被從太離教救出來時,她一眼就能認出蕭景鐸,就是托了她父親的福。陳縣令是一縣之主,陳詞對縣衙里的人也都認識,她在被擄走前就知道縣衙里要來一個新的縣丞,當日看到蕭景鐸這個生面孔,再結合他的官服顏色,陳詞輕易地就猜出這是新來的縣丞??墒蔷退闳绱?,陳詞了解的也多是基礎小官,對于天顏,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皇帝在天下人心中,完全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別說百姓,就是許多官員終其一生也沒見過天顏。所以一些外地臣子升到正五品之上,有幸在冬至大朝會覲見皇帝時,好多人都激動地當場暈倒。在陳詞這個普通官家姑娘聽來,蕭景鐸竟然見過皇帝太子等人,這簡直,無法想象。 秋菊越說越驕傲,最后豪氣地一揮手:“大郎君見識過的場面多著呢,陳娘子你若是想知道,等郎君回來問他就是了。我記得郎君還得過太子殿下,也就是當今圣上的賞呢!哎呦,如今這些都是御賜了!天哪,我得再去擦拭一遍,萬不能蕩了灰!” 女眷這里忙忙碌碌,激動非常,秋菊滿心期待地等著蕭景鐸回來,可是今日她們等了許久,直到過了尋常散衙的日頭,也不見蕭景鐸的身影。 過了一會,蕭林來尋秋菊等人:“郎君在前面和刺史的使者議事,你們打點一下,郎君明日要去戎州?!?/br> “這么趕,明日就要走?”秋菊也著急起來,“你等著,我這就去給大郎君收拾行李?!?/br> 蕭景鐸這樣著急地趕去戎州,自然是有原因的。 三月時先帝駕崩,等傳到劍南時,已經是四月了。恰逢八月底是新帝生辰,作為太子繼位后的第一個誕辰,宮廷里可謂非常重視。 而且,新君上位,雖說臣子應當恪守禮規,守好為人臣子的本分,不可諂媚惑主,但是,戎州刺史不好繼續說了,是吧。 蕭景鐸當然聽懂了:“刺史的意思時,這次誕辰,我們要提前準備些賀禮,以恭祝圣人千秋?” “沒錯,為人臣子,自然要替主上分憂,你們有什么想法,現在不妨暢所欲言?!比种荽淌纺榱四楹?,對下首的幾位縣令說。 蕭景鐸等人被急召到戎州。新帝繼位,戎州刺史這個地方官想表示一二,但是一時半會拿不準送什么既不會顯得諂媚又能在眾多賀禮中脫穎而出,所以才把下轄的幾位縣令叫過來,共同商議。 這個,蕭景鐸從來沒干過這種事情,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一個縣令提議道:“不若我們送蜀繡給圣人?” “不妥,我們戎州桑蠶遠遠不及成都府,我們送上去的錦繡能比得過成都?” 這倒也是,另一個人皺著眉說:“不若,瓷器,或是玉件?” “江南是瓷器大戶,他們這次肯定挖空了心思送瓷器,我們哪拼得過他們?!贝淌酚謸u頭,“不過玉器可以琢磨一二,我們靠近南詔,說不定可以從南詔換些新奇玉石出來?!?/br> 蕭景鐸這才大長見識,官場中送禮,果然是一門學問啊。 這次商談并沒有什么結果,戎州刺史見一時半會兒商量不完,就打發蕭景鐸等人回去了,并囑咐他們幾人好生想想,下次來戎州時再行商議。 官場里一級壓一級,戎州刺史在絞盡腦汁地琢磨如何討好新帝,而蕭景鐸這些縣令要想辦法替長官分憂,所以戎州的幾個縣令離開時都攤手表示自己毫無頭緒,但是一扭頭全部在挖空心思準備賀禮。 官場中就是這樣子毫無信任。 蕭景鐸也在思考這件事,于公他是下級,該有的表態不能少,于私太子對他恩重如山,他發自內心地祝賀太子榮登大統,所以這次千秋壽禮,蕭景鐸少不得要多花費心思。 蕭景鐸一路都在想這件事,他滿腹心思地回到縣衙,東院里秋菊和惜棋正在做女紅,聽到開門的聲音,秋菊快步跑了出來:“大郎君,你回來了!” “嗯?!?/br> “郎君路上辛苦了,我這就讓人準備,好給郎君接風洗塵?!?/br> 陳詞也在廂房中繡花,看到蕭景鐸回來,她站起身,佇立在門口低低福了一禮。 縣衙里只有秋菊、陳詞幾個女眷,所以她們幾個時?;煸谝黄?。蕭景鐸對秋菊等人完全是放養,只要做完手頭的活計,想做什么都隨她們便,所以蕭景鐸不在時,陳詞常來東院找秋菊幾人做針線,不久前她們三個還說說笑笑,等蕭景鐸一回來,陳詞立刻收起笑容,恭謹地站起身來,問了好就要告退。 陳詞是個典型的閨秀,性子比起長安的娘子們要文弱許多,對男女大防也時刻謹守,所以蕭景鐸見著陳詞也時刻守禮,生怕冒犯了對方。 但是今日,陳詞錯身而過時,蕭景鐸眼睛掃到什么東西,忍不住非常失禮地喚住了對方:“陳姑娘留步,你手中的繡品,可否給我一觀?” 陳詞不明所以,小心地將繡帕遞了過去。蕭景鐸接過后,正反翻轉,不可置信地感慨:“竟然正反面都是一樣的圖案!” 刺繡是一門很精細的活,許多娘子能將正面繡的活靈活現,但是背面就不太重要了,針腳線頭比比皆是??墒沁@面繡帕正反兩面確實一樣精巧,也就是說陳詞在繡正面的同時,也將背面繡好了。 蕭景鐸揮了揮手,趕緊把秋菊喚過來:“我記得長安沒有這樣的繡品,但也可能是我沒見過。這些你更了解,你可在東西市見過類似的繡件?” 秋菊如實搖頭:“確實沒有?!?/br> 秋菊常年混在內宅,對這些繡樣再了解不過,聽到秋菊斬釘截鐵地說沒有,蕭景鐸才放了心。 “秋菊,我問你,你可會繡這種繡品?” “不會。我是來了這里才見到這種針法的,這兩天正在和陳娘子學?!?/br> “能學會嗎?” 這簡直在質疑秋菊作為首席大丫鬟的能力,秋菊立刻不服氣地說:“我能!只要陳娘子愿意教,我就能學會?!?/br> 蕭景鐸這才意識到這可能是陳詞的家傳絕技,他試探地看向陳詞:“陳姑娘,你是否介意傳授這種繡法?若這是你們家的不傳之秘,那就當我沒問,實在失禮……” “沒事的?!标愒~笑著說,“我本就打算教給秋菊和惜棋,我原來也不會這種針法,是隨父親到達晉江縣后,閑暇時和一個婦人學的。沒想到蕭明府也喜歡,這實在最好不過?!?/br> 蕭景鐸喜出望外:“這實在好極,多謝陳姑娘。對了,你方才說,這是本地的一個婦人教給你的?” “對?!标愒~不知道蕭景鐸什么意思,只好小幅點頭。 蕭景鐸手里拿著繡帕,在回廊上來回走了兩步,秋菊等人不明所以地盯著他,突然蕭景鐸輕輕擊了下拳,大步朝外走去。 陳詞莫名其妙,秋菊也有些奇怪:“大郎君從來不管衣飾這些,今兒是怎么了?” “不知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