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魯師父,幸苦了?!睆垙╄獊淼胶笤?,見魯師父幾人已經為他騰出了一塊地方。 “這次我要做個印刷的模板,就是可以把紙張上面的書直接印出來?!?/br> “那樣是不是就可以讓很多的人都有書讀了?”還沒等魯師父說話,瑞福就在旁邊問道。 “對,有了這印刷的模板,我們就可以大量的生產,增加書目的數量,這樣書籍的傳播和保存不會因為抄些所需要人力而受到限制?!睆垙╄敿毜匕延∷⒛0宓暮锰幷f給幾人聽。 第129章 作者有話要說: 發現有重復的,修改了 “二郎所言甚妙, 現在的百姓能讀得起書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因為被欺騙和坑害的事情經常發生, 就算是吃了虧,也不敢道官府去告, 大多是因為不識字?!濒攷煾割H有感慨, 對于讀書這件事,他是有遺憾的,當初若不是家中拮據, 沒辦法繳納夫子的學費,他也不會去當一個鐵匠, 可若他不是一個鐵匠,也就遇不到二郎, 學不了那些本事。 “對, 所以我們要大家一起把這個模板給做出來,有些這些模板,我們就能大量地印刷書籍,屆時在城中開一家書館,百姓可以有書讀, 古語道, 書中有黃金屋, 顏如玉,百姓讀的書多了,懂的道理自然也就多了,生活自然也會有所改善?!?/br> 張彥瑾見大家興致高漲, 便又把這讀書的好處給大家說上以說。 “二郎,我能加入嗎?”瑞福在旁邊問道,他對二郎所得那種生活很是向往,雖然他只是個小廝,可他還有弟弟meimei,若是二郎說的話應驗了,那他得弟弟meimei就不用再當丫鬟小廝了,自然當二郎得小廝是好的,可是豪門大院,并不是所有的公子像二郎這般脾氣。 “自然是可以的?!睆垙╄鸶|c點頭,又轉向魯師父,道:”我需要些木板,這里又現成的嗎? 他昨日原本想用泥土來做成活字,卻是沒有成功,字體過大,穩定性不強,因此張彥瑾想到了以前讀書時老師提過的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張彥瑾回想腦子里關于雕版印刷的資料,想著這第一步該是要準備好些模板。 可是那些薄到能看見字體的紙張應該到哪里去找。 “木板這院子里倒是有一些,不知道夠不夠用?”魯師父道。 “魯師父,你明日再幫我找幾個會雕刻之書的人,最好是認識一些字的?!睆垙╄?,事情果然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是那么簡單。 “這個我可以幫忙一起找?!比鸶T谂赃叺?。 “嗯,瑞福對京城熟悉,明日就帶魯師父去城里看看,對了,今日李郢來了沒有?” “李二郎來了又走了,說是您要是找他去酒樓?!比鸶4鸬?。 “行了,這樣,魯師父 ,你負責木料和人手,木料要能刻字而不散形的木頭,人手的話要心細精巧些的,我這幾日先去找適合印刷的紙張,到時候我們就開工?!?/br> 張彥瑾在心里一步步計劃道,在紙張怕是還要找李郢幫忙。 宮中,皇上正在為朝中的官員頭疼不已,這些日子他因為私鹽一事懲處了不少的官員,雖然不過是世家的替罪羊,可那職位確實實打實的,一日空著,三司九部天天上折子來叫苦。 “父皇,這太學府不是有好些才子?”太子提醒道。 朝中人才稀缺,的確是個問題,宮中設立太學,就是為了彌補這些空缺。 “那太學的學生大多是些紈绔子弟,哪里能做什么事情?!被噬蠐u頭道。 “今年太學里面沒有錄取外面書院的學生嗎?”太子此前曾向皇上建議開放太學到民間,確是遭到了世家的強烈反對,才采取了折中之法,由朝廷出題,若是能達到甲等,便能入太學府,待滿三年,可在朝中就職。 “去年還有些個不錯的,可都被那些世家子弟給欺負回去了,如此膽小,即便有些小才,也擔不了我大威的治世之人?!?/br> “先空著吧,等回頭你幫忙看看有沒有不錯的”皇上沉吟道。 “是,兒臣告退?!碧訌臅砍鰜?,心里驚訝不已,他倒是沒想到父皇竟能把選人的權力交給自己,這是要讓自己培養勢力。 太子知道其他皇子對他的位置虎視眈眈,平日里父皇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今日這般,是認可自己了嗎? 朝中現在戶部,吏部,禮部,和工部都有位置空缺,凡是有點心思的,都開始活絡起來,畢竟這些個地方都是些肥差,而且還空閑,對于世家子弟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凡是家里有公子哥的大人都開始替自家人謀劃起來。 …… 李郢這幾日也被李濂念叨,耳朵都快長繭子了,白天整天待在酒樓,到晚上的時候回家睡個覺,第二日早早便是出了門,讓李濂見不到人。 張彥瑾聽著好友的抱怨,笑道,“你爹也是關心你?!?/br> 這大魏盛行推舉制度,要想當官,得有人推舉才行。 “還是你好,侍郎大人?!?,李郢憂郁地看著張彥瑾,這小子倒是自在,當個侍郎也沒見他天天去工部呆著。 “你要是想去工部,得先學點傍身的手藝?!睆垙╄?,”我這里有門手藝,倒是不錯,不知道你有沒有耐心學就是?!?/br> 李郢連連擺手,”你那些東西我可琢磨不出來,說吧,這回事什么事?” 這小子好幾日都不見人,李郢可不認為張彥瑾是真來找他閑聊的。 “你見過那種薄到能透視的紙張嗎” 張彥瑾問道,這幾日他翻遍了寧國公府和京城大大小小的書局,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紙張。 “我就說你小子今天怎么想到要請我喝酒了,這紙張外面是肯定沒有的?!崩钲珦u著酒杯,慢慢道。 “哪里有?” “那般精貴的紙張肯定是大內才會有,寧國公府你鐵定是找過了吧,我家我也沒見過,估計太子會有消息?!崩钲珕柕?,”你要那些紙干嘛?” 張彥瑾便把自己打算做印刷的事情和李郢說了,后面他打算設計書店,由李郢來管理是再合適不過。 李郢有經商天分,腦子活絡,在運營方面細致周到。 “可說好了,你的書出來由我的書局來賣?!崩钲B忙道。 這個可是好買賣,非他李郢不可。 “嗯,不過你現在有書局?”張彥瑾倒是不知道李郢什么時候有個書局。 “不是我的,是老爺子的,他說是做好事,現在看來,我覺得你這才是做好事,不過你這消息可得先藏著點,以免讓別人偷竊了去?!?/br> 張彥瑾對李郢的建議倒是不怎么贊同,要是有人能做出來雕刻印刷術而且比他做的好的話,他自然無話可說,這只能說明人家的本事比他要好。 而且只要市場上出現了印刷書,直接受益的還是百姓,出自何人手中并不是重點。 首要任務是要先做出來模板,然后才能拿給皇上看,不然以自己幾人的力量,是很難大規模制造的。 張彥瑾同李郢告了別便拿著牌子進了宮,恰巧太子剛好從皇上那邊過來,兩人在東宮門口碰了面。 “微臣見過太子殿下?!?/br> “來,不必多禮,可是好些日子沒見了?!碧拥?。 看見張彥瑾回到了從前的模樣,他心里也松了口氣,當初若不是因為他的事,張彥瑾也不會經歷生死離別,對于這一點,太子心有愧疚。 原本他見張彥瑾回京之后就不曾進宮,料想是心里有芥蒂的,便只能在暗中相助,如今張彥瑾上門,著實讓太子高興。 “多謝太子,此次微臣前來,是想問太子借些東西?!?/br> 張彥瑾開門見山道,他心里著急,耽誤了好幾日,若是今日還沒找到,他就要重新定制計劃了。 “紙張?我這倒是有些?!碧幼屓巳砹怂饺站殨ǖ陌鬃?。 “你看這個可行?”太子問道。 “這個可以,很好?!睆垙╄稚系陌准?,大魏的造紙水平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這么薄的紙張竟然也能造出來。 張彥瑾心滿意足拿到這個時代最好的紙張回去做研究。 *** “魯師父,你看著這些能不能刻到木板上?!睆垙╄尷钲瓕懥巳纸浐桶偌倚?,李郢的字倒是寫的不錯,可以用來做模板樣,大魏盛行楷體,張彥瑾想著還好不是行書,楷體棱角分明,把文章分欄刻在板子上,整齊且美觀。 “三字經和百家姓?這個倒是沒問題,木工對這些還是熟悉的。我們現在就開始?!?/br> 張彥瑾聽到魯師父這么說,心里也放下心來,他之所以選三字經和百家姓作為首次印刷的試驗,就是為了降低難度,且不說雕刻不僅需要技術,最好是對所刻字要熟悉,可這年頭找到讀書多的人定然是不會做木工,而做木工的能熟讀詩經的定然是極少,恐怕大魏也找不出頭一個。 “你們過來看,我們把紙張鋪在這木板上,然后把這上面的字原樣刻畫到上面,然后把字鏤空,就和你們平常雕花紋一般……”張彥瑾先做了個示范,這雕刻是個精細活,需要時間和耐心。 張彥瑾把眾人分成兩個小組,每個組各負責一本書,三字經和百家姓頁數多,他預計是在三天內可以完成模板的雕刻,到時候印刷就快了。 “幸苦大家了?!睆垙╄逼鹆松碜?,他讓瑞福給沒人都準備好桌子和椅子,雕刻印刷第一批書模。 第130章 自從私鹽通突厥事件后, 瑞國公就責令周齊暉在家反省思過, 皇上雖然明面上沒有查到周家, 確實乘機把附屬周家的大臣給懲處了不少,周勤心里哪里不明白, 皇上這是殺雞儆猴。 周勤在朝中能走到這一步, 除去周家出了一個皇后,更是因為周勤的老謀深算,皇上對世家忌憚, 這是周勤心里再清楚不過的事情。 現在周家要等的就是時機,朝中空位遲早是要補人的, 周勤自然有辦法再培養出新得世家派大臣。 “父親,您找我來有什么事?”周齊燁踏進書房, 見父親手里拿著折子。 “你過來看看, 我準備把這些人送到此次推舉名單中?!敝芮谑掷锬弥檬撬春玫眯碌檬兰易拥?,此次周家受損,自然是要有所動作的。 “這些人我倒是都認識,其中周瑾和周齊我較為熟悉,這兩人處事穩重, 人也比較機智, 倒是不錯的人選, 可是皇上對我們瑞國公府平日里就比較忌憚,父親準備把這些人推薦到哪里?” 周齊燁對瑞國公道,以他看來,現在瑞國公府應當是休養生息, 不宜在這個時候去觸及皇上的痛處,姑母身為皇后,已經讓瑞國公府成為世家的突出代表,此時若是乘機能讓皇上消除敵意,倒是能以退為進,明面上瑞國公府是落再下乘,可實際上卻能消弱其他世家的力量,凸顯瑞國公府的不可或缺。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戶部和吏部這兩個地方的確是不得不填補上去,此次我會讓陳國公代為舉薦?!敝芮谝婇L子指出兩人也是他中意之人,心中頗為滿意,他主意已定。 卻是沒有料到皇上此次竟然遲遲沒有下舉薦的詔令。 皇宮,御書房。 “徐公公,你說這些大臣都是個什么打算,當我是瞎了?”皇上看著手上得舉薦折子,心里實在是膈應,他好不容易把那些世家得勢力給剔除掉,怎么可能會再采取他們所說之人。 徐公公在一旁磨著磨,只迎合皇上的心意,并不多話。無論是那些大臣還是皇上,于他來說言多必失,朝中之事他是不能多加評論的。 “哎,你看看你,半天打不出一個棍子來,那太子哪里去了呢?”皇上想找個說話的人,這皇宮中,唯有太子偶爾還敢說兩句真話。 “前些日子那張大人找太子要了一些黃紙,今日太子似乎是往寧國公府去了?!毙旃?,這皇上若是想知道什么事情,他自然不能說不知道。 而且太子出宮時派人來打過招呼,皇上這一忙活,怕是已經忘了這事。 “哎,現在的年輕人整天都喜歡往外面跑,倒是在家里都待不住?!被噬喜⑽炊嗾f什么,只是像平常人家里的長輩感慨了一番。 徐公公聽在耳里,笑了笑,這太子看來近來是討了皇上的歡心,每天早上起早過來請安,不像其他極為皇子,每逢初一十五才來在后宮看看皇上。 太子前腳出宮,皇上就在心里惦記著他,徐公公派人過來傳話,只說皇上提到他,倒是沒有讓太子回去的傳說。 這讓太子倒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宮里的人倒還真是有些意思,太子會想起往日,那個時候太還病著,除了東宮的幾人,哪里還會有人這般勤快地通報消息,看來這徐公公是想賣自己一個人情。 這送上門的人情,他既拒絕不了,便只好收下了。 “太子,寧國公府到了?!眲⒌碌脑挻蚱屏颂拥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