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大家看網頁竟親自發誓,想必不會有假,終對他們失去親人有了些許慰藉。 “王爺是個大好人??!” “王爺和那些狗官不同!” 他們十分感激泰安王能為他們的親人之死做主,皆下跪向他叩頭。 周仰看到這一幕,很是觸動,呼吸因此而急促起來,眸中不僅有堅定,還有埋在他骨子里的善良。 他還有對大家說的,便上前兩步高聲喊道:“本王會盡一切所能,去還你們公道,也請你們丟下手中的武器,回家去!” 他再鞠一躬。 現在,大家已經得到了自己訴求的東西,誰又愿意再鬧事呢? 便聽了他的勸告,紛紛放下手里的武器。 此刻,元武帶著三千城衛兵剛到外面,便被尋龍等人攔下。 “元將軍!多謝元將軍帶兵過來支援,不過我家王爺已安撫好民心,還請元將軍命人退下!” 元武也看到了那些鬧事民眾對周仰下跪的場景,也知自己是白來了一趟,臉上多有不屑,話里有話的說:“你家王爺真是好本事!” 說著,他目光移到站在周仰身邊的南昭身上,落下狠狠的一道厲光后,不甘的調轉馬頭,命令道:“撤!” 這天,大街小巷開始傳言一道童謠:泰州城,州府場,青天王爺為民愿,斬惡徒,治jian商,嫉惡如仇是好王…… 暮春三月,泰州的櫻花已開,滿街粉色,在暖陽下甚是好看。 泰安王府也種了不少櫻花樹,南昭還是那身素白的孝衣,腳不跛之后,她身子似乎也高了一頭。 周仰見過幾位泰州的大人之后,步入了內院,見她抬頭看著頭頂的櫻花,那單薄的背影,透著幾分落寞。 想到她獨自穿過鬧事的百姓中時,那無謂的模樣,除了心生敬意,不忘她才十七歲的年紀。 他皇妹周鳶與南昭同歲,整日除了玩樂,對外界之事,一無所知,更不知何為擔當。 “王爺!”感覺到周仰站在遠處,南昭轉過身來,剛才看櫻花時的落寞已淡去,取而代之的從容。 “萬凝膏案罪魁禍首曹胭美已離開泰州城,與她勾結之人,是殺害我師父的真兇,王爺要將他們捉拿歸案,南昭愿意盡我所能,助王爺一臂之力!” 周仰聽得她說這句,自然十分欣慰。 他早知曹胭美身后是術法高強之人,他雖懂不少玄門之事,卻終究只是紙上談兵,能得靈女的幫助他求之不得。 “不過南昭一人之力實在微薄,在去追查曹胭美等人的下落前,還有兩件重要的事要做,這兩件事,皆要王爺幫忙!” “何事,你說!”周仰對她,別說是她開口求的,就算她不開口,也會出手相幫,此刻更是有求必應。 “我所休靈花咒,目前對地府之事涉及不多,實在沒有那個本事,我知王爺了解玄門之事甚多,可否知道有這么一位高人,可以幫我打聽一些事?!边@第一件事,南昭一說出來,周仰便知她要問什么了! “南昭,你是想找人問沈公子的下落嗎?” 南昭點頭:“沈如故是我夫君,他博上自己的靈魂下到陰人路去救我還陽,最后我與他一同被上百惡鬼淹沒,唯獨我還了陽,我不知他是否還存在這三界之間,但沒有證實他灰飛煙滅之前,南昭絕不放棄!” 周仰聽后,點了點頭,并沒無半點虛情假意的說:“如你所說,那位沈公子對你之命的看重勝過自己,對你的情誼必然不用懷疑了,也難得你對他這般用心?!?/br> 他收起自己的失落,認真回想了一番,提道:“你要找的人,倒是有這么一位,此人法號智覺,是泰州四方寺的一位高僧,聽聞他能過陰,在地府暢通無阻,不過……” “不過什么?” “他年紀很大了,本王也只是聽聞過他是在世高僧,也曾數次去四方寺,想瞻望一下這位高僧的大道,不過卻一次也沒有機緣,人都見不到,更何況問事?” 聽泰安王的話語,似乎不報任何希望,不過這個消息,對南昭已很重要了,她看天色還未暗,此刻就決定去四方寺。 “現在就去?” “嗯?!币豢桃驳炔涣?! “那本王與你一同去!”周仰強調道。 南昭拒絕道:“王爺出行,不免又要帶上侍衛數人,佛門重地,不宜太多俗雜之事才好?!?/br> 周仰當然也希望可以少些人跟著,可他有自己的顧略,他對南昭說:“你今日也看到了,在州府外面,有人混進那些百姓中煽風點火,事后本王派人去抓,還給他們全跑了,不過,他們今日想達到的目的未能成功,現在全城都知道,你是本王的人,南昭,除了那些在背后暗算你的人,現在只怕那些想置本王于死地的人,最先要除掉的,就是你了!” 她聽后,覺得泰安王所說不無道理,現在,她可金貴著自己這條命呢,也就不再拒絕周仰一同前去,畢竟王府衛各個是一頂一的高手。 四方寺是一座千年古寺,這兒出過百位高僧,享有佛門盛譽,是許多求佛信徒的圣地。 而這樣一座古寺,便建在泰州四方山半山腰上,上山沒有大道,只有用青石砌成的石階路,石階一共三千三百三十三步,沒有毅力之人,是很難能爬到最上面的。 可即便是這樣,每日亦有許多信徒上去求拜,而求智覺大師一面,更是難上加難,別說是泰安王來了,就連當今的皇帝老子親自來了,與大師無這機緣的,也不見! 南昭與周仰此次上山,加上王府衛共三十二人,因為都是練家子,爬石階倒不難,大家都爬得很快,不過爬到半山腰時,不免都有些氣喘,尋龍生怕他家主子累著了,俯身下去說:“主子,我背你上去吧!” 周仰目光看向走在最前面的南昭,搖頭說:“女子都能做到如此,你還要背本王上山,你何不上去把那四方寺全給本王搬下來呢?” 尋龍趕緊退下,拍著馬屁道:“王爺神威,體力驚人,王爺,您先請!” 周仰懶得聽他在旁邊聒噪,加快了步伐,追上了前面的南昭,他輕聲問:“若此番上山,見不到那位智覺大師,你將作何打算?” 天下那樣多人去求都見不到的高僧,且此僧也只聞其法號,年紀那樣大了,沒準早就圓寂了,他終究是沒有信心覺得他們能見到。 南昭目光盯著前方的石階,始終如一的回答:“既來之,則安之,強求終究不得!” 周仰不再說話,天黑多時之后,他們終于到了四方寺廟門前。 尋龍去扣門,守門的小和尚開了門,與他們作揖說:“施主,今日寺門已關,燒香拜佛還請明日再來?!?/br> 周仰也與小和尚行了一佛禮,請求道:“我們今日并非前來拜佛,而是有事求見貴寺智覺大師!” 小和尚聽后,不帶鄙夷的清淡一笑說:“施主,小僧在四方寺出家五年有余,都不曾見過智覺師祖一面!” 小和尚沒說話,他以自己為例,便是想勸他們知難而退。 南昭目光看向門后這座千年古寺,可能是因為自己從小在道觀中長大,有一種熟悉感,她便開口說:“既求的是機緣,那凡事也不可強求,我們既來到這里,便去殿中燒一炷香吧!” 小和尚也沒有攔他們,放他們進去了! 南昭來到大雄寶殿,跪下后,對著前面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默念了請求,這一跪,便未起來。 周仰也陪她一起跪,他自來覺得自己定力不錯,卻是跪到后半夜,幾次差點睡過去,轉頭看南昭意志還在,只覺慚愧,竟比不過一個小丫頭,于是又強打起精神繼續跪著。 天不知不覺就亮了,坐在大殿外面的尋龍揉了兩下睡眼,伸出腦袋朝里面看去,他家主子半睡半醒的堅持著,而南昭卻挺直了腰板,跟鐵打的似的。 “草!這丫頭死過一回后,估計是沾了陰間那些惡鬼的怨念,可折磨死我爺了!” 尋虎湊過來小聲回道:“你看看咱家主子那一副心甘情愿的樣子,像折磨嗎?” “你又不是不知道,主子尋了這丫頭多少年,現在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了,嘻嘻,真替咱們主子高興!” 說到這里,尋龍頗有私心的說:“那沈家公子死得雖然可惜了點,不過為了咱家王爺,他最好還是死了吧!” “話可不要被那丫頭聽去了,必定和你拼命!” 尋龍不服說:“那她有什么放不下沈家公子的,就因為他救了她?我們王爺也沒少救她啊,哪點兒比不上那個人?哎喲!” 話尾,誰一巴掌打在尋龍頭上,他嚇了一大跳站起來,看到是他家主子。 “主子,你干嘛打我?” “沈公子是南昭結發之夫,就算人真的死了,日后你們也不得在背后再議論這些!”他更加強調道:“本王待南昭好,是本王之所愿,無需南昭加以回報,更不想她因此背負任何虧欠和壓力,你們就當她是本王meimei一樣愛戴,聽到了嗎?” 尋龍為自家主子著想還被打,心頭不平,撇了撇嘴,不得不應聲說:“是!” 周仰再回頭看殿中跪著的南昭,嘆道:“只怕,是見不到智覺大師了!” “來之前小的就知道鐵定見不到的!”尋龍跟忘了剛挨的打似的,一臉竟然帶著幸災樂禍的笑。 周仰眉頭一皺,回頭看身后的其他幾名王府衛此刻臉上各個表情不一,他便心里有數了! “賭的什么?” 尋虎見他們私下打賭之事被主子發現,立刻出來指認說:“王爺,是尋龍牽的頭!” 周仰倒不急于懲罰他們,偏頭問:“尋虎,你賭的什么?” “屬下……賭南姑娘見不到智覺大師!” “你呢?”周仰看向尋鳳。 “屬下也是,王爺……我們都賭南姑娘見不到,無人例外……” 得知所有人都賭南昭見不到,周仰一絲猶豫都沒有說:“那本王賭她能見到!” 尋龍臉上更喜,因為他們沒有對家,最后也只能拿自己銀子去喝酒,這邊主子竟然要給他們送酒錢,當然是求之不得。 尋虎想得比較多一些,忍不住問:“王爺心中已知結局,又何必如此?” 周仰背過身去,目光一直在大殿那人身上,許久都開口言語。 大家一起默聲候在一旁多時,才聽他清淺說:“本王怎忍心她輸……” 若真要輸,那便讓敬慕陪她一起吧! 他們皆是跟隨周仰數年的親信,這些年,隨他去過許多地方,曾一度不明白王爺為何這般執著于尋那身有靈花之人;不過,他們都共同承受了尋找中的艱辛,也為王爺身上那股執著而感動。 所以,這般簡單一句,他們也十分能體會其中的感情,是何等的可貴! 這時,跪了一夜的南昭,終于因為體力不支,虛弱的趴到了蒲團上。 “南昭!”周仰第一個沖上前去。 南昭并未失去知覺,她半睜著眼睛,逞強說:“我沒事!” “都這般樣子,還能沒事嗎?”周仰有些動氣,“見不到就是見不到,你就算在這跪上一年,也見不到,你何必這般執著?” 她被周仰扶起來,虔心回答:“很多事,并非是因有了結果才去執著,而是因為執著才有了結果……”但她眸中還是有失望,無奈說:“像我這種人,見不到大師,也不奇怪……” 說完,她用力站了起來,雙腿因為長期下跪而麻木了,她扶著旁邊的柱子站了許久,才能自己走動了! 正要離去,前面走出來一個約莫只有十歲的小和尚,走過來對她說:“這位施主請隨小僧來——” 南昭驚訝的看向周仰,見他點了點頭,便激動的跟著小和尚往后面的偏殿而去。 這是一處較偏的僧人居所,左邊便是懸崖山壁,因為險要,卻能在看盡四方山的美景。 小和尚什么都未說,只請南昭往前走,他便帶到這里。 南昭便聽話的獨子往前,看到前面山崖旁邊,盤腿坐著一老和尚,因常年苦修,老和尚身瘦骨顯,不過卻有一種常人沒有的大悟者氣息于一身。 她上前去,輕聲詢問:“您便是智覺大師嗎?” 老和尚不答,閉著眼睛,似已禪定。 南昭便走近去,盤腿坐在一旁的草團之上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