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韓信自信的緣由,來自于他的寶劍開山! 開山寶劍是詭道先人聶政的父親所鑄,一擊之下,能夠劈斬高山數十里。但是開山寶劍的弱點就是只能用一次,而且這次機會,被當年的韓王浪費。并且因此導致了鑄劍師被韓王殺死,聶政復仇刺殺的往事。 而開山寶劍現在落在了韓信的手上。而這柄開山,將要再一次劈斬高山。 因為尉僚教授韓信的時候,留了一個方法,讓韓信能夠恢復開山寶劍的神力! 漢軍在韓信的帶領下,來到了封閉已久的陳倉小道,最為艱險的通道叫子午谷。 子午谷名稱來歷是這個通道,在之前沒有堵塞的時候,只有子時和午時能夠通過,秦孝公當年授意大巫師,將子午谷兩邊的山脈崩裂。 現在韓信帶著漢軍的所有兵力,來到了子午谷。子午谷對面,沒有歸附楚王的秦軍布防,秦軍已經得到了張良修復棧道的消息,正在幾百里之外等候著根本就不會出現的漢軍。 時間快到了,韓信讓軍士在一片空地上,劃了縱橫十九道。然后跪拜在棋盤之中,高高祭起手中的開山寶劍,并且將開山寶劍從尉僚贈送給他的劍鞘中拔了出來。 一直到這個時刻,漢軍的所有軍士和軍官都對這個年輕的人并不信任。都認為這個叫韓信的人是一個靠著如簧巧口獲取了蕭何信任的騙子。 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什么蕭何會如此信任他,偏偏漢王卻對蕭何言聽計從。竟然拜韓信這個騙子為大將軍。 漢王器重張良,那是大家都服氣的,因為張良本來就是韓國的貴族后裔,并且曾經在博浪沙行刺過始皇帝,天下聞名。并且他得到了黃石公的《太公兵書》,當然天下一等一的謀士。 而這個韓信,出身和來歷不明,是從項羽軍中投奔過來的,而且投靠的時機非常蹊蹺,正是項羽把當時還是沛公的劉季困在咸陽的時候。當時劉季在項羽的圍困下,危如懸卵,可見韓信一定是在項羽手下犯了什么事情,偷偷逃跑,到漢王這邊混一碗飯吃。這種首鼠兩端的人在亂世中實在是見得太多,無非就是為了勉強茍活于世,四處流竄而已。 韓信最開始做漢王的連敖,也就是迎接貴賓的接待人員,結果因為他在漢王的貴賓,也就是私下和漢王聯系共同反抗項羽的諸侯面前,表現出了他的不屑,認為這些諸侯的軍事才能,想要反抗項羽,無異于自尋死路。這些割據一方的武裝頭領,立即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討論兵法,結果被韓信駁斥的一無是處,韓信甚至放出豪言,如果掌握一萬人馬,滅掉他們簡直是易如反掌。 幾個諸侯都對這個目中無人的接待人員十分惱火,在漢王的內史面前抱怨韓信。其中有一個叫陳馀的人,對韓信狂妄十分最為憤怒。 陳馀當時也是一個豪杰,是魏國的名仕,和張耳齊名,并且是莫逆之交。兩人在魏國覆滅之后,為了躲避秦帝國的追殺,隱姓埋名,在市鎮里做門監掩飾身份。后來兩人憑借自己的能力割據了趙國范圍,擁立趙王歇。 但是在章邯圍困趙王,張耳向外圍的陳馀求救的時候,陳馀的兵力無法為趙王和張耳解困。不過最終項羽破釜沉舟,一舉擊敗章邯,解救了趙國。這就是項羽一戰成名,威震天下的巨鹿之戰。 而在趙國解困之后,張耳和陳馀卻因為陳馀不肯營救的緣由,兩人產生了間隙。后來項羽分封列國,對待最不公平的兩人,就是劉季和陳馀。沛公劉季第一個占領咸陽,卻差點被項羽殺死,最后只得了一個漢中王。 和陳馀同樣功名的張耳做了常山王,統治的范圍卻是趙國的原境,趙王歇反而被派往偏僻的代國。陳馀更加冤枉,竟然連一個王的爵位都沒有得到,只得到了南皮三個縣的地盤。所以心胸狹窄的陳馀對項羽十分憤恨,于是私下來到漢中,和漢王商量如何對抗項羽。 可是陳馀在見到漢王之前,卻被一個年輕的接待小吏給羞辱一番,他和這個叫韓信的小吏討論天下大勢,被韓信逐一反駁。論兵法,又被韓信在沙盤上殺的毫無反抗之力。 陳馀以諸侯的身份向漢王的內史告了韓信一狀。然后等著內史給韓信治罪。內史本就對陳馀十分的敬仰,立即治了韓信的死罪。 韓信在法場上,當時已經有十三個獲罪的同僚已經斬首。韓信舉目看去,看到陳馀正在法場旁看著自己就刑,而監斬的是夏侯嬰。 韓信于是對夏侯嬰懇求,為什么為了一個陳馀而要殺掉自己。夏侯嬰立即了解到韓信曾經在兵法上將陳馀駁的一無是處。于是韓信的命就被撿了回來。然后夏侯嬰把韓信引薦給了蕭何。 韓信見了蕭何,一言不發,把自己的配劍開山遞給蕭何。蕭何認得開山寶劍,當即大驚。 韓信告訴蕭何,憑他手上的開山寶劍,一定能劈開進入關中的山路,讓漢王平定三秦,并且與項羽逐鹿中原。 而陳馀看到漢王放過這個得罪自己的下級連敖軍官,于是也悄悄離開,回到了趙國,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擊敗了張耳,奪得了趙國的土地。而張耳戰敗之后,也只能投奔漢王。這件事情和本文無關,不再細述。 陳馀和韓信的仇怨就此結下。但是韓信現在要對付的敵人,卻是三秦的軍隊。 韓信告訴蕭何,三秦中,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都不值一提。而雍王章邯,是秦國一代名將??墒窃陧n信眼中,章邯也是不堪一擊。 蕭何詢問韓信,當今天下,誰能和他的軍事才能抗衡。韓信想了很久,慢慢的對蕭何說,他得了秦國太尉尉僚的真傳,當今世上,行軍打仗,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 而現在韓信最大的對手,就是從秦孝公開始就已經封閉的子午谷。 開山就是對付子午谷的神兵利器。 當年尉僚作為詭道的傳人,也是看到了韓信身上的開山寶劍,知道他和詭道的淵源很深。才將詭道陽謀的兵法全部教授給韓信。而且在臨走之時,告訴了開山寶劍的煉制方法。 現在韓信畫下了縱橫十九道,祈禳天地山神。命令軍士搭建起鑄劍爐。將開山重新放入鑄劍爐中鍛造。 韓信重獲開山的神力,于是在子時,祭起開山,對著子午谷的雍塞山石,奮力劈下。 子午谷堵塞的幾十里道路頓時開裂,露出了一條小道。這條小道,直接指向陳倉。 直到這個時候,漢軍里所有上下官兵,都才知道這個韓信,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 陳倉小道被劈開之后,開山寶劍化為無數碎片,散落在秦嶺各處,直到兩千年后的今日,陜西寶雞的農民,還能在麥地里挖掘出當年開山寶劍的碎片。這種碎片被鐵匠收集后,重新打造成農具和刀具,從不生銹,并且鋒利無比。 (筆者在陜西寶雞工作過兩年,于民間印證過關于韓信進入陳倉小道,開山寶劍的傳說。) 韓信利用開山寶劍的神力,劈開了陳倉小道,帶領漢軍進入三秦之地?,F在他麾下的將士都已經對韓信十分佩服。 他當年被淮陰市井上的無賴欺負,給了他兩個選擇,要么從無賴的胯下鉆過,要么抽出背上的開山寶劍,與無賴拼斗。 韓信只能輕聲的說:“開山寶劍怎么能殺一個無名之輩?!?/br> 就在無賴要痛毆韓信的時候,韓信卻俯下身體,鉆過了對方的胯下。這個是韓信一生的恥辱,現在卻用開山的神力,證明了他的忍辱負重?!_山寶劍怎么能殺一個無名之輩。 韓信在尉僚身上學到的詭道陽謀兵法,頓時發揮出了巨大的用處。幾乎不用吹灰之力,就把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擊敗,而曾經不可一世,連續擊敗過張楚王陳涉、楚國大將項梁的雍王章邯,在韓信面前,也是一觸即潰。 當年在淮陰釣魚的小童,不再是靠著旁人施舍、被人羞辱的落魄少年。而是漢王旗下的一代戰神。 漢王的軍事能力一直遠遠弱于項羽,現在韓信的出現,終于讓漢軍在軍事上,與項羽到了平起平坐的地步。 而且張良的縱橫術,將天下九州,分為北斗九個星位,七明二暗。張良是道家先祖,道教遵從的源頭,他唯一把七星戰法發揚到了整個天下的術士。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當世之時,戰略上有張良的北斗九星的謀劃。戰術上有韓信的縱橫十九道,三百六十一變化的兵法。 漢王劉季有了這兩人,在勢力上,已經隱隱超過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 如今漢王平定三秦,章邯認為自己軍事才能天下無雙,在巨鹿之戰被項羽擊敗,他還僥幸認為是趙高在戰場后方對自己的破壞。所以對巨鹿之戰的失敗并不服氣。但是他作為雍王,在漢軍的后起之秀韓信之前,以多打少,仍然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并且被韓信的軍隊層層圍困。 章邯終于明白,天外有天,在韓信面前,他將永無翻身之日。他當時投降項羽,還能歸罪于秦朝的腐敗,而現在,再也找不出任何理由為自己的失敗辯解。 章邯自刎軍中。 成就了韓信的聲名。但是韓信的戰神之路,才剛剛開始。 而漢王劉季,要打敗西楚霸王,還缺少一個致勝關鍵。 那就是除了戰略的謀劃,和縱橫兵法之外的一個重要戰爭環節——冥戰。 而當時天下,軍事上韓信還沒有和項羽交鋒,兩人的軍事才能,項羽已經成名天下,韓信只是后起之秀。不到兩人交戰,還不能確定誰更厲害。 而天下戰略上,項羽還有一個范增,范增除了能替項羽謀略戰局,還有一個厲害之處,那就是他掌握著楚軍的冥戰之術。 而漢王劉季,現在就缺一個冥戰高手。 這個高手,馬上就要投奔到漢王了,是項羽主動把他送給了漢王。 ——項羽要殺陳平! 漢王平定三秦,繼續向東進軍,幾路對項羽并不臣服的諸侯,如趙國的陳馀,齊國的田橫,都與漢王結盟。 殷王司馬卬也投降漢王,一直在項羽軍中被范增排擠的陳平機會來了。項羽命令陳平去殷地去攻打司馬卬,陳平沒有打仗,靠著一張嘴,就勸說司馬卬重新投降楚王。被封為都尉。 陳平一直在猶豫,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跟隨項羽還是劉季,一直在搖擺不定。但是項羽替他做出了選擇。 司馬卬再次向漢王投降,項羽大怒,遷怒于陳平,并且范增不知道從什么人口中,已經打聽出來了陳平當年和張良之間的私下計策,讓漢王逃離項羽的掌握。這就是范增的厲害之處,陳平自己也擅長這個。 項羽要抓陳平回彭城治罪。陳平終于知道自己該何卻何從了。他做不到等范增老死,就算是自己躲過這一次,自己在范增的面前,也是很難出頭。 既然不能在項羽的麾下做天下第一的陰謀冥戰術士,那么就只能去漢王手下,以敵人的身份擊敗范增,在冥戰中與范增一決高下。讓世人知道自己陰陽詭辨的能力。 陳平將項羽所賜黃金和官印,派人送還項王,自己獨身帶著赤霄寶劍,離開項羽,朝著漢王投奔而去。 渡過黃河的時候,陳平才發現上了賊船,船夫要搶劫陳平。因為陳平身上背負長劍,能夠佩戴長劍的人,一定是王公貴胄,那么身上一定有不菲的錢財寶物。陳平當然明白船夫的所想。 陳平慢慢脫下了身上的衣服,向逼近的船夫表明,他的身上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 但是陳平錯了,他身上有寶劍。 船夫已經顯露出作惡事的姿態,當然不會在黃河中間放過他。 陳平慢慢的抽出了寶劍。自言自語的說:“這柄寶劍,名曰赤霄,是斬鬼驅邪的帝王之劍。。。。。。?!?/br> 船夫的眼睛露出了貪婪的神色。 “這柄寶劍,在凡人手中不值一錢,”陳平用手指慢慢掠過劍鋒,“但是在天下共主的手中,價值連城?!?/br> 船夫不知道陳平為什么要說這些,他們已經打定主意,要殺了這個人,奪取這個寶劍,然后拿去賣給識貨的行家。但是他們看到這柄寶劍的劍鋒上已經沾染了鮮紅的血液。陳平手指上的鮮血在劍鋒上慢慢流淌,船夫們不明白為什么這人要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手指劃破。 陳平手中的長劍鮮血從劍鋒一直流到了劍尖,然后滴落在船板上。船夫們的眼睛頓時被一陣紅光閃耀。 赤霄寶劍的劍身已經變得全部通紅。 船夫們驚赫的退卻。陳平把赤霄舉到頭頂。渡船在黃河中開始旋轉起來。船夫們立即去船尾掌控船舵??墒且呀洘o法阻止渡船繼續旋轉。 船夫這才發現,渡船已經陷入黃河中的漩渦之中,船身已經墮入了漩渦的中央,距離水面之下兩丈的距離。 “赤霄寶劍不能落在你們的手上,”陳平繼續說,“這柄寶劍是秦朝太尉尉僚贈送給我的詭道信物。只有天下共主,才能拿到這柄寶劍?!?/br> 船夫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們也聽不明白面前的這個人到底在說什么。 漩渦的水墻中,突然伸出無數的黑色手臂,從陳平的身后不停的延伸。把船夫一個一個的抓起來,然后收回到旋流里。 船夫的驚呼在沒入水中之時立即停止。水面漸漸平靜,漩渦消失。 陳平把赤霄寶劍收起。渡船在無人掌控的情況下,慢慢的駛向對岸。陳平踏上河岸,看著東邊,從今往后,項羽和范增就是他的敵人。而且他一定要戰勝他們。 陳平終于投奔到了漢王的軍中。他和漢王在鴻門宴之后有過私下交流,但是因為殷地的反復,他也與漢王曾經為敵。在魏無知的引薦之下,他終于見到了漢王。 漢王聽說了陳平盜嫂的傳聞,無法信任陳平。但是陳平有辦法取信于漢王。 就是他手中的赤霄寶劍。 陳平把赤霄拿出來,“這是帝王之劍,現在我獻給漢王?!?/br> 漢王把赤霄拿在手中,喜不自禁。然后問陳平,他投奔過來,有什么行軍打仗的計策。 陳平想了一會,“韓信將軍已經天下無敵,帶兵打仗我不如他?!?/br> 漢王又問,那么做一個軍中謀士,與故交張良合力謀略如何。 陳平搖頭,“張子房從《太公兵書》中已經演化出了北斗九星的天下大陣,天下布置已定,我也不如他?!?/br> 漢王開始笑起來,他很喜歡陳平,因為他覺得陳平跟他一樣,能投坦誠自己的弱點。而且毫不羞恥。 “那你到底能做什么?”漢王問。 “陰謀詭變示形出奇鬼神之道?!标惼交卮?,“韓信帶兵,攻城拔寨,張良謀慮,天下九星排列,都是陽剛之道,是為陽謀。而我的所學,和他們相反,是為陰謀?!?/br> “天下如你所學有幾人?”漢王繼續詢問。 “范增?!标惼搅⒓椿卮?,然后思索一會,“還有一個人,蒯通。但是這人的本事不如我?!?/br> “范增呢?” “也不如我?!标惼搅⒓椿卮?。 “我拿什么信你?!睗h王問。 “大王是要做偏居一隅的諸侯,還是要做平定天下的皇帝?”陳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