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路上,李二騎著馬,向馬車里的李文柏詢問道:“大人,您現在是刺史,若有要事,直接下令讓文興縣的人過來就是。您有令,就算是文興縣縣令林大人,也不敢不來,您又何必親自過去呢?” 其實李二擔心的倒不是來回跑麻煩,更多是還是害怕路上碰上什么山賊強盜,會出事。 李文柏聽到李二的疑惑,緩緩睜開眼睛,“李二,你不懂。有些事情,總是要提前做好準備?!?/br> “李成,你猜猜看,本官為什么要去文興縣?”李文柏突然對趕車的李成問道。 李成畢竟跟了李文柏多年,對自家的大人頗有了解,想到自家大人這陣子在前庭做的事情。羅武已經死了,政令正在實施,以后如何還是尚未可知,所以能讓大人擔心的,只能是前庭的這些商戶手下的作坊了。 “大人是擔心……那些作坊商戶言而無信,陰奉陽違?” 李二一聽就不明白了,那些商戶們不是都遵從政令提高作坊的工錢了嗎?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李文柏卻是哈哈一笑,掀開簾布指著李成笑道:“還是李成聰明啊?!?/br> …… 一行人不急不緩,在兩天后抵達了文興縣的縣城門口。 在城門口,李文柏都不需要出示身份證明,守城將士一看到李二和李成,便知道馬車里坐的是人誰了,哪里還敢攔啊。 當即讓路,同時趕去通知縣衙。 所以當李文柏一行人來到縣衙門口的時候,文興縣縣令林俊達,已經穿著袍服在門口恭候了。 兩人一番客套自不必多說,林俊達一上任,就接手了一個富得流油的縣衙,和蒸蒸日上的文興縣,可以說是從李文柏手里撿了個大便宜,對李文柏自然是懷著感恩的。加上李文柏又是他的上司,所以對李文柏非常熱心。 林俊達在縣衙后堂擺了一桌酒宴,將文興縣這一個多月的大致情況陳述了一遍。文興縣這一個多月也沒發生什么大事,造紙、造硯和印刷幾個作坊都有幾個股東們運作,用不到林俊達cao什么心,免費醫館、養濟院、育嬰堂、蒙學書院和武館的建立,更是減少了大部分的治安亂象。 可以說,林俊達這一個多月里,是相當的悠閑了。這做官做得,比賦閑在家都要輕松自在。 “不知大人此番過來,有什么需要下官做的嗎?”林俊達向李文柏敬了一杯酒,詢問道。 李文柏也不避諱,向他說出了自己過來的真正目的——把文興縣的經濟模式,照搬到前庭去,讓前庭,成為第二個文興縣。 林俊達一聽,有些不太明白了,“大人,據下官所知,前庭乃是西州治所,好像不缺作坊吧?大人為何還要……” 李文柏淡淡一笑,對于林俊達的疑惑表示理解,“林大人你有所不知啊,前庭經過曹嚴十年的摧殘,早已經不復過去西州治所的盛名與繁華。作坊再多,也都是那些見利忘義的jian商們坑害百姓的工具罷了。本官要的,是像文興縣這樣既能盈利又能利民的作坊?!?/br> 經過李文柏的一番解釋,以及對前庭情況的大概陳述,林俊達終于明白了他的苦衷和擔憂。在憤慨前庭那些豪紳商戶的不仁之時,內心對于李文柏的遠慮近憂未雨綢繆,也不禁多了幾分欽佩。 “看來李大人以前能打倒曹嚴,還能讓一個破敗縣城,起死回生,絕非偶然啊?!绷挚∵_看著李文柏,在心中暗暗感嘆佩服。 “所以大人的意思是……” 李文柏看著林俊達的眼睛,說道:“在前庭建新的作坊,工錢和文興縣這邊一樣,逼前庭的那些作坊提高工人工錢?!?/br> 這是李文柏早就在心中謀劃的打算。 他從來就不相信那些把錢看得比性命還重要的jian商。那些jian商們,早就習慣了剝削工人,就算現在因為一時政令頒布,提高工人工錢,但時間一久,肯定會回落。 就算不回落,一個月六百文,也僅僅夠溫飽罷了。堂堂西州治所,百姓的工錢居然還比不上下屬的文興縣,就算百姓們沒意見,他李文柏作為刺史,也丟不起這個臉。 所以不管那些商戶們將來會不會違反政令,或者陽奉陰違,他都要事先做好打算,將文興縣這邊的造紙和印刷作坊,擴建到前庭。 酒宴過后,李文柏便去了一趟草場,打算看看這一個多月來,造紙作坊和造硯作坊的情況,同時找負責經營的管事談談去前庭建造作坊的事情。 這次的運氣不錯,李文柏在林俊達的陪同下,來到草場的時候,正巧造紙作坊的負責人還在。于是李文柏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說,負責人一聽自然不敢拒絕,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畢竟李文柏決定的策略,事實已經證明,都是能掙大錢的策略。有錢掙,而且還能背靠李文柏這座大山,誰會不愿意? 所以兩人很快談妥,并約定好了時間,這邊派人去前庭選地方建造作坊。 文興縣這邊有三種類型的作坊,分別是造紙、造硯臺,以及印刷。除了造硯需要端山作為原材料,無法照搬復制到前庭外,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都可以輕松在前庭建造起來。 造紙作坊談妥后,印刷作坊則是因為這事要和錢邵元談,而錢邵元則是住在自己府邸,一時也不好親自過去。所以李文柏便讓李成拿著他的親筆書信,再跑一趟錢邵元的府邸。 有過第一次的合作,相信這一次,錢邵元肯定不會反對。 如此以來,有了造紙和印刷兩個作坊,前庭那邊,就無須擔心那些作坊會違反政令了。 李文柏只在文興縣待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一早,他就乘坐馬車,重新沿著回去的路,慢慢駛離了文興縣。 …… 七日后,一批人來到了前庭,在府衙的配合下,開始在前庭縣城內外,挑選合適的建造作坊的地方。 十日后,錢邵元的人也來了,同時帶來了錢邵元本人的親筆回函,至此,印刷作坊的選址工作,也逐步展開。 建造作坊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這么大的動作,自然瞞不過前庭當地的商戶們。他們很快就打聽到了正在建造的幾個作坊的來歷。 發現這幾個作坊的背后,都有李文柏參與的影子后,不由得都一陣頭疼。 這位刺史大人,是不給他們活路啊。 政令頒布了就算了,他們也按照要求提升了工人的工錢,減少了工人的工時。這不算,他還想建造作坊,然后和他們對著干嗎? “哪有官府與民爭利的?” 這是這些日子來,前庭本地商戶豪紳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們似乎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想起來,原來他們也是民。他們也知道,與民爭利,是不對的。 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新的作坊建的很快,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那些商戶們的心也漸漸沉了下去。 他們原本還打算,過陣子羅武的風波過去,就開始偷偷把工人的工錢以各種理由克扣一部分。 現在局勢完全變了。新的作坊一旦建造完成,他們本地的作坊非但不能降低工錢,反而將工人們的工錢提升到和新作坊平齊的水平,否則,一旦工人們全部流入新建的作坊,那么他們這些老作坊,將會瞬間被拋棄。 這絕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楊邦自然也看出了李文柏的套路,他是個久經商場的老狐貍了,此時竟然也覺得有些無力。他很震驚的發現,眼下的局勢,除了跟著李文柏的節奏走,任何反抗,都只會招致失敗。 “哎,前庭,是真的要變天咯?!?/br> 嘆了口氣,楊邦轉身回到了房間,同時吩咐管家,接下來幾日,不再見客。 所謂不再見客,指的自然是那些豪紳商戶們。他知道那些商戶們肯定著急,肯定要找他這個首富商量對策,但他現在已經徹底沒了和李文柏作對的心思了。 拳頭沒人家大,手段也沒人家高明,卻還去和人家角力,這不是找死嗎? 失去了楊邦的支持,沒過多久,一些年紀大的商戶們也意識到了現實的殘酷,紛紛放棄了抵抗。 當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建成的那一天,前庭百姓們都歡呼雀躍起來。因為,這兩個新作坊公布了招收工人的待遇——月錢八百文至一千二百文不等,工時四個時辰。 這么高的月錢,這幾乎是前庭數十年未曾一見的。 這對于那些沒有田產,靠打工為生的百姓們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僅僅幾天時間,消息傳遍了整個前庭的大街小巷,茶樓酒肆。越來越多原先在前庭本地作坊做工的工人們,開始生出跳槽的心思。 那些豪紳商戶們急了,為了穩定工人們的心思,當即無奈宣布,將工人們的工錢提升到每月八百文。 雖說比不上新作坊,但好歹能做到最低限度的持平,也留住了不少工人。 到此,作坊工人的工錢待遇問題,才總算解決。 前庭的豪紳商戶們,曾一度把李文柏當做對手看待。殊不知,在李文柏的眼里,他們不過是他前進路上,不小心踩到的幾顆小石子罷了。 他要的是振興前庭,讓前庭恢復到作為西州治所,曾經的輝煌與繁華。 解決工人的工錢問題,讓百姓有飯吃有衣服穿,有錢治病,這僅僅是第一步。 第165章 婚事 如法炮制, 將文興縣的治理方式, 做了略微的改動, 套用在了前庭這里。 幾個新興的作坊又建造而起, 很多鄉下的百姓, 甚至可以在鄉村里建起小型的造紙作坊,自己造紙,然后賣給印刷作坊, 所掙的錢, 比起作坊打工,是有多沒少。 除此之外, 李文柏又下令,動用府庫里以前查抄曹嚴的贓款, 用來建造免費醫館、養濟院、育嬰堂、啟蒙書院和武館等公益基礎, 最大程度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另外,原本被查封的往來居,也被李文柏重新解封,不再是一家情報機構, 而是一個純粹的酒樓。這座曾經前庭最奢華的酒樓,如今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同??蜅?。 以前的往來居是專門招待富豪和官吏的高級場所, 而如今的同??蜅? 卻是出了名的價格公道,人人皆可消費的親民酒樓。 可以說一年多的時間,前庭徹底改頭換面,從一個即將沒落的西州治所, 逐漸煥發生機,最后成為了整個隴右人人向往的繁盛之地。 前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逐漸傳到了京都。 *** 御書房里,馮妙貞跪在了雍和帝的面前,“謝父皇,兒臣愿意!”她深深地對著父皇叩首,她的歡喜無法自已,她終于又得到了這一張圣旨,嫁給李文柏的圣旨。 今生李文柏的路數與她記憶之中相比相差太大,她總是擔心自己能不能如愿,夜里輾轉反側,眼底下都有了淡淡的青色。 如今她終于等到了這個機會,父皇沒有考慮三jiejie,而是直接找到了她,問她愿不愿意嫁給李文柏。 女兒愿意嫁給李文柏,這讓雍和帝松了一口氣,心中又有些淺淺的愧疚,無論如何,這李文柏的身世太低。他下意識地安撫四公主,解釋說道,“此子雖說商戶出身,但是個胸襟廣的,文興縣的事像是一個火苗,燃起了整個西州的大火?!碧岬搅死钗陌?,雍和帝的眼底泛著光,“若是到京都,朕給他一個更大的地界,他會不會改變更多!” 馮妙貞低著頭,手指攪著衣袖,她當然知道他會的。 那時候他總是摟著自己,用手指繞著她的長發,他的語氣是那么的溫和,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身影,他絮絮叨叨說著白日里所做的事,計劃鋪陳到了哪一步,不在她的面前掩飾他的雄心壯志,她知道夫君很厲害,她敬佩的很,她總是仰著頭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到了最后,李文柏笑了,低聲喚道,“貞娘?!?/br> “夫君?!彼崛岬卣f。 他含笑著低頭輕輕含住她的唇瓣,丫鬟們匆匆避開,這讓馮妙貞羞紅了臉,一雙手抵在丈夫的胸膛,“別……別這樣?!币驗楸蛔阶×舜桨?,說話都含糊不清。 “別怎么樣?”他的動作越發過分,眼底是溺斃人的溫柔,“是不要這樣,還是不要這樣?” 重回到了少時,她尚未嫁給李文柏,總是壓抑住自己的思緒,不去輕易觸碰那些屬于前世的回憶,得到了父皇的詢問,那些記憶破土而出。 馮妙貞用了很大的力氣克制住自己,“兒臣知道?!?/br> 雍和帝笑了笑,“很好?!?/br> 馮妙貞從書房里出來的時候,紅霞漫天,飛鳥掠過屋檐,她的心也好似飛鳥一樣快活。 “四meimei,遇到了什么事,這么開心?” 三公主同馮妙貞說道。 馮妙貞對著眼前人笑了笑,笑容有些歡喜又有些奇怪,溫聲說道:“等到過些日子,jiejie就知道了?!?/br> 三公主見著馮妙貞的笑容心中有些莫名,難道母妃的消息不對?不是父皇準備給那個什么西州的李文柏指婚,不過是個商戶出身,就算是回到京都里,也沖破天是個四品的官員罷了,原本還可以說有個不錯的師傅,那是名滿天下半山書院的院長,去年夏天王行之去了,顧文又被外放,那李文柏就算是回到了京都里,又沒有靠山,又沒有人脈,馮妙貞在歡喜什么? 三公主的心中一突,莫不是這事最終落到了自己頭上?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這個唯唯諾諾的四公主轉了性子,會討好父皇,難道是眼前的人用了什么計謀,把這婚事落到了自己頭上? 馮妙貞當然懂眼前人的疑問,前世父皇一開始考慮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把三jiejie嫁給李文柏,三jiejie想法子脫了身,把這樁事落到了自己的頭上。 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剛開始她被人同情,等到后來,她被人艷羨,那時候李文柏位高權重,都不曾有其他的姨娘和通房。三jiejie的親事不順,到這時候想起了李文柏的好,心中妒忌,讓她過世。她死后,李文柏依舊是孑然一身,多少人羨慕已經死去了她,更誘人贊嘆他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