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眾人分列兩邊坐好,卻發現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空著的位置。左相心里忽然升起不好多的預感,當初太子為什么要選歡慶殿來著? “比試的地點就定歡慶殿,地方大寬敞,大家都看的清楚?!碧邮沁@樣說的。 “羲和長公主到——” “武安侯夫人到——” “李先生到——” “安親王到——” …… 顯然,太子所說的“大家”,并不是左相認為的“大家”。 自己太天真了,左相久違的升起了這個念頭,可如今為時已晚。 眾位官員也是面面相覷,顯然,誰也沒想到太子竟然這樣搞,這是要讓全京城的世家大族全都觀看這場比試么? 劉勉之額頭直冒汗,回頭對左相急道,“這可如何是好?!?/br> “別想太多,好好比?!弊笙喟参康?,“人來的再多,他們的分量還能比得上朝廷官員?” 嘴上這樣說,心里思索著如果輸了該如何收場,太子敢弄這么大的陣仗,怕是有著足夠的底氣。他們昨天的打點怕要出岔子。 “皇上皇后駕到——” “太子太子妃駕到——” 戶部尚書只覺得額角直跳,太子這是把他當做耍猴戲的么? 眾人跪地行禮后,皇上叫了平身,笑呵呵的道,“朕聽著說有有趣的事情,便來看看?!?/br> “陛下還要注意龍體?!弊笙鄤竦?。 “無礙,”皇上笑道,“只是精力不濟,需要靜養,天天躺著也累,所以就和皇后一起來湊個熱鬧,你們不用顧忌我?!?/br> 太子也笑道,“太醫也囑咐父皇適當的動動呢,今天這個比試正好,也不費神,順便看看我們后黎朝的官員是怎么做事的?!?/br> “當時皇姐也在,聽說慧敏郡主要比試,也想來看看,孤想著,這樣也好,反正歡慶殿地方大,就讓參加比試的人們都帶家里人過來,其他皇室宗親想看的,也一并來?!?/br> 安親王笑道,“太子這想法不錯,不論結果如何,讓大家也看看咱們朝廷官員的辛苦,說不得京城里還能少幾個紈绔子弟!” “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被噬闲那轱@然非常不錯,“開始吧!” “好,因為其他人不太清楚情況,孤來說一下規則?!奔菧Y指著旁邊的幾摞文書道,“這里有南黎十郡的戶籍、丁口、田畝以及其下各縣鄉情況,這些都是戶部還沒來得及整理的,隨便取一郡,由戶部和晉江郡主分別整理和估算,看朝廷需要撥多少銀子,至于結果,就交于父皇和大家一同評判了?!?/br> 聽到這個評判方式,劉勉之稍微松了一口氣,總算有一件事情沒脫離掌控,只要不是一/言/堂,可以cao作的空間就大多了,就算太子請來這么多人又如何,除了皇上和安親王之外,其他的人根本什么都不懂,純屬湊熱鬧。所以他們還是有很大勝算的。 第121章 比試(上) 年若帶著她的娘子軍和對面的戶部官員相對而立,這種體驗對于雙方來說都十分新奇,不過年若這邊,除了柳先生之外,其他人都有些怯場,畢竟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便是京城經過柳先生幾年的發展消除了一些,也無法達到現代那種程度。 好在年若和柳先生穩得住,比試立刻開始,她們也沒工夫緊張了。 那邊皇上隨意指了一摞文書道,“就這個吧,哪個郡的?” 喜公公上前看過后道,“淮明郡?!闭f罷直接著人將文書都搬到年若和戶部尚書他們中間的書案上,那里是專門放資料的。 “文書只有一份,劉大人和郡主可以交替查閱?!奔菧Y道,“沒問題吧?” 見雙方點頭,道,“那就開始吧?!?/br> 雙方各自抱了一部分文書回去,眾人也開始伸著脖子看。 年若草草翻了一下文書,發現確實都是基礎資料。 其實這件事情最核心的工作是賑災思路,南黎遭遇兵禍,最明顯的問題是人口銳減、沒有糧食、糧種、當然,也沒有錢,而圍繞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百姓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問題,能讓他們堅持到自給自足,盡快有能力交稅。 不過在此之前,最麻煩的就是整理數據,畢竟數據才是計算一切的基石。 戶部那邊顯然是做熟了的,連著戶部尚書總共六個人,一人分了一個鎮的文書有條不紊的統計計算起來。 反觀年若這邊,似乎除了年若之外,其他人都是一頭霧水的樣子。 沒辦法,雖然昨天年若跟她們講過怎么記錄數據,但她們又沒見過真正的文書,這會兒年若才手把手的教她們怎么找自己要的數據呢。 劉勉之抽空抬頭看了下對面兵荒馬亂的樣子,心中徹底定了下來,哼,也好,這樣讓太子胡鬧上一次,也讓眾人看看太子多么任性妄為,看他以后還敢不敢再不停他們勸告,做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劉勉之這樣想著,其他人自然也不例外,皇上以及眾位女眷的家屬都替她們捏一把汗,羲和公主悄聲問皇上道,“父皇,太子這事兒是不是有些胡鬧了,該如何收場?” 皇上看了眼老神在在的姬星淵,搖了搖頭道,“安心看著就是,太子心里有數呢?!?/br> 不過皇上面上穩著,心里開始琢么著差距太大的話該怎么替太子收場。 好在一刻鐘過去,年若這邊終于有序了,只見寧穆芷、錢薇和文元伯世子夫人一人翻著一本文書,快速的記錄著什么。 沒錯,等家屬來了之后,眾人終于知道年若隊伍中名不經傳之一是文元伯的世子夫人。 也不怪朝廷官員們不認識她,初代文元公也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可惜子孫不太爭氣,尤其文元候夫人是個異常溺愛孩子的,對于三代單傳獨苗更是寵上了天,基本上她手里出來的孩子,都是紈绔。 如今的文元伯世子更是個中翹楚,世子夫人蔣氏只是小家族嫡女出生,只因為長得合世子的心意,世子便哭著鬧著要娶回家。照理兩家人門不當戶不對,根本就不可能,但有祖母撐腰,沒什么事兒辦不成。 蔣氏的父母知道文元伯世子不是良人,壓根不愿意,但蔣家族長覺得能攀上伯府已經是天大的機遇,威逼利誘的讓蔣氏嫁了。 還好有蔣氏的父母疼愛,蔣氏也是個剛硬的性子,才要求以正妻之位聘之,否則她很有可能只會是個妾。 婚后文元伯卻是稀罕了夫人兩個月,新鮮勁兒過后就故態復萌,另尋新歡了。 文元伯府雖然沒落,但也勉強躋身世家大族之列,蔣氏的身份完全不夠看,文元伯不在意她后,她在伯府的日子就不太好過,連下人也看不起她,更遑論其他。 所以,她很少出現在各種宴會上,認識她的人就不多了。 年若很欣賞蔣氏,不管人生落入怎樣的境地,她始終在努力不是嗎。 就像今天這樣的事情,一般人肯定不會來找她,但蔣氏來了,她在抓住一切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年若正需要這種通過自己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左相他們是政客,他們也許會以為她只是想幫著太子跟他們斗,或者利用這些人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可是,她真正想做的,只是想給這個時代的女人一個機會,即使有著很多束縛,即使有著很多身不由己,但她們不比任何人差,只要努力去爭取,她們就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這當然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總要有人開始,她帶領的這些人,也許不會是先驅,但至少是一點領路的光。 另一個名不經傳的人物蔡氏,就更沒有認識,她只是邵元松手底下一個大管事的女兒,算盤打的非常厲害,年若專門找的。 眾人只見她們很快就有條不紊的做起事情來,前面的四個人翻著文書快速記錄,記完一本就互相交換,沒錯,跟對面一個人負責一個地方的統計和計算不同,他們這邊是流水線作業,前面的四個人分別找出戶籍、青壯丁口、田畝等年若需要的數據記錄下來,然后由算盤打的非常好的蔡氏負責統計,有算學基礎的李姑娘和柳先生負責按照表格進行最后的驗證以及謄抄整理。 最后由年若進行總體計算。 最后這一項最為復雜,年若之前自然也是不會的,但這是姬星淵的強項啊,這點東西,對于姬星淵來說,簡直是小兒科,他那龐大的商業帝國,報表幾乎每天都伴隨著他,除了收入報表,他看的最多的就是預算報表了。 年若有現代學習系統的底子,姬星淵帶了她一段時間之后就教會了,太過復雜的可能還需要姬星淵指點,但這些預算并不復雜。 只要把思路捋順了,套用一個公式很快就能全算出來了,也是這個時候只能靠人工計算,要是在現代,一個excel表格,公式一填,結果自動輸出,一分鐘都不用就能搞定。 年若理順思路,他們這邊速度就快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開始不被看好的年若這一邊,漸漸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實在是他們干活比對面有趣多了,對面的官員一人拿著一本文書奮筆疾書,旁邊擺著個算盤,間或撥弄兩下,幾乎都在緊皺著眉頭思考、填寫。 而年若這邊呢?互換、傳遞、謄錄,因為是簡單機械的工作,只要細心就行,偶一經過最初的磨合之后,她們的配合越來越默契。 蔡氏炫技一般的算盤撥的人連連驚嘆,不論在哪個時代,一項技藝做到極致都令人佩服。 年若在最初的思索之后,也放下筆,開始和蔡氏一同計算。 她也不用算盤,不知道怎么算的,只頓一下,或者在紙上劃拉兩下,就填下一個數字,和蔡氏撥算盤的速度竟然不相上下。 都說認真的人最美,她們行云流水一般的cao作,再加上炫酷的技術,在女子特有的細膩柔美中,簡直美的讓人移不開眼。 文元伯世子盯著自己的妻子,心中自豪又激動,他早就忘記了當初執著著娶她回來的心情,但此刻只覺得,她太美了…… 當然,別人也美,不過沒有一個他能惹得起的。 一個時辰之后,年若這邊的文書處理速度已經開始明顯比對面要快。 劉勉之急的滿頭大汗,一個勁兒催促底下人做快點,但年若的工作方法是幾千年積累的下來的智慧,就算戶部官員每個人都技術過硬,也依然比不上這邊的速度。 過了最初的新鮮感之后,眾人也開始無聊,好在姬星淵準備充分,覺得累的人就去偏殿休息閑聊都可以,就當是個小宴會了。 對于沉浸在工作中的人來說,時間就過的很快了,未時末,年若從書案上抬起頭來,對面還在忙,戶部尚書顯然也時刻注意著她們這邊的動靜,見年若抬頭,也立刻看了過來,四目相對,年若沖著他微微一笑,劉勉之不知為何心里一突。 反應過來又覺得自己不像話,竟然會怕個小姑娘,正想著回敬對方一個從容不迫的笑容,卻見年若舉起手道,“我們這邊算完了?!?/br> “什么?”劉勉之從容的笑容只露出一半,便被驚詫的表情給凝固了,所以有些滑稽,“怎么可能?”他們這邊還有不少呢! 年若的舉動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大家陸陸續續都回到了座位上,過程沒意思,但結果肯定有意思啊,而且竟然是郡主先做完的,絕對有好戲看了。 眾人都看著戶部,他們以為即便是年若這邊先做完了,戶部那邊應該也差不多,畢竟六個人同時算呢,而且他們也比年若這一幫剛上手的千金們有經驗的多。 結果劉勉之硬著頭皮頂著眾人期待的目光,硬生生的挺了一個多時辰才做完。 眾人已經從期待變得不耐,不管結果如何,這么長的時間差,已經讓他們落了下風。 不過劉勉之一路走到戶部尚書的位置,這點心里素質還是有的,事到如今,他只要保證他給出的結果非常漂亮,就能扳回一城,眾人自然也能忘了他們做的慢的事情,畢竟這個事情并不是拼速度。 想到這里,劉勉之看了看對面的年若,心中暗暗撇嘴,這會兒先得意著吧,等一會兒缺東缺西的時候,且等著丟臉吧。 第122章 比試(下) “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戶,丁口一萬二千人,預估撥款五十萬兩?!睉舨可袝A報道,“其中糧食二十五萬兩、糧種十萬兩、引渠灌溉修葺五萬兩、百姓們的房屋修葺、布匹補貼共約五萬兩、醫藥補貼五萬兩?!?/br> “嗯,”皇上和安親王點點頭,幾乎每年都需要賑災,所以知道劉勉之這次下了大力氣,做得還算精細。 “年若你這邊算出來多少?”皇上和藹的問道,皇上和其他圍觀的人不一樣,他也和朝臣們這邊想法一致,知道速度快卻并不意味著算的好,他也以為年若可能是想的少了,才算的快。 眾人的目光也隨著皇上的詢問從戶部轉到年若這邊。 “啟稟皇上,臣女統計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戶、丁口一萬二千人,其中青壯年八千,十歲以下幼兒一千五,婦孺兩千,老者五百?!?/br> “哦?”皇上笑道,“年若算的這么細?!?/br> 年若笑道,“這是必然的,青壯和老弱婦孺無論是做農活兒還是吃糧食都不一樣,自然要分開算?!?/br> 后黎的幾乎不收商稅,幾乎所有稅收都來自于農稅,所以這是必須要仔細算的東西,商人之類的不交稅,自然也不在賑災的范圍之中,這也是這個時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也因此商人們都很有危機意識,有銀子的話屯的糧食都不少,就暫時不考慮在內了。 “說的是,”她說的有道理,不過戶部一般不會這么算,太麻煩了,反正也不會差多少,皇上也默認所有人在一起算的,不過年若能有這個想法,證明她還是動了腦筋的,“所以,你的預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