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讓給別人,不如讓給自己人。 師徒關系親密,在做官上也是一樣的。別看皇帝看重陳淵,但只要他顏錦泉在位一日,陳淵這個六部侍郎就到頭了。就算李定宸再看重,也不會頂著滿朝的反對聲提拔他。 所以看出陳淵前途遠大,顏錦泉就決定主動退一步。 但對陳淵來說,先得到了恩師那樣的提示,又驚聞這個消息,兩種沖擊合為一處,讓他油然生出幾分惶恐來。 第95章 無愧我心 進入天泰十二年,還有一件對朝廷而言,算是非常重要的事。 正月初八日,便是李定宸這位君王二十歲的生辰。 雖然他早在登基時就已經加冠,但人人都知道那是權宜之計。如今年滿二十,就真正是個成年人了。所以盡管不用再行冠禮,朝堂上還是準備了一系列的慶賀儀式。 而這些儀式結束之后,所有人都不能再將御座上的天子當成少年帝王來看待了。 這種變化非常微妙,但李定宸卻敏銳的察覺到了。很多原本在朝堂上保持中立,像是在觀望的臣子,都倒向了他這一邊。 這是大勢所趨,也在預料之中,所以對于他們的舉動,李定宸并沒有多少欣喜之意。因為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得來的。但他也沒有因為他們之前的觀望就覺得有什么問題。 身為皇帝,就不會有不能用的人??拷?,遠著他的,各有各的用處。 不過,還沒等所有人仔細品味這種變化,朝堂上就接連出現了幾次震動。 先是禮部尚書賀寧告老。 這位老大人已經七十多歲,這兩年來除了大朝會還會出席之外,禮部的事情大都已經交給了下面的人,致仕的奏折也不知上了多少次,但李定宸一直壓著沒有批復,還特意指派了一個太醫過去照料他的日常起居。 但他這個年紀,留到現在,也已經是極限了??偛荒茏屓死纤涝谌紊?,非是朝廷優待老臣的規矩。 所以去年冬天,賀老大人病了一次,從那時起朝堂上就已經在做他卸任的準備了。 果然,在賀寧再次上折子之后,皇帝沒有再讓內侍去送挽留的圣旨,而是自己召見了賀寧一次,然后準了他告老的奏折。 之后宮中不斷往外頒發恩旨。先命內閣和禮部擬出封賞,不但有賞賜賀寧本人的,還有蔭封其子侄的。又殷勤叮囑回鄉之事可以緩行,等天氣暖和了再啟程不遲。同時還讓那位一直負責照料賀寧的太醫也跟回家鄉去,可謂是十分優恤。 然后這邊賀寧的事才告一段落,那邊內相顏錦泉卻也同樣上書告老。 賀寧早就已經淡出了政治核心,所以他的離開,所有人都有心里準備,對朝堂的影響也著實不大。 但顏錦泉就不同了。他是次相,整個朝堂上僅次于李定宸和王霄的人物。而且人人都知道李定宸和王霄有齟齬,雖然眼下看來,已經沒有了最初時的針鋒相對,但所有人也都相信,王霄在朝堂上留不久了。 內閣首相是按照資歷遞補的,顏錦泉又一直是站在皇帝這邊的,等王霄一走,妥妥的就是一任首相。就算什么事都不做,甚至上任之后主動告老,給皇帝看重的人騰位置,那待遇也絕對與如今不同。 雖說他年紀也不小了,但到底比賀寧小著六歲呢,再熬個兩三年不成問題。 所以眾人一時竟有些看不明白他究竟是怎么想的,竟然在形勢一片大好時主動求去。這是將馬上就能到手的功勞和身份地位全都拱手讓人??! 就連李定宸也有些摸不清他的想法,捏著奏折皺眉,“怎么突然就要告老了?” “陛下還是先下旨吧?!痹搅_道。不管為什么,這樣的重臣求去,一向都是要你來我往許多次,說不定還要拖個一年半載的。顏錦泉既然有這個打算,原因以后總會暴露出來的,如今也不用考慮太多。 李定宸點頭,讓翰林學士草擬圣旨,送去了顏府。 ——每個人告老的理由當然都不一樣,但明面上卻都會用同一個借口:抱病。所以顏錦泉上了奏折之后,便稱病在家,閉門不出了。 而李定宸這封圣旨,就是情真意切請他回來“主持大局”,各種rou麻話不要錢的往上堆,保準讓看了的人相信顏大人是朝廷的柱石和棟梁,離了他這朝堂就轉不動了。 當然,顏錦泉那邊也有套路,哭著喊著表示自己很愿意繼續為國盡忠,奈何床都起不來了,只能辜負皇帝的信重,請求陛下放他將自己這具骸骨送回家鄉。 然后李定宸除了繼續挽留之外,還得賞賜藥材,派遣太醫,把陣勢做足。 如此往來了幾次之后,不單是李定宸,就連朝臣們也看出來了,顏錦泉“堅辭”的信念非常堅定,并沒有任何動搖。 然后陳淵那封奏折就送上來了。 按照恩師指點,陳淵沒有任何保留,不但在奏折之中寫了醫科的具體條陳,還一并連工農兩科都寫了進去。 雖然有迎合上意的意思,但這份奏折,陳淵寫得非常用心,自己戶部的差事都放下了不少,將時間都消磨在翰林院那邊,翻閱了無數資料典籍,這才成型。 年輕的天子志存高遠,但像他這樣年富力強的朝臣,又何嘗沒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呢? 尤其是顏錦泉告老這件事,給了陳淵很大的刺激。雖然他并不認為自己真的能超過恩師,但對方為了他讓路,他也必定盡心竭力。 而這封花費了無數心思的奏折,剛送到通政司,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那邊不敢耽誤,立刻就分別抄送了內閣和殿中省,李定宸和王霄幾乎是同時拿到這份奏折的。 “這個陳淵膽子真大!”自己的心思全然被這封奏折給揭開了,但李定宸并不生氣,反而非常興奮。 之前他要做的事,絕大多數都是自己在朝堂上提出來,然后在跟朝臣們的商議之中不斷妥協,最后得出一個結果。雖然朝中還是有人響應,并非孤軍奮戰,但和這種自己想做什么,下面立刻就有人揣摩出來,主動上折子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李定宸并不怕朝臣揣摩自己的意思,只怕他們連求證都不做,就按照自己揣摩的意思去辦事。 所以陳淵這封奏折,可謂是深得他心。 雖說是少了循序漸進,但李定宸自己也覺得,如今的朝堂需要這么一件事來給所有人定定神了。 殿中省那邊做事仔細,送過來的折子是兩份。李定宸激動得在屋子里轉圈時,越羅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慢慢翻看奏折中的內容。等他那邊冷靜下來,才開口道,“難怪顏錦泉要主動致仕,若是為這封奏折,倒是值了?!?/br> 改革科舉,影響到的人太多了。陳淵只要做成了這件事,攜著巨大的聲望,入閣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 屆時他和顏錦泉的關系,必定會成為掣肘。但現在顏錦泉主動告老,在皇帝這里賣了個好,也就把路給他開好了。激流勇退,這份決斷著實令人贊嘆。 而且這其中更多的深意,更值得探究。比如他致仕之后,內閣之中就只剩下王霄和杜卓華二人,而杜卓華一向以王霄為首,等于這里成了他的一言堂??峙戮褪腔实鄄徽f什么,王霄也得主動開口,往內閣補人。 內閣添了人,禮部尚書的位置也空著,在一個位置上待了很久的朝臣們就可以動起來了。 而李定宸作為皇帝,就可以在這種人事變動之中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安排。這等于是顏錦泉送到皇帝手邊的好處,由不得他不領受。 老jian巨猾,不過如此。 李定宸聞言,不由輕輕嘆了一口氣。 越羅放下奏折,走到他身邊,雙手按在他肩上,安慰道,“陛下不需如此,王先生和顏先生不同?!?/br> 這件事顏錦泉能做,王霄卻不能。 不單是因為兩人的位置不同,也是因為他們的性情和理念使然。即使是同一件事,給出的解決辦法也不會相同。 “朕知道?!崩疃ㄥ贩次兆∷氖?,“只是有些感慨?!?/br> 這幾年來,他從這些大臣們身上學到了不少,直到現在也是。所以不管各自立場如何,他心里對這些肱骨重臣,卻是十分感念的。 就說王霄,幾年前李定宸絕對想不到,自己有一日會真心誠意的叫一聲“王先生”。提起他來也不是滿肚子的不滿和厭惡,而是能夠心平氣和的去看待這個人,從他身上發現更多東西。 “有時候,”李定宸微微側過身,將自己整個人埋進越羅懷里,低聲道,“有時候朕覺得自己在做惡人?!?/br> 越羅想了想,笑道,“功與過,只能留待后人評說了。先賢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人間世事,莫不如此。又有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若能換得天下蒼生平順安樂,我愿意與陛下一起做這個惡人?!?/br> “放心,少不了你?!崩疃ㄥ繁凰盒α?,“夫妻本是一體,朕若不是好人,阿羅自然也逃不掉的?!?/br> 越羅對此很看得開,“終歸我活著的時候,莫說當面,就是背著我,也是沒人敢說這種話的。若人死后有靈,也該去黃泉奈何轉生;若死后無靈,也就不必在意這些了?!?/br> 李定宸不由大笑,那一點傷感就淡了許多。 越羅將他手里的折子接過去放下,又命人送了茶點來。兩人在窗下坐了,伴著早春風光烹茶品茗,填飽肚子之后,李定宸就從那種低落的情緒之中振作起來了。 第96章 秉公行事 李定宸一直拖到二月里,才終于準了顏錦泉告老的折子。 而這一回,加封和恩賞的力度就大得多了,可以說是李定宸登基之后前所未有的。除了賞賜絹帛金銀藥材和各種器皿無算,另外還蔭封了顏錦泉三子。同時,他在致仕奏折之中所舉薦的人,也都得到了皇帝不同程度的提拔重用,可謂是榮耀非常。 按照規矩,重臣不論是被貶還是致仕,朝廷因為顧慮對方的影響力,是不允許他們滯留京城的,就算回鄉之后,當地官府也會時時關注,向朝中匯報消息。而就算回鄉這段路,也要讓沿路驛遞護送,有監察之意。 有些皇帝不喜歡或是忌憚的大臣,為了避免他們在外面興風作浪,跟沿途的官員聯絡,還會要求驛遞晝夜不歇的疾馳,盡快把人送過去,非常嚴格。 但顏錦泉回鄉時,皇帝卻特意下旨,許沿路緩行,以身體為重。 大部分朝臣對顏錦泉的決斷都十分贊嘆,在稱贊完了他的識時務和李定宸的皇恩浩蕩之后,便不免將視線放到了王霄身上。 不少人都覺得皇帝給顏錦泉的這份恩寵,是做給他看的,希望他也能主動求去。 但王霄卻像是對此毫無所覺,依舊穩穩立于朝堂之上,沒有半分退縮的意思。 顏錦泉離京之后,李定宸便著內閣主持廷推,將缺了的這幾個位置都給補上,以免影響朝廷運轉。 所謂廷推,就是先由內閣擬出一張資歷足夠擔當此位置的大臣名單,然后在大朝會上,讓所有朝官不記名投票。這是歷經數朝,文臣集團終于從皇帝這里爭得的權力,所以這個過程,皇帝是不會參加的。 而皇權的約束性則體現在,投票結束之后,名單會重新按照票數高低進行排列,選出前三或者前四送到御前,由皇帝從其中挑選。大部分時候會選票數最高的那個,但如果皇帝的意志能夠左右朝堂,選擇自己更看好的臣子也同樣很正常。 當然,公平是表面的。暗地里,不管是皇帝還是朝中大佬們,都是有能力左右選票的。 李定宸既然要借由這個機會給朝堂洗牌,增加自己的掌控力,自然也是做了安排的。但正因如此,內閣將名單送上來時,他才越發覺得震驚。 這份名單上,陳淵這位朝中新貴赫然在列。 “王先生的決斷,不輸顏先生??!”李定宸感嘆了一句,將手中的奏折遞給越羅,“阿羅也來看看,這結果可真是處處都在意料之外?!?/br> 除了資歷本來不夠的陳淵也出現在名單上之外,王霄和杜卓華還在奏折之中提議,內閣員額一直不滿,他們平日里處理政事十分忙碌,不如趁此機會遞補兩人入閣,補滿四人的編制。 朝中誰不知道,內閣從前本來是滿員的,幾年前,正是王霄一手cao作,讓兩位閣臣黯然退走,只留下顏錦泉這個行事圓滑,從來不做意氣之爭的老臣。而后他又引入了杜卓華這名強援,將內閣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 這套班子一直持續了六七年,穩固得簡直不像是政治斗爭最激烈的內閣。 誰能想得到,一朝顏錦泉致仕,打破了這個穩固的鐵三角之后,王霄竟然會主動要求補入兩位閣臣? 而且,如果按照名單來遞補的話,第一個是御史中丞劉誠,第二個竟然就是資歷遠遠弱于其他人的陳淵,第三個才是在翰林院不知熬了多少年的掌院學士李琦! 這份名單是內閣提交上來的廷推結果,所以朝臣絕對不會有異議。李定宸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兩個支持自己的重臣放進內閣里,跟王霄和杜卓華的聯盟分庭抗禮。 越羅合上折子,也不由感嘆道,“王先生真是半點空子都不給別人留下?!?/br> 這也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顏錦泉本來是次相,隔在他和杜卓華之間,也不顯得內閣是他的一言堂。但顏錦泉一走,杜卓華成了次相,他的權勢就太大了。這個時候引入兩個人來進行平衡,顯然是非常必要的。 何況他還主動將劉誠和陳淵這兩位帝黨放在了最前面,看起來是主動給自己添了麻煩,但李定宸如果真的點了這兩人,他們也必須領他王霄這份援引入閣之情。有這兩人在內閣中,外人看來自然是他退了一步,反倒能將自己“權傾朝野”“只手遮天”的名聲洗干凈。而李定宸若是跳過了他們,對王霄更是只有好處。 真可謂可進可退。 越羅將奏折遞還給李定宸,問他,“陛下要如何決斷?” “阿羅以為呢?” “若叫我說,陳大人固然是朝廷肱骨,但畢竟資歷太淺,大可繼續放在外面歷練一番?!痹搅_道,“何況顏相才走,陳淵是他的學生,此刻入閣不合適?!?/br> 倒像是他將自己的恩師擠走。雖然顏錦泉肯定不會這么想,卻到底讓人心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