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李定宸從前面回來時,越羅正在看那件他從庫房里翻出來的世宗皇帝穿過的盔甲。 李定宸暗惱事情來得太快,沒來得及命人將它送回庫房里去放著。他快步走過去,像是想將之搶下來放回箱子里,但又沒有動手,只問了一句,“皇后怎么在看這個?” “陛下想著這鎧甲已有許久了吧?”越羅道。 連對方的鎧甲放在何處都摸得一清二楚,難怪他總想效仿世宗皇帝。能忍著如今才將之翻出來,已經很出乎越羅的預料了。但也難說是不是因為江太后管得太嚴,所以從前不敢。 李定宸的回答卻有些出乎越羅的預料,“朕年幼時,父皇牽著朕的手,去庫房里看過這具鎧甲?!?/br> 宣宗皇帝在大秦歷代君王之中,顯得十分軟弱平庸,在位僅僅七年便薨逝,沒有任何建樹可言,以至于越羅對他的印象也很單薄。但他畢竟是個皇帝,登基之后難道就真的沒想過要有一番作為嗎? 但他最后沒有做到,就像這套世宗皇帝留下的鎧甲一樣,被塵封在庫房一角不見天日,最后郁郁而終。 他帶李定宸去看著鎧甲時,在想些什么呢? “雖然有《世宗實錄》,但其實朕對他的了解,卻大都是從父皇那里聽說的?!崩疃ㄥ返?,“他是我大秦的驕傲,卻也是壓在幾代皇室頭頂上的陰云?!?/br> 這一點倒的確不錯。因為世宗皇帝性格強勢霸道,加上本人十分長壽,以至于最后他駕崩時,別說兒子輩就是孫子輩也死得差不多了,活著的沒幾個成才的。 宣宗皇帝是長子一脈,又是重孫輩中年紀最長的,矮子里拔高個,選了他繼位。但他從來沒有受到過任何帝王教育,也不懂得如何在朝堂上同朝臣周旋,因此始終活在世宗的陰影之下,處處捉襟見肘、局促不堪。 這一點,孩童時的李定宸或許無法理解,但卻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里。所以他以世宗為自己的偶像,實際上卻是為了超越他,打破那所謂的陰影。 宣宗皇帝登基時已過而立之年,或許他身上少的,就是李定宸這股子少年意氣吧? “陛下過來一下?!痹搅_抬頭看向李定宸。 李定宸本來靠在暖炕上,聞言有些迷糊,但還是起身走了過去。越羅便親手替他將那鎧甲披上了。李定宸一愣,而后連忙推脫,“這鎧甲太大了些,不合身?!?/br> “先穿上再說?!痹搅_堅持。 她之前其實已經聽李元說過了,但讓李定宸穿上,卻有自己的考慮。 李定宸略一猶豫,越羅已經整理好鎧衣,從箱子里取出下裳的部分,他也只好站在那里,任由她折騰了。等一具鎧甲穿完,越羅還親自去內室抱了最大的那一面琉璃鏡過來,讓李定宸對鏡自照。 李定宸上次穿到一半就脫下來了,只知道不合身,但具體有多不合身,這會兒才算是看清楚了。他連忙動手要將之解下來,一面道,“皇后莫不是想看朕的笑話?” “我只是想跟陛下說,如今還不是時候?!痹搅_按住了他的手,看向鏡中的李定宸,“陛下還沒長到能撐起這鎧甲的時候,此刻就想率軍出征之事,太早了些?!?/br> 李定宸的動作停了下來,從鏡中與越羅對視,“那何時才是時候?” 越羅垂眸想了想,笑道,“那我就與陛下定個約定吧。什么時候,陛下能將這句盔甲完全撐起來,我便竭盡所能,也要讓陛下得償所愿?!?/br> 李定宸挑眉,“這可是皇后說的!最多三四年,朕便能長到了?!?/br> 越羅微笑,“那就四年。但陛下也要答應我,在這之前,絕不再在任何人面前提起此事。不管發生了什么,即便蠻夷入侵,邊境打起來了也一樣?!?/br> 也許是因為可以從鏡中看到自己的表情,所以李定宸的臉色也是前所未有的鄭重,“好,朕答應了?!?/br> “如此,就先將這鎧甲解下吧,如今還不是他重現風光的時候?!痹搅_道。 兩人合力將鎧甲脫下,命人重新收入庫房之中,這才坐下來說話。李定宸道,“皇后不提,朕都快忘了,今日朝堂上,王相一口就猜中了朕心中所想?!?/br> “此事陛下只對我說過吧?”越羅微微蹙眉。 李定宸不太確定的道,“前幾日練兵時,我倒是說過‘不練將來如何隨軍出征’的話,或許是有人透出去了也未可知?!?/br> 越羅問道,“便是陛下說過,也只有身邊幾人知曉吧?” 李定宸聞言轉頭看向她,兩人對視片刻,心里都有了猜想,但也都沒有說出來。即便知道身邊有王霄的人又如何?他和來寶不同,眼下這個局面,這一兩個人,其實是無關緊要的。 沉默片刻,李定宸才壓低聲音道,“今日之事,皇后都知道了吧?” 越羅輕輕點頭,已然收起了此前的憂心,含笑道,“對陛下來說,這是好事?!彼踔吝€開了個玩笑,“至少往后就不用日日都去聽講經筵,不得脫身了?!?/br> 李定宸發愁道,“朕也知道是好事,但王相……”他似乎想說什么,但最后又沒說,只是道,“今日王相就在謹身殿理政,讓朕旁聽,然而他們說的話,朕大都一頭霧水,全然不懂?!?/br> 一日兩日也就罷了,畢竟他才剛開始接觸,不懂也是理所當然。但長此以往,只怕朝臣們就會認為他是資質平庸,難堪大任。以前他在宮里鬧得再荒唐,一句年紀還小不懂事也就遮掩過去了,但接觸了政事之后,若再有這樣的風評,想要趁勢而起就難了。 軍國重事不同于其他,每一個決策都事關著無數人的生計存亡,不可輕忽。如果只是平庸也就罷了,萬一做了錯誤的選擇,只怕會令天下人失望。 但王霄會給他機會展露鋒芒嗎? 甚至,他會不會故意誤導,讓皇帝犯錯? 這些擔憂李定宸不能說出來,但卻是實實在在存在于他心中的。這前面的路誰都沒有走過,沒有人能夠給他指引,只能自己去闖,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性差踏錯,由不得李定宸不害怕。 越羅想了想,道,“俗諺云:磨刀不誤砍柴工。陛下既然聽不懂,勉強繼續下去也沒有太大的用處。既如此,不如暫退一步?!?/br> “暫退一步?”李定宸若有所思。 越羅點點頭,沒有再說話,而是取了茶具過來,開始沏茶。等一杯香味清逸的茶水放在他面前,李定宸才盯著那裊裊熱氣,點頭道,“皇后所言極是,暫退一步也不是壞事。不會的朕就去學,總有能聽懂的時候?!?/br> 李定宸從來都是想到什么事情就立刻去做,這會兒被越羅說通了,便立刻坐起來,將杯中的茶水一飲而盡,然后要了紙筆來,開始寫書單,命人去翰林院取來。 越羅掃了一眼,見除了各家史書、《貞觀政要》、《資治通鑒》等著作,還有《農政全書》《治河全書》《紀效新書》之類的細分到具體行業的書籍,心下微微點頭,并沒有開口反對。 看是一回事,但這些書內容駁雜,要熟讀并通曉其意,卻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李定宸若是能夠耐得住性子,將之全都讀通了,想來為政之道,也就諳熟于心,只差實踐了。 這些內容是越羅自己也不甚了解的,所以命人去取的時候,她便讓取了兩套。 “皇后也要陪著朕讀書么?”李定宸聞言,立刻眼神發亮的看向她。 他身為皇帝,是根本沒有“同窗”的,甚至也沒有伴讀,經筵課上的侍讀官展卷官之類,都恪守君臣之份,絕沒有一句多的話,李定宸也就從沒體會過有人陪伴的感覺。此番要與皇后一同讀書,倒是讓他來了興致。 越羅道,“閉門苦讀不如互相切磋,我雖不敏,愿為陛下分憂?!?/br> 第二日太后要去大覺寺禮佛,李定宸免了早朝,恭送兩位娘娘出宮之后,才去了謹身殿,向王霄說明,因為自覺水平不足,所以他打算繼續向學,要回去先多讀幾本書。 在王霄看來,這是皇帝的退讓。不論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是真的自覺不足還是突然害怕退縮,既然是他主動提的,王霄這邊反倒好應對了。 他沒有立刻答應,本想遣人去問兩宮的意思,但兩位娘娘又出宮了,只得勸諫了一番,見李定宸不為所動,這才提筆擬了一張書單給他,又言明有不懂的可以向自己詢問。 心下隱隱又有幾分失望,都說皇帝膽子大,恐怕只用在了頑劣上。 為君者,豈可因為這一點小小的困難便止步不前? …… 大抵親政這件事太大了,朝堂內外都在議論此事,一時間,李定宸之前在宮中練兵之事無人再提起,倒也算是勉強此事帶來的負面影響。 倒是李定宸沒有跟著王霄理政,反倒突然說要讀書,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大抵在許多朝臣眼中,如今小皇帝羽翼未豐,只將這些事情算到了王霄頭上。他既然沒有教導皇帝的意思,又找了這么一個理由,除卻那些真正為皇室憂心者,誰會不長眼去提此事? 當夜兩宮太后宿在大覺寺,并未回宮。第二日回來,聽得李定宸自作主張,江太后氣得險些又要罰跪。 那一日還是因為其他重臣在側,形勢所逼,王霄不得不應允這個提議,承認小皇帝親政乃是理所應當。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好容易爭來了,又豈能輕易放棄? “母后稍安勿躁?!崩疃ㄥ穼⒃搅_那一番話活學活用,拿來勸說兩位太后,“若兒臣跟著王相學不到東西,占了那個位置又有何用?只會讓眾人以為兒臣資質平庸,不堪大任。那時若想再退回來,卻是不能了,不如暫且蟄伏?!?/br> “可如此一來,豈不是讓本來欲支持你的臣子寒了心?”江太后皺眉。 她看得清楚,自然知道那日顏錦泉和劉誠二人是什么意思,只要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在朝中合縱連橫,不愁不能逼得王霄下臺還政。 李定宸聞言只是一笑,“若兒子立不起來,焉知那劉誠不是又一個王霄?” 江太后心下一凜,仔細的看了自家兒子一眼,眉頭漸漸蹙了起來,“這些話是你自己想的,還是有人同你說的?”這固然是一種敏銳,但太過多疑,對一位帝王來說,卻絕不是什么好事。 李定宸道,“自然是兒子自己想的。母后為我之意,兒子心里都知道。但此事宜緩不宜急,朕還年輕,便是三五年也熬得起。等朕有能力掌控朝堂而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動蕩,屆時才是親政的好時機?!?/br> 江太后雖未全信,但到底還是更愿意相信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因此并未繼續追究。若他身邊有那么個人,總能查得出來。 她頓了頓,嘆道,“既然你自己有了主意,那就照著去做。不論如何,萬事還有我和你趙娘娘呢!” 李定宸道,“還真有一事要請兩位娘娘相助。今次兒子拒了跟著王相學習理政,雖然他未必不樂意,卻到底是駁了他的面子,且又顯得像是兒子怕了退縮了,到底不美。因此還請兩位娘娘在朝臣面前,代為轉圜一二?!?/br> “這卻是一個□□臉一個唱白臉了?!壁w太后忽而笑道。 這意思就是說,要在朝臣面前演一個“母子失和”,如此,那些對李定宸寄予厚望者,見太后態度強硬,便不至于立刻又退回去。而王霄這里,見李定宸連太后的話也不停,亦會放松些許。 “凈出怪主意!”江太后瞪了他一眼,到底還是應了。 誰叫她生了這么個不省心的兒子呢? 李定宸得了準信,高高興興給兩宮磕了個頭,然后才回去了。 等他走了,江太后默然半晌,才輕輕嘆氣道,“趙jiejie,你說……是誰給皇帝出的這些主意?” “依我看,八成是皇后?!壁w太后道,“你也是這么想的吧?這宮里除了她,還有誰能讓陛下這么聽話。帝后和睦,她又幫得上忙,對如今的陛下來說,倒是好事?!?/br> “話雖如此,可她畢竟是女子,這主意太正,將來……”江太后心中不無憂慮。 前朝可不是沒有過女主臨朝之事,甚至那武皇直接登基,做了這天底下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此后牝雞司晨,就一直為皇室所忌。 前朝時,聽說后宮與前朝分隔的那道昭陽門前還立了一塊石碑,上書“后宮不得干政”六字。本朝雖然沒有這樣的碑,但歷代君王都賢明仁孝,因為君主長壽,也有足夠時間挑選繼任,因此政權過渡一向十分平穩,她們二人垂簾聽政,還是大秦立國以來頭一遭呢。 越羅的性子比皇帝強,從前她們瞧著只覺得好,如今涉及到政事,江太后便心生不安了。 趙太后微微一怔,繼而笑道,“meimei想得長遠了些,將來的事,誰又說得清呢?不過顧著眼前罷了。左右咱們還沒老到入土的年紀,還能看著他們。但日子是他們過的,只要不出格,也就隨他們去吧?!?/br> 見江太后還是皺著眉,她頓了頓,又道,“何況,主意正也不見得就是壞事。當年若你我之中有一個懂得這些,有她這樣的主意,何至于如今……會是這般?” 倘若她們也通曉政事,那時節怎么會說是垂簾聽政,朝政卻是由朝臣一手把持,根本不過她們的手?如今要還政于皇帝,也要費這些周折。 外頭說得再好聽,再如何做出為皇帝擔憂的模樣,都掩不住堂堂皇室卻被朝臣轄制,不得自主的現實。 現在皇帝有這樣的志向,皇后又能輔助他,有什么不好呢? “是啊,是我著相了?!苯罂嘈?。 被皇后轄制和被朝臣轄制,哪一個更好,誰知道呢?但古往今來那么多聽政的太后,走到那一步的也只有一個武皇。而武皇即便登基了,皇位最后不還是回到了她兒子的手里? 做母親的,總歸……還是要為孩子著想吧? 江太后這心思一轉,就轉到了緊著催促帝后二人趕快誕育皇嗣這上頭來。 所以聽說帝后要一同讀書,竟也沒有皺眉頭。多相處好,這感情哪,都是處出來的。少年少女,正是好年紀,朝夕相對日夜相處,又是正經夫妻,如此耳鬢廝磨,總不會還沒有動靜吧? 第27章 一塊璞玉 李定宸是開始跟皇后一起讀書的幾天之后, 才后知后覺意識到自己好像掉進了一個超級大坑。 還是他親手挖的。 他總算回想起來, 自家皇后在學習方面可是非常嚴厲的。從前她查起小舅子們的功課來就六親不認,換到他身上也是一視同仁。 于是本來以為退一步之后便可以輕松一些的小皇帝愕然的發現, 如今的日子好像比之前更加緊張了。他一天的時間被自家皇后安排得滿滿當當, 根本沒多少休息的時候。 但李定宸反而不像從前那么累了。 歸根究底, 大概是跟皇后一起, 即便枯燥的內容,也顯得有趣味了許多。雖然經筵上先生們講的東西也是根據他的進度量身定制, 但哪及得上皇后明白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