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多姿多彩的夜生活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br> 顧悠然不禁吟出聲來,然后又感嘆著: “啊,如果現在是春天就好了,可以吃鱖魚啊?!?/br> 沈致遠見她這樣子,忍不住就笑: “現在要吃鱖魚也可以???為什么非要是春天?夏天一樣有鱖魚吃呢?” “是嗎?” 顧悠然扭頭看向他,眼睛都在發亮。 “當然了,” 沈致遠笑著說: “晚上就帶你去吃鱖魚?!?/br> “鱖魚是淡水魚,你確定這海邊有?” 顧悠然狡黠的看著他問。 沈致遠這才知道上當,當即瞪她一眼: “晚上帶你吃烏龜,可以吧?” “哈哈哈?!?/br> 顧悠然笑出聲來,看著沈致遠吃癟的樣子,心情格外的爽。 車,最后在零距離海灘的酒店公寓停下來,自然不是什么星級酒店,不過唯一的好處就是躺在床上都能看海,聽海,聞海。 沈致遠要了最大的海景房,老板特別的熱情,親自帶他們去房間,還給他們介紹了可以游玩的項目。 除了沙灘游泳,還可以出海打漁,當地的漁船可以讓游有償上船,還免費傳授出海打漁的技巧,同時打來的魚自己可以拿走。 顧悠然聽老板這樣說,當即也就興致勃勃的來精神了,相比較于游泳,她更想體驗打漁,體驗一個漁夫的生活樂趣。 沈致遠自然是拗不過她,何況她小女孩心性,他一個大男人,怎么好意思跟小女孩爭? 于是,他們倆真就去了碼頭,上了一艘小漁船,跟著一對中年夫妻出海打漁去了。 這是顧悠然有史以來第一次當漁夫,興奮得不得了,在漁船上,跟著打漁的阿姨一起撒網,一起拉網,一起撈魚。 相比較于顧悠然的忙得不亦樂乎,沈致遠倒是悠閑多了,他坐在甲板上,安靜的曬著太陽,吹著海風,欣賞著海面上大大小小的島嶼。 午飯是在漁船上吃的,打漁的大叔大媽都非常熱情,就用剛打上來的海鮮給他們做了一頓海鮮大餐。 椒鹽皮皮蝦,蒜蓉蒸生蠔,白灼小墨魚,以及海膽炒飯! 顧悠然在濱城長大,自小就吃海鮮,吃過的海鮮種類也非常多。 但是,像今天這般新鮮的海鮮,她還真是第一次吃到,尤其是在大海上,在漁船上吃,又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所以,她的胃口大開,吃得不亦樂乎,完全把吃得太飽容易長胖這個教條拋在了腦后。 沈致遠見她如此開心,倒也覺得這一趟來得值得,小丫頭還是需要一些新鮮的事物和環境,否則她整天呆在城市里也會悶的。 下午回到岸上,打了的魚沈致遠和顧悠然也沒要,住在旅店里,哪里有烹飪的地方? 打漁的夫婦實誠,跟他們說可以去外邊的餐廳加工,這比直接去餐廳點餐要來得實惠很多。 可顧悠然和沈致遠還是搖頭,說晚上不吃海鮮了,吃了不容易消化。 回到旅店的房間,顧悠然躺在床上才直呼好累,之前在漁船上玩得不亦樂乎,這會兒放松下來,才感覺到有些精疲力盡。 “傍晚去游泳???” 沈致遠看在躺在床上裝死的她笑著提議。 “不去!” 顧悠然躺在床上繼續裝死。 她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哪里還有游泳的力氣? 沈致遠見她這樣,搖搖頭,站在床邊看著外邊雪白如銀的沙灘,忍不住感嘆道: “沙灘都在等你呢?!?/br> 顧悠然翻個身,沒理他,這會兒什么等她都沒用啊,她只想躺著一動不動啊啊啊 顧悠然這一躺,直接躺到了晚上,她不見錯過了傍晚游泳的好時光,同時也錯過了夕陽西下時如詩如畫的晚霞,還有在晚霞中翩翩飛舞的白鷺。 當沈致遠把這一切告訴她時,她有些懊惱的問: “我真錯過了這么多么?” 沈致遠點頭,然后安慰著她: “還好,你沒錯過吃晚飯?!?/br> “”顧悠然默,她下午睡那么久,都不餓,這會兒倒真沒什么胃口吃晚飯。 “晚上吃海鮮不消化啊?!?/br> 顧悠然走在沈致遠的身邊,對于沈致遠提議去吃飯沒多大興趣。 “那我們就去吃粥,” 沈致遠牽了她的手帶她朝外邊走去: “聽說這邊的海鮮粥非常不錯的,晚上吃粥容易消化?!?/br> 這個提議貌似不錯,顧悠然點頭,晚上吃粥應該是最健康的飲食了,吃了粥再走路回旅店,倒也能消化不少了。 這個島很小,餐廳也才兩三家,而粥店就一家,所以沒得選擇。 好在這里的民風都還算淳樸,坑的行為估計還沒傳到這里來,所以一鍋海鮮粥也煮得非常的實在。 顧悠然中午覺得沒吃過那么鮮美的海鮮,而這晚上,她又覺得,從來沒吃過這么美味的海鮮粥了。 吃完海鮮粥,顧悠然覺得自己更加的有精神了,望著跨海大橋上不停走動的人,她又心血來潮了。 “我們也去那橋上看看?” 顧悠然拉著沈致遠的手,有些興奮的提議著。 沈致遠側臉看了看臉頰紅紅的小女人,點點頭,牽了她的手,倆人慢慢的朝著大橋上走去。 跨海大橋,是連接小鎮和小島的紐帶,白天都是車輛在這橋上走過。 可這晚上,車輛已經極少了,幾乎看不到,更多的是人們在這橋上觀賞海面的夜景,以及飯后散步。 走過跨海大橋,就到了沿海的小鎮,這個連高樓大廈都極少的小鎮,晚上卻熱鬧非凡,尤其是夜市,簡直是叫賣聲不斷。 其實,每個城市,亦或者是小鎮,都有屬于自己的本土文化。 顧悠然之前曾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說要看一個城市的文化,首先是要深入到這個城市的夜生活中去。 而小鎮的夜生活,其實是屬于悠閑的,大街上,巷子里,有著本地的居民,也有像她和沈致遠這樣慕名前來的游。 即使是沒開發的沿海小鎮,即使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島,可依然還是有不少愛旅行的人,尤其是攝影愛好者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