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節
眾人望向她。 有個男的笑了出聲,涼著口氣說:“那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兜里只有一百塊的時候,你會選哪家餐廳消費?一家是看上去要價不高,也許九十塊就能吃飽;另一家看上去很高檔,沒三百塊出不來?!?/br> 程心下意識想,那肯定選第一家消費低的。不過話到嘴邊時,打住,先別說。 她的沉默惹來提問者更響亮的笑聲,對方說:“是吧,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們樓盤的定位就是買給兜里只有一百塊的人,如果硬把自己裝成三百塊的檔次,一百塊的不敢進來,三百塊的進來了,看到硬件軟件與預期的不符,會失望抗拒。到頭來兩頭空,over?!?/br> 有人插話:“定位要精準,不能盲目?!?/br> 又有人說:“你買過房沒?你參與過買房決定嗎?沒有的話繼續斟茶吧?!?/br> 程心的直隸上司向她擺手,示意她別多嘴了,否則請滾。 程心細想,前輩們說的不無道理。這與她上輩子從事制造業買賣所遇的情況相似。比如,她專業生產不銹鋼制品,那需要鐵制品或鋁制品的客戶不會搭理她,擺明不同路的,詢問純粹浪費時間。 可是,她生產不銹鋼304產品,那需要不銹鋼306產品的客戶就會對她產品感興趣,因為產品的屬質是基本一致的,只是高中檔次的區別。 而銷售中心裝修方案的區別,應該是304與306的檔次區別,而并非不銹鋼制品與鐵制品的跨界區別。 程心沒再說話,靜靜坐回角落聽大家開會。先前爭持不下的議論,由于她的小插曲,反倒給“簡約”派加了分。 下班時,她坐巴士從郊區到市中心,沿途看到不少同行樓盤。有定位高大規模的,有中檔次小小區的,而沒小區沒管理的街邊樓也有不少。 周末,天氣不錯,她揣著好幾份資料,在校門口等的士。 一輛眼熟的藍色帕薩特駛近她,副駕車窗降下,司機先生程朗低頭看她,問:“周末也要上班嗎?” 程心彎腰看進去,對他笑說:“不是,去做功課?!?/br> “去哪???要上車嗎?” “好幾個地方呢,不方便?!?/br> “打表,怎樣?” 程心笑了出聲,問他要去哪,程朗報了個地方,與她其中一個目的地相鄰。 她說:“那好吧,你送我去附近,離你辦事的地方不遠?!?/br> 程朗深笑:“我的榮幸?!?/br> 第171章 第 171 章 省城市中心某個很旺的樓盤售樓處,年輕的售樓員拿激光筆在跟前的樓盤沙盤模型劃來劃去,向程心介紹:“我們這里總共9幢樓,每幢樓高25層,無4號樓無4號層無4號單位,頂層是雙層復式。樓王是這一幢,兩梯四戶,戶戶座北向南,有入戶花園。整個小區的綠化率達32%,容積率只有2.0。對面馬路步行10分鐘,這里,地鐵5號線已經動工,大概2009年就會全線通車……五一之前付訂金,送三萬元的入伙大禮包……現在均價6500元每方,85至195方都有,大小家庭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戶型……” 話至此處,程心暗叫,尼瑪,才6500元一方! 天知道十年后,這里樓價至少6萬每方。 售樓員把該說的都說完后,程心笑道:“辛苦你了,我再仔細看看?!?/br> “那好,程小姐有什么需要隨時找我?!笔蹣菃T遞給她一張名片,爾后去招待剛進來的潛在買家。 程心捧著幾份樓盤的相關資料,對照著沙盤看了圈,再看現場擺放的戶型沙盤,又抬頭環顧整個售樓處的裝修風格。 周末放假,有不少市民前來看盤詢價,程心左邊有一對中年夫婦指著沙盤小聲議論,右邊有一家三口在翻別的樓盤資料做對比。 程心靜靜站著,偶爾低頭翻閱資料,像在認真考慮要不要入手一套。 忽然手機響,是程朗來電。 他問:“你還在那里嗎?” 程心如實說:“還在?!?/br> “那我過來找你?” “不用,你忙你的?!?/br> “我辦完事了,不忙?!?/br> 程心坐程朗的順風車時,大致說過自己此行的目的。程朗將她放下后就去附近辦事,倆人并沒約好忙完之后要怎樣。而程心往下的計劃本來就沒有他的角色,她直說:“我等會還要去其它地方,來來回回挺麻煩的,你回學校休息吧,周末呢?!?/br> 程朗堅持:“我回學校也是閑著,你要做市場調研,也許我能幫上忙。別忘了,我是執大管院的小小講師一名?!?/br> 程心嘆笑。沒必要花時間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她說:“那隨便你吧?!?/br> 掛掉電話,她看看腕表。原來她在這里呆了才三十分鐘。程朗在附近辦什么事?速度挺快。 沒一會,程朗進來售樓處。他穿深藍襯衫,配黑西褲與黑皮鞋,身形修長,臉上戴副黑框眼鏡,容貌格外儒雅斯文。 一名售樓員帶著專業笑容走向他,程朗往內指指,示意有約,婉拒了對方的招待。 他在沙盤前找到程心的身影,立即過去。 程心動了動腦袋,也看到了他。他笑著張唇,要說話,程心快他一步,將食指放至唇前,“噓”了聲。 程朗:“……” 他配合地噤聲,不解地看著程心。 程心輕輕皺眉,凝著神似在聆聽什么。 有怪聲么?程朗跟著凝起神,全神貫注傾聽四周。 可四周只有售樓員錯落的介紹聲,以及買家們斷斷續續的商議聲,并沒有奇怪的雜聲,至少程朗聽不出來。 所以程心在聽什么? 程朗站在她跟前,低頭研究她。她神情不變,專注依舊,腦袋一動不動,眼睛斜盯著某空處,長睫毛不時輕輕眨動,俏麗的臉蛋上沒有半點笑容,嚴肅又認真,像在干大事。 程朗越看越覺得有趣。 過了好一會,程心松了口氣,晃了晃頭,似在放松神經。 程朗忍不住笑,低問:“你在練神功?打通任督二脈?抑或在集結人間靈氣?” 程心:“……” 她往別處走動,低聲告訴他:“我在偷聽那些買家對這個樓盤的看法,他們在分析買不買的過程中,往往透露出他們最真實的需求?!?/br> 程朗:“啊,這也是你‘偷師’的功課之一?!?/br> “當然?!?/br> “這樣偷聽有點不雅,不如我回學校組織一次問卷調查?” “沒用的,人不到真正掏錢的時候,是不會說出,或者是,是不會明白自己的真正經濟實力,與對產品的要求。問卷的參考意義不大?!?/br> “哦?例如?” “傳說有個很出名的主題樂園,在開業前做問卷調查,當中一條,問消費者能接受樂園里一只印有圖案的紀念杯子賣多少錢。選項有30元,50元,100元。很多消費者勾選了50元。但事實上,樂園開業后,50元一只的紀念杯子根本沒有多少人愿意購買,因為消費者在真正消費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只能接受30元的預算支出。也許他們的經濟實力不夠,又也許他們認為那杯子不值,總之就是不接受50元,與他們之前的問卷答案相反?!?/br> 程朗問:“你從哪里聽來的?” 程心說:“你說的?!?/br> 他愣愣:“我說的?” 程心從頭頭是道中回過神,啞了。這是程朗說的沒錯,不過是上輩子的程朗,不是這輩子的程朗。 上輩子他們創業初期,經常通宵做方案,談到定價問題時,程朗提到這個例子。 她哈哈兩聲掩飾窘態,硬掰:“啊我記錯了,不是你,是經濟學那個李教授說的哈?!?/br> 程朗看了她片刻,點頭說:“對,是李教授,我上他的課也聽說過?!?/br> 程心吃吃地笑,不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