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大公報》:“敵軍占據南京后, 無所不為,我國難民中四十歲以下男子被慘殺者達五萬人之多?!?/br> 《字林西報》:“敵入南京, 大肆殘殺, 備極荼毒,其士兵當軍官之前公然在街衢搶劫, 中外居戶,無論貧富,一律光顧, 并搜捕男子,整批槍決,難民區內某號房屋內即被捕殺四十人極?!?/br> 《大美晚報》:“日軍入城,聽任軍隊從事有組織的劫掠,并任意欺辱婦女, 繼復大事屠殺, 四日中被殺者約五萬人。日軍并侵入難民區, 而將所有壯丁借口謂系中國士兵,悉數加以槍決,目前尸骸, 堆積如山云?!?/br> 《芝加哥每日新聞報》:“全市街道到處都是平民尸體及被丟棄的中方裝備和軍服……當我們離開這座城市時,看到的最后一件事是300名中國人在江邊附近的墻前被處死, 那里死尸已堆得深過膝?!?/br> 《密勒氏評論報》:“兩寇相顧大笑。野田以多殺一人獲勝。然究竟誰先滿一百人, 無從決定,乃約定,以殺滿一百五十人為競賽?!?/br> 《西雅圖每日時報》:“12月14日, 看到日本人在全城搶劫……12月15日,與大使館仆人一道去尋找他的母親,在溝里發現了她的尸體,大使館勤雜工的兄弟也死了……我對南京的最后記憶是死了的中國人、死了的中國人、死了的中國人......” 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4萬無辜的男女老少死于日軍的屠刀之下,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jian/yin,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1937年12月13日,這是中華民族的永世傷痛。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萬千冤魂,血染金陵。 神州大地,四萬萬中國人的天,黑了。 . 阿繡生病了,她高燒到將近四十度,上吐下瀉,嗓子腫得說不出話來。 白日里精神萎靡,什么東西也吃不下,晚上夜夜做噩夢,閉眼就是尸山血海,人間地獄。 短短幾天,她迅速形銷骨立,整個人憔悴的不成樣子。 愛德華夫婦將她送進醫院,但是醫生也無可奈何。 “很抱歉,這位女士不能吃藥,也不能注射,因為...她懷孕了,已經兩個半月了?!?/br> 愛德華夫婦大吃一驚,不約而同看向躺在病床上的阿繡。 阿繡愣了幾秒,抬手覆上雙眼,掌心慢慢濕潤,淚水肆無忌憚的流了下來。 她不顧愛德華夫婦的追問,一把掀過被子蓋住頭,蜷縮起身體,放聲大哭。 這無常命運啊,何其溫柔憐憫,又何其荒誕殘酷。 在這山河破碎的國殤之時,在這前所未有的冷冽寒冬,在這舉目無親的異國他鄉。 她懷孕了,懷了霍錦寧的孩子。 霍錦寧,他不僅僅是她的愛人,更是她的恩人,她的人生導師,她的精神方向。 此時她的肚子里孕育了一個屬于她和他的生命,她能感受到自己身體里那個小小的脈搏,和她的心臟一起跳動著。 當聽到南京城遭遇屠殺的消息時,阿繡真的以為走到了世界末日,天昏地暗。 可當她得知自己懷孕了之后,悲痛之情慢慢淡去,內心漸漸涌出了絲堅強的力量,賦予了她無盡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或許,這是上天給予的最光明的隱喻。 死亡與生長,毀滅與新生,一切都冥冥中的注定。 在經歷過最極致的苦難與寒冬,萬物終有一天會浴火涅槃,重獲新生。 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 阿繡開始積極的配合治療,為了九哥,為了耀中,為了她肚子里未出世的小小生命。 病情終于逐漸好轉了起來。 半個月后她出院,愛德華夫婦將她接回了家中,一位等候她許久的華人律師找上了門來。 “方女士您好,鄙人楊一帆,從私事角度來講,是霍錦寧和蕭瑜的大學同學,從公事角度來講,受蕭瑜女士的委托管理其財產,以及受霍錦寧先生的委托將這些交給你?!?/br> 阿繡打開他遞給她的檔案袋,發現里面有一套屬于她的合法身份證明,還有一張支票,上面的金額足夠她在美國安穩的生活一輩子。 霍錦寧,他永遠為她打算好了一切。 她壓抑下哽咽,“謝謝?!?/br> “我的分內之事?!睏钜环柭柤?,“霍錦寧先生還委托我叮囑你,目前歐洲局勢動蕩,在中日戰爭結束之前,你最好能一直留在美國,在這期間我會為你提供一切幫助。那么現在你需要告訴我,接下來你是希望先找一棟房子,還是先找一份工作?” 阿繡低頭沉默了一會兒,輕聲問道:“您剛才說,受蕭瑜委托管理財產?” “嗯?是這樣的,大約一年以前,她找到我,委托我將她在國內的全部財產存入瑞士銀行,然后每月定期支付一筆錢給一位叫梁瑾的先生,除此以外我就不知道了?!?/br> 阿繡一愣,急忙道:“那您知道那位梁瑾先生現在在哪里嗎?” “當然?!?/br> “您可以帶我去見他嗎?” “可以,按照委托,我會答應你除了離開美國以外的任何要求?!?/br> ...... 位于舊金山郊區的某棟豪華別墅里,一年以前搬入了一位神秘的主人。主人深居簡出,沒人見過他的模樣,也沒人知道他的身份,門外每日站崗的私人警衛更是隔絕了一切窺伺者,使這座別墅和它的主人變得更加神秘莫測。 直到一個暮冬的清晨,一位訪客終于敲響了別墅的大門。 與左鄰右舍私底下議論的不同,里面沒有什么吸血蝙蝠,也沒有什么被富商豢養的貌美情婦,有的不過是一個休養復健的病人而已。 阿繡被小六子一路引領著,來到后花園。 銀裝素裹,一片蕭瑟的的天地間,隱約可見木亭中那個長衫背影。 未見其面,先聞其聲。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 那闊別經年的水磨腔,咿咿呀呀流淌四泄,熟悉的吳儂軟語在這異國他鄉,一入耳便叫人濕了眼眶。 阿繡腳步微頓,耳邊聽小六子絮絮叨叨的說: “所有人都以為爺醒不過來了,可他醒了,所有人都以為爺再也站不起來了,可他站起來了,醫生為爺制定了三年的復健計劃,可他只用一年就恢復如初了。醫生說他毅力頑強,這是醫學史上的奇跡,可支撐著爺的明明是小姐!” 他擦了擦眼角,嘆了口氣:“少爺寫來的信我藏著掖著不敢給他看,爺心心念念就是小姐給他留的話,說等他身子骨好利索了,接他回國。之前南京出事的消息被爺知道了,他成宿成宿的枯坐到天明,念叨著要回去。如今國不成國,家不成家,我怕是再也瞞不下去了。阿繡姑娘,您勸勸他?!?/br> 阿繡緩緩走過去,靜靜的聽著那戲詞接著唱著: “那一答可是湖山石邊?這一答是牡丹亭畔?嵌雕欄芍藥芽兒淺,一絲絲垂楊線,一丟丟榆莢錢......” 游園一夢終是醒了,鏡花水月,人去樓空,世間過盡千帆,就剩他一人還滯留在原地。他在這凜冽寒冬尋春花爛漫,在這寂靜曠野尋舊夢前緣,在這大洋彼岸尋那倜儻少俊,可尋來尋去都不見。 牡丹亭,芍藥欄,怎生這般凄涼冷落,好傷心人。 “偶然間心似繾,在梅樹邊。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他明白,其實他都明白,??菔癄€,他等那人不會再來。 “我麗娘呵,少不得樓上花枝也則是照獨眠?!?/br> 最后一句這樣凄凄慘慘的拋出來,好似杜鵑啼血,天地絕響。 四野寂靜無聲,他不動,不語,維持著最后一個甩袖的動作,固執的不肯轉身。 阿繡心有不忍,低低喚道: “梁大哥?!?/br> 他雙肩輕輕一顫,過了半晌,才慢慢收了勢,緩緩轉過頭來。 那一眼痛徹心扉,那一眼淚入愁腸,可他唇邊卻是淺淡笑著,渾若無事,云淡風輕。 “阿繡,你來了?!?/br> “梁大哥...” 阿繡哽咽了一瞬,垂下眼眸,輕聲道: “阿瑜不會來了?!?/br> “耀中也不會來了?!?/br> “是我沒用,雪上加霜,連累了他們?!?/br> “梁大哥,你要幫我?!?/br> 梁瑾垂下的雙手不自覺攥緊成拳,所有最壞猜想全被證實,所有最差結局都被應驗,這一刻猶如五雷轟頂,天旋地轉。 他覺得自己傷病的右腿有些無力,踉蹌了下,才勉強站穩,嘶啞的開口: “怎么幫?” “勿歸勿念?!?/br> 阿繡慘淡一笑, “二哥哥說,等他,等一切都結束的那一天,他會將阿瑜完完整整的帶回來?!?/br> 作者有話要說: 1.下章持續高能預警 2.留言前五送紅包(留言為十五字以上有效正面留言,無效惡意留言順延),請大家積極評論留言~ 第121章 自兩年以前, 碧云天老板遭遇日本人刺殺暗算,在爆炸中昏迷不醒, 赴美求醫之后, 彷如石沉大海,再無聲息。 此后謠言四起, 真假難辨,有人道云老板重傷難治,早已香消玉殞, 有人道其性命雖保,傷及筋骨再難登臺,也有人道碧云天根本無病無傷,只是為了躲日本人,這才隱姓埋名, 逃往海外...... 一時間眾說紛紜, 同情有之, 擔憂有之,敬佩者有之,痛罵膽小懦夫者也有之。 終于在兩年后的今天, 在這個辛亥以后最嚴寒的冬天,在這個四萬萬國人同悲同苦的時刻, 在這個東亞西歐狼煙四起的光年, 消失在人們眼中許久的碧云天突然現身,公開接受了美國《紐約時報》的專訪。 一夜之間,海內外所有華人報紙相繼轉載, 人們爭相拜讀,一字一句從頭到尾看完,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云老板在專訪中對刺殺及傷病之事絕口不提,卻拋下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云某自今日起,蓄須息影,立誓明志,戰火一日不停,云某一日不登臺,抗日一天不勝,云某一天不開嗓。天下諸公,皆為所證?!?/br> 此言一出,街頭巷尾,婦孺老友,奔走相告。 國人來不及驚慌悲痛,緊接著另有消息見報,鋪天蓋地,措手不及: 顛沛流離,患難真情,前緣舊愛,往事如煙,今有碧云天與方阿繡簽訂終身,結為夫婦,愿今生相依成命,悲喜與共。 那日阿繡對梁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