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我故意裝的蠻不在乎,又突然想起了那紅裙姑娘。 “對了,上次一起吃飯的叫湯堯的,我走之后你們有聯系嗎?” 白帆一臉輕松的說: “有聯系啊,閨蜜嘛,我倆一直很好” 我嚇的趕緊囑咐道: “白帆,有些事我不好直接跟你說,但是你相信我,在你出差的一周里,這個湯堯已經不是之前的湯堯了” 白帆聽懵了,笑著說道: “你說什么繞口令呢,別那么神神叨叨怪煩人的” 我還要說話,白帆已經聽不進去,一個人朝前走了。 去了開發區這幾天,都是小六替我跑車,今晚再握著方向盤,都有點不適應了。 去造紙廠的一路,依舊上來很多村民,我惦記著去唐洼子,便有意跟老鄉套個近乎。 離我駕駛座最近的是一個背著孩子的中年婦女。 我瞅了他一眼,笑著問: “大姐,今天菜賣的咋樣?” 這大姐站在一邊緊繃著臉,沒好氣的說: “還行” 我見這位大姐沒心思跟我搭話,就不再自討沒趣,好好開我的車了。 待到了造紙廠終點,老鄉們陸續下了車,我發現大姐站著的位置,掉了一個紅色紋繡的布口袋。 這布口袋繡的十分好看,口袋口扎的很緊,我也沒打開看是什么東西,摸起來倒是像一小節樹枝。 我心里一直惦記著關軍這個人,心神不寧的開了幾晚車,便趕緊找老劉商量著提前去唐洼子。 老劉拗不過我,最后還是跟我啟程去了唐洼子村。 唐洼子村是我們市有名的菜農村,這里到處都是大片大片的大棚菜地。 和虎腰山不同,我們走在村路上,有很多村民主動和我打招呼。 我笑著推了一把老劉說: “老劉你確定來過唐洼子村嗎?這村民多熱情,也不像你說的容不下外人” 老劉還是面色沉冷的樣子。 “我是沒來過,就是聽說的” 由于上次在虎腰山害死了村長,這一次我說什么也不同意找唐洼子的村長了。 我們商量著,隨便找一戶房子大的,給他點錢住在那里也順便打探一些關軍的消息。 在村邊路口我們瞅見一戶三座大瓦房的人家,便過去跟老鄉提出住宿的事,沒想到這老鄉答應的十分爽快。 這戶人家是個大家子,上下三代同堂,吃飯的時候要在院子里放一個大圓桌子,擠滿了人,十分熱鬧。 我跟老劉借了光,也跟著擠在一起,見來了客人,老鄉還加了好幾個rou菜。 席間,我突然注意到和我正對面坐著的,正是前幾晚坐我車還掉了紅口袋的大姐。 我高興的跟她打招呼說: “大姐,真巧,前幾晚剛碰見,沒想到現在又一個桌子吃飯” 這大姐笑著看了看我說: “是嘛,我記性不好不記得你了,你也在地里干活了?” 我搖了搖頭說: “不是,大姐前幾晚上咱倆是在車上遇見的,你忘了啊,你就站在我旁邊啊” 我這話一落,一桌子人都不說話了,有的人正往嘴里夾著菜都僵住不動了。 這一桌子人的眼光都轉向看我。 桌子上一個位大哥說: “老弟你認錯人啦,我妹子整天在地里干活,啥時候坐車出去了” 這話把我說的一頭霧水,我雖然健忘,可是并不臉盲啊,這大姐前幾晚明明就坐車了咋還不承認呢? 我把我飯碗放下,掏出那個紅色口袋說: “大姐你不是去城里賣菜嘛,下車時候還掉下了這個口袋呢” 這大姐一臉迷茫的望著我,接過紅色口袋說: “這口袋倒是挺好看的,可也不是我的啊” 大姐一邊說著一邊解開了系住袋口的繩子。 口袋剛解開,順著袋口掉出了里面的東西,這一桌子的人都嚇的四散而逃! 一節人的手指骨??! 第三十二章 三戶關家 口袋里的手指骨掉在了飯桌子上,這飯也不用吃了。 把這一家人嚇的雞飛狗跳,等他們緩過神來,我和老劉就被棍棒哄了出去。 飯只吃了半飽,走在村路上,越想越氣。 人是她,東西是她掉的,轉頭就不承認了。 老劉在一邊嘆了口氣。 “我說你這個人就是較真兒,這姑娘半夜三更從城里往回走,還不承認,你不懂人家啥意思?” 老劉這么一說,我猛然醒悟。 一拍腦袋喊道: “哎呦,我真是智障,這還讓我公開了,怪不得她不承認” 我又想了想問道: “但那個紅布袋和手指骨呢?那大姐咋能有這個?” 老劉搖了搖頭。 “我是看這個姑娘沒啥問題,這個紅布袋子不像是她的東西” 想想也是,當時也有不少老鄉圖方便從前門下車,說不準是誰正巧掉在了大姐的這個位置了。 飯也沒吃成,也沒地兒住了,我跟老劉又打聽了幾個老鄉,了解到這唐洼子村一共有三戶姓關的。 索性先去最近的一家砰砰運氣。 在經過村岔口的地方有一棵大垂柳,這棵樹十分粗壯茂盛,看樣子得有個百八十歲了。 從岔口往左拐,就是第一戶姓關的人家。 這家房子在地頭兒上,屋子上的瓦片都已經嚴重老化,墻面上也有很多裂紋,顯然是一戶貧困人家。 我與老劉進屋去看,這屋子里更是破破爛爛,一個老太太正坐在小凳子上往灶臺里添火。 老太太見我倆進屋,沙啞著嗓子問道: “不認識你倆,有事?” 我看老太太歲數挺大,怕她耳聾聽不清,趕緊往前走幾步說: “大娘,我們是城里來的,您家里人呢?” 老太太擺了擺手。 “自己住” 這房子雖然破舊,但是畢竟也有東西兩個屋子。 我從兜里掏出一百塊錢,遞給老太太說: “我們倆在您這住一晚上再吃頓飯,您看行不?” 老太太沒有接錢,把我手一推說: “住唄,空著屋子,不要錢” 從進村到現在,我遇見的都是善良淳樸的村民,根本就沒有老劉和白帆說的什么不歡迎外來人的情況。 雖然老太太不接錢,但我還是在心里做了決定,等我離開的時候,把這錢就留在炕上。 老太太行動不大方便,見多出了兩個人,又掀開鍋往里扔了兩塊rou。 西屋本是堆放東西的倉庫,我和老劉簡單收拾一下便去廚房幫忙了。 這頓晚飯吃的很踏實,老大娘待客也著實真心實意,飯后還給我們倆一人倒了一杯開水。 我捧著熱水杯,到外邊散步。 鄉下的七點多鐘,正是村民們勞作一天之后晚飯的時間,遠遠看去,家家屋頂都冒著炊煙。 特別有畫面感! 不一會功夫,便溜達到了村岔口的那棵大柳樹下,此刻正有一個頭發雪白的老頭坐在樹下納涼。 我見老頭歲數頗大,應該是這個村子里的老一輩了,或許能打聽到一些關軍的下落,便湊了過去跟老爺子挨著坐下。 “大爺,吃完飯啦?” 白發老爺子轉頭看我一眼笑著點點頭。 “大爺,您在這村兒里邊,住挺多年了吧?” 老頭“哎呦”一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