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你也可以這么厲害啊,你是公主,是他們的皇妹,皇舅舅疼愛你,你無需害怕什么?!北绕鸹首?,天和帝的皇女只有五個,五公主又是最小的一個,而且現在其前面的諸位公主都已出嫁,所以天和帝對自己唯一還沒有出嫁的小女兒還是有幾分慈愛的,就算五公主母妃不受寵,五公主憑著天和帝對其的這份疼愛,在宮中也是沒有人敢怠慢的存在。 “也不是全都害怕,大皇兄雖然身體不好,也不常見,但對我也是耐心照顧的,四皇兄,除了在宮宴上,我幾乎沒有見過他了?!庇峦踝詮耐跫业氖潞?,幾乎是頹廢的狀態,整日在府中買醉,已經快漸漸被朝中所遺忘了。 “我最喜歡七皇兄,他以前經常給我和皇姐們待一些宮外的玩意兒,和七皇兄說話也很有趣?!闭f到趙王,五公主臉上洋溢著笑意,可見和趙王的關系很是不錯。 “八皇兄總愛冷著一張臉,不怎么愛說話,但有一次我的風箏落在了樹上,還是八皇兄給我拿下來的?!?/br> 沈皎明白了五公主的意思,韓王是一個面冷心熱的人。 “九皇兄也很好,待我很和氣,也很關愛?!蔽骞鹘又u價道。 “那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呢?”沈皎問著被五公主遺留下的兩個兄長,其余的皇子都是五公主的弟弟,連出宮建府的年齡都沒到,不屬于這次的談話范圍。 “太子皇兄是儲君,對我們幾個姐妹都一視同仁,雖然對我們很溫和,但還是太威嚴了些。但太子妃嫂嫂很讓人親近,對我們平日里十分照拂?!?/br> 沈皎明白,太子是儲君,特別是這些年在朝堂上越發進益,周身的氣勢也越發威嚴,不怒自威,越發朝天和帝看齊,所以就算再將態度放得溫和,也會讓人感到那股氣勢。 至于被五公主主動提起的太子妃,沈皎知道太子妃長嫂的風范已經深入人心,太子有太子妃的幫助,在奪嫡之爭中會走得更順。 “至于六皇兄,除了對三皇姐還算和氣,對我們都是愛答不理的,有時還對我們挑錯教訓?!闭f到晉王,五公主一臉的不喜歡。晉王在朝堂上得勢,她母妃告訴她要忍耐些,所以她一般都是對著晉王能避就避,避不了時,晉王說什么她就聽什么,盡量克制自己不和晉王起沖突。 聽完五公主的評價,沈皎知道這也是宮中大部分公主和嬪妃對諸位皇子的看法,這也是諸皇子留給世人的印象。 晉王似乎對自己給人的印象毫無察覺似的,沒有要改正的意思,而燕王和其臣屬似乎也沒有勸誡的意思,這就更有趣了。 “今日有太子皇兄和六皇兄在場,所以我才會那么害怕?!蔽骞骱蜕蝠ㄇ那牡氐?。 “以后我護著你?!鄙蝠ㄐχ?,“你就不會害怕了?!闭f完還用手握了握五公主軟乎乎的小手,手感和之前一樣好。 五公主雖然不是小時候那樣胖乎乎的,反而苗條的很,但這手依舊是個小rou爪,連也依舊圓圓的,很是可愛。 “我可是你表姐,應該是我保護你才對?!蔽骞饔X得自己身為jiejie,怎么可以讓meimei保護呢,立時承擔起責任來,英勇地說道。 沈皎看著五公主的樣子笑得很是開心,五公主被其母妃保護的有些單純,但卻很是惹人喜歡。她和五公主的感情雖不如和謝晴一般深厚,但卻也十分不錯。 和五公主說笑著進入后院,與淑惠長公主和太子妃告別后,沈皎和五公主便融入到玩樂的氣氛中去。 之后的宴會,她在后院中再沒有聽到任何波瀾。 宴會后,回到院中,細雨整理著眾人的賀禮,沈皎吩咐道:“將諸位殿下的禮單拿過來……還有衛家的禮單?!?/br> “是?!奔氂陸篮?,又問道:“郡主,衛賾大人之前還命人單獨送來一些禮物,是一塊拿過來嗎?” 第111章 賀禮 “哦?”沈皎聽到細雨的回稟, 有些詫異,“衛賾大人什么時候送來的禮物,怎么沒和衛家的禮單一起?” 大家族送禮, 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名義送來禮單, 除非是提別親近的關系, 才會單獨拿出自己的禮物,比如她和謝晴這般的好友,而衛賾, 他們之間的關系……無論怎樣, 終究不為世人所知,在他人看來,還遠遠沒有到可以單獨送禮的地步。 況且, 衛賾前日被天和帝派出京,這兩日正在京中各個郊縣考察各縣吏治,每年天和帝都會在這個時候派親近的人查訪京城周圍各縣的民情,今年被派出的正好是衛賾, 這也是今日她沒有見到衛賾的原因。 只是她沒有想到,衛賾在京外, 還會派人給她單獨送上生辰禮。她一開始要看衛家的禮單,不過以為是衛賾將禮物和衛家的禮單一塊送來了。 “回郡主,衛賾大人的禮沒有走前院, 是阿默遞了消息進了郡主的外書院, 我和輕風去親自接過來的, 原以為是衛賾大人送給郡主的書籍, 卻沒想到是給您的生辰禮?!奔氂甏鸬?。 沈皎點頭,衛賾之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令阿默給她送幾本書來,為了方便,她便命人告訴門房,讓阿默遞消息給細雨和輕風,讓她們三人做個交接,時間久了,就成自然了,細雨和輕風每次見到阿默,都只以為他是來送書的。 “注意一些,不要再有下次?!鄙蝠ň媪艘痪?,也沒再說什么。 “是?!奔氂旰洼p風趕緊應諾,這次確實是她們疏忽了。衛賾大人給郡主送書,是公主和國公默許的,畢竟以梁國公府在文壇上的地位,有些書確實不太容易得到,又不忍郡主連個放松的愛好都得舍棄,才許了這件事,但不代表公主和國公會允許衛賾大人送別的東西給郡主。 且郡主只讓她們從阿默手中拿書,其余的事從沒吩咐過。這次,確實是她們的過失,郡主寬宥了她們一次,但絕不會允許她們有第二次。 “將禮物拿過來,我看一下?!鄙蝠ǚ愿乐?。 她和衛賾之間的感情,這些年平穩地進行著,沒有什么激勵的愛情故事,只是如溫水一般,溫潤著兩個人的心田,早以習慣了對方的存在。且兩人幾乎已經默許了這段婚姻的存在,但現下的局勢,不允許他們草率的宣布兩人的關系。 他們需要一個契機。 來讓她和衛賾的婚姻,成為天和帝愿意看到的存在,也不讓沈家因她被牽連進奪嫡之中。 盡管這個契機不知會等多久,她們也會耐下心等下去。 細雨應諾后,起身將衛賾送上的禮物拿了上來,最上面的兩個小盒子中裝的,一個是奇楠香爐,以最為珍貴的綠棋制成,敦厚而不失靈巧,小巧精致,爐內散發著濃郁的香蜜韻,外面亦有淡淡的幽香。沉香之中出奇楠,奇楠之中以綠棋最為珍貴,由此足可見這件香爐的珍貴。 另一個是一個羊脂玉鐲,色如截脂,通體瑩潤,最為難得是其中沒有半點瑕疵,這樣的品相便是在這幾年的貢品中都沒有一個能如此無瑕。 單單是這兩樣東西,便不是輕易能尋到的,更不要說在這兩件物飾盒子下面,那只大盒子里裝的書籍。 因最近御史彈劾山東布政使一事,涉及河道。河道治理歷來都是事關朝堂的大事,但怎么治理河道,她對此卻是一竅不通,所以這些天正在搜集古來至今治理河道的書籍,想要研讀一番,但這樣的書并不是很多,很多都是孤本,崇文館的御書樓中雖也有典藏,但卻不多,她正在犯愁,卻沒想到衛賾會將這些書在今日給她送來。 這些書籍的價值,比今日送來的任何禮物加起來都高,即便是現在的新抄本,翻看書本,看著里面熟悉的還泛著墨香的字跡,沈皎臉上露出了淺淺的笑容。 將這些書鄭重的放在書房后,沈皎才拿起細雨呈上來的諸皇子的禮單翻看起來,雖說這些禮單都是由皇子妃準備,大同小異,且她的生辰,每年天和帝都會厚賞,皇子們也都聞風而動。 諸皇子的禮單中,太子的禮單與往常一樣,是最為厚重的,雖然按照禮法,諸皇子的禮單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超過太子的,但是太子的這份禮單算得上是極為用心了。 隨著她年歲越大,在天和帝身邊的時間越長,她和諸皇子之間便注意保持著距離,和太子之間也一樣。她這些年除了和衛皇后與太子的兩個嫡子蕭銘和蕭鑠之間關系還算親密外,和太子之間已經不同小時候那般親近了。 但這些年,這些厚禮的出處她還是明白的,三年前她不經意地暗示過太子對于晉王的態度之后,太子在她每年生辰的時候,禮物便比之前用心起來。這些年,也一直如此。 當時她是因著衛皇后對她真心關愛,在太子對她的問話,表情有些迷惘時,才會對對其回以暗示。之后,她和太子也沒有因朝政上再接觸過。不過,這些年太子在對待晉王的處理上,很是得體,既能穩穩地壓住晉王,又不會給顯得可以打壓晉王,在天和帝和朝臣面前,也不會落得一個容不下兄弟的名聲。 雖說天和帝是希望以晉王和燕王來磨礪太子,但卻不希望看到太子容不下兄弟,用盡全力打壓晉王一系。天和帝雖然是帝王,但心中還是有著為父之心的,且天和帝年齡已經不小,越來越喜歡看到諸子孝順,兄友弟恭的場面,太子在這方面一直做得不錯。 因著她那句暗示,太子這些年對她一直很是禮遇用心,還持續三年,單這份對有功者能記于心,不忘情的性格,便能得到不少朝臣的心。這樣的上位者,才值得人去效忠。 單就這點,太子便比晉王要得人心的多。 除去太子的禮單,其余已經封爵的皇子中除去晉王外,禮單都差不多,若是硬要比較的話,應是燕王的禮更重些,但重的不是很惹人注目,只是有些禮物更精美用心符合她這個年齡而已。 燕王,無論做什么是都會讓人感覺他的心意,而且這份心意,會讓人感到舒心,即便是你知道他這是帶有目的性的,也不會厭惡。 至于晉王的禮,沈皎覺得若不是因為他是皇子,送的太輕有失他的身份,再加上天和帝有時會過問她的生辰宴,不來會被責罵,沈皎覺得晉王也許連這賀禮的面子情都不會給,更別說親自前來。 她和晉王之間因三公主之事結下的梁子,她覺得晉王會記恨她一輩子,在加上晉王和沈家之間的事,她覺得若是晉王真的有朝一日能夠問鼎那個位置,以晉王的這種性格,等待沈家和她的不用想,都知道會是什么。 不過,與現在的她和沈家來說,晉王對她們還構不成什么大威脅,只是惹人厭惡而已。 若是有一天,晉王連這份面子情都不愿維持了,沈家也不會害怕。 看完諸皇子的禮單,沈皎想到才開始思索今日困擾她一天的事情,天和帝用這偌大的陣仗來為她慶祝這小小的生辰,究竟想做什么。 雖說她前兩年的生辰沒有大辦,但天和帝這次的賞賜比之前多出兩倍還多,還同意讓太子屈尊前來,這樣的做法,讓她有些想不通。若今日是她的及笄禮,這樣的陣仗她還能覺得是正常,但這只是一個生辰,她又非長輩,怎么能勞動太子這個儲君親自前來? 這樣的榮寵未免有些太過了,她真的不明白天和帝究竟是什么心思。 想不通這件事,沈皎也不愿再糾結下去,勞累了一天,已經很是疲倦,洗漱一番后,便直接上床休息了。明天,她還要繼續早起去崇文館進學,今天是她生辰,這一天的假期,還是去找天和帝特批的。 作為一個學生,明天又是需要早起上學的一天。沈皎表示她已經不記得自己睡覺睡到自然醒是什么時候的事了。 第二日清晨,沈皎和往常一樣,前往崇文館進學,在被張博鈞要求補了一個時辰課后,才被放行前往紫宸宮。 到達紫宸宮后,沈皎先對著天和帝謝恩,天和帝饒有興趣的問起昨日宴會上的是,她明白天和帝的意思,先撿有趣的說了幾句,逗得天和帝心情不錯,才又講求晉王挑事,太子反擊和諸皇子之間的對話,天和帝皺了皺眉頭,很是不悅的樣子,“老六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了?!?/br> 對此,沈皎不可置否,但也知道這不是她該插嘴的時候,不予評價。 沈皎等天和帝平靜后,又和天和帝說笑了幾句,才試探著天和帝對于昨日太子親自前去的原因。 但天和帝的回答卻有些出乎她的意料,天和帝笑著看著她道:“朕年紀已經不小,還能護得了幾時,但太子卻還是儲君,正值盛年?!毖壑谐錆M了慈愛。 第112章 慈愛 沈皎聽到這句話一怔, 還不等她回過神來,天和帝的聲音便再次響起。 “昨日太子來見朕,自己提出要親去為你恭賀生辰, 朕思索了一下, 便同意了?!碧旌偷蹨睾偷乜粗媲暗纳蝠? “除了太子,便只有你是朕親手教養出來的,你救過朕兩次性命, 雖說是朕的外甥女, 但在朕心里,你和朕的兒女一般沒有區別,朕自是要護你周全?!?/br> 天和帝說道這微微一嘆, 似乎有些落寞,“雖說每日聽著人喊朕萬歲,可世間哪有人真的萬歲過?朕這兩年感覺到越發的吃力了?!闭f道這,天和帝自嘲地笑了笑。 “朕又能護你到幾時?” 沈皎看著天和帝有些傷感的樣子, 這是她從未見過的一面,天和帝今年已經五十了, 在前世平均壽命七十多的時代,這個年齡還是人生中的壯年,事業中的巔峰期。但在大齊, 已經算是不小了, 更何況還是一個cao勞天下事的帝王。 在這個年代, 能活過七十的帝王兩只手都數得過來, 帝王每日要cao勞的事情太多,特別是想成為一代圣君的天和帝,每日所耗費的心神就更不必說了。 所以,其現在有遲暮之感,實在是在正常不過。 雖然是正常,但是看到天和帝這副樣子,她的眼眶酸澀的厲害,“皇舅舅……” 還不待她說些什么安慰的話,天和帝便沖她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太子是儲君,正值盛年,這些年歷練地很是不錯,他愿意和你親近,你也不必刻意回避。日后……,有太子護著你,朕也不必擔憂?!?/br> 天和帝知道,這些年沈皎刻意和諸皇子之間保持距離,是為了避嫌,因此才有了這句話。 沈皎感受到天和帝看著自己慈愛的眼神,心中很是震動,她雖然知道天和帝待她有幾分慈愛之心,卻沒有想到他會為考慮到這個地步,甚至同意她和太子親近,這是一種太大的退步。 “皇舅舅待元嘉之恩,元嘉叩拜?!彼皇浅C情的人,這個時候什么撒嬌奉承,亦或是安慰天和帝的話,都沒有必要說出來,最鄭重的感謝,明白天和帝對她的真心,比一切都來得重要。 沈皎對著天和帝莊重地行了大禮,天和帝也沒有阻止,在她行完后,才叫起。 沈皎起身后,就聽到天和帝強調道:“但是這分寸還是要注意?!?/br> 沈皎應諾。 隨著這句話后,天和帝周身傷感的情緒逐漸消失不見,恢復原來的強勢和精明。 之后,天和帝便繼續教授沈皎朝政之事。 最近,朝中最為繁忙和要緊的事情,便是天和帝的萬壽節,今年是天和帝的整壽,禮節也會隆重很多,比如天和帝會召一些邊關將領回京祝壽,以示恩寵,不能回來的將領,天和帝也會賜下豐厚的賞賜,還會對邊關的將士賜酒等,以示隆恩。 另外,各地的督撫等封疆大吏也會受召進京,各地的附屬國也會派遣使者來朝恭賀,這些都是需要仔細計劃和安排的,什么人能回,什么人不能回,都是需要細細考量權衡的。 另外,在大齊,萬壽節對百姓來說最重要的是,帝王會在這一日做出一些減免賦稅徭役,大赦天下等政策,這才是百姓關注的重點。 但這樣的政策,又豈是輕易能做出的決定,首先要根據國庫和各地的情況,再加上邊關是否會起戰事等,各地不同人的戶籍不同,做著不同的職業,承擔著不同的義務,這些都要一同考慮好后,才能做出決定。這樣的工作量可不是輕易能完成的。 但索性天和帝萬壽,距今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事都會被處理好,得出結果。 想要成為一代明君,治理好一個國家,每做出一個政策,其中的艱難豈是外人能體會的。 學習朝政,可不是只會那些詭譎的朝堂爭斗,更多的是要學習怎樣處理政務,做出既有利百姓又利于朝堂的決定,在百姓和朝廷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是永恒不變的。 雖然學得艱難,但并不痛苦。 一日后,天和帝在朝堂宣布各國使節要入東宮朝見的圣旨,據說,當時晉王的臉色十分難看。 之后,晉王對各國使節的接待很是敷衍,要不是燕王在一旁規勸,估計有失禮節的事情都會發生。 除此之外,晉王這幾日在朝堂上火氣似乎也很大,對不少不是自己一系的大臣隨意參奏頂撞,除了首當其沖的衛家,便是連天和帝的母族謝家,晉王也極為看不順眼,在朝會上,屢次不分是非,出言反駁頂撞,被天和帝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