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節
京師南部難民多往北移。流民不得入城,又無家可歸,便都聚集在城外,為了一口食物斗毆爭搶之事屢見不鮮。 有富戶大戶人家在南門外搭棚施粥,棚邊時時排著長隊。 曉春堂亦在南門外搭棚,除了施粥,還附帶看病贈藥,棚子里幾口大鍋,除了煮粥,還有專用來煮藥的。莫曉和趙堅白輪流去棚子里坐診。 他們這個棚子除了煮藥外,還有個與眾不同之處,便是人人都戴著一付特制的口罩??谡质怯檬當祵蛹啿伎p制,還帶銅鼻夾,能更好地貼合臉部形狀。 趙堅白在曉春堂坐診時,已經習慣戴口罩,并時時消毒雙手與用具,這是莫曉雇他時便明確要求的。 莫曉那套外邪最易從口鼻進入的理論雖然聽起來奇怪,但趙堅白有著多年從醫的經歷,一聽便覺得頗有道理,據他所知有些仵作亦有蒙著口鼻,甚至用布塞耳,薄紗掩目驗尸的做法,并不僅僅是為了減輕惡臭。 他只是沒見過哪個大夫自己這么做,畢竟偶爾感風不算什么大事,天天戴口罩卻顯十分麻煩。 但莫曉很把這當回事兒,自己天天戴口罩,趙堅白自然也不會有異議。 第158章 晉江獨家 【面圣】 施粥者多, 送藥者少,便有許多生病的人來看病領藥,幾天下來,藥材消耗不少。 好在莫曉早就開始儲備藥材,尤其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的相關藥物,她提前收購了許多,足夠維持一兩個月的。 因曉春堂的棚子免費贈藥,便有人不去城中醫館看病抓藥了,專從城中過來蹭藥。 趙堅白回曉春堂后對莫曉提及此事,問是否要把這樣的人送官。 莫曉自己輪去義診時也見過這樣的人,雖然穿著破舊衣衫, 但細觀其面容與手指甲縫,都是干干凈凈的, 與災民完全不同, 但她看只有零星幾個也就算了。 她對趙堅白道:“為難民準備的大多都是解表藥, 藥材本身價格不高,這些人喝也喝不去多少, 就算了吧?!?/br> 趙堅白卻是個頗守原則之人:“默許這些人來蹭藥,不就占去了災民的份額么?假使原本能治好百人的, 有十個蹭藥的, 就只能治好九十人了?!?/br> 莫曉微笑反問:“難道那十個蹭藥的不是你治好的嗎?” “呃……”趙堅白不由語塞,頓了頓又道,“但他們不是災民??!” 莫曉道:“這些來蹭藥之人,即使不是災民, 家境也定然不會富裕,甚至家境窘迫,才會做出如此之舉,得饒人處且饒人吧!何況也用不去多少藥?!?/br> 趙堅白終被她說服,點點頭道:“你說得是。那就算了吧?!?/br> 這一日輪到莫曉去城外義診,她所坐的地方在棚子一側,另一邊就是領粥的隊伍。她偶然會與排著隊的人視線撞上,發現有人在盯著她看。 曉春堂這一棚子的人都帶著口罩,頗為惹眼,有無知鄉民因此不愿到他們這兒來領粥,寧可去旁邊排老長的隊伍,亦有對他們指指點點議論的。因此發現有人盯著她看也沒有多在意。 但隔了會兒,這人過來看病了。等他排到莫曉面前坐下,莫曉替他診脈時,他仍不住打量她。 此人年紀不大,二十出頭的樣子,雖然破衣爛衫,蓬頭垢面,但近看五官端正清秀,看她的眼神也不太像是有惡意的樣子。 莫曉觀其面色,搭其脈搏,都與健康人無異,微覺疑惑。她索性直問:“這位小哥,你并無患病,過來是找我有事么?若是如此,不如直言相告?!?/br> 年輕人卻沒有說什么,一語不發地起身離開。 莫曉只覺莫名其妙,但緊接著就有人在她面前坐下求診,她很快忘了此事。 入夜后,芮云常來到曉春堂。 莫曉察覺他與往日云淡風輕的樣子略有不同,顯得若有心事。 芮云常洗漱后回主屋,見莫曉泡好了茶,不由微挑眉梢。 莫曉莞爾一笑,請他坐下,斟了杯茶給他。 芮云常見她這陣仗,便問:“今天有什么事嗎?” 莫曉搖搖頭:“不是我有什么事,是你有事,不妨對我講講?” 芮云常本就要與她說,只是沒想到先讓她看出來了。他道:“我要回司禮監了?!?/br> “回司禮監?那東廠呢?” “東廠暫時還不會回去。且我要忙一陣子,這段時間出宮不太方便?!?/br> 莫曉“哦”了一聲,其實他們都知道這是遲早的事,光是這樣不至于讓他顯得如此心事重重。 芮云常停了停后又道:“皇上要見你?!笔聦嵣闲麑幍鄄粌H是要見她,也是要用人。 莫曉心想難怪他會如此了。她問道:“什么時候?” “后日?!?/br> “這么急?”莫曉訝然。 芮云常點了一下頭:“這些天皇上在天壇,帶你進齋宮,比進禁宮要容易些?!?/br> 八月初四,天壇西門。 寅時剛過半,正是黎明之前最暗的時候。 莫曉換了身低級內侍的青貼里,戴著無腳圓帽,低眉斂眸地垂頭站在芮云常身后,整張臉都隱在燈火照不到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