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三十有三的溫向平似乎格外受時間眷顧,白凈的面皮一如蘇玉秀第一眼見他一般,加上文人儒雅的氣質和歲月沉淀的魅力,走在街上準能引來一幫大姑娘小媳婦兒回頭。 蘇玉秀這兩年沒少和李芝齡一起逛百貨商場買護膚品,再加上家里店里都順心,也叫人看不出來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江家的生意做的越來越大,如今在沽東已經買了三套房,甚至還有一套別墅,不得不叫溫向平佩服這夫妻倆毒辣的商業眼光。 兩家的孩子也一如既往的時常打鬧在一塊,感情越來越好。只叫在甜寶能熟練流暢的彈奏出『窗邊』后,竟然就迫不及待的彈給了江慎之聽。 一想到《窗邊》里男女主在鋼琴房彈著這首曲子一見鐘情,溫向平便忍不住黑臉。 他家甜寶還只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呢! 更讓溫向平心塞的是,蘇玉秀沒注意到事態的嚴重性跟著樂呵也就算了,連朝陽、蜜果兒這兩個娃娃也一個勁的把meimei/jiejie往江慎之面前推。 蜜果兒這個傻乎乎的小姑娘最近迷港劇迷的厲害,每天把結婚、對象掛在嘴邊。連字都認不全呢就知道給她jiejie拉郎配了! 溫向平真是恨不得把電視扔出去,只可惜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只當蜜果兒是童言童語,甚至樂見其成。誰叫江慎之那個臭小子,居然還給甜寶設計衣裳穿,俘獲了溫家從老到小所有女性的心…… 李芝齡倒是偷偷捂嘴笑個不停。 這次哪,慎之一定能提前好幾年給她娶回來個兒媳婦兒! 連載了近兩年的《蜀山》在給溫知秋帶來極大名氣的同時,也彰顯出了溫知秋本身深厚的實力。 溫向平并不是每日龜縮在家里足不出戶的人。相反,時不時都會去新周刊的辦公大樓參加定期舉辦的作家交流會。但凡遇到雜志的幾位大家講課――尤其是國家作家協會有一席之地的張肇嘉和余姚中二老,必然場場前往。更是拿著牛皮本認真聽講做筆記,身姿坐的尤為挺拔,面上專注之情更是萬分,絲毫沒有因為《蜀山》火熱就張狂自大的模樣,叫幾位大家都不由得暗自點頭。 綠肥紅瘦之時,余老主動找上了門來。 “知秋對今后可有什么打算?!?/br> 余姚中面上含笑。 溫向平恭敬有禮, “《蜀山》剛剛完成,打算著休停數月,向諸位前輩好生學習一番,亦多閱幾本書豐實自我,再做新作品的準備?!?/br> 余老暗自頷首,是個通透的。 于是笑著問道, “我這里有一個學習的好去處,知秋可有意愿一去?” 溫向平隱約有個飛逝的猜想, “莫不是……” 余老笑著頷首, “作家協會里人才濟濟,更有淵博深厚的前輩和大家,能在里面和眾位同行切磋求教,必然大有進益?!?/br> 溫向平自是知道這個道理,略一思索,便做了決定, “多謝余老引薦?!?/br> 余姚中笑著擺擺手, “你年紀雖然不大,底子卻極為扎實,思想更是靈氣十足、不受拘束。到如今發表的幾部作品,無一不是精品,進協會是遲早的事情。我和張老不過是占了你個便宜,厚顏做個領路人罷了?!?/br> 頓了頓,又道, “知秋這幾日有無事?如若方便,咱們盡早去京市把這事兒辦妥了如何?” 溫向平詫異,怎么這么急。 余姚中眼角的皺褶泛起暖意, “因著十年浩劫,遭受種種挫折就不多說,直到前年,作協的部門才恢復了建設,《小說選刊》正缺你這樣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今年年底要舉行會員代表大會,憑知秋你的本事,當選理事也是要得。如若錯過,太過可惜了?!?/br> 聞言,溫向平不由得驚訝。 他起初還以為是進沽市的作家協會,聽余老這么一說,竟是要推薦他進華國作協了。 溫向平倒不是覺著自己實力不夠而心生退意,只是這消息也太過突然。 他一介平頭白身,想要進入華國作協,首先須得加入地方協會成為會員,然后由作協會員推薦,在經專家咨詢委員會審議通過,會員發展大會審議后才能正式對外公布新成員的名字,流程不可謂不繁瑣。 如今卻要一口氣吃成個胖子,直接跳到無數作家夢寐以求的位置…… 而如今已經近十月份,雖然辦完手續后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卻仍然稱得上是慌忙倉促。必定是有什么讓余老不得不推薦他進作協的機會。 這讓溫知秋對余老的說辭,七分信三分疑。 余老見溫知秋眼底的了然,皺褶的臉上泛起了赧意。半晌,搖搖頭苦笑道, “知秋通透啊――” 雖然港省如今的領土權還沒有回歸華國,但大陸和港省的交往自改革開放后已經日益密切,其中一項交融碰撞的,就是文學。 大陸禁錮思想近十年,古籍珍本毀了大半,文學水平倒退數年。港省卻憑借著開闊的政策和經濟蓬勃的發展著,涌現了不少卓越,甚至堪稱不世之才的文學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今年五十有四的查世良。 查世良―― 溫向平心中一震,不由得將身子又坐正幾分,面上顯出嚴肅夾雜著敬仰。 不像溫向平是占了眼界領先數十年的優勢,查世良是實打實的,在當下憑借著超越時代的思想,創造了一整個武俠世界的體系,開創了武俠小說的先河,此后數十年間的武俠仙俠等一系列的設定,莫不是從查世良的作品中延伸發展而來。 本質上來講,溫向平也要恭恭敬敬的尊查世良為開山鼻祖。 而在查世良三十一歲那年,發表的第一本風靡港省的武俠小說《古墓傳奇》,卻因著大陸和港省的隔離而被阻擋在外。一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古墓傳奇》才進入大陸。然僅短短三個月,就已在內地引起軒然大波。 隔空點xue的功夫,不見殘影的劍光,柔中帶著殺氣的白綾,莫不讓人興奮之余,又拿來和同樣神奇的仙魔法決對比。 彼時,正逢《蜀山》將近完結之時。兩大巨著棋逢敵手,熱度居高不下。街頭的孩童有叱著“空明拳”玩耍的,也有比著手勢施仙術的。人們的口中不是討論著景逍遙就是楊徹。到底是仙術更勝一籌還是武功玄妙不已,每天都有無數的蜀山迷和古墓迷在辯論,只在沽大,就已經舉行過不下三次的辯論賽了。 溫向平自然也在第一時間買了書來看,確實是數十年后仍然經久不衰的經典,哪怕是又一次再讀,也依舊津津有味。 然,溫向平并不以自己是后來者便心生怯意?!妒裆健饭嘧⒘怂囊黄难?,再加上時隔兩年重新修正,無論是文筆、人物還是情節設置都是溫向平的巔峰水平。自認與查世良在三十余歲時撰寫的《古墓傳奇》不遑多讓。 但撇去這些都不談,溫向平對于查世良這位祖師爺,心底是抱有百分崇敬的。查世良今年已經五十大幾,這些年陸陸續續出版的作品溫向平也一一買回來看過,再加上查世良還未出版但后世已見的作品,比之昨日又上數層樓。從資歷到實力,查世良都超出溫向平不止,叫溫向平心悅誠服。 余老嘆了口氣,苦笑道, “明年年初有個作家交流會,屆時,內地的、港省、琉省,甚至國外的作家都會匯聚一堂,真的是人才濟濟,群英咸集,可惜我們內地的作家……在小說這方面確實有所缺失,靈感跟不上嘍――” 余老這話并不是否定內地作家的水準,“正路子小說”寫的好的作家不在少數,只是感慨在高壓的思想禁錮下逐漸失了靈性,又正好撞上港省百年一出的查世良,撞上了前所未有的新思想,這才落了下風。 輸給自家人倒是不打緊,還能推著人進步,輸給外來國的作家到底跌份。有一個天馬行空又底蘊深厚的溫知秋在,也算是多了一張底牌。 余老自嘲笑笑,又道, “知秋也不必多想,我和張老都是寧缺毋濫的人,正如我剛才所言,你有實力,還有心性,只要你愿意,遲早能進作協,我兩不過是推了一把而已?!?/br> 溫向平垂眸斟酌了片刻,頷首應到, “那就多謝余老和張老為我引薦了?!?/br> 在得知溫向平即將入作協的消息后,饒是向來沉穩的羅家和也忍不住眉開眼笑, “這下可就成公認的大作家,再也不用擔心別人揪著資歷說事了?!?/br> 溫向平搖頭失笑, “到底是趁了便宜,要不是明年有個交流會,只怕我還得等個五六七八年才行?!?/br> 羅家和“欸”了一聲, “你這就妄自菲薄了,別說沽市,數一數,除了港省今年新傳進來的查老,除了幾位德高望重,成名數十年的老作家,整個內地,誰的作品能像你的一樣引起這么大的轟動。這至少證明,你的實力絕對是凌然大部分人之上的?!?/br> 溫向平將批閱完的《蜀山別傳》手稿還給羅家和,笑道, “瑜新和阿昀兩個孩子,實力也是有的?!?/br> 羅家和笑呵呵的接過來, “能得你這一句,兩個孩子能高興好久,比得到我的肯定都高興?!?/br> 說到后來又不由得帶上了一點酸溜溜。 溫向平故作無奈的攤攤手,隨即正經道, “孩子們是打算單出一本,還是跟著印在《蜀山》后頁?” 沒錯,因著《蜀山》在整片華國土地上的知名和熱度,在雜志上一連載完結之后,新周刊就聯系了作家將《蜀山》整個刊訂成一本書,等到一印完就要投入市場。 “還是讓他們自己出一本吧?!?/br> 羅家和道, “我和許社長出錢印上一千本先賣,銷量好了再加印?!?/br> 溫向平聞言笑道, “那敢情好,讓我也湊個股,阿昀畫的插圖頗好,瑜新的文章寫的也不錯,指定能大賣?!?/br> 羅家和笑得瞇了眼, “那就承你吉言了?!?/br> 加入地方協會要比進華國作協的手續簡單些,溫知秋的三部大作可以說在沽市已經是人盡皆知,再加上水平也受到了余老和張老及陸勝恩陸副編的公開認可,協會主席團一路綠燈,不出兩周,溫知秋便成為了沽市作家協會的一員。 國家作家協會的大本營在京市,溫向平自然得親自前往一趟,來回怎么也得一月有余,溫向平便抱了攜家帶口一起去京市的念頭。 正好無需趕稿一身輕,在這個交通并不發達的年代,如此一趟出行也是不易,趁作了旅游也不枉坐幾天幾夜的火車去一趟京市。 只是孩子們還沒放假,蘇承祖老倆非要留在家照看孩子和溫蘇記,到最后,就只有蘇玉秀陪著溫向平來了京市。 京市作為華國的首都,自然有與沽市不一樣的氣派,街上人流涌動,雖然樓層建筑與沽市相差無幾,然到底保存了雕梁畫棟,碧瓦朱檐的百年樓閣,比之沽市更多了一份傳承之味。 京市人流密度與沽市相比幾乎更甚,兼之人生地不熟,溫向平便囑托蘇玉秀在酒店等他回來,這才跟著余老和羅家和出了門。 有余老做推舉人,溫知秋在作協很快就辦好了相關的手續。主席團的一位成員笑著拍拍溫知秋的肩膀,對余張老道, “當真是后生可畏哪?!?/br> 《蜀山》在沽市引起的轟動并不是全部,就是在人才濟濟京市,“溫知秋”這個名字和其三部大作也是耳熟能詳。更何況其開創了仙俠流派的文學題材,不止在同齡人中,就是再往上加個一二十歲,也罕有能與之比肩的人物。 余老笑呵呵, “可不是,算一算,查世良寫《古墓傳奇》的時候,也才三十有五,正跟知秋一個年紀?!?/br> 兩位大家笑著攀談幾句,路過的一個中年作家聞言卻是忍不住看了立在一邊的溫知秋一眼。 這就是溫知秋? 男人眼中閃過一絲懷疑,看上去才多大?有三十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