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還得謝謝你們費這么大勁,又是接我們又是幫我們安頓的,這是我家鄉的小吃,帶回去給嫂子孩子們嘗嘗?!?/br> 雖然心里看不上,劉組長面上還是笑呵呵的收了。 臨走前,劉組長又突然對溫向平說道, “慶功宴的事兒,羅副編應該已經跟溫作家提過了,還請溫作家下周務必撥冗前來,雜志里的一應編輯可都對溫作家神往已久了呢?!?/br> 第57章 “還請溫作家屆時務必撥冗前來?!?/br> 劉組長臨走前留下這么一句。 溫向平心頭起疑。 只是參加一個慶功宴, 羅家和跟他說了還不夠, 還要楊主編的親信再親自來提醒一遍,似乎就怕他不去, 到底有幾分古怪。 但無論如何,紅星雜志是溫向平的東家, 這次又是第一次見面, 就算有什么古怪, 他也得去。 何況, 紅星雜志應該也干不出殺雞取卵這種事,那溫向平就沒有什么可忌憚的,就算人家要殺雞取卵了, 他一個人勢單力薄也是無法和紅星雜志這個龐然大物抗衡的,擔心不擔心也就沒什么用,心里提著點也就是了。 家里溫向平已經和蘇玉秀收拾的差不多,蘇玉秀和李芝齡也已經把家附近的供銷社和百貨大樓摸了個清楚, 這兩天時常手挽著手出去買衣服和家用物件,家里頭慢慢被暖壺、衣架、椅子填滿。 江河清最近也是不知道在忙什么, 每天早出晚歸的, 好在兩家就住上下樓, 兩家孩子每天待在一起, 大的帶小的,陪玩又教書的, 溫向平就在旁邊寫著自己的稿子, 有時再給孩子們講一講藍精靈和人猿泰山的故事, 日子平靜而美滿。 紅星雜志定的慶功宴就在開學前兩天的中午,溫向平一早就起了床,換上了蘇玉秀專門給他買來的新衣裳,版型很展,配著溫向平頎長的身形很顯挺拔舒展。 羅家和提前約好了時間,這天上午就過來接溫向平。 蘇玉秀叮囑道, “少喝點酒啊,喝酒前記著先吃些菜?!?/br> 溫向平自制力很好,喝酒也向來是小酌怡情,極少貪杯,她只是擔心溫向平被人灌多了酒胃不舒服,但到底羅家和在這兒,蘇玉秀也不好意思說的太明顯,畢竟是人家雜志開慶功宴,于是隱晦的叮囑道。 溫向平自然明白妻子對自己的關心,笑著對她點了點頭, “好――玉秀發話,我怎么可能不從。對了,我下午可能回來會晚一點,你們先吃,就不用等我了?!?/br> 羅家和和溫向平坐了一路公交,下了站又走了一截兒,一座四層的高大建筑就映入眼簾。 和膳居。 溫向平打量了一下這個和膳居。 一看就知道不便宜。 “走吧?!?/br> 羅家和帶著溫向平一路走到紅星雜志早就訂好的包廂。 一進包廂,溫向平第一眼就看見坐在主位上的富態中年人。 “哎呀,這就是溫知秋溫作家吧?!?/br> 中年人笑呵呵的走過來,就要和溫向平握手,身邊跟著的,赫然就是之前有一面之緣的劉組長。 羅家和介紹到, “這是咱們雜志的楊主編?!?/br> 楊主編握著溫向平的手似乎很是開心, “這次終于能一睹溫作家風采了,果然是文質彬彬,一表人才?!?/br> 溫向平也笑著道, “楊主編過獎了?!?/br> “來來來――” 楊主編帶著溫向平就往上座走, “一路過來,外頭日頭可毒吧,快喝點茶水降降暑,怕你們一路趕過來餓了,我剛剛就點了幾個沽市菜,你嘗嘗看合不合胃口,你再看看菜單,點幾個喜歡的,這茶水喜歡么,不喜歡咱們這就叫人換?!?/br> 溫向平跟著坐在了羅家和的下首,聞言笑道, “我剛來沽市,也不知道什么好吃的,還得勞煩楊主編多給我推薦推薦了?!?/br> 一邊說,一邊余光掃過羅家和壓抑著不豫的臉色。 羅家和從剛剛進包廂的時候臉色就不太好,似乎是看見了什么人。 溫向平似不經意的打量一圈包廂里的人,最終目光鎖定在一個看起來似乎頗為激動又強自按捺的年輕姑娘身上。 楊主編正隨口談著沽市的本地特色菜,好在他當了多年主編,各方面都有所涉獵,隨口說說也有很多可說,眼見溫向平已經跟今天的重磅人物對上了視線,楊主編立馬轉了口,指著右手邊的女青年笑呵呵道, “知秋啊,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你忠實的讀者,小董,她可喜歡你的《紐扣mama》和《大惠山》了,就期期盼盼著能跟知秋你見一面,正好今天要開慶功宴,我就把小董帶來了,也算是全了孩子一個心愿。哎呀,小董讀的是沽市大學吧?!?/br> 楊主編仿似完全不知情的突然想起。 小董絞著手指點了點頭,露出一個羞澀的笑, “對,開了學在沽市大學讀大二?!?/br> “那可真是太巧了,知秋今年也考到了沽市大學,讀的是中文系,這下和小董你可是校友呢,知秋,你說是不是?” 溫向平眉頭挑了挑,面上雖還笑著,卻意味深長的看了楊主編一眼,一言不發。 雖然溫向平和楊主編是第一次見面,但二人實際上已經有過幾次不愉了,可楊主編到底算是自己的上司,溫向平這次也是沖著處好關系來的,誰知一來,楊主編就給自己送了這么一份大禮。 要是普通的忠實讀者,溫向平自然會高高興興的給她一份親筆簽名,可問題是,這個小董,肯定不是個一般的,沒見劉組長都沒能坐到楊主編緊右手邊,而是被這個看上去還不到二十歲的女青年占了么。 楊主編這是――要把他拉出來給貴人溜溜,還是干脆打算賣了。 心下冷哼,溫向平面上卻絲毫不顯。 眼見溫知秋但笑不語,小董已經有些忐忑的看向自己,正好趕上服務員端著盤子進來,楊主編打了個哈哈,算是圓場, “你們校友隨后再自己聯絡感情去吧,反正來日方長,每天在學校里也時不時能見個面,不差這一會兒,現在還是先吃飯重要,知秋一路過來,肯定餓了?!?/br> 說著又招呼眾人坐,然后親自夾了一筷子魚,越過羅家和放進溫向平的盤子, “知秋快嘗嘗,這是咱們沽市極出名的五香熏魚,美味極了,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br> 同時借著夾菜的動作,楊主編快速的對溫向平唇語道, “市長千金?!?/br> 然后又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坐正了身子,笑呵呵的給右手邊的小董也夾了一筷子。 好在包廂里是兩個桌子,又都是圓的,不然就楊主編這胖乎乎的將軍肚,還真是很難這么輕易的跟溫向平說上話。 羅家和將這些盡收眼底,眉間不豫更甚,暗嘆了口氣,附耳溫向平道, “她不好得罪,至少先把這頓飯應付過去,隨后再談其他?!?/br> 溫向平也是知道這個理,只不過卻也不想這么輕易的就叫楊主編稱心如意,不然以后豈不是失了自主權,時不時要給他來個小李小王小方。 小董食不知味的吃了兩口,終于鼓起勇氣問道, “溫作家,你是中文系哪個班的哪,我是77屆金融系二班的,我叫董明珠,溫作家到時候要是有事可以來找我的?!?/br> 觀其語言神態,倒不像個仗勢壓人、蠻不講理的,似乎也以為他是知道今天這事兒的,又是個剛上大學跟根兒青蔥似的,溫向平不愿意為難小孩子,更不愿意拿無辜的人做筏子跟楊主編角力,也就笑道 “我是78屆中文系一班的,到時候還要多勞煩小董,那我就現在這兒謝謝了?!?/br> 董明珠聞言微微驚訝,似乎是驚訝溫知秋怎么沒參加去年冬天的高考,又或是參加了沒考上,但很有禮貌的把問題都塞回了肚里,一點也沒有探人隱私的想法,只是羞澀的笑,擺了擺手, “我還沒做什么呢?!?/br> 又崇拜道, “溫作家好厲害哪,竟然考到了一班?!?/br> 沽市大學各專業都是按照成績來排班級的,具體如何平衡不同省份試卷的,董明珠也不太清楚,每年學校都會在各專業通過期末成績重新排一次班級,她一進學校的時候在三班,這個學期才調到二班的,自然就知道進一班有多難。 溫作家果然是溫作家。 董明珠崇拜的看著溫知秋。 楊主編自然很是高興看到兩人交談甚歡。 溫向平卻很有分寸,并不一直跟小董說話,也不時跟桌上的其他人敬杯交談,只唯獨對楊主編和劉組長的話回的敷衍,當然,面上功夫也沒失了就是。 包廂里除了小董是個外來的,剩下的都是雜志里的編輯,自然跟溫向平不出兩句話就能聊到一處去,甚至另一桌的也端上酒湊過來加入話題,驚嘆著出自溫知秋之手的畫像。 小董沒能繼續跟溫作家說話,也不失落,反倒聽幾人討論著排版文稿之類的事聽得頗為入迷,楊主編見了也就沒什么話可說。 一頓飯吃下來,也算是賓主盡歡。 羅家和借著送溫向平回家的借口跟著他走出了一截兒去,等到后頭再看不見楊主編等人的影子,這才皺著眉頭道, “這件事我之前也完全不知情,抱歉,但我保證,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br> 這種情況,自然指的就是把溫向平當做商品往外頭推銷了。 至于楊主編之前為什么瞞著他和溫向平,大概是擔心溫向平得知以后會不愿意來,又或者羅家和會勸著溫向平不要來。 楊主編也確實是這樣想的,從來往的數封信中,隱隱能窺得溫知秋性子執拗,不想做的事誰也勉強不得,于是才有了今天這出。 又不是要溫知秋拋妻棄子,再說了,他愿意,人市長還看不上他,雖然那張臉稱得上俊俏,也不看看都多大了,還是個窮小子,更是個瘸的――雖然不怎么看得出來就是了。 不過是讓溫知秋稍微跟董明珠親近一點,這樣對雜志,對他自己都是極好的助力。 別看溫知秋現在名氣頗大,可在正兒八經的作家協會中,卻也只能算個無名小卒而已。 在享受到了來自市長千金甚至是市長的助力以后,他就不相信,溫知秋還肯放著捷徑不走,硬要憑著自己苦熬資歷。 羅家和心中雖然猜測出了一些楊主編的意思,可無依無據,也不能拿出來跟溫向平說。 溫向平自己卻不是個傻的,看見楊主編今天半殷切半恐嚇的也能推測出幾分。 羅家和說的溫向平都懂,可他心中這半天都憋著口氣,但他還真一時半會兒耐楊主編不得,也知道,羅家和雖然是雜志的二把手,卻也沒法兒完完全全跟主編對著干。 溫向平是和羅家和關系好不錯,可在面包之前,所有人都會有所顧忌,就是溫向平自己也不一定會為了朋友跟上司大鬧一場,或是干脆離職,如此也就需要多有忍耐。 可溫向平實在是被今天楊主編一副拉他出來展示貨物一樣的行為和理直氣壯的態度氣的夠嗆,心中已經對楊主編的功利厭惡不已,再多跟楊主編共處一個工作都難以忍受。 一瞬間,溫向平不由得就興起了跳槽的念頭,隨即,溫向平覺著這個念頭很可行,于是就開始認真思索起來跳槽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今天是……1978年8月29日,距離…只有不到四個月,到那時,一切離經叛道、天馬行空的思想思維都不會被大肆貶斥甚至是禁止,反而會成為推動人們思想空前開闊的推力,還會有大量的外國文學涌入國內,到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