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溫向平被連綿不斷的雨水糊的睜不開眼,他和其他幾個漢子一起把運來的木頭推直支在墻體上,下邊拿石頭摞著抵住,做一個簡單的支撐。 “弘陽在這兒看著!剩下的跟我去那邊!” 一群人就這樣隔十步立一根支架。 油布不夠,自然先緊著糧食,木頭樁子都被雨淋的濕乎乎,一抬起來先撒人一臉水。 抬得久了,力氣不夠,一幫漢子也咬牙堅持,連肩膀帶腰帶腿,能使得上勁的地方都能用。 木頭上面甚至還有倒刺,輕易就能在身上留道口子,可沒人在意。 此處人聲嘈雜,家里也不平靜,多少人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雨聲嘩嘩擾的人心煩意亂。 這夜,注定不是一個平靜的夜晚。 然而,不幸中總算有了個萬幸。 天色蒙蒙轉亮,雨勢漸漸減小,等天光大盛,已然雨后晴空。 趙建國蹲坐在糧倉邊兒上,一雙眼睛凈是血絲,眼袋黑青。 “這倉…怎么就能塌了呢…” 趙建國思來想去。 糧食是農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就算風調雨順,他也年年都會讓人加固檢查一遍糧倉,怎么就突然塌了呢… 不自覺捻起地上的土屑摩挲,漸漸卻停了動作。 趙建國將手上的灰放到眼前細細打量。 趙愛黨領著人把糧食都清點了一遍,又去紅薯地里看了一圈,這才過來。 “麥子不少濕了,如果能曬兩天,應該也能好些,只是質量怕要打個折扣。要是繼續下雨,只怕就要霉了。 “紅薯秧子有的泡爛了,剩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還能不能行,實在不行過兩天再重下一波。但往年存下來的糧食濕了不少,恐怕……” 趙建國揉了揉酸澀的眼, “趁著這會兒雨停,先找人過來把糧倉修好?!?/br> 趙愛黨應是,拔腳就走。 “等等,”趙建國又囑咐道, “寧可多找些人,今天一天也得補起來?!?/br> 趙愛黨明白,把糧食放在人家里一天兩天可以,時間長了,萬一今年真的有個天災人禍的,只怕就要出事兒了,哪怕老劉叔他們都是他爸信任之人,但畢竟人心是最禁不起考驗的東西。 于是鄭重的點點頭, “知道了,我今天一定給弄出來?!?/br> “去吧?!壁w建國疲憊的揮了揮手。 “對了,糧食先別急著往這兒運?!?/br> 什么? 趙愛黨詫異了,趙建國卻什么都沒說,只盯著糧倉的廢墟出神。 趙愛黨心里不好受,卻也知道現在不是松懈下來的時候,轉身走了。 為了盡快修補好糧倉,第五大隊甚至不惜用火來烘烤水泥。 “都仔細點,每個角都補實了,里外都烘透了,既然已經用火烘了,那就一次干到底,干的利利索索,別浪費了柴火?!?/br> 趙愛黨里里外外檢查著。 … “你是說,這石灰水泥有問題?” 劉老漢問。 趙建國點點頭, “沒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應當不是有心人破壞的??峙率乔皫啄暧晷?,糧倉尚能頂得住,今年一發大雨,這殘次品就露馬腳了?!?/br> “可萬一是別的原因呢?” 劉老漢斟酌道。 趙建國直起身來,望了望天色, “老劉,這天色,是不是又要下雨了?!?/br> 劉老漢瞧了瞧, “瞅著像是?!?/br> “那就等著吧?!壁w建國面上喜怒難辨, “看看用這批石灰水泥補起來的糧倉,會不會在另一場大雨中,不堪一擊?!?/br> …… 從昨夜一直忙到現在,溫向平可算能回到家里歇口氣。 此時,他正端著一搪瓷海碗面大快朵頤。 “小心噎著?!碧K玉秀掀了門簾進來,端了一碗稀飯。 蘇玉秀問,“再給你下一碗吧?!?/br> 溫向平吃得頭也不抬,只擺擺手。 火速干掉一碗面,溫向平這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爸呢?” “爸回來的比你早,這會兒已經歇著去了?!?/br> “朝陽甜寶呢?” “趁著好不容易放晴,媽帶著割豬草去了,后院的豬這幾天都餓瘦了?!碧K玉秀說, “水給你燒好了,洗個澡再睡身上舒服點?!?/br> 溫向平驚訝的看著妻子,自己什么時候有這種待遇了。 蘇玉秀被他看的不自在,收拾了碗筷離開。 溫向平卻無力多想,飛快的洗漱了,一頭栽到被褥里呼呼大睡。 …… 果不其然,天只放晴了不到一天,又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一夜之后,小雨又逐漸轉成大雨。 溫向平睡了一下午外加一晚上,一大早就精神翼翼的起了床。 彼時窗外雨聲嘩嘩,妻子和孩子正在安眠。 由于下雨,天色反倒比平時亮一些。溫向平給母子三人掖了掖被子,靜悄悄的在書桌前坐下。 大約是睡了太久,溫向平此時神采奕奕,全無睡意。 既然睡不著,索性再盤算盤算自己的打算,總得有個詳細的規劃。 原主備戰高考的時候,覺著自己肯定沒問題,于是打著買復習資料的名義從蘇承祖那兒拿了錢,實際上卻買了許多的期刊雜志和報紙,仗著蘇家人不識字,大喇喇的擺在桌面上。后來看了幾遍再沒意思,便一直在這兒積灰。 好在現在都便宜了他這個冒牌貨,也不算白花了那些錢。 書桌占據了屋子里光線最好的位置,正方便了溫向平就著光線看書。 他把十幾本書并幾期報紙都翻了一遍,心里慢慢有了主意。 如果直接出書,不但前期準備時間長,去哪兒找一家愿意給自己出版書的出版廠家也是樁困難事。 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他并沒有經濟基礎支持去打長久戰,因此,溫向平更傾向于期刊報紙等。 一來,報紙和期刊可以分期連載,回收反響的周期短,有利于即時獲得報酬,可以緩解家里的經濟壓力。 二來,也可以長久的為他積累一批讀者,這無異是有利于他的后期發展的。 而在這些之中,報紙的受眾最為廣泛,可雜志風格最輕松活躍,甚至有一家雜志已隱隱形成了不同于嚴肅樸實的新風格。 指肚摩挲著雜志的背脊,溫向平心里有了打算。 確定了投稿方式,溫向平也決定了他要寫的第一本書。 他要寫一個仙俠的故事。 這可不是他隨便一想的結果,縱觀諸多文章雜志,仙俠小說雖然與通篇嚴肅正經的報道文章畫風不太相搭,但其實卻不顯突兀。 要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神話流傳,從女媧造人到龍生九子,從《山海經》到《述異記》,這些神話無不是仙俠小說的雛形,無不深深吸引著人們的心神。 而出于神話的仙俠之文文風相對輕松清雋,讀來扣人心弦。既有了新穎之處,人們的接受度也大一些。 至于內容寫些什么,溫向平也有了想法。 藝術應當來源于生活,那么主角不妨就定為男性,身邊還要有三兩個至親至愛之人。而世間至親莫非父子母女之情,那他就可以有一個女兒要去守護。 文章得有沖突才能吸引讀者,扣人心弦,所以最好有一番天下大義與血脈親情的沖突。 既然如此,那么應當有一件寶物,它可以維系女兒的生命,讓她健康成長,同時也是拯救天下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 還不夠。 溫向平咬了咬筆,沖突還要更激烈些。 女兒的母親,男主的妻子,應與男主有三生三世的牽扯,但因各方人馬的阻撓終不得正果,妻子生下一女卻被迫與男主分離,不得已將女兒冰封起來,以寶物維系女兒生命,去尋找男主…… 那又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別人要阻撓兩人在一起?男主和他妻子應該是什么的身份…… 溫向平索性放開了思維,讓思維如脫韁的野馬奔騰萬里,上天下海,穿梭時空去探尋主角在情與理,義與欲中的糾纏掙扎,求不得,恨別離。 既然是仙俠文,主角可以是天下修仙第一宗的蜀山之弟子,當經歷十生十世入世劫難便位列仙班。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他最后的三生三世,都纏在了一個苗疆女兒的身上。而這個苗疆女子,其實是女媧后人。他的師傅看出他的仙根,千方百計阻撓二人相愛以助他成仙。奈何…… 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隨著主人思想的散發橫畫豎寫。 溫向平的思想峰回路轉,疾走橫行,寫的是酣暢淋漓,好不痛快。 洋洋灑灑寫下三大張紙,溫向平這才意猶未盡的住了手,他剛剛都只是記錄著腦中一閃而過的想法構思,還要整理一下才能列出完整的框架構造來。 溫向平捧著這三張紙越看越歡喜,只是突然一拍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