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徐啟凡努力保持著清醒,最后時刻依然緊緊擁抱著劉玥不松手。 鳳凰涅盤浴火重生,這是徐啟凡曾說過的一句話,原來早已注定。 原本只有大火燃燒的聲音,因為顧南封與六兮的對話,隱隱從屋內傳來說話聲。 原來顧南封真的在里面。 眾人倒是松了口氣,如果他不在,這火就白燒了。 但等等,里面說話的是誰?除了顧南封還有誰在?與他們之前觀察的不一樣,難道顧南封的屋子里一直還住有人? 一時間,大家都屏蔽著呼吸,想聽清楚里面說話的聲音,但許久之后,再無一絲聲響,只有大火噼里啪啦以及房屋逐漸倒塌的聲音。 這時,一直在旁邊跪著的老管家,忽如大夢初醒一般喊道 “一定是兮妃娘娘在里面,一定是她?!?/br> 他的一聲喊,所有人的目光都齊齊看向他,安公公掌心已冒汗,不知是被火烤的,還是因為這句話,但見皇上也忽然臉色鐵青看向老管家。 “說清楚了,里面除了顧南封還有誰?” 老管家被大喝一聲,全身顫抖了一下,心里充滿了恐懼。其實他并不敢確定里面的就是兮妃娘娘,只是當下,他覺得想救封少,只有這么一線生機。 所以哪怕冒著要砍頭的風險,他也要把這謊言圓下去, “里面的是兮妃娘娘,封少的屋內還有一間暗室,娘娘前幾日夜里在外頭街上昏迷不醒,封少秘密把她藏在這暗室里休養。為了避人耳目,所以才辭退了府里所有的下人,只留下奴才在這伺候?!?/br> 他話音一落,只見皇上已起身往熊熊烈火里沖, “皇上,小心?!卑补埠?。 “皇上” 那房屋已倒塌大半,甚至一半已燒成灰燼了,即使兮妃娘娘真的在里面,也早已被燒死,這火勢又兇猛,皇上如果這時候沖進去也就是白白受死。 所以那幾個御前侍衛緊緊拽著皇上不讓進。 “放手?!币C大怒,一拳就擊向那拉著他的侍衛臉色,那侍衛頓時噴出一口血,但是卻依然牢牢拽著皇上不松手,又幾人見此情況,也紛紛上來鉗制住皇上。 “你們想違抗圣旨?放快手?!?/br> “皇上,今日就是把我殺了,我也不能讓您進去冒險?!?/br> 這時,安公公也噗通跪在皇上的面前, “皇上三思啊,您的身體可關系到江山社稷。他們已經開始滅火” “放開?!币C大怒,已燒紅了眼,整個人都有些癲狂拼命掙扎,但縱使他武力高強,也無法擺脫這些同樣武功高強的侍衛們。 “阿兮” “甄六兮,你給我出來?!彼麙昝摬婚_,渾身的戾氣如同能殺人一般。那身邊的人都為之膽顫,但為了皇上的安??紤],哪怕之后要殺他們的頭,他們也在所不惜。 像是一只敢死隊,牢牢控制著皇上,不讓已發狂的皇上靠近火源半步。 就在他們急著撲火時,轟然一聲, 整個院落的房屋全部倒塌,烈火熊熊之下,這片地已夷為平地。 這轟隆一聲,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像是慢動作或者時光靜止了一般,都停下了動作,然后緩緩看向皇上,而皇上,似情緒難以控制,隨著那房屋倒塌,他整個人亦是倒了下去,不省人事。 “皇上” “皇上快叫御醫?!?/br> “來人,快叫御醫?!卑补篌@失色,扶著皇上,朝他們喊。 他們這次出行,根本沒帶御醫,侍衛急得一時亂了分寸不知是去扶皇上,還是去叫太醫。 好在這時,昏迷的皇上慢慢睜開了眼睛醒了過來,癱坐在地上,靜靜的看著那燃燒成灰燼的房屋,一動不動,眼睛一眨不眨,仿佛是被抽走了靈魂。 “皇上”安公公小心翼翼的叫他。沒有反應。 “皇上,您醒醒?!彼俅谓谢噬?,之間皇上雙目無神,眼神渙散的看著前方,依舊一動不動。 看他這樣,所有人都心驚膽戰的守在一旁,一點聲音也不敢弄出來。 那房屋倒塌之后,大火依然燒了許久,直到天快亮了,這火才慢慢的滅掉,剩下一堆灰燼冒著煙,不時幾個火苗亂竄。 這時,坐了一夜的皇上,忽如得了失心瘋,一下起身朝那些灰燼之中走去。雖然已成灰燼,但是溫度依然很高,侍衛怕燙著他,又想阻止,但是安公公勸道 “讓皇上去吧?!?/br> 再不發泄出來,憋在心里,別憋出什么毛病來。 他亦步亦趨跟在皇上的背后,確實是燙,踩起的灰燼飄起來,似能把衣擺燙出個洞。侍衛急忙上前去清理開,讓皇上走。 走著走著,走到最中心的位置,皇上忽然停下了腳步,眼神定定望著地上。 大家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原來地上是一只羊脂玉指以及一個牡丹發簪,只一眼,安公公便能認出,那是顧南封帶的戒指,以及娘娘從來不離身的發簪。 本來他的心緒全系在皇上身上,但此時看到這個發簪,竟由心底感到疼痛與悲哀,娘娘真的死了?這次真的死了。 只見皇上慢慢蹲下了身體,從灰燼之中撿起了那個牡丹發簪,那個花瓣上刻著的六字,已燒的漆黑,他蹲在那,慢慢摩挲著這個發簪,始終沒有說話,只是頭越來越低,肩膀開始起伏,安公公知道皇上這是在哭,他也控制不住的默默流下了眼淚。 好半晌之后,才聽皇上沙啞的聲音道, “這次,是朕親手殺了她?!?/br> “她一定恨死朕了,所以寧愿被活活燒死,也不肯出來見朕一面,哪怕叫一聲也不肯?!?/br> “皇上,娘娘只是去了更好的地方,您要節哀,保重身體啊?!?/br> “宮里還有小皇子在等著您呢?!?/br> 皇上似乎沒聽見,說完那兩句話,再也沒有說話,依然保持著那個姿勢,輕輕撫摸著那個發簪,發簪被燒黑的地方,已被他用衣袖擦干凈,露出了一個個六字。 “皇上,回宮吧?!?/br> 在安公公不知說了多少次回宮之后,他才站起身?;蛟S是蹲了太久,也或許是悲傷過度,站起來的剎那,天旋地轉,險些摔倒,好在安公公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這一夜,在封府發生的所有事情,再無人提及過,仿佛那一場大火根本就不存在,不曾發生一樣。 宮里的人更不知道那夜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只知道皇上忽然大病了一場,甚至得了失語癥,整整一個月沒有開口說話。 待他病好了,他身邊的所有御前侍衛都換了新的,甚至連安公公也被換到離御瑄殿最遠的宮中去照顧小皇子。 而小皇子住的地方,也就是原本兮妃娘娘住的六清宮,竟然也在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從此宮中再無六清宮,連兮妃娘娘都似不曾存在過。 這篇文這次是真正的虐完了,之后的風格會比較輕松一些,再也不虐了。 第144章 通朝十五年,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正值元宵佳節之際,舉國上下普天同慶,熱鬧非凡?;噬显缫严轮?,元宵當日要盛情邀請皇親國戚,朝中功臣來宮中相聚,而周邊小國的元首得知消息后,亦是爭先恐后帶著奇珍異寶來朝,希望能得到通朝的庇護。 這樣一個大的盛典,宮里的太監宮女,各部執事的在年前便開始著手準備,連被冷落在偏遠宮殿的安公公,過了大年初五也加入到幫忙的隊伍之中,整個皇宮一派欣欣向榮。 現在跟在皇上跟前服侍的公公是于二喜,進宮不過十年,因為人機靈實誠,做事又麻利,所以一路晉升,在安公公被皇上發落去照顧小皇子后,便提拔到了御瑄殿,照顧皇上左右。 于二喜這兩三年之所以能夠在皇上跟前站穩了腳跟,最主要的經驗還是來源于安公公。即使自己現在得寵,但并未像別的太監那樣冷落安公公,反而每隔幾天,得空就去與安公公聯絡聯絡感情,把皇上賞給他的賜品,別人上供給他的寶貝,一個不留,全往安公公那送。 安公公看他是個實誠人,討好自己,無非就是想從他這得知皇上平日的喜好,生活習慣,有何禁忌等等,看他倒是一心一意想服侍好皇上,只要是真心為皇上好,安公公并不吝嗇傳授經驗給他,所以兩人一直以師徒相稱。 這會兒,于二喜正在司衣部忙著準備皇上晚宴時的龍袍,正愁著腰帶該選何種顏色時,遠遠便看到安公公背著手走過來,心中大喜,連忙迎了出去, “師父,師父” 安公公一抬頭就看到了于二喜正咧著牙笑著朝他招呼。 “師父,您來的正好,我有個主意拿不準,正不知如何是好?!?/br> 安公公看了一眼他手中的腰帶,立即明白什么事, “皇上不喜好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按照平日的樣式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場合,玉石上的龍紋要正龍?!?/br> “是,師父。但是二喜還有一事不明白?!?/br> “什么事?” “師父常說,皇上喜靜,不喜鬧,但二喜服侍皇上這三年多來,感覺皇上是喜鬧,不喜靜?!庇诙参í氃谶@件事上對安公公的話存在疑惑。就拿這次元宵佳節來說,皇上恨不得萬國來朝,把整個皇宮擠得滿滿當當的,只恨不得在各宮各殿都擺上一臺戲,鑼鼓喧天鬧到天明。 還有平日,皇上只要處理完正事,便會喬裝打扮一番,帶著他偷偷出宮,天城哪里熱鬧,就往哪坐上一日。這明明是喜歡熱鬧啊。 安公公聽完于二喜的話,心思一沉,眼光暗淡。這幾年,他雖然被皇上禁足,不準出現在皇上的面前,但皇上的種種變化,他又豈會不知道? 這皇宮,尤其是后宮,原本冷冷清清,寥寥無幾人,但這幾年,皇上一連新晉,賜封了幾宮妃嬪,把三宮六院都置辦齊了。 如今后宮里,只有皇后的位置空缺著,其余有莘妃,容妃,徐妃,元妃,四足鼎立,統領后宮,莘妃雖不受寵,但論資歷,尤其是她還有芊柔公主這張王牌在手,所以其她妃嬪也動搖不了她的地位。 這四位妃子,之所以能夠在后宮四足鼎立,又不完全是因為她們本身有多受寵,而是她們一個個家世背景顯赫,她們在宮中能夠相互牽制,也正是因為她們背后所代表的家族能夠相互牽制著。 想到這,安公公就思緒萬千?;噬线@些年也算是想通了,不再事事親力親為,而是分權下去,在朝中培養了幾大派系,每個派系都權力極大,但又能互相牽制,誰也別想統攬大權。這種權術平衡,玩的好,皇上便可輕松自在一些,若是玩不好,就像走鋼絲一著不慎,粉身碎骨。而當然,皇上屬于前者,對這類權術掌握的游刃有余。 “師父,安師父”于二喜見安公公眼神飄散,不知在想什么,連著叫了他幾聲。安公公這才回神,看了看于二喜回答道 “那是因為皇上心里太靜了,你盡心陪著皇上便是,不該問的別問?!?/br> “是,師父?!?/br> 于二喜顯然并不太明白安公公所說的,皇上心里太靜了?是什么意思,但看安公公的表情,他又不敢多問,想來還是自己的道行太淺了,修煉不夠。等他服侍皇上的年頭能達到安公公那樣,大概才能明白。 這邊,他歡天喜地的去給皇上準備晚宴服裝。 而那邊,安公公依舊背著手在宮中轉悠感受一下這節日的氣氛,他雖地位不如從前,但好歹也是在皇子、未來太子身邊的公公,所以自然沒人敢拿他怎么樣。 這一轉悠,竟習慣性的走到了御瑄殿的附近,看去還是一樣的雄偉而充滿威嚴,唯一不同的是,這里不停的進進出出很多宮女與太監,忙忙碌碌的樣子,完全沒有從前的肅靜。 安公公心中凄然,轉身朝另外一邊的拱門而去。這拱門背后,安公公認識,是曾經的六清宮,但此時已完全沒有樓宇,是一片很大的池塘,池塘里種滿了荷花,在花團錦簇之下,露出池塘中央的亭子。 宮里的每一物,每一景,都有講究的名字,唯獨這片池塘,這座亭子,孤零零在熱鬧的御瑄殿旁邊,連個牌子,連個名字都沒有,如同它消失的主人一樣。 六清宮與當年的六池宮一樣,是個禁忌,連兮妃娘娘也是個禁忌,無人再問起她的去向,也無人再提起,仿佛那個曾把宮里鬧的翻天覆地的人,根本就不存在一般,連皇上也再未提及過。 如果安公公還在皇上身邊伺候,想必他也不會再提,或者再想起。但是,他現在服侍的人是小皇子,這個宮里,這個世界上,唯一證明兮妃娘娘存在過的小皇子。 前幾年,小皇子還會隔三差五問安公公 “我娘呢?她真的不回來了嗎?” 而這幾年,小皇子長的已及他的肩膀,他不輕易問他的娘親去哪了,只偶爾太傅講到孝道時,他會私底下跟安公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