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第39章 穿成jian佞太監 遷丁的事情,在逐步展開, 普通的家族, 沒有什么勢力的,圣旨一傳, 差役一咋呼, 也就很快被攆著走了。 可是,到了大家族, 就不好辦了。 齊家的族長一聽到圣旨, 就說自己已經不是族長了, 族里正改推他人當族長,等新族長選出來, 再報名單出來。齊家有錢, 給差役塞了些銀子,就通融了幾日。 趙家族長則是早就聽到風聲, 稱病不起, 差役去看,人家昏迷著呢。其他人呢, 就說他們不是族長,定不了名單, 承擔不了責任。 謝家更鬼, 他們知道差役去了別家后, 舉家返鄉祭祖, 跑了。 …… 而且, 有些家族里出了朝廷大員的, 在朝堂之上就開始抨擊遷丁政策,說是勞民傷財,引起民心動蕩,而且,要遷丁應該就近遷丁,不該從京城遷人。 甚至,一位朝臣還指出,這個主意據聞是一個太監出的,希望皇帝親賢臣、遠小人,清君側。 那位官員姓趙,是出了名的直率,不給皇帝面子,往常他在朝堂上,抨擊皇帝的新政,引經據典,口沫橫飛,皇帝為了仁君的名聲,都忍了。 可是,這一次,他家族的族長裝病拖延遷丁。他還跑到朝堂上說什么“遠小人、清君側”,言下之意直指隨侍大太監,而且他眼神如電,就盯著皇帝身邊的人。 皇帝覺得再不能忍了。 “來人,把趙一平的官服脫去,他既然不忠于君王,這官兒也就不用做了,跟著族人遷丁吧?!?/br> 皇帝此言一出,諸位官員一片嘩然。本來皇帝說過,家族遷丁只涉及平民,不包括在任、解職的官員及家眷??墒?,這趙大人一番直言進諫,皇帝居然就解了職,還要讓他遷丁,到西北,荒涼之地。 “皇上,不可??!” “皇上開恩??!” “皇上,官員進諫,不該因言獲罪??!” “皇上三思??!” …… 一時間跪倒一片,林楓在上面看著,真是心寒,所謂官官相護,大約就是眼前的情景了。 若是以往,百官求情,皇帝也就開恩了,可是,今天,這位仁君卻毫不容情,“趙一平家族中,早就有人侵占他人田地,還買通官員,把苦主逐出京城。而趙一平,卻百般庇護。他不是給朝廷當官,不是給朕當官,是在給家族當官!之所以,他今天跑來說三道四,是為了他家族的利益,根不沒有做到心懷天下!還敢跟朕提什么‘親賢臣、遠小人’!他自己就是個十——足——小——人!” 皇帝在大殿上破口大罵,真是罕見。 被剝去了官服,除去了官帽的趙一平跪在大殿上,戰戰兢兢,心驚得很,這些小事,怎么皇帝都知道了,他還以為壓下去了。 “趙家族長,還裝起病了,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圣旨去的那天,就病了!趙氏一族,遷丁之事就這樣耽擱了!是誰給他們通風報信????無非就是朝中的官員。好啊,這一個個家族,盤根錯節,彼此聯姻,互為犄角,專門合起伙來,對付朕這個君王!不用再求情了!朕不會姑息趙一平!還有,其他官員也是一樣,皇帝重要,還是族長重要,你們給朕想清楚!” 皇帝發完一通火,就看著戶部尚書。 劉尚書看見了皇帝給他的眼色,明白了,背鍋的時候到了。于是,他悲壯地站出來,“西北地廣人稀,京城又人滿為患,土地不足,這遷丁的主意,是戶部上下共同商議,提出來的。陛下是聽了我的建議,準許了遷丁之策,各位大人如果要抓個小人出來,那就是在下了?!?/br> 有人出來頂雷,就不用“清君側”了,感覺安全了的林楓向劉尚書投去一個“慈祥”的目光??上?,那人戰戰兢兢,低著頭,沒看見。 求情的官員們都起來了,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杵著,他們看向趙一平的目光,表達了“自求多?!钡囊馑?。 趙一平明白了自己今天在劫難逃,他跌坐在地,喃喃地說,“完了,完了?!?/br> “傳旨下去,凡是族中出了官員的,由官員選定遷丁名單,由舊族長帶領去西北。名單明日要報到戶部。凡是生病的,讓太醫去看,裝病的以欺君之罪論處。真病的,病好后遷走。凡是先到西北的,優先安排族中俊秀子弟參選西北補官員。先遷入者,優先分配良田……” 皇帝又添了些恩典,這是各大家族出幺蛾子后,他招來戶部諸位官員緊急商議的。遷丁政策公布了這么長時間,自愿報名的人并不多,強制遷丁又遇到種種阻礙,說到底還是人們覺得遷丁好處少、壞處多。若是多些恩典,或許能讓被遷走之人,不那么反感遷丁。 散朝后,皇帝回到偏殿,心情不好,隨意用了點早膳。余德讓人撤下早膳,有些擔心地問,“陛下,您不是真生氣了吧?氣大傷身?!?/br> 皇帝臉色不好,“余德,你說朝堂之上,真正忠于朝廷、忠于朕的,有幾個?” 這個還真不好說,畢竟人心隔肚皮呢。但是,林楓還沒傻到說實話的地步,她只能撿好聽的說,“陛下是真龍天子,文武百官都要靠著您,才有前程。他們不忠于您,還能忠于誰呢?” “忠于他們的家族啊。這些個族長啊,在家族里,活像是一個個的土皇帝。這一次,朕絕不妥協?!?/br> 林楓看皇帝氣著了,不由同情心發作,她下了決心,對皇帝說,“陛下,臣有件東西,送與陛下。臣這就去取?!?/br> “東西?什么東西?”皇帝看著大太監風風火火地跑了,有些奇怪,“小森子,你師傅拿什么東西去了?你這徒弟,知道嗎?” 小森子也不知道啊,師傅如今愈發捉摸不透了,但是皇帝問話,他不能說不知道啊,然后他就開始猜,“奴才聽師傅說起過,皇上壽辰快到了。師傅一直琢磨著,今年送皇上什么壽辰禮物合適。也許,師傅要送您的就是這個?” “朕的壽辰?還早著呢。你師傅這么早就要送壽禮?太早了些吧?” 小森子又想了一回,“興許,師傅想早點送呢?”說完自己也覺得不大可能,師傅應該還沒那么蠢。 過了一陣,林楓跑回來,交給皇帝一個小冊子?;实酆傻亟舆^來,翻看一看,是大太監自己的筆跡,記錄了些小故事。 “你這是,自己編的笑話?看朕心情不好,逗朕開心?”皇帝開動腦筋猜一猜。 林楓心說,難道我就只配看笑話書嗎?她趕緊解釋,“皇上,您仔細看,這可不是笑話,這都是真事兒!這可奴才多年的心血,都是奴才派人打聽回來的,各大家子的私事兒?!?/br> “后宅陰私之事?朕看這個做什么?”皇帝沒興趣,就放下了。 林楓趕緊拿起,翻給皇帝看,“這些可是有用的,您瞧這個,工部侍郎呂大人家小妾生下長子,這些年來,這小妾仗著是長子的母親,在后宅橫著走,敢跟主母吵架,侍郎竟不能彈壓。侍郎夫人后來生下年幼嫡子,卻三番五次出意外,夫人疑心妾室所為,卻苦無證據,只能把孩子拘在自己身邊,連出去玩耍都不放,讓孩子養得有些膽小怕事?!?/br> 皇帝忍著聽完了這些糟心事兒,“嗯,知道了,可這對朕有什么用?” “呂家這次也賴著不交名單呢!說家族人口沒有過百,不算大家族。其實他家族人不少,可人家說分家了,就不算一家子了。像這種的,戶部大人們還能一家家去調查?那不累死了!可是,如果侍郎夫人愿意幫忙,那就事半功倍!以往家族祭祀,侍郎夫人都要里里外外張羅,族里人的情況,她清楚得很?!?/br> “可侍郎夫人不幫丈夫,會幫朕?”皇帝不信這法子有用。 “那就看您給她什么好處了,這夫人如今最怕的就是兒子不能平安長大了。奴才打聽清楚了,侍郎嫡子如今十一歲,與十二皇子同齡,如果您賞個恩典,讓他進宮來做伴讀……那侍郎夫人一定是感恩不盡,奴才敢保證,一定是您讓干什么,她就干什么?!?/br> 皇帝明白了,立刻對這個冊子產生了興趣,拿起重新翻看,越看越心驚,“這,這也太不像話了!……這沒人倫的畜生!虧他平時道貌岸然!……這種貨色也當了官?吏部在干什么!……” 看了沒幾頁,皇帝氣得看不下去了,又把冊子放下,深呼吸幾下,“好啊,真好啊,御史都在干什么????整日里就知道給朕挑刺兒!這些臣工的過錯,他們就看不見?合著我朝的御史們就專盯著皇帝一人呢!” 皇帝氣得拍桌案,林楓也深表同情,“就是,他們就不配領俸祿!簡直尸位素餐!” “誒,你是怎么知道的?”皇帝突然想起消息來源,上下打量隨侍大太監,“你比御史厲害???” 完了,暴露了,這可是余大太監的殺手锏,……林楓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太膨脹了,得了一個意,就忘了一個形…… 第40章 穿成jian佞太監 被皇帝盯著, 林楓不知該怎么辦? “編,想好了,慢慢編, ???”皇帝已經好整以暇地喝起茶來。 怎么說啊, 這可是余德數年來搜集的信息,靠著這些, 時不時有點進項。他只消派個徒弟出去,到那些大人們府上,略微透點口風, 敲打敲打,這好處就來了。 開玩笑,皇帝身邊的隨侍大太監知道了自家的陰私事, 那萬一他隨口說兩句,皇帝可就知道了, 那可就大大地不妙了。破財消災, 而且這大太監,要的也不多,通常也就出個幾百兩, 他就不再派人去了。 這些東西,對余德來說,除了偶爾敲詐點銀子, 跟徒弟們分分, 也沒啥大用了??墒? 前世的余德被三皇子拿住后, 三皇子不知怎么就知道他手里有這么個冊子,便要了過去。這冊子在三皇子手里可就發揮了用處,好些官員不得不依附三皇子。 好在,現在三皇子還不知道,不如就此把這個東西獻給皇上,林楓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既幫了皇上,也把這燙手山芋轉手,免得旁人惦記。 還是老辦法,實話實說唄。 “奴才以前做錯了,老想著給自己存點體己錢,就把自己知道的事兒記下來,偶爾去跟一兩個大人提過,他們怕我在皇上面前多嘴,就打點奴才幾兩銀子。嘿嘿?!?/br> “嘿嘿?!被实蹖W了下林楓的傻笑,然后立馬翻臉,“笑什么笑!誰跟你笑!問你哪兒來的消息?你天天在朕身邊,哪來的時間去打聽消息???你又哪兒來的消息來源?” “消息啊……哪兒來的來著?”林楓看著皇帝。 “你問誰呢?!朕問你呢!”皇帝訓斥。 林楓回想了一下,余德還有件“好事兒”被她給忽略了,現在得坦白了,“那個,奴才吧,不是太監嗎?所以就怕無后啊。奴才以前在潛邸的時候,有時候,外出吧,就碰到這機靈孩子,他們非要認奴才做干爹,奴才就勉為其難的,收下了。都是些苦孩子,奴才也不過幫他們找點活路?!?/br> “干兒子?怎么你還有兒子呢?……苦孩子?那你都把他們安排到哪兒了?”皇帝又感興趣了,拉出一副“咱們今天可得好好聊聊”的架勢。 “有些是孤兒,有的家里揭不開鍋,還有的被逼得沒活路,奴才真沒想利用他們做什么,最初,就是給他們找條活路。主子知道,奴才自己也是個苦人兒,不然也到不了主子身邊。奴才給那些孩子想辦法,讓他們去個茶樓啊,店鋪啊,車馬行啊,有時候,奴才出去看看他們,給他們帶點兒好吃的過去,他們也給奴才說說聽來的趣聞。呵呵,就是這樣?!?/br> 皇帝點點頭,“哦,你的這些干兒子,還是干什么的都有啊。那你,有多少個干兒子???” “也沒多少,奴才進了宮后,就沒怎么收干兒子了?!?/br> “沒多少,是多少呀?” 林楓好煩,這還非要讓我統計一下? “奴才想想啊,這戲園子有兩個,飯館里有三個,車馬行就三個,茶樓里,兩個茶樓有五個?大概有十三個?” “什么?”皇帝小驚訝了一下,“十三個?!朕才十二個,你就十三個?你厲害啊,你個太監,比朕兒子還多!” 今天當值的大宮女文雅幾個也是露出一副佩服的樣子。不過小森子就低下了頭,心說,我的師傅誒,又露餡兒嘍。 林楓聽見皇帝說自己比他厲害,比他兒子多,心說,不好,皇帝一定是又嫉妒了,要遭,得解釋一下。 “還是皇上厲害,奴才這不算什么,奴才這兒子都是干的,您那是濕的,……呃不,您那是親的?!?/br> 皇帝啼笑皆非,“悄沒聲的,就有那么多兒子了,你還愁什么?又是徒弟,又是干兒子的,給你養老的人,都要排隊啊?!?/br> 林楓一跺腳,“誒呦,我的萬歲爺呀,您就別提養老那事兒了!奴才不是說了嘛,您去哪兒,奴才去哪兒?!?/br> 皇帝細想了一回,“車馬行、飯館、戲園子,還有茶樓,這都是人來人往的地方啊,而且,都是人們會閑聊的地方啊。怪不得,你的干兒子們什么都能知道。也是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br> “就是啊?!绷謼魃钣型?,“那些大人物們,還以為自己做的事情有多私密。其實,好些事情都會傳出去,誰家半夜拖出去死人了,誰家小姐跟人私奔了,誰家婆媳斗法了,誰家妻妾爭寵了,下人們的嘴可沒把門的……” 林楓說得口沫橫飛,突然看見,皇帝看她的眼神有點不大慈祥,就卡殼了,“嘿嘿,這等陰私事,難登大雅之堂,有污圣聽,奴才錯了,奴才以后不打聽了?!?/br> “說夠了?你說說你,為了這么點小錢!費那個心思,記這玩意兒!最后還給自己帶來危險。你去敲打人家,就等于告訴人家,你手里有人家的把柄,這不結仇了嗎?!蠢東西!你想要什么,直接說出來,朕的庫房里什么好東西沒有,賞你個一兩件,一輩子夠你吃了。再說,朕往常賞你的東西也不少啊,你至于賺這個錢嘛!”皇帝恨鐵不成鋼地瞪他一眼,然后翻開冊子,仔細看起來。 “皇上教訓的是,奴才記下了?!绷謼髑苹实鄹喪ベt書似的,看自己的小筆記,心想,這才是言不由衷的主子,還說不讓人記,自己還不是看得很開心?! 皇帝看了大約一半后,才合上冊子。又沉默良久,才說,“余德啊,以后,像這種消息……” “奴才以后再也不打聽了!”林楓趕緊保證。 “呃……”皇帝啞然,眨了幾下眼后,徐徐說,“打聽還是可以打聽的,只是,不要再拿這種東西去勒索。太不體面!以后,你把這種消息給朕記下來,朕給你賞錢?!?/br> “哎?”林楓楞了,這小筆記還要做?而且,還變成常規任務了?“這,這……還要搜集???” “廢話!”皇帝惱了,伸腿踹人,但是大太監站得遠了幾寸,沒踹著,“你是聽不懂人話了嗎?!叫你做,你就做,廢話那么多!” “是,奴才謹遵圣旨!”林楓終于松了口氣,又交代了一件事,可算是,又過了一關。 有了大太監的小筆記,皇帝對付起那些頑固的大家族,多了些籌碼。當專門調查官員的大理寺開始傳喚那些出身大家族的官員,一樁樁陳年舊事被翻出來,一封封舉報信拿出來,那些反對遷丁的官員,慫了。 有那和守寡的弟媳婦曖昧不清的,立刻表示,“我家遷丁的名單明日就交上來?!被亓烁?,這人立刻就把弟媳婦和她院子里的人全部都寫上了名單。 還有那莫名多了好些財產的,也謙恭地表示,“我家本也不需要這許多人口,這就回去安排,就安排?!?/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