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探春俏臉慘白,此時趙姨娘都沒有先說話,趙姨娘就算對探春有些真心,她還是原著中的那“拎不清”的性子,天性決定想看看她的女兒站哪邊。趙姨娘卻不會去想,探春的難處,她一個庶女,不像男兒可以科考,越過嫡母談何容易? 探春在這片刻間各種雜念閃過心頭。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和局沒有意義。 探春拿出性子中的剛強,臉上露出微笑,說:“勞太太掛心了,只是姨娘近來身體不適,太太便是要出門去,女兒也走不開,得陪伴著姨娘,等她身子好些,女兒才安心?!?/br> 王夫人不禁冷笑一聲:“三丫頭倒是越發孝順了?!闭f著黑著臉轉身離去了。 探春頭一回這樣明確地站在趙姨娘這一邊,此時竟然像是被抽干了力氣一般,想要軟倒。 申時一刻,趙國基突然沖進院來,大聲喊道:“中了!環哥兒中了!環哥兒是進士了!進士第八名!” 這時陪著趙姨娘在屋中的探春也聽了,不禁一怔,然后不禁落下淚來,趙姨娘也欣喜若狂。 賈政紅光滿面親自接待來報喜的官差,還給了早就準備好的紅封,謝了官差。此時,郁在賈政胸口的一口氣,終于舒了出來。 賈環更是意氣風發,跪到賈政身前,深情孺慕地說:“孩兒叩謝爹爹十年教誨,沒有爹爹,便沒有兒子今天!” 賈環平常都是叫他老爺的,但是這時賈環一聲“爹爹”叫出來,賈政只覺神清氣爽。 賈政需要賈環去洗白“偽賢”名聲,去揚眉吐氣,賈環也需要賈政才能在賈府立足,借助財力,同時提防王夫人,偶虐賈寶玉,每一點都離不開關鍵人賈政。 賈寶玉正跟在后邊,看著兩人父慈子孝,忽然被抽干了生機似的,本一整天只喝過茶而低血糖,此時就不大意的暈了過去。 第133章 科舉殿試 乾元六年三月十五日, 新科進士們如上一屆一樣, 得以在雄偉的大明宮紫宸殿進行殿試。 這里是天下士子們夢想要來的地方,而此刻盡管新科進士們心情激動,卻仍然規規矩矩。 本屆兩百六十六名進士只著襪子恭謹地跪坐在案前的奮筆疾書。 殿試不比貢院里的會試, 只有一天時間,到時候皇帝還要現身于士子跟前! 賈環的年紀是最小的, 十四歲的孩童身量未足, 而年老者亦有胡子花白的,今生只怕撈個縣令當上幾年也就可以告老還鄉了。很多寒門士子就是這樣過一輩子, 前半身寒窗苦讀,讀到胡子花白碌碌當幾年官告老, 并且這都還是好的,更多的人是一輩子止于秀才舉人, 如邢岫煙的外祖父。 相對他們, 賈環太有優勢了,自三天前發榜, 他高中進士,府中震蕩,他也徹底揚眉吐氣。但教賈府那些人, 包括只把賈寶玉當眼珠子的賈母, 昨日你對我愛理不理, 今日我就讓你們高攀不起。 賈寶玉給她折一支府中園子里的桂花插在房里, 都是純孝了, 賈寶玉的純孝真是廉價, 那就讓他一直給她這樣在身邊展示純孝唄。 今天殿試的題目卻是言朝廷痹癥,主考官張博彥在場親自監考,并言明言者無罪。 賈環在現代雖然在廣告公司工作,但他大學時讀的卻不是設計美術類的,會入行完全是在大學混社團發展出來的。后來工作時,學長介紹他去大城市,進了他工作的第一家公司。他讀的是市場營銷,曾經涉獵很多經濟類的書籍,原也有機會出國讀研,為此狂啃資料,但后來聽說老家母親病重已不能下地干活,他也打消了出國的念頭。 賈環此時心想,反正已是進士,此時不賭上一把,更待何時?他就從土地問題的根源入手,引出為何會有土地兼并的事,包括江南大案的根本原因。 人都是逐利求安的,而天下現在最能保障利益的東西是土地。倘若世間有更多的能帶來利益的行業,人們的錢就不會都瘋狂爭搶土地了。又從《國富論》的經典案例來分析,社會分工,并不會絕對帶來農業產出的減少,而是每一行生產效率的提高,達到國家總體財富的增加。加上如今番薯推廣已有幾年,糧食大幅度提升,將來就不必將那么多的人口綁在土地上。 若是大興工業制造,能從工廠中創造出比土地更高的收入,那么這富人的錢就不會全流向土地,農民不會失去土地,就不會有流民。而從工商業收取稅收,就猶如鹽鐵收入對稅賦的補充一樣,將來必是戶部稅收的大頭。 賈環洋洋灑灑寫出來,原來是半文半白,他又潤色一番,檢查了案例,還是保留了半文半白。但想若寫成完全的文言八股,也有許多晦澀之處,講得不是最通透明白。 張博彥一直很關注賈環這個“豎子”,但這卻是頭一回見著他,一見之下暗嘆:這也太年輕了些! 甘羅十二歲拜為上卿,我朝竟也出現如此年輕人才,可是我朝大興之象? 而和賈府相關的人,相貌卻是不必說的,賈環原著中說其猥瑣,不過是待遇差、氣質差。但想賈政到如今尚有一半時間來找趙姨娘,可見趙姨娘雖是奴婢出身,模樣情調都是挺好的。能生如探春這樣俊眼修眉、削肩細頸、顧盼神飛的美人,賈環當然不會丑陋不堪。他成年人的神采,讀了八年的詩書,更打磨出了他的氣質。 待到午時便糊名收卷,新科進士們被放出去解了三急,然后回到殿上賜膳。 飯菜對于膏粱子弟來說當然并沒有多好吃,但有些寒門進士嘗到在大明宮用飯,眼眶都濕了,此時沒有經過真正的官場,心中想的還是如何“上報君恩”。 其實本朝從前是沒有殿試時在大明宮里用飯的前例,這不過是徒元義的“恩典”。他要“厚待”士子,那些都是科舉進士出身的大官當然不怎么會反對。而徒元義這么做,也是為了堵文臣覺得自己重武輕文的嘴,是一個態度。 賈環是吃過苦的,但他在現代時見識過各種飯局,穿越后在賈府那地方雖不受寵也見過賈寶玉過的富貴日子。 所以,在紫宸殿被賜飯也有幾分不卑不亢,此時卷已答完,他也才有心情看看本屆士子,有一半是起碼過了三十五歲的,都續了須。雖多有寒門子弟,卻因為都已是舉人,其實生活過得倒是不苦,三月天還有些冷,因此都穿著大毛和棉衣長袍。 看向幾個年紀特別輕的,其中還有不少帥哥,至少在賈環眼中比賈寶玉那種圓臉娘炮帥多了。 賈環往自己左側一看,入眼一個少年,好似不出二十歲,錦衣博帶,衣飾華貴非凡,鬢若刀裁,烏發如墨,瞧他一個側顏,挺直的鼻子竟然如后世某國刀雕出來的一般,濃黑的劍眉,側顏能看到他長長的睫毛。 賈環向來不服賈寶玉受女孩兒們喜愛,覺得他那是膿包之美,但是這人一個側顏連他身為男子,都無法嫉妒。 那人似發現了他的注視,轉過頭來,賈環見他面容,也不禁感嘆,世上竟有如此極品的絕世大帥哥! 他與尋常進士的因為君恩而感激涕淋模樣不同,他一雙星目燦若星辰,好似能照進人的心底。他朝他勾了勾嘴角,微微頷首致意,賈環也不禁點了點頭。 賈環又見這人往左一桌看去,卻也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又一個大帥哥,穿戴也是不俗,他隱隱覺得他有幾分面善,但他肯定自己沒有見過他。 賈環自然沒有細看完在場其他兩百六十六位進士長何模樣,忽聽殿下太監高聲傳報:“皇上駕到……” 在場進士和所有翰林院臨時調來的監考官具都起身擠列整齊,整理好衣冠,中華在古代是最講究衣冠的國家,到了紫宸殿上又更加極致了。 不多時,就見一個身形挺拔頎長領著紫羅袍朝中大員進殿,那人身穿華貴的天子冕服,頭戴天子十二旈,廣衣博帶,袖袂輕擺。 只覺皇帝一登場,威壓斗重,賈環想過無數次面見皇帝,自己得到賞識重用,甚至他像韋小寶一樣洪福齊天。但沒有想到他會像古人一樣感受到“君威”這種飄渺的東西,手心竟然有些濕了。 皇帝登上高臺,大袖一擺,威然入座,場上所有人,包括剛才跟隨皇帝來的朝中大員,全都拜倒。 “臣等/學生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震動整個紫宸殿,也震動賈環的心靈。 這就是封建帝王之威。 他作為一個未授官的進士,還是行了額貼手背的大禮,但聽一個清冷渾厚的男子聲音響起:“平身?!?/br> “謝皇上??!” 大家站起身,卻也不敢隨意抬頭目視“天顏”,卻聽皇帝問在監考官:“張愛卿、王愛卿,本屆進士殿士閱卷結果如何?” 賈環也不禁感嘆古代的效率,兩百六十六名進士的卷子文章,給士子們休息方便,又給賜飯,不過也就一個多時辰,他們竟然完成一次閱卷。 張博彥太傅是本屆的主考官,而集賢殿大學士王晉是副主考,兩人都是高宗乾正朝留下的少有的老臣。 如林如海這樣的新提拔的大學士要擔任春闈主考資歷卻太淺了,而如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李洵卻是不能,本朝吏部官員不得擔任春闈主考。 其實也有純樸的分權避嫌的作用,朝廷在官員提拔升遷考核上由吏部主持,不可能將源頭也交給吏部的人。 張博彥出列,奏道:“啟稟皇上,臣與十位大學士緊趕閱卷評選,已經排出名次?,F在已選出了最好的十一人的卷子,供圣上親閱,以便點出一甲狀元、榜眼、探花?!?/br> 皇帝興味,問道:“何以是十一人?” 張博彥道:“其中有一人卷子,通篇白話,所述也有理據,但是許多觀點學問,臣等卻未聽過。若論文章錦繡,自是有所不及,但臣常聽圣人臨訓,文章之道,有理有據、言之有物、經世致用為佳,華美空洞為次?!?/br> 皇帝讓他呈上那十份糊名的卷子,一一閱覽,既然出題為言朝廷弊政,進士們果然各有些新奇立意,有談農事的,有談兵制的,有談吏治的。到了殿士前十名進士,都是全國人才中的人才,如賈政那種萬事不通的迂腐假學究是走不到這里來的。 看到稱心處,徒元義心情也是十分愉悅,這屆科考與前生的已經很不一樣。天下士子為了當官,自然會揣摩朝廷風向,徒元義登基前管過戶部和內務府,登基后狠抓吏治,又極重軍權,有明師指點的士子當然就了解過這些。 待看到那半文半白的文章時,徒元義也知道了這是賈環的文章,因為其中一些觀點新穎,但是百年來他也聽邢岫煙說過。但邢岫煙沒有這樣嚴謹地寫過一篇科場文章,此時一見也是耳目一新。 徒元義一份份閱過去,卻也沒有選賈環的卷子進一甲前三名,而是在其它卷子中選出三份。 “此子文章到底火候稍差,言辭間多有狂生之態,選為一甲,朕恐其它進士難服。但是朕也覺其有可取之處,便點為二甲傳臚吧?!?/br> 說著,徒元義揭開糊名,果見是“金陵府賈環,年十四”,徒元義還渾然天成作態一翻,表示自己的意外,這竟是十四歲的少年的文章和見地。 第134章 新科結果 徒元義因問賈環何在, 賈環這才上前下拜:“學生賈環,叩謝陛下隆恩!” 賈環能考中進士, 他自覺已經是鴻星高照了,要論文采, 他自覺是遜于一些幾十歲的老舉人的。在詩詞上等于“作弊”,經義上卻是實打實的背熟, 而那些圍繞“仁”的八股文章,也有站在后世的眼光上看問題, 立意又迎合主考張博彥的儒法雙/修投機取巧。此時殿試, 更有開了掛,徒元義是重生之君, 知他是現代人。 所以,能被欽點為二甲傳臚, 怎么能不高興? 皇帝再揭開了選中的三份一甲前三名的卷子。 “杭州府 陳廷敏,年二十五;洛陽府 蕭景云, 年十九;濟南府 李寅,年三十九?!?/br> 三人出列拜謝,起身后, 大家看去,頭三名中居然有兩個不滿三十歲的。都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中進士五十歲都不算老。但是人年輕, 報效朝廷的時間自然更長。 賈環才看到之前坐他左邊的那個絕世大帥哥正是“洛陽府蕭景云”。 卻聽皇帝大笑道:“景云, 你堂堂定中侯府世子, 竟然科舉入士,考出個一甲來,當真是天下奇聞呀!” 只見那絕世大帥哥拜道:“臣家世代得沐君恩,自當報效朝廷,科舉明光正道,臣雖不才,也要勉力一試才甘心?!?/br> 皇帝龍心大悅,又見陳廷敏也是一表人才,李寅氣質儒雅,當下點李寅為狀元、陳廷敏為榜眼、蕭景云為探花。 接著開始鴻臚寺官員唱名,一甲頭三名先在皇帝御座前跪下,然后是賈環。殿試的結果,名次和春闈會試基本保持不變。 這倒是考中名次靠前的人要受累一些,多跪些時候,不過金榜題名時,新科進士們現在樂意多跪。 鴻臚寺官員唱名時,賈環才悄悄抬頭看了一眼皇帝,他實在是太好奇了。他是現代穿越者,從未見過皇帝,而這人若非蝴蝶效應會封了賈元春為賢德妃的人,后來還下旨抄了賈府?,F在他又重用林如海,他也是他賈環要打工的老板,還有,他是辛秀妍的丈夫。 賈環對辛秀妍感情復雜,她畢竟是他曾經喜歡、感動和欣賞的女人,因為年輕時一個貧寒出身的人特有的敏感,得了刺激,把喜歡化為了怨恨。 賈環選擇和華珍珠在一起,是原于一種他自己難以言喻的苦悶。他和辛秀妍在一起太累了,因為她像男人一樣努力和聰明,她做事專注,可性子又十分瀟灑。大多數的女人喜歡他的名校畢業和自己的成就卻多少介意他出身貧寒沒有背景根基,但只有辛秀妍能和他爸爸吃飯聊天聊兩小時,有耐心聽他說著方言和鄉間瑣事。 他和辛秀妍分手都還遭到他爸爸的嚴厲責罵,只不過他當時也有苦說不出,那種現代人的精神rou體的苦惱,無法和一個普通的純樸農民說得很清楚。 賈環是后悔的,他當年追辛秀妍將自己包裝偽裝得太好了,而辛秀妍也是初戀,她在男女之事上還很天真,他裝習慣了,反而壓抑了自己“凡人”人性的一面。 最后,他自己出軌了,他不想和她過了,盡管在出軌前后,他對她并不是完全沒有感情,面對辛秀妍對他的鄙視,當時他心中積累的怨恨無法控制。 一個男人總是有劣根性,特別是懷著吊絲心理的男人,總希望女人離開他后就后悔,女人離開他后再找的男人遠不如他。 今生的邢岫煙傍上重生林如海(賈環誤以為的),又入了宮竟成為寵冠后宮的“宸貴妃”。他知道這男人的身份是至尊了,但想也許皇帝是個矮挫丑、土肥圓。 但是他看到端坐于高堂龍椅上的男子,身穿在漢式基礎上發展改進的更加精美講究的天子冕服,不但雍容威儀,長得還難以言喻的風華絕代、風流倜儻?;实鄣奈骞偕羁?,龍眉鳳目,精氣神均與常人不同,便是那蕭景云之驚為天人的俊美也壓不住皇帝容光風采之盛。 忽見皇帝似朝他看了一眼,這一眼帶著帝王的威懾和滲到他的骨子里冰冷,他忙垂首,聽鴻臚寺官員唱名,后續的進士依次入列跪倒。 賈環心中卻感慨萬千。 皇帝竟然是這樣的年輕瀟灑的絕世美男子?辛秀妍只怕心中得意了吧,她肯定極喜歡皇帝了,找個比他更好的。 徒元義其實也在觀察賈環,他知道他是穿越者,還是有能力和見地的,如果利用得好,對于他“改變歷史”的抱負是有好處的。當年留他抱著辛秀妍的大腿穿來,也是想給歷史慘淡的走向加上個變數,只是他沒有想到重新為人,七情六欲日重,自己會這么介意辛秀妍的“前任”。 徒元義不是很明白“男朋友”這種角色,當年辛秀妍為了遷就他的理解說的也是“未婚夫”。在這個時代,未過門的妻子也算是夫家的人了,除非是被退了親,而退了親的女人是很被人嫌棄的。 但見賈環也堪稱是少有的俊秀,只不過是年紀尚幼,徒元義有些壓不住的醋意,心想:原來秀秀從前竟喜歡這種類型的,比朕差遠了,什么眼光。秀秀素來眼神不好,且讓她瞧瞧她從前的“未婚夫”也只是他手中的一顆棋子,跪倒在他的面前。 這種想法,他當然只是瞬間劃過心頭,面上看不出任何跡象來。 接受新科進士們的朝拜,徒元義令明日一早,一甲三名跨馬游街,而新科進士也有一兩個月時間等待朝廷吏部的安排差事。 這其中自然也有點門道,有關系的要跑關系,自己的親朋師長也好幫忙走動了。一科進士達兩百多人,通常是三年一科,也是有許多運氣不好關系差的進士一直等不到差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