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易咸笑著搖搖頭,有邏輯的故事里不是金手指就會使得主人公一帆風順,更加離不開人自身的努力與心性。他看到過不同版本的結果,有的以原石發家后轉行做了別的生意,有的不斷學習各種珠寶行業的知識成了一代大亨,但也有秘密被他人知曉后被控制住當做斂財工具的凄慘結局。 “不說這些了,你看徐慧穎終是閑了下來,我們去問問張祿的事情吧?!?/br> 兩人大致轉了一圈已經把想拍的東西都填了單子,這會該做另外一件正事問一問張祿的過去。 徐慧穎聽了幾句有關張祿的疑問,她就行壹與易咸去花園里說話了?!澳銈儐柕倪@個張祿,即便是在一百年前也沒誰聽過他的名字,因為他在道上不叫張祿而叫邢風,更多人叫他刑瘋子。我以前聽家里長輩聊起過他,刑瘋子死得早,說不清是因為他掘了誰的墓,還是因為他曾壞了誰的好事?!?/br> 當年日軍侵華,在東三省淪陷之際,從軍的張家老太爺戰死,張家大哥張福就帶著兩個弟弟張祿與張壽來到了滬海。 張家三兄弟的脾氣性格截然不同,長兄張福只求安穩找了一份工廠里的差事確保能糊口就夠了。二弟張祿生性好冒險,他并不聽從張福莫入險地的說法,只想要富貴險中求。 “最先失去蹤跡的是張壽,我也只是聽說而已,張家小弟繼承父親的遺志投身于抗日事業,但也不愿連累兄長就改頭換面不知得了什么新身份。張祿在滬海跟了邢師父入了倒斗這一行,他也知道這一行的風險性,也是隱姓埋名徹底掩埋了自己的過去。邢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那個盜墓成風的年代里,他成了南方首屈一指的大哥。 沒有過幾年,滬海及南方一帶也被日軍攻占了。那個年月里盜墓的人更多來自海外,比起講究忌諱的摸金一脈,外來者許是不怕鬼神。你們也許聽過日軍還動了京城鎖龍井鎖鏈的事情,將一條又粗又長不知通往井底何處的鎖鏈拽出來,他們不相信有真龍困在地下,卻沒想到井水成黑水翻涌,更從地下傳出了詭異的咆哮聲,那才后怕地作罷?!?/br> 有關日軍開挖華國奇珍異寶所在之處的事情絕非一兩件個案,而張祿因為倒斗之事勢必也就與他們有了接觸。盡管張祿挖前人的陪葬品,但他也守著一個原則,不能讓外國人得去了華國人的珍寶。 因為這一個堅持,邢風以特殊商人的身份成為了打入日方內部的間諜,當年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以為他見錢眼開出賣祖國。徐家是邢風的下線之一,在買賣托運古董的同時還能為一線托運藥品物資,才會得知其中的一些內情。 “你們問的浦東一帶的墓葬,邢風肯定是涉及過一二。但是其中的具體情況都成了謎,因為臨近抗戰勝利的時候,邢風暴露了。由邢風說他被來自島國的陰陽師盯上了,為的很有可能是某些從墓葬里出土的寶物。 邢風也說不準到底是什么被看中了,原本他將自己所知的南方所有在民國年間被開挖的墓xue都匯編成冊,里面還有不少照片存檔。他覺得對方可能就是沖著他所知的那些掌故而來,于是一把火就把在滬海的房子燒了,連帶著所有的資料與他自己?!?/br> 刑風借以如此方式死遁,因為聽聞陰陽師可以測算他的命格生死,索性再以張祿的名字又在從事了盜墓行業。假作真時真亦假,這次張祿只是做了一個挖土小弟從而掩飾了身份。 建國后,所查到的張祿盜墓賊身份僅是后來的挖土小嘍嘍成了暴發戶,而有關刑風的那些故事淹沒在了十里洋場的風里。 徐慧穎還是說到了那位陰陽師的結局,“本田死了,正是死在當年荒無人煙的浦東一帶。他的死狀很難描述,我家祖輩保留了當年現場的照片,我也翻拍做了備份,一會可以發給你們看看。他身上沒有任何致命傷,但整個人扭曲到了詭異的弧度,而陳尸之處寸草不生?!?/br> 在古董拍賣會之后,行壹見到了徐慧穎傳來的照片,幾張黑白老照片拍得不夠清晰,但還是能隔著照片看出本田的驚恐與被扭成麻花的身體。他的尸體四周地面上殘存著一些不規則的土地開裂溝痕,而這些正是明代和尚封印袁安用的法陣殘余,可見封印的魂魄已經破土而出。 袁安去了哪里?是不是他殺了別有居心的入侵者?他是因為再造殺孽魂飛魄散,還是走向了大道三千的另一面以殺入道? 第61章 依照行壹對于袁安生辰八字進行了仔細的推測,唯一能確定的是他已經不再人間。 “我想三郎一定是入了另一種道。從前江南沿海一帶也不時被倭寇犯邊,三郎說過他家祖上正受過那樣的戰亂之苦才會破落了,他也怨過自己僅是一介書生無力上陣殺敵。做人的時候力有不逮,做了鬼則要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他不會后悔的?!?/br> 女鬼周氏說著又流下了一行血淚,她愿意去相信袁安走上了另一條道,堅持他不會魂飛魄散。只是真相如何無從在人間求得,可能唯有在幽冥世界才能獲得一二線索。下一刻,周氏身上半是纏繞的黑霧竟然消散得一干二凈,本該是灰霧的魂體里隱隱透出了一縷白光。 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周氏并未成佛卻在某一瞬徹悟了,袁安起先為了守住兩人之間的誓約而死,后來他為了大義不惜放棄了凈入輪回的機會。 既是如此,周氏也就不再執念于過往種種恨,因為死亡是另一種開始,而她也想起去尋得另一條道,那才有機會某日殊途同歸。 行壹看著周氏在皓月當空下含笑而去,她臨行前凝成一枚血珠托行壹教于張志遠。此珠有別于其他陰物,它由張志遠的元氣與陰氣煉化而成,確保能為他將來抵擋一劫。 “這種情況應該很少見?!币紫桃娧矍暗年帤庀⒋M,再看行壹對著玉盒里的那顆血珠有片刻的充楞?!澳憧偛粫窃谙朐趺醋審堉具h好好保管它吧?” 行壹沒有為這種事情多非思量,它該交由做母親的崔夢純去cao心?!拔沂窃谙胗幸痪渌自?,俗是俗了一些但很有道理,寧做盛世犬不為亂世人,而在亂世想要無怨無悔,做人做鬼都不容易?!?/br> 一如張祿,再如袁安,還有太多不為后人所知的名字,由那些人才換來了陽光下的太平之世。 易咸聞言點點頭,“想想過去,當下也就難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只是想要查清張喬生吸血的因由卻真有些難度,太難確定他到底與什么東西接觸過。 也許是張祿后來留下的一二器物,也許根本就是張喬生在回國后自己在古董攤上淘到了什么?,F在還能在網上買到一二民國時期的法術符文書籍,二十年前張喬生也就有可能在舊書攤上尋得一本?!?/br> 不僅是這種可能,張家所住的老房子曾在日租界之內。 張喬生的祖父張福既然能藏得住金條,那么指不定也能藏住其他的物品。 “張祿入了盜墓一行,他可能見過那種分隔陰陽的符文,說不定在晚年的時候還是對哥哥張福說了什么。也不排除張福知道弟弟張祿的職業,有意識地去留心關注了什么,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明確的結尾?!?/br> 行壹找不到一個定論,“現在還有一個需要碰運氣才能找到后半截的線索。張喬生在臨死時說他是求長生之道,而他得到了一本應該記錄著墓xue風水術的書。墓地、吸血、長生術,哪一天遇到了與之相對應的三者,說不定就與張喬生一事有關了?!?/br> 在撞大運遇到那一條線索之前,滬海九五年的吸血鬼舊案只能暫且止步于此。 董苒苒幾個人并不因為沒能查清吸血男舊案的始末而停止節目的制作。 這一期的節目還要接續拍攝,直到揭露到張喬生詭異自燃為終點,至于為什么他會自燃,就讓觀眾去放開腦洞猜猜猜了。 ** 《翻開這一頁》的第一個舊案就到此為止,而在節目尚未播出之前,浦西某博物館里的一根白玉簪子的變色引發了一眾研究學者的探究。 那支簪子正是張志遠見過的耳挖簪,為什么原本玉簪上帶有血沁的部分突然褪色了,而且血紅色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考古所的熊老科長特意邀請行壹喝下午茶,正是想聽一聽為何開棺后頻繁出現耳垢的簪子終于消停了,還有另外一支簪子里的血沁是否由鮮血形成。 他在聽了一段離奇故事后感嘆著,“我就知道事出必有因,張喬生的詭異變化也一定有因,我也湊個熱鬧給你提供一個思路方向。九十年代的頭幾年里,有一個地方非常熱鬧——僅僅是三百來米的會積路鬼市?!?/br> 鬼市聽著有些讓人毛骨悚然,而熊老科長說起了鬼市的來歷。它的起源來歷說法有多種,一般認為來自晚清民初時期的古玩買賣場地,那多是夜半開天明散,似乎是像鬼見不得太陽,這種買賣交易的場所也就被叫做了鬼市。 在清末的時候,涌出了一批的王公貴族與八旗子弟,清朝都要亡了自是不可能再養活他們。 八旗子弟在白日里還會提溜這鳥籠閑逛,沒事就喝茶聽書似乎還活得悠閑自在,但等他們一覺醒來在黎明之前的深沉夜色里,就不得不為了生計裹著一層棉襖去蹲點擺攤,賣出自家祖傳之物或是從宮里以不同手段弄到的寶物。 買家人手提著一只燈籠走過一個又個攤位,誰都要恪守在此地交易的規矩‘只看東西不看人’。黑夜里的燈火晃動宛如鬼火,正給鬼市添了一道陰冷的氣氛。 后來鬼市的交易形式從京城傳到了全國的其他各大城市里,在動蕩的年代里有些不便在白天買賣的貨物都會拿到鬼市上來買賣,買賣雙方只問貨絕不問人,買定離手恕不退還。 熊老科長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是鬼市再度紅火起來的時候。雖然那時候定了改革開放的大政策,但大多的人都還處在迷茫之中,是有一小部分人發現了先機,民間交易又不似從前管得嚴格,鬼市也就死灰復燃了。 不同與以前的前清貝勒們出于好面子才夜半出貨,九十年代的鬼市會只在周末的黎明前出現,那是因為這種交易游走在法律的邊緣。 文物法說得清楚哪個朝代之前的哪類古物是不得私人買賣的,如果真的按照那么做的話,就有很多東西無法在民間流通了。 “那些年我幾乎每周都會去淘寶,因為正是趕上了好時候,鬼市里有各家的家傳老貨、六七十年代抄家之后發還的物品,甚至還有盜墓出土的文物?,F在回頭看看,當時幾乎沒有假貨,最次的也是民國時期的仿貨,能說清一色的都是好東西。讓人只覺得挑花了眼,每一次去都能有所收獲?!?/br> 熊老科長想著當年的鬼市盛況,那時貧富差距還不算大,而且人們去淘貨多半不是為了投資古董而是圖一種樂趣,所以去的人以知識分子為主體。 “大伙想得撿漏與現在的理解不一樣,經過了破.四.舊的那些事情,我們大多是想著要將失去的東西尋回來,那時的買賣價格不算高,我參加工作了沒幾年也能買得起。后來藝術品市場集團化、商業化了,不知不覺之間有一撥人發現手里而的東西身價翻了好多倍,那都是后話了?!?/br> 行壹聽熊老科長說到這里也懂了他的意思。鬼市賣的東西品種很雜,張喬生也是知識分子說不定被誰帶著也入過鬼市淘貨,在那里接觸到了改變他后半生的存在?!靶芾?,如今滬海還有鬼市嗎?” 雖然熊老科長點了點頭,但他的神色已經顯示出了遺憾?!熬攀曛泻笃诔霈F了北潘南福的說法,滬海的鬼市已經拓展到另外的幾條路上。后來管得越來越規范,現在已經搬到樓里去了,而且還要買票入場。門票被黃牛炒得高,里面再也不是滿地都是漏,想要買到的真東西的可能性越來越低?!?/br> 不過,鬼市還遵從著以往的一些規矩,比如說凌晨開黎明散,比如說手電筒的光只照亮物品不照人。 行壹覺得熊老科長提供的這條線索其思路很可能是正確的,只是礙于時隔二十多年,當年的老攤主說不定大都早已金盆洗手收攤不干了。 “盡管查到線索的可能性很定,但是節目組去做一段相關的報道也挺有意思的,這也是城市特殊存在的一部分?!?/br> 這個提議得到了團隊其余幾人的一致同意,一眾人趕早不趕晚,找路子向黃牛買了票,最近的周末就去走一趟鬼市。 凌晨兩點,在七月中旬有些涼爽的夜風里,一行人正要穿過一片花園竹林道前往藏寶樓樓上的鬼市所在。附近的馬路上不是靜寂無聲,而能聽到不少轎車引擎聲與剎車聲,看來鬼市的真貨雖然漸漸變少,但是其人氣仍然不減當年。 年紀最大的鄭新國也很好奇,因為他當年就沒往那里逛過?!叭绻斈晡乙蔡诉^鬼市,搞不好現在也是身價過千萬,坐擁滬海幾大豪宅的人物了?!?/br> “也不是所有撿漏的人都發了,這后面還有做生意賠本的?!?/br> 呂晞說了一句實話讓鄭新國訕訕一笑。此時,呂晞身側的一根竹子忽而橫了下來堵住了前路,她微微皺眉并沒有直接跨過去,而是特意繞了一圈避過了橫著的竹子。 走在呂晞身后的董苒苒拿著手機仔細一照,原來竹子的根部已經折成了兩端,她這就從竹子上方徑直跨了過去。 “小董,你這跨欄的習慣最好不要用到跨竹子上?!眳螘勗俣劝櫭嫉卣f了一句卻也不解釋是為什么就朝前走了。 董苒苒追問了一句緣由只看到呂晞搖頭不語,她又是靈機一動問了身后的行壹,“行老師,你知道呂姐那么奇怪的理由嗎?” 行壹心說還能是為什么,因為呂晞在提防著一種鬼——竹林招陰,當竹子無故突然橫在路中時,說不定就是竹篙鬼來了。 第62章 竹篙鬼并不常見,顧名思義它只存在于竹林里,并非指竹子幻化而成的鬼怪,而是因為竹林招陰,有些鬼怪就喜歡生活在空心的竹子里。 在人們經過荒僻的竹林時,如果忽而有一根竹子倒下來橫在了路上,千萬不能圖省事就跨過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繞道走。 否則,當你邁出一條腿剛剛跨過去,另一條腿還沒來得及跨過,原本橫在路中的竹子就嗖地又彈直了。輕則劃傷人的腿,重則將人拋到了半空,有時甚至有置人于死地的可能。 行壹知道面前橫著的這根竹子并不是竹篙鬼惡意的捉弄,在市中心地帶的小竹林一般不可能會有竹篙鬼,而呂晞特意繞道是因為常在河邊走,所以她該小心為上的時候就不圖省事。 然而,董苒苒還沒親身體驗一番離奇古怪的事情,她聽了行壹的話有些半信半疑地看著斷裂的竹子根部?!爸褡幽敲撮L,如果山林里多倒幾根的話,那么繞路還繞的過來嗎?” “即便你只把竹篙鬼當做無稽之談,但總該承認竹子的韌性不錯,如果它只是假摔,你跨過去的時候竹子又直起來了怎么辦?” 行壹覺得這種情況更常見,所以不著急地時候繞一繞道又如何,那就不必去趕著投胎了。 董苒苒聽了是點點頭,至于有沒有把這個告誡放到心里去,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等八個人穿過了竹林小道,在其盡頭的藏寶樓門口已經來了一圈人。門口擺了一些小攤,以賣手電筒與礦泉水等物品為主。再說進樓的人,不僅是男女老少,還有老外也來湊熱鬧,有票的直接入場,沒票的就先要去找黃牛。 雖然鬼市開在藏寶樓的四樓,但是樓中并非燈火通明,僅有燈火明滅之象,因為進樓的人都是人手一只手電筒照明。 這一趟來,鄭新國與白皓包里都裝了暗訪拍攝的設備,因為根據鬼市里的光亮只照物不照人的規矩,可想而知鬼市中的買賣雙方一點也不想入鏡。 而他們第一次來主要還是了解情況,再看要從哪個角度切入拍攝更好,其余場景的拍攝都能留到白天或者下周末再說。 別看鬼市從街邊搬到了室內,這個交易場地僅是多了遮風擋雨的屋頂與一年四季的空調控溫,其一張鋪蓋堆了一些玩意的形勢仍然沒有變。 此地還是不見柜臺,攤主大多都是坐在馬扎凳上,一個個攤位以攤主所鋪在地上的麻布為界限,想要看貨就得彎腰或是蹲下來。 一進鬼市,節目組的八個人就都分散了開來。其實他們來得不算晚,但剛開市半個小小時里已經涌入了不少的人,因為看不清買家的臉,一時半刻件也分辨不出哪個是菜鳥哪個又是老手。 行壹的夜視能力不錯,僅是借著這些手電晃動的光亮,大概就能將一掃而過地將那些賣家的神色收入眼中。 正如熊老科長說的,如今的鬼市再難讓買家撿到可以一夜暴富的漏,這就賣家的面相神態上就能看出來,他們大多知道自己手里的貨是從哪里來的,到底是不是高仿又是否有收藏的價值。 當然,鬼市上不僅僅是賣所謂古董,比方說還有各種玉石,這就很考驗人的眼力了。還有諸如連環畫、游戲機卡帶、洋娃娃等物也有出售,喜好這類收藏的人較少,但有這樣的小圈子也就有買賣。 鬼市看起來什么都能賣,而它已經搬入了室內,看著被政府加強了管理力度,那么還有人敢賣從地下出土的器物嗎? 行壹胡亂想著沒走幾步就聞到了一股味道,此味在人頭攢動之間淡到了可以忽略不計,但它仍是確確實實的土腥味。正如在醫院待久的人仿佛都會沾上消毒水的味道,在地下待久的東西都有一股陰冷的腥味。 低頭一看,這個攤子是大雜燴,其上還算整齊地分類擺放著糖紙、雜書、玉器等物,而那一縷土腥味是從一只僅有20厘米寬10厘米高的陶器,大概也就兩塊板磚疊放在一起的大小。 它的外形類似老虎仰頭半蹲在地上,但細看其刻畫的張臉卻更似人臉,而頭頂還上又豎著一對夸張的鹿角。這只陶器曾有過彩繪,但因為出土的保護措施做不好,上面的彩漆全都已經剝落,僅在它的尾巴尖還保留了一塊褐色的涂料。 行壹記著熊老科長說的話,對于想要的東西拿起來問價,但千萬要注意別摔著,還有這年頭也要注意被碰瓷的可能性?!斑@只什么價?” 攤主都沒抬眼皮就報價了,“誠心要的話,五萬。支持手機轉賬?!?/br> 行壹覺得像她這樣付錢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少了,“五千。多一分,我都覺得多?!?/br> 這只陶器是鎮墓獸,所以才有這似人非人似獸非獸的長相,顯然它作為冥器一直都呆在墓xue里,為的是不讓其他的妖魔鬼怪侵犯墓主的安息。 使用鎮墓獸的入葬風俗起源于東周時期,在崇尚巫術的楚國,造型詭異的鎮墓獸是常見的隨葬品,后來從楚國傳播出去也為其他各國所用。 戰國時期的鎮墓獸以漆器為主,而它們的面目都比較猙獰可怕,隨著墓葬風俗的不斷發展變化,到了唐代時期不再似過往可怖,而質地也多見為瓷器、陶器。只是在五代十國之后,使用鎮墓獸入葬的習俗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