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開始他還心里高興他小哥真孝順給他燉湯做吃的,連他娘生氣的找他說他兒子殺了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雞他都給反駁回去了,家里的雞有他們大房一份,他小哥孝順殺只雞給他燉湯咋啦?前幾天三弟不還一個人吃了一只雞嘛,把林老婦說得啞口無言生氣回去。 結果看到燉出來的湯他小哥第一時間端去了給吳擎遠,然后才給他,林老根心里犯嘀咕吃醋了,忍不住問了。 “.....吳大哥不是馬上要搬家了嗎?上次的事兒多虧吳大哥幫我,我想趁這兩天多多感謝一下,阿爹,這醋你也吃啊,小氣,你看,我給你留了一大鍋呢!“ 忽悠自己老爹林阿默一向很在行,理直氣壯的指了指灶臺上還剩了一大鍋的雞湯。 “哦哦哦,好好,那你快給吳兄弟端過去,湯涼了可就不好喝了?!?/br> 林老根向來信任自己娃,大事自己做主,小事兒聽他小哥的,不疑有他,趕緊催促。 倒是林天寶人小鬼大的盯著他哥的眼神很懷疑,送湯就送湯,他哥穿那么好看干什么?頭發上不是皂角而是豬苓的香氣,他都聞見了,平時糖都舍不得吃一塊的大哥竟然舍得用豬苓洗頭,有問題! 不過不管林老根父子怎么覺得奇怪,這邊吳擎遠搬家的日子算是確定了下來。 在林家住了這么久,自己的房子也打理好了,再不搬出去真就說不過去了,反正現在確定了阿默的心意,把人娶回家那是遲早的事情。 搬家這天,吳擎遠特意提前去鎮上買了些糖和糕點回來請村里人吃。 柳樹村不流行什么喬遷酒宴,但上次把衙門的人叫到村里鬧了一場,他雖占理,可到底還是有些影響,尤其村長其實有些不太高興他的,撇除趙家是他親戚這個理由,村長是覺得他沒法自己放在眼里,村里有事情大可找他這個一村之長協調,吳擎遠直接找衙門的人有點越俎代庖的感覺。 所以除了糖和糕點,他還特意買了兩斤rou專門去村長家跑了一趟,恭敬賠了個罪,他不覺得自己有錯,可想在村子安靜的生活,能不得罪村長還是不要得罪的好。 本來村長是有些生他氣的,可看到他這么有誠意又禮貌的帶著東西上門,事情也是趙家的錯,村長那點不舒服也就煙消云散了,第二天帶著兒子媳婦去他新家門口湊熱鬧,幫他家搬東西。 張家一家也來幫忙了,之前交易碳窯的陳家夫妻不僅來幫忙,還帶了一大堆的禮物。 對吳擎遠來說買下三座碳窯只是沒事兒做點生意,可對于陳家來說,吳擎遠愿意買他們的碳窯對他們如同救命之恩,不管碳窯到了他手中是虧是賺,陳家對他都是感激的,更何況到時候碳窯開工了,陳家父子還要在他這里做工,賴以生存,感激不盡。 陳家帶著東西上門,碳窯的事情自然就再瞞不下去了,來看熱鬧的村民一聽這消息,頓時全都炸開了鍋。 “俺滴娘啊,這姓吳的竟然把陳家的碳窯給買了下來,膽子可真夠大,不怕虧??!” “怕啥,俺跟你說,這姓吳的可是個深藏不露的,這事兒俺早聽村長媳婦說了,三座碳窯一共花了四十多兩呢......” “嘖嘖,你們說這姓吳的到底多有錢啊,他后面碳窯開工還得花銀子吧,可你們瞧瞧,人家是一點都不愁,搬家還請咱們吃糖?!?/br> “那可不,俺瞧著人家就跟村里漢子不一樣,指不定周哥兒本家原來是大戶人家呢......” 總之,碳窯的事情如同一顆落進平靜湖面的大石頭,在村里砸起了一層巨浪,紛紛討論起來。 除了之前的周家老太婆和趙家夫妻站在角落臉色越來越不好看,其他村民都挺高興的,村里能來個有錢的誰都喜歡,要是吳擎遠的碳窯真開了,以后肯定要請人干活,他們不就多了一條賺外快的路子,多好。 周家老太婆臉色不好看是擔心吳擎遠以后找他麻煩,畢竟她以前老讓周哥干活,還耽擱人家婚事,此刻人家有了個有錢又認識衙門人的表哥,現在不找她麻煩,說不準以后不會秋后算賬,她忐忑緊張和害怕! 趙家夫妻也是跟著忐忑害怕,這年頭有錢不一定代表有權有勢,但有錢的人一定比沒錢的人有優勢,他們已經把吳擎遠和林家得罪狠了,誰知道這臭小子以后還會怎么報復他們。 “哼,想燒碳賺錢,傻不拉幾的等著虧吧!” 但兩夫妻是嘴硬的,心里害怕嘴上還是不饒人,陰陽怪氣的說了一句就慌慌張張回家,生怕吳擎遠聽見追上來一樣。 這幾個人吳擎遠早看見了,但沒理,今天是他喬遷的好日子,不能因為這些人壞了心情。 他正喜滋滋的接過阿默特意去河邊捉來送的魚,柳樹村有風俗,搬家的時候有人送魚那以后運氣就好,就跟年夜飯桌上吃魚就寓言年年有余一樣。 “以后我每天晚上去你家繼續給你治臉,過段時間我把家里都安置好了,你要同意咱們,我就去你家提親,你看怎么樣?” 趁著周圍暫時沒人,吳擎遠趕緊湊到林阿默耳邊囑咐,他現在覺得自己慢慢給阿默治臉的決定真是太英明了,阿默沒變好看前沒人跟他搶,在沒成親前他又有了去林家的借口,兩全其美! “恩....” 阿默臉色薄紅點頭,壓根就沒被人追過的少年心早就被他給虜獲了。 根本想都不用想,吳擎遠只要去他肯定就會答應,可他哪兒說得出口,成親這種事情不都是爹娘直接答應cao辦的嘛,吳大哥干嘛問他同意不同意呢?他點頭多難為情啊。 再說親都親了,就算只是額頭碰了一下,他也算是吳大哥的人了,不跟吳大哥他跟誰啊.... 阿默看著吳擎遠抿嘴笑得羞澀又甜蜜。 就在這時,幫著搬家的張大柱走了過來,打破了兩人曖昧的氣氛。 “吳表哥,東西都搬完了,也放好了,俺娘說讓你過去看看,還有,還有跟你商量點事兒?!?/br> 張大柱悶著腦袋道,粗狂的聲音有點結巴,熊樣的身板看上去有點害羞。 作者有話要說: 不是我不讓小攻馬上去提親,而是小攻思想比較現代化,固定在對象同意結婚才辦事,還有小攻才來村子幾個月,剛剛才搬到自己的房子,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提前也要準備一下,所以現在才沒馬上去提親,不過中間有些作者會簡單概括,加快劇情。 第38章 周哥定親和碳窯開工 粗漢子張大柱平時可不懂什么叫害羞, 此刻熊樣的身板,悶頭別扭的站在哪兒搖啊搖, 除了羞澀吳擎遠想不出其他詞語形容。 而能讓張大柱這個反應的除了周哥兒沒別人, 再一聽張大柱說他娘找自己的話, 吳擎遠一下子就猜出了什么事情,肯定是張家想提親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 今天張大娘除了帶著兒子來吳擎遠搬家,還是來提親的, 趁著這個好日子,趕緊把兒子的婚事兒給定下來。 這些年兒子的婚事可一直都是張大娘的心頭病,兩個孩子一直拖到現在也不是她愿意的,張大柱是家中二子, 下面的弟弟meimei都成親了他還沒著落, 張家夫婦怎么可能不著急。 其實周哥兒她還是很滿意的,模樣不錯,小哥兒就小哥兒, 她家不講究,小哥兒好啊,小哥兒又能生孩子又能干活, 但問題就是之前的周太婆太可惡了,要她們拿出幾十兩才答應親事。 張家不過就是一個稍微殷實點的農戶, 幾兩銀子就算了,幾十兩那是全家的財產,真拿出去給張大柱娶了周哥兒, 家里以后怎么辦?她這個當家的婦人得為全家考慮啊。 可誰知道她這個兒子一根筋,認定了死活不回頭,以至于二十四歲的年紀了還單著,急死人了。 不過現在好了,周哥兒來了個疼他的親表哥,不像周太婆那么不講理,倆孩子終于苦盡甘來了,所以上次探過吳擎遠口風之后,張家就在積極準備提親的事情。 張大柱倒是早就想來了,可提親不是小事情,張大娘也不是不懂禮數的婦人,摳門提點rou和點心就上門,正常程序有很聘禮要準備,媒婆也要單獨請,所以才耽擱到現在。 看得出來張家對周哥兒還是非常重視的,帶來的聘禮非常豐厚。 兩包喜餅兩對雞,六斤豬rou四條魚,一對椰子四瓶酒,外加幾斤桂圓之類的干果,最后還有斗二米,也就是二十斤的糯米和三斤二兩的砂糖,這是大家的慣例,男方給女方家做湯圓,取其圓滿甜蜜之意的風氣。 這個聘禮在柳樹村的確說得上豐厚了,就是娶個姑娘也才這么多聘禮,一般的小哥有一半就差不多了。 今天搬家,來看熱鬧的村民都還沒走,看到張家抬過來的聘禮又炸一次鍋,沒成親的姑娘小哥兒更是羨慕不已,聘禮的貴重可直接關系到門楣和以后嫁到婆家的地位,周哥兒不過是個小哥,能有這待遇,簡直太有福氣了,何況大家都知道張大柱喜歡周哥兒喜歡得不得了。 不過張家會帶這么多聘禮來也在情理之中,如今的周哥兒已經不再是以前周家那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可憐的小哥兒了,有了吳擎遠這個‘有錢’表哥撐腰,周哥兒身份水漲船高。 所以雖然上次已經試探過吳擎遠的口風了,但今天張家上門提親還是很忐忑,就怕吳擎遠變卦。 “吳大兄弟,除了這些聘禮,咱們家還愿意出三兩銀子的聘金,你看怎么樣?” 吳家沒長輩,吳擎遠也不是拐彎抹角講價錢的婦人,因此張家夫妻倆直接把自家能答應的條件全部擺了出來,成不成就看吳擎遠了。 為了自己兒子的婚事,張家夫妻也是咬牙下血本了,三兩銀子的聘金絕對是柳樹村至今為止娶小哥的最高記錄,想當初林老根可就是用三兩銀子把趙家給嚇唬走的,可想而知這三兩銀子的聘金有多貴重,這可真的是誠意到不能再誠意了,要是吳擎遠不答應,她們也沒辦法了。 周哥兒也緊張的望著吳擎遠,他這輩子什么都不求,就想嫁給張大柱過日子。 “可以,不知張嬸帶黃歷了嗎?要是帶了,咱們現在就定日子吧?!?/br> 這門親事本就是注定的,張家雖然不是特別富裕,但也是個好人家,吳擎遠自然微笑點頭同意,周哥兒成了家,生活幸福,他也算對周大牛這個二爺夫有交代了。 吳擎遠點頭,親事就算成了,張家皆大歡喜,周哥兒也喜極而泣,周圍的村民也跟著哄笑,村里可是好久都沒有喜事了。 最后一番商議,周哥兒和張大柱的婚事定在了正月,也就是年底過年的時候,現在八月中旬,距離過年差不多還有五個月左右。 之所以把成親的日子定在這個時間,吳擎遠自然也是有考慮的。 再過幾天就是村子里的秋收了,到時候大家忙著收糧食,賣糧食,來來去去至少要忙一兩個月的時間,日子定近了張家根本沒時間準備成親的事情,而過年那段時間又喜慶又清閑,最適合辦事情。 而且到時候周哥兒成親,作為娘家長輩的他也要準備嫁妝。 吳擎遠雖一直單身很少接觸家里長短的事情,可不代表他不懂,張家現在對周哥兒好,張大柱也喜歡周哥兒,但張家那么多兄弟姐妹妯娌,以后周哥兒過去了肯定還是會有矛盾, 所以不管是真的關心周哥,還是為周哥兒考慮,讓他到了婆娘在妯娌之間有底氣,嫁妝方面他都不能小氣,也要好好準備,這準備的關鍵自然就是銀子。 他現在空間里還剩下很多黃金,不愁錢,可吳擎遠并不想有事沒事兒就拿空間里的金子出來應付,這樣會讓人誤以為他真的很有,引來打壞主意的人,畢竟一個孤身從外地來定居的人擁有幾千兩和幾百兩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因此,把周哥兒的婚事定在過年,這五個月的空擋時間,他剛好可以把碳窯的生意搞起來作為掩飾,既給了張家準備婚事的時間,也給自己緩沖,除了周哥兒的婚事,他自己的終身大事也要考慮,正月這個日子大家都覺得不錯。 .......... 事情一定下來之后,吳擎遠就立刻去鎮上買了兩匹上好的紅綢回來給周哥兒做喜服,然后就開始收購木材忙碌碳窯開工。 像村里村民自己燒碳的話基本都是自己上山去撿的木材,因為數量不多,而吳擎遠準備大干,所需要的木材以千斤計算,這么多木材他不可能帶著陳家父子還有張大柱等人去撿,所以只能收購。 而且燒碳除了要求技術,木材的材質也是有好壞之分的,好的木材燒出來的碳才好,其中青岡木最好,燒出來的碳基本不爆火星,一般的就是果樹之類的普通木材了。 這段時間計劃碳窯事情的時候,吳擎遠同時也再次了解了一番石橋鎮的碳行情,做生意這些絕對都是需要調查和了解的。 一番調查之后,他發現這里碳真的是個非常賺錢的買賣,上次修補房子的時候村里告訴他這里的確有炕,按照一般情況下,有炕的話基本就燒不了那么多碳了。 但問題是這里的冬天真的很冷,炕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燒著,白天大家要下床,不出去下田也要在屋子里做些手工編制貼補家用,就算坐在床上干,整個屋子溫度太低,手露在外面久了受不了,必須整天不斷的燒炭保證屋子里的溫度才能舒服的把冬天熬過去,所以這地方碳需求量才那么大。 做燒碳買賣的人需求木材量大,木材的品質又有要求,不可能帶著工人去山上隨便撿兩根枯枝就完事,因此便衍生出了一群專門做木材生意的商販。 像青岡木這種燒碳最好的木材平常百姓根本弄不到,來源全被這些木材商販掌握,還有果木這些普通燒碳的木材也一樣,因為平常百姓的主要農作物圈在糧食上,根本沒人大規模種植果樹,所有的燒碳木材來源全被壟斷,沒關系根本買不到,買到了也不一定是好的,誰敢保證木材商人不坑你,當初的陳家就是被坑的。 這樣就直接導致村民想燒碳只能撿山上的枯枝,想砍樹也不敢砍,十二年前夏國那場災荒,就是因為一個小鎮周圍村民砍樹太嚴重,把半山坡砍禿了,結果整個山塌泥土下來把人埋了,之后就開始旱災鬧饑荒,大家都說是因為得罪了山神。 所以如今的夏國百姓都有了害怕和忌諱,砍柴都不敢砍多了,木材商人們的木材也大多都是專門買山坡自己栽種以及各地去收購來的。 吳擎遠想燒碳自然也只有去找專門的木材商人收購,但這些人因為壟斷生意,他又是生面孔,給他開價實在太高了,成本太大,哪怕燒出來也賺不了多少錢。 因此最后吳擎遠只購買了兩千斤青岡木,以及一千斤的果木,利用異能,一半開始動工燒,一半悄悄使用異能催熟,來減低成本。 這是計劃的時候他就想好了的方法,他的木系異能得天獨厚,因為重生的關系他的異能等級已經達到了巔峰,將一顆種子或者枯枝在短時間內直接催熟成成品完全沒有問題,這個世界安全不用打打殺殺,為了不浪費自然就只能用來賺錢了。 現在只是燒碳的木材,以后還有糧食,藥草等等只要是植物全都可以進行催熟,只要他運用得當,小心謹慎一些,完全可以為阿默還有以后的孩子創造一個舒服的生活環境。 想想以后媳婦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吳擎遠就充滿了動力。 作者有話要說: 吳大哥的事業最近一點進展都沒有,想娶老婆也得有點家底嘛,事業愛情同步發展,周哥兒都定親了,林哥兒還會遠么…… 第39章 阿默成了搶手哥兒 燒碳木材問題解決, 吳擎遠的碳窯就正式開工了。 陳家的三個碳窯并不大,一個碳窯一次性最多燒一千斤木炭, 需要的人手并不多, 整個燒碳過程由陳家父子為主, 他、林老根林老二兄弟、還有張大柱做副手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還需要人, 臨時雇兩個力氣活就是了。 燒碳是個技術活,燒出來的碳除了木材品質, 就全靠師傅的火候強弱掌握了,陳家父子在石橋鎮錢老爺家的碳窯干了大半輩子,燒碳的技術自然不在話下,更加知道燒碳成敗的輕重, 絲毫不敢馬虎。 除了第一個窯的木炭火大燒融了很多之外, 第二和第三個碳窯掌握得非常好,燒出來的碳品質非常不錯,完整不掉灰, 上滿沾滿白色的粉末,一看就是好碳。 吳擎遠將三座碳窯的碳都拿出來燒了一晚上實驗了一番之后,也證實品質不錯, 沒有濃煙并且持久,應該能出不錯的好價錢。 有了個好開頭, 他再無顧慮,繼續加大投入和速度,將催熟的木材開始一個窯接一個窯的燒, 為此他還同時請人挨著自家的房子加蓋了一個存放木炭成品的倉庫。 在努力燒碳準備賺錢的時候,吳擎遠自然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心上人,白天燒碳,晚上吃過晚飯后和周哥兒去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