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登基
二日后,終于到了嬴政登基的日子。 天朗氣清,陽光灑在太極殿鍍金的磚瓦上顯得格外的耀眼。 宮樓上,百口青銅鐘依次排開,最中間處乃是一面大鼓。此刻一名身披銀色鎧甲,頭戴銀色紅翎盔的士兵正在敲打著屬于大秦的驕傲。 即使只有一面鼓,鼓聲也響徹天際。擊缶的歌隊位列兩旁,從宮門口排到了白玉石階前。 歌隊的后方,一萬名銅甲士兵整齊排列,旌旗飄揚,以睥睨天下的姿態迎接著王的到來。 太極殿前白玉石階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聽得那儀式官道。 “丞相李斯,到?!崩钏钩隽蓄h首行禮。 “軍丞征東大將軍劉徹,到?!眲爻隽蓄h首行禮。 如此念道,軍丞平西大將軍李世民,軍丞鎮南大將軍趙匡胤,軍丞定北大將軍冉閔依次出列頷首。之后便是一眾文官出列。除了四大軍丞著戰甲裝外,文官按等級高低所著官服又有不同。越往臺階上的,官級越高,著褐色官服,而往下則是著纓紅色官服。 而所有非文武百官,得到了邀請的客人都只能在太極殿內觀禮。 所以一大清早便被鎮元子拉出來參加登基大典的許宣,此時正坐在太極殿內喝著不知名的好茶。 聽到這一個個的名字,縱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接受了這個世界的設定,還是差點把茶噴了出來。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就算了,趙高,李林甫,蔡京還有嚴嵩是什么鬼?強行來一些反派嗎?”許宣心中想道?!翱磥硐牖煺鏇]那么簡單” 不過讓許宣感到更加意外的則是此時殿中最引人注目的兩名女子。 坐在自己上方,隔著鎮元子的女子,著素色輕紗曳地裙,柳眉鳳眼,耳帶玉柳葉耳環,青絲放下及至腰間,白凈的瓜子臉即使不施粉黛也如出水芙蓉一般。在與長輩一般的老者交談時,一顰一笑,顯得清純而又端莊。不時的還朝著許宣所在的地方望來。再看著旁邊的慕容云,便知道這女子是女裝的白無凈無疑了。 即使佛如許宣,看到此時白無凈的模樣,感受著她時不時傳來的目光,也有些忍不住的,用余光去打量她起來。 那少女的模樣,端莊的氣質,大方得體的儀態,無法言喻的感覺涌上許宣的心頭使得不由自主的總會想朝白無凈的方向望去,即使在定力的驅使下,僅僅只是用余光相望。 或許,這就是心動了的感覺。 而坐在許宣對面的少女似乎也看出來了。 一襲紅衣,頭戴鳳冠宛如出嫁一般的少女就那樣看著許宣,好像在看著故人一樣。感受到了少女的目光,許宣也收回了余光,看向紅衣少女。 這不是那日在暗香閣臨走時看了自己一眼的女子嗎? 兩人就這么互相看著。許久,或是根本就沒有多久。紅衣少女率先朝別的地方望去。 看到女子不再盯著自己,許宣也收回目光,心中暗暗道“這女子怎么有種熟悉的感覺?除了暗香閣那一面,難道以前還在哪見過?” 如此想著,便聽到外頭儀式官宣道。 “恭請圣駕~大秦始皇帝駕到~” 宮門外,嬴政著一寬大黑袍,黑袍上面繡著九條五爪金龍(前后身各三條,左右肩各一條,內襟藏有一條),合九五之尊之意,頭戴十二串白玉珠旒冕,腰間左帶玉佩,右持寶劍。 目光炯炯,一副睥睨天下之姿款款走來。 所到之處,士兵手持長戟,單膝跪地行禮。一步步走上玉石臺階,百官亦低頭行禮。及至臺階頂處,嬴政轉身俯瞰百官將士。 眾人齊曰“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焙袈曧憦卦葡?。 嬴政抬手從右至左揮過,所指之處便安靜下來。 嬴政便道皇天上帝,后土神衹朕平定天下,海內蒙恩,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夫四海至公,天下為一謹擇元日,以為始帝,福澤天下,享以萬民。 “吾皇庇佑天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秦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口號聲如春雷乍起,萬人高喊,聲欲震天。 嬴政再一擺手,呼聲戛然而止。繼續道。 “大秦當立,朕深知統文以利民,眾卿以為如何?” 見無人敢應,李斯出列道“皇上圣明,臣以為,印璽印信以小篆頗為正統,公文及百姓書寫以楷書為佳,易書寫與為世人所學?!?/br> “李丞相所言甚是。眾卿有無異議?若無,準奏?!辟?。 “皇上圣明?!北娙说?。 李斯見統一文字之事如此果決,便想繼續上奏。嬴政無愧于李斯之伯樂,知道李斯仍有良策,便開口道“李斯,朕知你肚中有墨,何不一齊道(倒)來?” 李斯笑道“陛下英明,臣以為,既然文字統一,那么度量衡也應統一。臣聞得地望城以北的地方一寸約莫為以南的兩寸。而斤斤兩兩亦有不同,實屬不利于長久之計?!?/br> “還有,各地的貨幣也參差不齊,理應一并廢除,從新交由朝廷制幣,以保大秦萬世基業?!?/br> “此外,若想政令通暢,方便百姓物資流動,需統一車軌車道,并以朝廷的名義修建官道。肅清轄內官道匪患亦是當務之急,望陛下圣察?!?/br> 嬴政略微思索了李斯的建議,便知道這些都是于萬世有功的良策,而眾大臣們也不會有所反對,便道“李斯所言皆于我大秦有益,這些事便交由李丞相去辦,朕亦能安心。待你上一道奏折陳其中詳細,由朕親自擬旨,將這統一文字,度量衡,秦幣還有車軌馬道等事昭告天下,為民所知?!?/br> 其實這些定策早已在登基之前便與李斯等重臣商議過了,此時不過是走流程罷了。也虧了兩人一唱一和,演技十足。 所有大臣豈不知其中關節,因此才不敢出頭提意見。另一個則是因為剛才所提的這些確實都無可挑剔的地方,且都是長治久安之策。 “謝陛下,陛下圣明,乃天下之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崩钏垢┦椎?。 一眾大臣也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嬴政看著廣場上的萬面旌旗飄揚,腳下萬臣敬仰,又有良臣定策,不由的張開了雙手,大笑了起來。 陽光下,玄黑的袍子上的金龍,被照得熠熠生輝。 “始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吾皇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