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兩位書生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后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后,東漢、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于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歷時約200多年。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 而此時與黃河對應的夏河便穿越地望城而過。 與許宣剛離開地望城前往岐山相比,此時的地望城顯得愈發的熱鬧和繁華了。一如剛來之時的車水馬龍,而車上的貨物和人身子上的東西卻多了起來。 或許是因為離嬴政登基的日子近了,從各地趕來參與這項盛事的人多了起來,刺激了消費。畢竟再過兩天,就是嬴政登基之日。 再次進入地望城,許宣才得以仔細的觀察這座城市。 街巷顯得擁擠,但卻很有秩序,想來應該是高低不平的建筑堆在了一起產生的錯覺。行人來來往往,出沒于酒館、茶樓。此時正是下午,烈日當空,偶爾地還有幾個書生拖著疲憊從街角的青樓里出來。 青樓里的女子搖著蒲扇,在樓上看著過往的行人,不知是哪里發生了什么惹人發笑的事,樓上的姑娘笑著搖著扇子進了屋子去跟姐妹們分享去了。隨后只聽得笑聲,歌聲,笑罵聲,琴聲從窗戶里傳了出來。 幾個扎著沖天辮的孩童從身邊追逐而過,其中一個年紀應該是最小的孩子只顧著往前跑,擦身撞到了許宣才將許宣拉回了現實。孩童連忙道歉,跑在前方的幾個孩子也小跑著回來連聲表示歉意,許宣微笑著表示沒關系,幾個孩子便又高高興興的跑著去了。 些許碰撞自然傷不著許宣,而讓許宣感嘆的是這么小的孩子居然懂得如此禮數,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少年強則中國強。 這樣想著,許宣的嘴角也露出了微笑,自己好歹也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吶。 進入了地望城,眾人都活躍了起來。阿青從未離開過天宗,自然對這“大城市”的一切都感興趣。白無凈與青祎兩人從小在玄谷長大,這次是第一次出谷,遇到許宣則是第一次來到地望城,并沒有對于地望城有多少了解,此時也是一臉的興致盎然。 杜十娘雖然不是出身地望城的青樓,但也是蘇地名樓。蘇地亦是大城,而大城市之間有很多地方也是相通的,便當起了講解員的職責。 李逵也從未來過地望城,但對于這些新鮮事物的興趣卻沒有阿青幾人那么大,只是單純的想聽杜十娘說話而已。 許宣與李淳風二人則是幾人中的非活躍分子。不過這并不重要,興致總是有人帶起來的。 “地望城果然比天宗熱鬧多了,咦?那邊怎么有個人走路不穩的樣子,是不是病了,咱們過去問一下?”阿青興奮的看著城里的一切事物,突然瞥見一人從街角的樓閣里出來,有些搖搖欲墜,便指著那人問道。 眾人便望過去,看見那有些瘦弱的,書生模樣的男子走起路來好似腿軟,頓時也覺得應該是病了。 杜十娘卻露出一絲了然的微笑,笑著道“那書生不是病了,是累了,回到家中睡一覺就好?!?/br> “累的?看他的樣子就像是病了嘛,以前天宗有人感染風寒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卑⑶嗵煺娴牡?。 “若我說那書生不僅沒病,而且還沒有成親,你們信不信?”杜十娘還是笑著道。 “哦?十娘怎知那書生沒有成親,這又與他沒病有何關系?”白無凈也開口問道。 看著杜十娘頗為自信的樣子,眾人都有些感興趣了。 “那書生定是家中無妻,在青樓與女子行那事過度,累的腿發軟了?!倍攀镦倘恍Φ?。 以前在青樓的時候,這種書生見得多了,雖然杜十娘是賣藝不賣身,但也有賣身的姐妹常常會碰到,彼此間也都會“分享”此事。 “那事?什么事???”阿青又天真的問道。 “那事就是房事唄,你一小丫頭問那么多干什么?”本來不愿參與此事的李淳風也忍不住道。嘴上還帶著神秘的微笑。 聽得李淳風的話,白無凈幾人臉上有些微紅,阿青更是不敢再說話了。 不過白無凈還是好奇心占了上風,便不管臉上有些發燙,問道“那十娘你是如何得知那書生沒有成親的?” 杜十娘不似阿青幾人還是小姑娘,自然不會臉紅,笑著道“這種書生以前見多了,都是家中無妻,仗著有些文采,到青樓找女子發泄的,自然無度。按著一些粗鄙之言,就是既然出來玩那當然要玩夠本才行,不然對不起“錦帳翻飛燭影昏,鶯啼玉榻夜銷魂”啊。是以才會如此模樣?!?/br> “???原來是這樣啊?!卑⑶嘈÷暤?,聽著杜十娘模仿說的粗鄙之言,臉上更紅了。 聽得杜十娘之言,許宣也笑了,看那書生的樣子,不正是被掏空的樣子么?沒想到啊,古代書生竟能過得如此醉生夢死。要是放到現代,沒有些錢,想要被掏空就只能靠自己了。 “你們再看那位書生,家中定有位明事理的賢妻?!倍攀镏钢忠粋€從樓閣里出來的書生說道。 只見書生一股春風得意的樣子,臨走前還與樓上站在窗邊的女子道別。女子也笑著回道。好一副郎情妾意濃的畫面。 “杜姑娘,何以見得?家中有妻子還會來這風月場所的?”許宣也來了興趣,便問道。 雖然古代文人狎妓成風,但家中有了妻室還能出來逛青樓還是讓許宣有些不敢相信的。 古代真好啊~許宣心中暗道。 “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啊,文人來這青樓就更正常了??茨菚?,氣宇軒昂,全然不似之前那位的頹廢。臨走時還與樓上女子道別,想必兩人只是詩文歌舞上的交流,并沒有行那男女之事。這在青樓才是最常見的事?!倍攀锏?。 “可那又如何得知書生家中有妻子呢?”白無凈好奇道。 李淳風插嘴道“那不簡單,家里的妻子喂飽了,那書生出來逛青樓自然不會想著男女之事了。你看那之前的頹廢書生,此刻就算是天下第一美人脫光了站他面前也提不起他半分興趣,信不信?” “呵呵,李道長倒是知道得挺多的?!?/br> 杜十娘笑著道,“一般來說,成了家的文人來這青樓自然都不會是為了男女之事而來的。家中有妻子cao勞,還要服侍男人,自然不會對詩詞歌賦有甚鉆研。而青樓女子便懂得長袖善舞之事,對于男人來說,尤其是文人,最能討喜?!?/br> “若是賢妻,便能懂得馭夫之道。也能懂得萬事不能面面俱到之理。合夫家心意,就是為妻之道。也是女子的悲哀。終究女子也不過是想找個依靠,善待自己的人。若那李甲能真心待我,縱使他三妻四妾又如何,奈何只讓我明白是我瞎了眼?!闭f到這,杜十娘有些凄然。 古代的人真是有趣,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想到當時暗香閣的白居易那些人,也是家中已經有了三妻四妾了還終日逛青樓,還受文人競相追捧便也覺得杜十娘說得有些在理,的確是女子的悲哀。 看到書生走得遠了,許宣便安慰道“杜姑娘,過去的事便讓它過去了。咱們還是繼續趕路吧?!?/br> 雖然把杜十娘帶到了地望城,但是如何安置卻成了問題,所以現在只能如此安慰道。 眾人見狀也不再提,默默往前走著,方向便是那名滿地望城的貴賓樓。 及至貴賓樓,許宣便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