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浪里白條
在中國的歷史上,鹽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是相當大的。從春秋到戰國時期,齊國就一直以鹽而強。到景帝七國之亂時候,吳王劉濞挺直腰桿對抗中央的法寶就是銅山與鹽里面的利潤,再到漢武帝統治時期,因為持續戰爭,漢朝陷入了財政窘境,控制了鹽鐵專賣,從漢武帝時候起,對鹽的交易的控制和鹽稅的征收,就已經成為一項持久的國家政策。 這也對后世產生了連續性的影響。 而若讓某一地方,或勢力掌握了鹽權而不進行控制的話,那么便會對當政者的統治造成威脅。如唐末時的王仙芝,黃巢,就是以販賣私鹽積蓄力量,進而導致了唐朝的覆滅。 所以,許宣要提醒宋江別高興得太早。 看到宋江有些忐忑,許宣寬慰道“宋管事的,也不用這么擔心,萬事提出來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的?!?/br> “那。。許公子想要說的是什么事?”宋江問道。 “其實跟這個鹽井有關。新朝將立,你應該能想到朝廷到時候對于鹽的管控應該會更加嚴格吧?” “不瞞許公子,其實這也是我所擔憂的?!彼谓瓏@道。 鹽與民生息息相關,鹽業利潤也大得驚人。村子里出了口鹽井,到時候不知道要被多少人覬覦。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們這出了口鹽井想要瞞天過海是不可能的。只怕你們到時候會引火燒身?!痹S宣道。 “許公子,難道我們不能賣鹽嗎?要不然我們不賣,自己用也不成?” “賣私鹽?你家人多還是你們村子人多,夠人家殺的嗎?哪個賣私鹽的不是說自己的鹽自己用?我說宋管事的,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懂不懂?”許宣問道。 “???家中就我一人。。恕宋某愚鈍了。。這舍得又何解?”宋江搖頭道。 “算了,現在還不是時候??傊@段時間你們就盡量制鹽吧,能制多少算多少,所制之鹽切記勿賣。按人頭均分至每一戶人的手上。待到朝廷來人之時千萬記住舍得二字即可?!毕肓艘幌?,許宣覺得有必要再加三個字“勿執著”。 知道許宣并非兒戲之言,宋江也認真道“勿執著。。嗯,宋某定當牢記許公子所言?!?/br> 許宣不知道的是,在地望城南方的某地,此時也在為鹽一事,眾人鬧得不可開交。以至于后來差點釀成大事。 “除了此事,還有兩件事你需要去做。這兩件事做好了,到時候朝廷的人來了你們的籌碼會多一些?!痹S宣道。 “籌。?;I碼?” “就是條件,到時候你們跟朝廷的人談的時候能多撈到一些好處?!?/br> “哦,明白了?!彼谓腥淮笪虻?,“那這兩件事。?!?/br> “這兩件事也很簡單。想要多制鹽,光靠煮的話,雖然效率高,但是每次的量比較少。所以你要讓人砌鹽田,曬鹽。雖然曬鹽的過程比較長,但是能產出的量更多。同時進行煮鹽和曬鹽才能讓效率最大化?!痹S宣緩緩地道。 “鹽田?”這許公子的話怎么總有些聽不懂呢,宋江疑惑道。 “具體怎么cao作,我會寫給你的,到時候照做就行了?!?/br> “那這第二件事。?!?/br> “第二件事就相對重要一些了。這條河平日有沒有船經過?”許宣指著經過村尾的河流問道。 “這個倒沒有?!彼谓鐚嵒氐?。 “沒有?那可知這條河有多深,通往何處?” “多深不得而知,但是此河乃是流經岐山和地望城的夏河的一條支流?!彼谓?。 “夏河?”這回輪到許宣疑惑了。 一直在一旁認真聽許宣幾人對話的白無凈此時對于許宣有些著迷了。 與那些向自己提親的名門望族不同,富家子弟們整天談論的不是吃喝就是玩樂。而那些書生滿口的詩詞文章,整天也不過是空談國事。 這些日子以來,觀察許宣所說,所做,發現他都是有計劃性和目的性的,仿佛已經預見了結果一般。在白無凈所認識的人里頭是從來沒有過的,這讓許宣在白無凈的心中多了一絲神秘感。 女人一旦對于一個男人產生了好奇感,很大程度上就已經無可救藥了。 于是聽得許宣對于夏河有疑問,便出言道“華江與夏河乃是當世最大的兩條河流,許公子莫不是想在這建一個碼頭?” 白無凈出于好奇,便大膽猜測許宣要做什么,更多的則是想要得到許宣認同自己的期盼。 “華江夏河?那對應的應該是長江黃河了?!痹S宣如此想道。 “正是,白公子是如何得知的?”許宣問道。 “玄谷也有一條河,在那上面建了一個碼頭,用做來往船只貨物和行人的中轉。所以我猜許公子也是想在這建造一個碼頭,屆時產出的鹽可以由此運往各地吧?!卑谉o凈思索了一會答道。 許宣微笑著點頭。 “猜對了!”白無凈心中暗喜道,同時還微微一笑。 那一笑如盛開的百合,竟讓許宣有些失神。心中不禁嘆道還好她是個男裝萌妹,不是女裝大佬。 看到許宣有些微微失神的樣子,白無凈心中更是高興,不過發現臉上也有些發燙,急忙向別的方向看去。 “咳。。不過這碼頭當然不止用來運鹽,運人或運其他貨物都行。這關鍵的地方在于這水要足夠深才行,要不貨船容易擱淺?!绷ⅠR回過神來的許宣道。 “宋某明白了,我找個人問問?!闭f完便差人不知道找誰去了。 不一會兒,便見到一中年男子,赤身而來,露出一身雪練白rou。 “宋管事的,您找我?”赤身男子問道。 “張順,村里水性屬你最好,經常潛入河里,這位許公子想問你這河到底有多深?”宋江指著河道。 張順知道這兩日也是見到了許宣的手段了,心中深感佩服,聽說是許公子要問便爽快道“俺曾多次潛入最底處,這河底下也有高有低,多深要我說個數也不太準,最低處約莫類吾二十有余吧。若是出得大河,那便不知有多深了。行大船是無妨的?!?/br> 看那張順也有一米七五的樣子,二十個他的身高應該也有三十多米深,行船足夠了。而且,讓許宣下決定的是浪里白條張順的話還是做得數的。 按照水滸傳里的描寫,張順能伏在水底七天七夜,水中穿梭奇快無比。許宣覺得在水底七天七夜有些夸張了,但也足以見得這張順的水性是公認的好。若他說水有三十米深那應該便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