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做個實驗
面對小光突然不配合的質疑,王美麗呆住了,吸引力法則這怎么就不靠譜了呢? 好在她性子外柔內剛,口頭并沒有激烈對抗的意思,只是說明道:“這里面是有機制的,也許上帝聽到了你的心聲;也許整個宇宙之中有一張正能量網絡;也可能是因為量子物理學……” 小光聽著美麗一本正經的越編越玄乎,他竟然瞬間詞窮,不知該從何說起。 王美麗不疾不徐的繼續舉例道:“也許我剛才說的你有些不信,但是,絕大多數人或多或少的相信類似的東西。 “比如,現在有一個身材不好的人想要健身,人們就會鼓勵他,說你應該想象一下自己身材好是什么樣。多想想健身的結果,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正能量激勵方法嗎? “在比如說,參加高考的學生,把名校的?;召N在墻上,或者給自己畫一張錄取通知書?!?/br> 聽著王美麗旁征博引,他頓時對這女孩有些刮目相看,沒想到對方也不是無腦論調。同時,他也想到了企業里好多搞成功學的人,號召員工把自己的目標寫出來,貼在墻上,每天早上起來大聲朗讀?!拔乙蔀榘偃f富翁!我要擁有大房子!我是個強人!”相當的正能量。 王美麗接著說道:“如果你覺得這些做法不夠高大上,那還有‘你的夢想是什么?’這種說法,汪峰老師最愛問的就是這句?!?/br> 張德芬在新書《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里說,為什么中國現代年輕人無法實現他的夢想呢?根本原因在于他們不敢想象。原話是這樣的:“我一直認為,‘心想事成’應該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事。但是,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與愿違呢?第一層障礙是,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夢想,或是鼓勵我們讓夢想成真?!?/br> “我和你想法不一樣!”回過神來的小光斬釘截鐵的反駁道:“當你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如果你想得到最接近真理的答案,你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做個實驗?!?/br> 關于正能量的科學實驗早就有人做過,而且做了不止一個。 心理學作者彼得·霍林斯出了一本《關于幸運的科學》,其中就列舉了好幾個這樣的實驗。 1999年加州大學研究者的一個實驗是這樣的。學校里面再過幾天就要考期中考試了,研究者想看看正能量夢想對考試成績有沒有什么影響。 受試學生被分成了三組—— 第一組學生每天花幾分鐘想象自己“已經”取得好成績之后,是一種什么感覺——這組就是“正能量組”; 第二組學生的任務也是每天花幾分鐘想象,但想象的是自己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和如何準備考試; 第三組是控制組,沒有想象任務,該怎么復習就怎么復習; 而實驗的結果是,正能量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最低。他們不但得分低,而且為考試成績做準備花的時間也是最少的。他們夢想自己取得了好成績,的確獲得了更多自信——但自信的結果是,他們就不怎么準備考試了。 當然,正能量夢想也有好的作用,第一組學生的心情,在考試之前都一直比其他兩組好。 考試成績最好的是第二組。他們想象了準備考試這個動作,可能這個想象起到了提醒的作用,他們真的花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準備考試,結果自然取得了更好的成績。 第三組的成績排在第二組和第一組之間。 “由此看來,正能量夢想不但對結果沒有幫助,反而是有負作用的!” “還有這樣的科學實驗?!”這個論據徹底顛覆了王美麗的認知,就連回應都稍顯慌亂。 “當然。其他實驗也有同樣的發現……” 有個研究測試了“吸引力法則”對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有沒有什么幫助。實驗組的學生按照張德芬說的那樣,想象自己已經得到了好工作是一個什么情景——比如說我想象自己在大公司有個高薪的職位,想象自己坐在寫字樓里工作的樣子。 結果發現,參加了吸引力法則想象的人,他們發出的工作申請書比別人少,他們實際花在找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比別人少,最后他們得到的工作的平均工資也比別人低。 “吸引力法則,只起到了負作用!” 王美麗漸漸感覺不對,顛覆認知帶來的不確定感終于激起了她本能的對抗,她辯駁道:“僅僅這兩個實驗并不能代表一切,也許事實并不像你說的那么糟?!?/br> “類似的實驗還有很多,這并不是個例……” 霍林斯在《關于幸運的科學》這本書里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實驗。這項研究是讓大學生測試正能量思維對找到男女朋友有沒有幫助。 實驗者先找到一些有暗戀對象、但是從未表白過的大學生,讓這些學生自由想象,你將來會和自己暗戀的對象發生什么樣的關系。 有的學生想象出來的是正能量,比如我跟心儀對象在教室里面突然之間目光相遇,充滿深情,彼此之間馬上迸發了火花。 但也有很多學生不由自主的想象負能量,比如一個女孩想象的是:“本來我們都是單身的,有一次我們兩個終于有說話的機會,他向我發出了邀請!可是,我居然跟他說我已經有男朋友了……我把事兒給搞砸了?!?/br> “根據張德芬的說法,正能量想象應該帶來好的結果,負能量想象應該帶來壞結果,對吧? “結果恰恰相反。過了五個月之后,研究者考察了這些學生感情生活的變化——想象正能量的學生,交友成功率明顯不如想象負能量的學生!” 面對一個個細節豐滿的實驗論據,王美麗沉默了下去,少傾,她重新抬頭,直直的看向小光,不屈不撓的質疑道:“加州大學的這個實驗我表示懷疑,這個實驗如何保證實驗對象的思想活動是按照規定進行的呢?學生花時間想象自己對暗戀對象的憧憬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正能量有多少?負能量有多少?這個條件任何人都沒辦法對其進行驗證,所以,我覺得這個實驗的結果沒有什么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