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靈鼠那邊隔了好一會兒才送來回信:“主人,我聽那些下人叫稱呼那小姐孫小姐,而且那小姐叫朱老先生爺爺。哦,我明白了,那姑娘是朱老先生的孫女……哎呦喂,那姑娘也太不地道了,居然在朱老先生這里告狀說元色布莊的東家欺負她!主人,這姑娘的嘴也太欠了!” 此時此刻,唐縣里面的朱宅。 朱老先生正和自家那大兒子嫡出的女兒,也就是他嫡親的孫女兒朱婉聊天。 兩個兒子忙著在京城升官發財,只有這個孫女兒在這樣年底還想得起來他這個老頭子千里迢迢的回來唐縣陪他過年,他自然是很高興的。 不想這個孫女兒一見著他沒有詢問他老人家身體可好,在這縣城住著可習慣,最先說的居然是縣里面的元色布莊的東家如何的欺負她。 朱老先生想了一下,這元色布莊怎么聽著有些耳熟呢?哦,是了,那個布莊不正是秦少賢兄妹兩個在縣里開的那家嗎?據說生意還不錯。只是,秦少賢今年過年早早的告假回家了,大約自己孫女兒說的那個東家是秦少賢的meimei。 秦少賢的這位meimei,朱老先生以往聽秦少賢提起過幾次,夸贊說是個極有想法和膽識的丫頭,性格好,心地還很善良。是了,這樣的丫頭沒道理平白無故欺負人啊,于是問孫女朱婉:“婉兒你是不是去了人家店里說了什么話惹得人家不高興了?” 朱婉忙搖頭:“沒有,沒有,我就挑了幾匹布讓她們給我包了,誰知道那個死丫頭居然不賣給我?!?/br> 朱老先生什么人,雖然年事已高,可是前朝的時候好歹也是朝廷里面的一介重臣,十三四歲上午朱婉心里的那點子小心思根本都不夠他看,如果只是挑好了布要買人家開門做生意的為什么不賣給她?定是這丫頭嬌蠻的脾氣又犯了去了人家店里鬧事。 想到這里朱老先生不由一陣嘆息,都怪那尖酸的大兒媳,好端端的閨女給硬是給養成這么一副嬌蠻跋扈掐尖要強的性子。原以為他們去了京城,見著的貴人多了,這丫頭的性子能有所改正,不想一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丫頭個頭和年歲漲了,性子卻是一丁點的改變都沒有。 于是用長輩教訓晚輩的口吻對這個孫女兒說:“等會兒讓管家帶著你去人家元色布莊里面好好的給人家賠禮道歉。你寬和待人了,人家沒道理不把布料賣給你?!?/br> 朱婉一聽,頓時就惱了,霍地從椅子里站起來大聲叫:“爺爺,你莫不是老糊涂了?我是你親孫女啊,你的胳膊肘怎么往外拐?是他們欺負的我,憑什么讓我去給他們道歉?要道歉也是他們來給我道歉才是。我爹現在做了官,不再是布衣了,我好好的一個官家小姐憑什么要對他們一介商賈低頭?” 朱老先生看著這樣嬌蠻跋扈的孫女,忍不住連連搖頭,剛剛因為這個孫女千里迢迢從京城趕回來陪他過年的那一點子欣慰統統都沒有了。有的只是一陣陣無力的無奈。 一年多前,兩個兒子偷偷離開唐縣去京城做官的時候,這個孫女還是個十歲出頭的女娃娃,平日里雖然嬌蠻了些,可也還算懂事??墒乾F在,年歲個頭長了,那張臉,包括這尖酸刻薄的性子是越發了隨了那大兒媳吳氏。 當年那大兒媳就處處嫌棄他這個老頭子,沒少暗地里攛掇著大兒子和他這個老爹對著干?,F在這孫女的性子真是像透了那大兒媳,一點晚輩的禮節都沒有,動不動就對著他這個爺爺大喊大叫。不僅沒有半點書香門第姑娘家該有的知書達理,反而尖酸刻薄無理取鬧。 這樣的孫女兒,朱老先生半點好感都沒有。 當初若不是那大兒媳嫌棄尋常百姓的生活清苦不夠風光,也不會攛掇了大兒子偷偷離開唐縣去京城做官,若不是大兒子去了京城,二兒子一家也不會跟風。如此這兩個兒子也不會陷入到朝廷里面的黨爭中去。這樣他一個老頭子也不會一大把年紀了還要擔驚受怕,生怕兩個兒子哪一步走錯禍及全家。 對于大兒媳,朱老先生的心里說不恨那是假的。而對于這個酷似大兒媳的孫女兒,朱老先生也很難喜歡的起來。不由嘆息一聲,說:“年紀大了,身體越發的差了,說了這么一會兒話竟是累了。你自己玩吧,爺爺休息去了?!?/br> 朱婉急得跺腳:“爺爺,那布怎么辦?”她千里迢迢回來唐縣,就是為了買元色布??! 第308章 宿敵 做爺爺的都說了身體不適,朱婉這個做孫女的居然還在關心買不到布。朱老先生就是再老糊涂這會兒也看出來了,這個孫女回縣里陪他過年是假,想要買唐縣里面出了名的元色布才是真的。 哎……年紀越大,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看得越淡,孫女又如何,還不如他的學生們對他尊敬呢。 語氣淡淡的對朱婉說:“你想要買布,找管家就好?!?/br> 朱婉看著朱老先生走開的背影,心里一陣怨恨,自己的這個爺爺果然和娘說得一樣,說起來是個大儒,其實就是個老書呆,放著皇子師傅不當非得窩在這小地方,簡直糊涂到家了。好在爹沒有聽爺爺的話,偷偷跟著娘去了京城,當了大官。 不然她朱婉到了現在還是個平頭百姓,哪里來的機會去認識那些尊貴無比的皇子公主?娘說了的,按照爹現在的官職,她做不了皇子正妃做個側妃卻是綽綽有余的。 過了這個冬天四皇子殿下就要選妃了。上個月聽聞四皇子在某次皇家宴席上大肆夸贊過這元色布乃是布中君子,不張揚,不諂媚,卻固守本色,堅貞不移。于是朱婉就起了念想,何不去買幾匹上好的元色布來送給四皇子討四皇子的歡心? 巧的是元色布莊就開在唐縣,自家那老書呆子也在唐縣住,于是朱婉好不容易找到了機會留了書,偷偷回來了唐縣。明面上是回家看爺爺,省得爺爺大過年的孤單冷清,實際上則是想買元色布討好四皇子,巴不得來年四皇子選妃選中她朱婉。 一切都計劃的好好的,卻是沒想到那小小的布店竟是這樣頑固,縣城里面一個小小的開店的見著官家小姐居然也不給個好臉色,尤其是個東家小姑娘,看著沒多大年歲怎么說出來的話這么臭! 現在好了,爺爺不幫自己,布店里面的人又給得罪了,這元色布還真跟她朱婉反沖,怎么買幾匹布這樣簡單的事情就這樣難辦呢? 其實這位朱大小姐也不好好的反省反省,當時在布店里也不知道是誰拿著官家大小姐的款不正眼看人。 卻說秦妙坐在布店的后院,聽著靈鼠轉告的朱老先生和朱婉之間的對話,漸漸的明白過來,朱老先生其實并不待見這位孫女。雖然如此,那朱婉既然上門買布便是客,自己這大半年來一直在農莊里面獨居。耐性變差了,聽到一點不中聽的就沉不住氣了。 顧客話說的不好聽,自己也不能那樣嗆人家。而且朱老先生還是大哥的師傅,大哥能以連中三元的好成績考上秀才,朱老先生功不可沒。自己嗆走了朱老先生的孫女,雖然那孫女不怎么討朱老先生的喜歡,自己也應該上門緩和一下關系。 不過就是幾匹布罷了,她秦妙手里捏著那么多的寶貝,會稀罕這幾匹布?明天就是初一,正好借口代替大哥給朱老先生拜年的機會送幾匹上好的元色布上門。既幫著大哥給朱老先生送了年禮,又間接的緩和了今日與朱婉之間的矛盾。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馮三娘從織布作坊回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擦黑。她提了個大大的食盒,里面放著好幾道精致的菜品,底層擺著剛包好的餃子,只需要下鍋一煮就好。 水墨聽聞秦妙出了農莊,來了布莊,也不在作坊里面打雜了,跟著馮三娘一起來了布莊。 這個大年夜里,秦妙陪著馮三娘母子和水墨一起度過的,吃著精致的小菜和新出鍋的熱騰騰的餃子,別有一種溫馨在其中。 晚上守歲到子時,之后就各回各屋休息了。 第二天年初一,為了圖個吉利,秦妙穿了身顏色鮮艷的紅襖,帶著水墨去拜訪朱老先生。因為隔著兩條街而已,路程不算遠,步行過去。秦妙戴著帷帽走在前面,水墨抱著三匹布走在后面。虧的水墨這丫頭在作坊里面打雜慣了,力氣不算小,不然這三匹質地上好的布料她一個小姑娘是抱不動的。 一路來到朱老先生的家門外,先報了看門的小廝通傳,之后在門外候了一陣,這才由小廝引著進了會客廳。 說起來,秦妙今天還是頭一回來朱老先生的家里拜訪,可是朱老先生對于秦妙卻是不陌生的。先是得了這丫頭送的七色葡萄酒,后來又聽秦少賢提起過幾次,總之秦妙在朱老先生的印象中屬于乖巧聰穎從小就特別會持家的那一類的女孩兒。 今日得見秦妙真容,朱老先生不由感嘆,百聞不如一見吶,這個丫頭,可不僅僅是乖巧聰穎會持家那么簡單,更是個世間罕見的美人兒??!小小年紀,竟出落的如此清雅絕俗,顧盼之間勾魂奪魄,相貌傾國傾城,更難得的是這周身的氣度很是大氣磊落。 朱老先生一面感嘆著秦家兩口氣怎么就這么有福氣,不僅得了秦少賢那樣一位堪稱天才的兒子,還得了這么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兒。一面客氣的招呼了丫鬟們趕緊地端茶倒水,而后好秦妙撿著新年的吉利話聊了起來。同時還在心里默默盤算著,自己的幾個孫子中間,到底哪一個能配得上這個美得不似凡間人的小姑娘。 會客廳的后側的一扇屏風后面,朱婉在偷聽著她爺爺和秦妙的對話。沒聽到就罷了,這么一聽,頓時就氣得肺要炸開了!爺爺昨天對她這個親孫女那樣的冷淡疏離,今天居然對著那個丫頭和顏悅色客氣得不得了!這頭老子心可真是偏到家門外面去了! 再則朱婉昨天在布店沒看真切秦妙的容貌,當時秦妙剛從農莊回到布店身上的帷帽還沒脫掉,今日一見秦妙的容貌,頓時就嫉妒得不行。憑什么那個臭丫頭可以擁有這樣美麗的姿容?老天莫不是瞎了眼? 女孩兒多愛美,朱婉昨日本就恨上了秦妙,今日見著自己的爺爺胳膊肘往外拐就算了,再在容貌上一對比,瞬間就將秦妙當做了宿敵。 所謂宿敵,那就是有我沒她有她沒我。 第309章 找我何事 秦妙是來替自家大哥送年禮順便給朱老先生拜年的,并非過來蹭飯的,所以略坐了一會兒就告辭了。 估摸著秦妙走遠了,朱老先生這才差人去叫朱婉過來。其實朱婉就在會客廳的屏風后面偷聽。不用丫鬟去請,自己從屏風后面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