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整理好心情,時間已經是第二天凌晨。秦妙終于感覺有些困了。管他二狗,李柏還是沈耀康,統統拋到了一旁,所有人都沒有她大小姐好吃好睡的好好活著重要。 秦妙被何花叫醒的時候,院子里面兩輛馬車都已經套好了。該收拾的行李也都整理好放在了車上。 秦妙知道大家在等她一人,忙起床來,洗漱一番,上了馬車,這就要離開鎮子,前往縣里。 離開鎮子之前,秦少廉特地去了翠花包子鋪買了不少的包子,一部分充當早餐,一部分留著路上做干糧。 就這樣,正月十七這天,一行人踏上了去縣里的官道。 兩天之后的傍晚,馬車終于進了唐縣縣城的城門。沿著縣城那寬闊的街道,朝著那座染坊宅子走去。 秦妙透過車簾看著車外的街景,想著自己穿越來這個時空,見過貧窮的鄉村,見過安寧的小鎮,現在又見了熱鬧的縣城,就是不知道這大熙朝的京城是個什么樣子的。 若是哪天有空了能去京城觀光一下就好了,不涉足京城中的紛爭,只去看看風景就好。堂堂穿越人士總不能做那連京城都沒有去過的土包子吧? 第294章 案首 水墨被秦妙留在了縣里和馮三娘母女一起過年??墒浅舜竽暌惯@晚,水墨多半的時間都是在染坊宅子里面住著等秦妙回來。 布店里面現成的布匹不多,顧客想要買布料只能先預定了,過些日子之后再來取,因此便流失了一部分顧客。 馮三娘的手里又攢了一沓訂貨單,天天盼著秦妙早些回來,早早的將這些布都染出來。 水墨將染坊宅子收拾的干干凈凈,宅子比較大,所以多了翠翠父女和何花三個人也不顯得擁擠,并且還多了兩個人幫著染布,再不用水墨一個人拼著命的干活了。 秦少廉一個十四歲的小子,自然不好在染坊里面和一堆女孩兒擠在一起,他去了元色布莊的后院住。 一時間大家就這么安頓了下來。 秦少賢二月里就要參加縣試,這是他科舉之路的第一步,錯過了這一年的縣試就要再等三年。不敢掉以輕心,安頓好唐家莊過來的老鄉之后他便又住進了朱老先生的家里潛心攻讀。 原本秦峰和李氏兩個計劃的是讓秦少賢這個做大哥的幫著在朱老先生面前說說好話,爭取讓秦少廉這個弟弟也能去朱老先生家里念書。 可是今年春天秦少賢課業繁忙,在朱老先生面前略略提了一下這件事情之后朱老先生一直沒有正面答復,便也不再問了。反正秦少廉對于讀書一點興趣也沒有,巴不得他這個做大哥的永遠不要在朱老先生面前提起這事。 時間過得飛快,正月十九秦妙帶著翠翠何花一行人來到縣里,感覺都還沒做多少事情就到了二月初。 眼看著離大哥縣試的時間越來越近,秦妙竟感覺有些緊張,明明下場考試的不是她,可是她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居然也能這樣近距離的接觸科舉,這在封建制度下扮演著重要角色給幾千年歷史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的科舉,居然就要在這個嶄新的王朝走上政治舞臺了。 一時間秦妙開始變著法子的給大哥做各種養生的藥膳,大哥的年歲雖才十七歲不滿二十,可是若今年失利,再等三年,便就是二十了。并且大哥還沒定親,看大哥的樣子在沒有功名之前是不會議親的。所以對于大哥的人生來說,能否春風得意馬蹄疾就看今年春天的這幾場考試了。 二月里的縣試,一口氣要考五場??忌诳紙隼锩娲羧烊?,身體不好,如何能在極度緊張的心情中文思泉涌奮筆疾書三天三夜? 所以這些日子里秦妙都只顧著給大哥做補品補養身體了。布莊的生意扔給馮三娘,染坊的活兒交給何花,翠翠還有水墨。至于織布作坊啊,糕點鋪子之類的事情,則被她安排到了四月之后。 二月考縣試,三月里考府試,四月里考院試,院試之后能否取得秀才功名才能見分曉。秦妙決定在五月放榜之前都專心做大哥的堅實后盾,別的事情統統靠邊站。 好在染坊里面干活的人手多,何花被秦妙點撥了一下之后很快就掌握了調色的訣竅,叫了工匠來,在宅子里面加了不少晾曬布匹的橫桿,再加上春天里氣溫上升,接連幾個大晴天之后染坊里面便染了一大批的布了。元色布莊的生意在馮三娘的苦心經營下一時間好的不得了。 年內沈耀康給送的那一大批的布料,棉布,錦緞,綾羅之類的,統統給染了,放到布莊里面,幾個月的時間就賺了一大筆銀子。 秦少賢不愧是朱老先生的關門弟子,第一場縣試,輕輕松松拿了個案首。秦妙高興得給染坊和布店里面的每個人都包了個大大的紅包。 三月里的府試,四月里的院試不在唐縣,而是要去中州府。 中州,顧名思義,乃是中原大陸的中央地帶。中州下面轄有好幾個縣,中州城亦或者中州府有點類似秦妙前世那時代的省城。 大熙朝的州劃分要比秦妙前世的時代的省劃分的粗糙一些,整個大熙朝一共分了十六個州。比方說秦家現在居住的是中州,而秦家的祖籍卻是在齊州。 秦妙有心跟著大哥一起去中州府,可奈何自己現在才九歲,年齡有些小,又是個女孩兒,沒得給大哥拖了后腿,所以只能呆在縣里等著大哥考完回來。 不得不說秦少賢能被朱老先生選中入室弟子,在念書做文章上面確實有著一定的過人之處。三月里的府試,他又以第一名案首的好名次揚了名。 接連拿了兩個案首,雖然已經成了童生,可是秀才的功名已經勝券在握了。消息送回唐家莊,秦峰和李氏高興的放了一掛大大的鞭炮。不過也不敢太高調,因為這四月里的院試還沒考呢。 在大家高興又緊張的心情里,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冬天的寒冷早就不見了蹤影,春風送暖,百花盛開,空氣中洋溢著淡淡的花香,身上的厚棉衣早換成了輕便的春衫。 這一年的人間四月天悄無聲息的來到了人間。 秦妙有心等著大哥院試的成績放榜之后再去忙旁的事情,可是去年年底沈耀康送來的那一大批的布料染完了,也賣光了。作為原材料的白色棉布沒有了,她的找布商訂購一匹才能讓染坊和布莊的生意正常運轉下去。 可是去年冬天被布商給坑慘了,同樣的地方秦妙不會跌倒第二次,所以織布作坊必須得趕緊的建起來。 正好現在是四月里,天氣和暖,不熱不冷,正適合干活。等五月到來,天氣熱了,出門一趟渾身汗水,干活的效率就低了。 經過大家伙的商量決定,織布作坊和染房放在一起,反正這座宅子挺大的,前院染布后院織布,工人們一處干活兒也好管理。不過這座宅子被當做作坊之后便不能再主人了。 秦妙決定了,由她出錢在附近買兩個小院子,一個給翠翠父女住,另一個她帶著水墨和何花住。 翠翠自然不會讓秦妙給他們買院子,立了個字據,等日后有了銀子就還錢給秦妙。 第295章 拐子 秦妙也不和他們計較這個,統共一個小院兒也沒花多少銀子,等織布作坊建起來,按照翠翠那不服輸的性子,多干點活兒工錢就趕出來了。 當初在村里的時候,翠翠一個女孩兒,既要養活老爹,還要面村里那些欺軟怕硬的人們的捉弄,另外還憋了一口氣想要讓旁人看看她爹雖然只養了個閨女,可她這個閨女也是不輸給男兒的! 環境造就性格,翠翠雖然是個女孩兒,可是心里造就養成了事事爭先不服輸的性子。 大家都從染坊宅子里搬了出去,還沒有招聘女工來做活兒之前,秦妙趁著宅子里沒人,將空間里面彩色的棉花移了出來,放了好幾個房間。 如此,廠房和原材料都有了,就等著找工匠做上幾臺紡車和幾臺織布機,然后對外招聘一批女工進來,織布作坊就能正式運作了。 棉花是帶著顏色的,用這樣的棉花織出來的布不用染料染,直接就可以搬去店里出售,如此就避免了染缸里面提起來的濕布難以風干的難題。 當然染坊也不能就這么關門,織出來的棉布顏色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時,就用染料調配出顧客滿意的顏色染出來之后交給顧客。兩方面相互補充,這樣才能確保元色布莊時刻都有充足的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