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此刻時辰已經不算早了。馮秋已經午睡醒來,這會兒已經到院子里玩耍了,馮三娘叫了他來比劃著縫了一半的衣裳,看哪里需要改動。 染布的方法已經初步找到了。秦妙便從空間里面出來。出了自己的房間,站在院子里,規劃著這個院子如果要改造成一個小型染房的話要怎么布置。 還有到時候這布店的名字叫什么比較好呢? 秦妙想了一下,與其叫些高深的名字,不如直白點好,到時候老人小孩兒都知道,朗朗上口,多好。直白一點的話,那就叫“元色布莊”好了,元色,原色,原本的顏色,怎么洗都不會掉。 秦妙這邊正為著這個淺顯直白的布店名字樂呵的時候,前門處突然傳來拍門的聲音。 馮三娘放下手里的針線活兒去開門了。秦妙好奇的跟了上去。 門外站著一個小廝模樣的十來歲小伙子,見馮三娘開了門,忙問:“請問秦少賢可是住在此處?” 馮三娘不明所以的點頭:“正是?!?/br> 聞言,那小廝這才道:“勞煩你轉告秦少賢,就說是他今天送的拜帖我家老爺已經收到,不過我們家老爺最近兩天確實身體不大好,后日如果方便,還請他再次登門拜訪。屆時我家老爺一定會在家等著?!?/br> 秦妙忍不住問:“你家老爺是何人?” 小廝看文盲似得看了眼秦妙,很是神氣的回答:“我家老爺當時當世大儒朱老先生?!?/br> 秦妙愣住,朱老先生昨天不是人都沒見就把自家大哥和馮秋給打發了嗎?為何現在會派小廝來巴巴的請了自家大哥后日再去拜訪?哦,是了,剛剛那小廝好像提到過拜帖什么的,那拜帖還是今天送的。 難道說自家大哥今天一早出門乃是重新去拜訪了朱老先生,而且還送了拜帖?可是……從這家布店到朱老先生住的六福胡同不算特別遠吧,送一張拜帖而已至于早上出門到了中午都還會不好還得在外面吃午飯? 秦妙滿腦子的疑惑間,那小廝傳完了話這就轉身走了。 馮三娘原本還有些失望,想著找的其他的教書先生雖然也能教馮秋念書,可是跟朱老先生卻是沒得比的。 不想這才隔了一日而已,朱老先生那邊就已經有了消息。心里一高興,就忍不住拉了秦妙的手說:“我就知道,容公子的舉薦信不會沒用的。那朱老先生這幾天確實身體不大好,所以昨天才沒有出來見客。今天大約是身體好些了,這邊派人來送請人了?!?/br> 秦妙附和著笑了笑。不知道該說什么。 馮三娘和秦妙說完了這些后忙去找秦少賢傳話了。 秦妙站在原地,只感覺很多地方都不對。如果朱老先生肯給容公子面子,那么昨天自家大哥帶著馮秋拿著容公子的親筆信登門拜訪的時候,不該連面都不見就將人打發走啊??扇绻f朱老先生不肯給容公子面子的話,那就沒必要今天又派人上門來請。 對了,這里面還有自家大哥秦少賢送的一張拜帖。到底朱老先生是回心轉意決定給買容公子的帳了才派人上門請人的,還是自家大哥的那張拜帖采用了什么手段打動了朱老先生? 第223章 掙銀子玩 一時間秦妙感覺事情有些復雜。容公子似乎也沒有以前以為的那樣厲害,而自家大哥是不是當初跟著爹來縣里的時候遭遇過什么事情,為什么一來到縣里大哥就和家里面的大哥有些不太一樣了呢? 在家里,大哥相當于是爹的影子,爹走哪里他跟哪里,爹做什么事情,他便從旁幫著爹做什么事情。而來到縣里以后,沒有了爹在身旁,大哥便不再是誰的影子,行事說話,居然讓秦妙感覺有些不太適應。 這時秦妙已經從前門的鋪面走到了后面的小院。彼時馮三娘正在對著大哥傳達著剛剛朱老先生家的小廝來說的那些話。 秦妙便站在一旁,不動聲色的觀察著自家大哥。還是那個清俊的樣子,還是那種沉穩內斂的氣質,甚至身上的衣裳還是家里面帶出來的衣衫,這人分明就是自己認知深處的大哥,可是……又有哪里不一樣了呢?難道說,離開了爹之后,大哥身上的一些特質開始綻放光芒了? 秦妙抬手按了按額頭,發現自己好像想太多了,大哥還是那個大哥,他已經是十六歲的少年,應該有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送了張拜帖而已,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秦少賢聽了馮三娘傳的話后點了點頭,表示他已經知道了這事。然后看向秦妙,問:“小妹,后日去朱老先生家拜訪,你可要跟著去?” 秦妙想也不想的搖頭:“不了,我一個丫頭片子做點俗事掙些黃白之物尋個樂子就好,讀書寫字那樣高雅的事情我可做不來?!鼻孛钭匀徊粫サ?,想不說被朱老先生給拒了事件很丟人的事情,若真被朱老先生收做學生,那寫字的時候如何解釋那一手的好字? 秦少賢的心里其實還是想自家小妹能在朱老先生門下念幾天書的,女孩兒雖然不用像男孩兒那樣考功名,可是若是有朱老先生的學生這頂帽子戴頭上,日后找夫家也是個籌碼,可以往上面挑些好人家。 不過……這個小妹自從傻病好了之后就極聰明伶俐。聽聽她剛說的什么話,做點俗事掙點黃白之物尋個樂子,需知別人為了掙那二兩銀子得付出多少艱辛,到了她這里,居然只拿掙金子銀子當做個樂子。 這樣大的口氣,想來就算不用戴著朱老先生學生的帽子也定能找個好夫家的。 這么一想,秦少賢不由看著秦妙寵溺的笑了笑:“也成,妙妙不想去就算了。讀書是件極苦的事情,不去也罷?!?/br> 秦妙能感受到大哥對自己的關懷,心里不由一暖。想起來什么問:“大哥,你今天上午出門去給朱老先生送拜帖了?” 秦少賢點頭:“是的,昨日去拜訪沒見到老先生的面,出來大門之后才想起來忘了將自己的姓名住處告訴給老先生,想來不死心,今天便去送了張拜帖,不圖別的,只求讓老先生知道是我去拜訪過?!?/br> 秦妙又問:“那大哥如何后晌才回來?”送一張拜帖,應該用不了多少時間吧。 只聽秦少賢回答說:“我送完拜帖之后便去了縣里的人牙子處打聽三妹的消息。當初咱家逃難,經過這唐縣的時候賣掉了三妹。這次來縣里之后便想起了三妹,雖然去年的時候已經都打聽過了,可是時間又過去了半年,多打聽打聽,興許就有了消息呢?” 當初秦家逃難經過唐縣的時候,秦妙還沒穿過來,彼時的秦妙還是個小傻子,對于自家三姐被賣了的事情自然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墒悄莻€時候秦少賢已經十來歲,是個大人了。對于自家三妹被買的事情自然是記憶猶新。這次來了縣里,不自主的想起來那不知下落的三妹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此一來,秦妙之前的疑問就解開了。大哥,還是那個大哥。 “那三姐的消息可打聽到了?”如果可以,秦妙也想在尋找三姐的事情上出一分力。 秦少賢有些失望的搖頭:“一點消息都沒有。當初買了三妹的那個人牙子早離開了縣里,現在何處,誰也不知道?!?/br> 大哥失望,秦妙跟著有些失望,只寬慰說:“沒事的,既然是一家人,那就是有血緣的,早晚會有三姐的消息的?!?/br> 秦家兄妹兩個說著尚無消息的秦家老三時,馮三娘這邊已經拉著馮秋耳提面命的告誡他后日見著了朱老先生一定要機靈一點,有禮貌一點,好好的表現,爭取能拜到朱老先生的門下。馮秋很是懂事,對于馮三娘的話統統點頭答應。 秦妙看著馮秋,有些心疼了,這孩子,乖覺的太早了。幼年的貧困挫折,讓他早早的學會了懂事。說起來,這樣大的孩子應該調皮一些才好。 之后秦少賢將廚房里面昨天新買的柴搬出來劈了,秦妙回了房間打算小小的休息一會兒。馮三娘繼續做針線,一邊做著馮秋的秋裝一邊絮絮叨叨的和馮秋說著見著了老先生后的事情。待秦少賢這邊的柴劈好了,馮三娘則收起針線笸籮開始生火造晚飯。 這一日的光陰,便是在這些瑣事中流過。吃過晚飯之后,天色便暗了下來,于是各自回了各自的房間。 馮三娘,秦少賢那邊在房間里面做什么不知道,秦妙回了房間將門閂插好后便進了空間。 中午的時候進空間給那棵七色果樹澆了水,晚上進來空間看時,果樹似乎長高了一點點,枝葉茂密了一點點,同時果子又結得多了一點點??磥磉€是要給這棵樹多澆水,這樣它才會生長。 于是秦妙又拿了中午用過的銅盆打了靈泉小河里面的水來澆了一遍,待樹根周圍的泥土完全濕透了才作罷。 中午的時候做過實驗,七色果樹的果子可以做上好的染料。那么秦妙便有些等不及了,決定今天晚上多摘些果子烘干了碾成粉末裝進瓷瓶中做染料。明天白天便可以將這些染料拿給大哥和馮三娘看,同他們商量染布賣布的生意。 第224章 獨門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