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最后閻監工等人只能提前收工、無功而返,回去翻看那一堆關于陣法的道學書籍,而和尚們停留原地念經超度怨靈。 回凌云寺路上,他拍拍山紳肩膀,勸道: “山紳小道友已經做得很好,不用自責,沒有你我們還發現不到那詭異灰霧呢!” 并沒有自責的山紳,猶猶豫豫道: “閻道長,我覺得此次突破點,恐怕還得請葉甜甜才行,楊婆婆曾經提過一二?!?/br> 說他倆在一起,去哪里都可以。 他自己一陣翻譯,他倆要聯手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閻監工摸著山羊胡回看他,本想調笑兩句,見他眼睛都是滿滿的認真。 莫非那個嬌滴滴的漂亮小姑娘也不一般?! 山紳暗想: ……其實她道學天賦也比你們強一點點的,只是她興趣不再此。 他用烏龜殼換個意思算一卦,驚喜道: “閻道長,卦像有結果,這事恐怕必須有她才行!” ** “這藏經樓長得跟其他殿完全不一樣嘛!” 與天王殿大雄殿不同,凌云寺藏經閣并不是古代建筑,而是近代新擴建的,據說當年請來都是有名能工巧匠。 它的結構和外形設計是西洋建筑歐式風格,整理有圓形欄桿、巴洛克風格的墻壁線條裝飾,別具一格的西洋味道。 這是近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遺留結果。 盡管看守和尚已被迫反俗,但這里的佛經等古籍經卷善本等文物并未被偷盜或破壞,只是書架上與木柜中的書籍受潮、灰塵沾滿。 剛進藏經樓院中,甜妹兒就聞到墨水味與舊書霉味,她揉揉鼻子,呢喃道:“看來好些時候沒打掃屋子?!?/br> 葉安誠笑回道: “之前我們也來瞧過一眼,陰森森的挺恐怖。里面都是些佛經,旁人看不太懂,也最好別看懂,否則想出家還找不到寺廟剃度。那些新來的特殊員工可能感興趣,但他們現在還在凌云大佛那里?!?/br> 進入藏經樓某個房間,甜妹兒才明白‘陰森森’是什么意思,明明是陽光普照的院落,屋子里溫度比外面低、光線比外面暗得多,還有不知從何處吹來的風也是涼涼的,自是有些奇怪。 這里雖比不上空調房,但呆著舒服許多,可以避暑。 李勇峰把桃木兔用紅繩子掛在門梁上,若是紅繩有破損或斷裂等意外,或者其他諸如不停旋轉等異像,意味著有東西不愿他們呆在這里,最好立馬離開。 “修個佛像,大家懂得真多?!?/br> 葉三叔摸摸鼻子,忍不住一番感嘆。 “可不是嘛!這佛廟并不傷人,但稀奇古怪的事情特別考驗人心,一不小心就被嚇住,住院那幾個人就是?!?/br> 崔玉濤的一張娃娃臉曬成古銅色,笑起來露出潔白整齊牙齒,周身氣質看上去成熟不少,這實踐確實鍛煉人。 他問起他們去夷人村落發生的故事。 葉三叔隱去陳教授家事,重點笑著把劉強龍艷遇苗族姑娘、貪心約十多位姑娘跳舞的故事,聲情并茂講出來。 頭次聽說現實中苗蠱的葉安誠、李勇峰、崔玉濤對苗族好奇的同時,一個個樂不可支,笑得肚子痛。 因為這一遭,他們也覺得這藏經樓并不是多么令人害怕的地方。 “啊——除去大學通知書,哥哥,忘記通知你,二嬸嬸懷孕啦,我們快有小弟弟小meimei?!碧鹈脙鹤呦蛞慌派罴t不知名木書架,突然回頭道一句。 葉安誠左腳踩到右腳,一個趔趄往前撲,差點‘五體投地’:……連這個都能忘,三叔有多不靠譜! 完全忘記通知侄子的葉三叔尷尬撓頭,他這不是沒記住嘛。 藏經樓是保存佛教經卷的地方,因此穿之前拒絕游客進入仔細參觀,如今倒沒有顧及,哪個角落都可以看。 甜妹兒樓上樓下房間慢慢轉圈兒,那些《地藏經》、《楞嚴經》、《大藏經》等內容看不懂,只能看到和尚法師們手工抄錄的佛經書籍,字跡工整美觀。 對于凌云大佛心臟,也未有什么相關記錄。 “都是佛經,那些峨眉法師可能很喜歡,修佛之后,這里應該會留人日常打掃維護?!比~安誠道。 在二樓最東邊一間屋子里,甜妹兒進入便發現區別,屋子里空空蕩蕩,書架木柜里全都是空的,沒有佛經沒有其他文物,大門也有上鎖的痕跡。 “咦?” 她好奇地在屋子里四處轉圈,敲擊一面墻是發現聲音不對,可能是空心的,眼睛突然放光,電視劇告訴她,里面有可能是寶藏。 “我把墻一拳打塌,佛祖會不會怪我?” “甜妹兒,你悠著點兒?!?/br> 剛跟過來的葉三叔他們恰好聽到這一句話,腦門子疼,葉三叔更是立馬出聲阻止,任誰對這寺廟都是既尊敬又害怕,唯獨這個大膽侄女兒,竟想著拆樓。 “我只是說說而已?!?/br> 甜妹兒把爪子收回來,在墻四周找機關,幸運這個暗墻跟夏老爺子家的簡直換湯不換藥,摸到一個rou眼無法看見的小凸起。 她用一半力氣使勁一點,‘砰’的一下,聲音很輕,但回蕩在藏經樓中依舊特別明顯,藏經樓半截墻壁從中退出一個洞來。 洞口有一副觀音圖刺繡屏風擋著,慈眉善目、栩栩如生。 葉三叔等人: ……總感覺很神奇???! “看來這暗閣與我們有緣,我們進去看看唄!” 甜妹兒回眸一笑,眼睛里轉滿星光。 好奇心旺盛的崔玉濤第一個舉手同意,葉安誠蠢蠢欲動,李勇峰林君英面上不顯心底如貓抓癢,葉三叔本就不是個沉穩性子,年齡跟李勇峰他們差不多。 于是幾個青年外加小姑娘,進入房間暗閣屏風后面,留一人在外把門,守門是剪刀石頭布輸了的李勇峰。 但見屏風后面有一盤向陽窗戶,屋內四周都擺放著佛經、佛圖、古書等,其中有一散墻的東西全部空掉,唯有一本近代王獻宋所寫的《雙行精舍序跋輯存續記》缺失的部分內容。 在柜子后背夾墻亂,還真讓甜妹兒摸到一些碎紙,以及一個蓮花形狀的影靑瓷缸部分碎片,還有一小塊指甲大小的金珠子,看起來是古董文物的一部分。 “莫非這里被盜?” 所有人都遺憾地想。 翻開這柜子里唯一一本薄薄幾頁書籍,甜妹兒才知道這里在近代戰亂時期,曾經藏有齊魯博物館的幾百件歷史文物,并在建國后五十年代還給博物館。 唐選善四百余種兩千六百余冊,共裝五巨箱;金石器物七百多件,三巨箱;漢魏石經殘石一百三十二件,為一箱;書畫一百五十余軸,共計一箱…… 因為環境潮濕,這些書籍文物都由王獻宋與凌云寺和尚們經常取出來晾出來曬。 看著書中記錄一箱箱傳說中的文物古董,眾人真是好一陣眼饞,雖沒想過盜取文物,但近距離觀摩一下總可以。 除去甜妹兒,崔玉濤竟是最鎮定的,他得意洋洋道: “你們知道鳳谷古城吧!那里是我mama家鄉,據說有很多隱藏高手。幾十年前抗·戰時期,上京博物館有九千多箱文物,在當代人民群眾幫助下,藏在那里?!?/br> 九千多箱! 并不是九千多件! 還是從國家首都上京博物館送出的,可見其珍藏價值。 隨便一箱里拿一件,恐怕在后世就可以買房買車成為人生贏家,但當地居民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守護,誰也沒有去偷拿一件。 這就是種花傳統民族精神! 光是九千箱數字,已經震驚得其他人無話可說,連見過夏老爺子暗墻與楊神婆的世代收藏品的甜妹兒,都目瞪口呆,更何談其他人,只能幻想一箱一箱密密麻麻擺放在某個洞里或屋里。 “經歷戰爭后,這些文物都保存完整,全部送回。咱們嘉州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藏寶地,各處不知有多少寶藏……” 甜妹兒一個突如起來的想法,偏頭道: “凌云大佛里會不會藏有寶藏?!” 穿之前,當地確實有凌云大佛藏寶藏的說法,但她當時對古董文物并不感興趣,記不得很多內容,只知道‘藏臟洞’‘大佛肚’什么的,一直以為那都是和尚們吸引游客的手段。 在齊魯博物館,旁人都以為王獻宋《雙行精舍序跋輯存續記》是完整無缺的,里面記錄著文物如何發達嘉州、哪日到達嘉州、那時來到凌云大佛……但對于藏文物地址是空缺的。 而暗閣中薄薄幾頁書籍正好補充這缺失部分,為何缺失自然因為此暗閣里佛經書籍的原因,里面講到這些佛經卷軸都是大部分出自唐朝,少部分出自宋代,是凌云寺千年流傳至今的寶貴文物。 唐末皇帝滅佛,當初的凌云寺被官兵全部毀掉,佛經都撕碎,而保留下來的這些佛經來源頭是凌云大佛。 而且當時宋朝某個專業盜墓賊們內心不忍,將他用不著的佛經統統留在凌云寺,把其他寶物拿走。 書籍里記錄很模糊,但這些佛經肯定是在凌云大佛某一處得到的。 凌云大佛與盜墓賊? 寶物已經被取走? 甜妹兒望天: ……為嘛我每次都遲來好幾部,能讓我有點成就感不? 另外還有一處記錄,根據宋代盜墓賊中一位能人異士推斷,“佛像之肚容納萬物”,但由于凌云大佛鎮水妖,守護一方平民百姓,他們不可破壞佛像。 凌云大佛肚子? 他們能去把佛像肚挖空嗎? 確實關于大佛肚子有一個藏佛器說法,但后來議論幾乎消失不見。 甜妹兒利用丹田暖流包裹住腦袋,瞬間回憶清清楚楚,僅兩秒,體內暖流用盡一大半后,她扯著三叔的衣角,等她慢慢恢復。 最深成的記憶是無意中聽到黑導游講的一串真實故事。黑導游就是那種高收費的,還會領著你去點酥油燈保平安,全家平安999塊親民價喲! 根據記憶中顯示,在零六年六月,種花國科學院的部分考古專家齊聚大佛腳下,動用最先進雷達探測器,對大佛進行了一次科學“b超體檢”。 在檢測前,有專家宣稱: “我們將會經過現代科技手法發現樂山大佛內部是否存在釋教法器,依照釋教傳統,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br> 得知這一消息的人們都翹首以盼結果。 但專家檢測完之后,只公布了一個簡略的成果:“現在內部結構都是很安穩的,沒有發現什么反常?!?/br> 肚子里有沒有沒有寶寶也就一句話的事。 但考古學家們對于檢測前自己提出的問題,既不否認也不承認,只字未提它,只說佛像很好很健康,連忽悠百姓都不屑。 嘉州市部分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