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甜妹兒立即不滿:……為啥我是最后一個,山紳是最前一個?! 她還記著那封求助信的。 上擺渡船后,葉三叔簡單與閻監工問候一番、雙方各自簡單介紹。 整個途中,除去帶哭音的‘閻爺爺好’“某叔叔早”之類的禮貌問語,甜妹兒還不忘記用紅兔子眼睛,瞪著自家大哥,打算今晚私下與她切磋武藝。 葉安誠見著小meimei紅紅的眼框,里面還含著淚珠兒,心疼不行,趕緊把禮物拿出來,輕聲輕語哄她。 摟著葉三叔的甜妹兒傲嬌別扭把頭一轉:……哼!遲了。 她摸摸自制腰袋上的魚劍,對著哥哥挑釁道: “三日比三次?!?/br> 葉安誠整個人石化。 她家meimei可以輕輕松松把任何人折騰得死去活來,偏偏普通大夫都查不出來,白老爺子說是有益處。 葉三叔自是永遠都站在侄女一邊。 另外一旁,山紳被船上同樣今日被接的一群青年中年男子圍在一起,,此刻正擺出桃木珠以及五角星錢問東問西。 這些是是從峨眉山縣請來的同門或前道友,閻監工請來與前‘老禿驢’們對決的,也不知道他一口一個‘老禿驢’,會不會得罪凌云大佛。 此刻閻監工也在與山紳交談,真是越談越令人驚喜,這孩子天賦太高,他恨不得立馬收做弟子。 往常他也不帶猶豫的,因此他徒弟人數很多,但如今與山紳談論一番,他才憂心自己能不能交好這個徒弟。 擺渡船成為道學交流的場地。 山紳第一次知道,原來搞‘封建迷信’的人如此之多,且種花國上層對此態度也很模糊,能人異士似乎認同這種模糊。 而葉三叔被閻監工以及前道士們暗地里認定是‘監護人’,林君英是‘關系戶加監護人’,甜妹兒是‘蹭玩小孩子’。 的虧這丫頭顏值高、講禮貌,閻監工決定全部人都包吃包喝包住,哪怕她不干活,只要不哭不鬧就行。 至于林君英與葉三叔,肯定也是被招的倆志愿者,現在被簇擁的山紳小盆友肯定是高工資志愿者。 此行唯一沒有工錢拿的甜妹兒: ……呵呵。 沒過多久,他們到達凌云大佛腳下,在蹬佛山途中,恰好遇到一批身穿藍色或灰色或綠軍裝的光頭藍工人,有老有長,青年少年反倒是沒有。 閻監工盯著前面的幾位熟面孔,哼哼兩聲,笑容下沉。 對面幾位老人態度還行,一副‘前得道高僧’的模樣,后面幾位中年人同樣遮掩不住不滿神情。 峨眉山盛唐是道家圣地,前所未有繁榮,后來山上全部變成佛教寺廟,徒留某些山坡上的幾塊亂草中的石碑,還斑駁地記錄著道家依稀的輝煌。 有一部后人電視劇《新百娘子傳奇》眾人皆知,它里面就包含著峨眉道佛之爭的不光鮮歷史。 這個故事出自明代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白蛇傳’篇幅。 故事中的白娘子,本是峨眉山中修行的蛇仙,與許仙一見鐘情,本想白頭偕老,卻不料半路殺出個法海和尚。 白娘子與法海爭奪許仙的情景,恰恰影射著現實歷史中峨眉的道佛之爭。 最終道教的隱遁修仙的孤高風骨,未能敵過佛門貼近世俗、平易近人的教理,峨眉的道教也如白娘子般被法海鎮壓在寶塔之下。 就連以呂洞賓的道號“純陽子”之名修建的峨眉山上的道觀,被道士奉為圣地,如今也改成佛寺。 別被道佛融合迷惑,現實中部分道長與和尚也是做不到‘四大皆空’的。 “沒想到來這么多大師,稀客??!” 意思是你們不行,怎么來這么多人,老少都上。 “閻施主,額,閻監工見笑,不過三十多位而已?!倍朊忌綌凳聫R,你以前雖是道長,住的卻不是道觀,你們人少怪誰? 說好的得道高僧呢? 說好的仙風道骨呢? 旁人只能看到血雨腥風、刀光劍影。 山紳被迫站在道家一派,他學的也確實主要是道學。 年長的前和尚不說話,中年和尚與閻監工等人直接對上,場面一時半會控制不下來,基本快打起來。 甜妹兒忍不住打個小哈欠:……我又沒拿工錢,只是來蹭吃蹭喝的女娃娃,關心這個干嘛?!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白蛇傳這個是很多解密里面說的哈哈,它確實在警世恒言里,峨眉山道觀很多變寺廟的,道觀都繁榮在歷史長河中了。 既然是人,不是仙佛,肯定有爭斗。 ** 第277章 米勒與黑霧 雙方僵持許久,但終究沒有打起來, 因為林君國周忠國等鐵飯碗領導們, 得知消息后, 匆匆趕下來。 他們也不愧是混官場的,幾句恭維勸解的話一出,就說到閻監工他們心里去,然后順著這個臺階下, 暫且放棄口舌之爭。 借著領導們的話語,甜妹兒等一干人才弄清楚為何請信道閻監工做修佛像領導,而且還是當地不待見和尚的前道士。 術業有專攻, 比起寺廟佛教傳承的清心咒超度咒侍佛咒求佛保佑理念等, 道教傳承的平安符鬼神咒鎮妖術等, 更能夠護得修佛工人們的平安。 凌云大佛當初花費九十年辛苦修建的原因,是為鎮住這兩江一河里的作怪水妖, 且佛像立起來后, 嘉州城市確實基本沒有水災泛濫,哪怕當地河多江多雨多。 而且山頂凌云寺是一座“只許愿而不必還愿,一切隨緣”的罕見寺廟。 閻監工雖因峨眉道觀,被寺廟打壓千年而生氣,但對于守護一方水土的凌云大佛以及完全不同理念的凌云寺, 還是很佩服的。 他并不偏執于佛學信仰全部無一事之處, 只是討厭和尚,特別是峨眉山寺廟和尚,尤其是峨眉金頂與歷史道觀如今寺廟里的和尚。。 誰說和尚都是清心寡欲? 雖歷史遠去, 過去事情與現在無關,那些遠走的道士都已經隨著逝去忘記曾經的故事,但委屈留守峨眉的閻監工一脈,世世代代的遷怒與摩擦不是那么容易能消散的。 除非峨眉不再有道士的那一天。 “你在想什么?” 聽到雙方和解后,見到懷里小侄女那十分可惜的小眼神,葉三叔差點忍不住笑出聲,扯扯她的黑馬尾辮,小聲在她耳邊問道。 甜妹兒瞟一眼人群中最年長、精氣神十足、包括閻監工在內的幾位老爺爺,拖腮一笑,同樣輕聲咬耳回道: “也不知道這峨眉武術怎么樣,畢竟是大門大派,我就好奇一下?!?/br> 所以你就盼著他們真的打起來? 葉三叔輕彈一下她腦門,讓她不要‘故意’搗亂。 “那些前道士前和尚能后對峙那么久,本身就沒想過打起來,不過缺少一個面子上的臺階而已?!?/br> 聽聞這分析,甜妹兒有點驚訝,回他一副‘三叔你智商明顯變高’的吃驚神情,這要是放到幾年以前,他大概會鄙視這些所有封建迷信人員。 葉三叔偷偷瞥一眼在未來大舅子身邊的未來媳婦兒:……我是真的很想娶妻成家,自然不能跟先前二愣子一樣。 他明白,要是十八、九歲那個傻乎乎熱血青年,林君國是絕對不放心他的,更不談給機會把林君英嫁給他。 甜妹兒捂住眼睛,她家三叔去上京是讀大學,還是向林家提親的呢? 總覺得后者占比例更多一些。 叔侄倆走在人群的末尾端,私下互動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唯獨中間一位長得眉清目秀的青年前道士與兩位面容和善的年長前高僧老翁,好奇看他們兩眼。 閻監工等走在隊伍前方,并未聽到他們對話,讓能聽清楚他們所講的甜妹兒,有一點高手寂寞的小失望。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甜妹兒這丫頭長得精致討喜,比城里姑娘娃娃更好看,但就是太嬌氣,不能吃苦耐勞。 ** 一直爬到凌云寺,甜妹兒東張西望、打量一番,比起曾記憶中的寺廟,這里少大量和尚與游客,已經被迫改職業的太多,剩下啦堅持的不容易。 在寺廟外有擺放一個紅木供桌,桌腳雕刻著仙鶴的圖案,桌上鋪放著一塊黃布,黃布上擺著插著三支香的銅制香爐,爐前還放著三個白瓷碗,分別是白糯米、高粱白酒、半肥半瘦白rou。 “這是道家科學文化研究地?!?/br> 閻監工對著山紳以及其他道派援手,臉不紅心不跳道。 有一位道長顯然修煉不夠,吸氣音有些大,見其他人視線看過來,他抽抽嘴角,點頭附和道:“聞這股檀香,能使人心靜平和,閻師兄果然天分高?!?/br> 有幾位前寺廟老住持已經商量著要把佛家場地修念經蒲團擺起來,不修在凌云寺門口,畢竟他們信佛,沒有信道人的忌諱,而修在風水寶地大雄寶殿中。 大雄是梵語“摩訶毗羅”的意譯,像大力士一樣,一切無畏,古印度佛教徒用來作為釋迦牟尼的尊稱。 大雄寶殿是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大殿,殿內正中端坐著釋迦牟尼的“三身像”,兩旁分列十八羅漢。 中間的是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其左邊是報身佛,名“盧舍那佛”,其右邊是應身佛,名“釋迦牟尼佛”。 建國前是凌云寺僧眾舉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甜妹兒聽得暈暈乎乎的,這些佛像名字不比外國人好記。 等佛道事情定下后,周忠國挺著中年小肚腩,笑得跟天王殿彌勒佛一樣,他贊揚道: “大家都是工人同事,就應該齊心協力解決問題,把凌云大佛休整完整,至于資金,不用擔心,管夠!” 林君國一臉嚴肅補充道: “這次修佛像事關重要,希望各位不要向民眾說些邪門歪道的迷信話語,若是誰違反亂傳,被人告搞封建迷信,可是要蹲籠子里,搞舊封建主義罪?!?/br> 提到這里,他特意看兩個人群中小盆友,直到山紳與甜妹兒點頭保證后,以及監護人葉三叔的點頭,才繼續講下去。 “群眾們都知封建迷信害死人,你們說出去也沒人相信,但萬一影響到國家英明決策的話……” 一番威逼利誘后,林君國才把讓葉安誠將‘佛心不穩’的故事講出來,簡單詢問峨眉金頂前主持以及閻監工的想法。 葉安誠拜在閻監工名下,雖不是道學是武學,但也相當于站在道教一邊,收到好幾位光頭中年長輩的目光打量,雖并不咄咄逼人,但還是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躲在樹蔭下乘涼的甜妹兒,意味不明掃好幾眼眼那幾位‘光明正大’的前僧人。 聽完間短描述后,金頂前主持表示看過以后才能做決定。 閻監工已經把佛像胸口的一些奇怪洞研究透徹,并且上報師兄,手段盡依舊未發現異常,工人們若是填補‘佛心’,始終會掉大大小小石頭,他并沒有找到原因。 因事情的嚴重性,領導們請大家好好休息,等一個小時后,吃過午飯再去見‘大佛心’,商量討論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