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節
再比如考生“臨場緊張”的毛病,紅衛校醫務室人員會提前準備好鎮定劑洋藥片等, 女生會開某些控制月事中藥。 再比如,七月七日,炎熱酷暑,卻是學子高考。 嘉州高中從省城工廠,花高價花人情買來數十塊大冰磚,并砸成碎冰塊放在教室里或學生宿舍里, 給備考生們降溫。只是部分盛冰塊的容器得自備。 甚至于,還有專門的高考考師會給學生做作簡單心理輔導工作,傳授考場上遇到各種意外,應如何靈活應對的實用方法。 考場如戰場。 此年代學生們中考高考上大學,父母接送情況不多,也沒看過什么電視網絡新聞報紙高考場景,會提前知道考場上的特殊情況。 而負責任的老師們與學校職工,真的是備考學子們最大最結實的依靠之一。 “木盆、搪瓷盆、陶盆、洋鐵桶……媽,嫂子,真的用不了這么多!” 見長輩們將家里的所有盛放器物通通拿出來,葉三叔拉著王溢希與葉安誠,一起哭笑不得地勸慰道。 葉mama猶猶豫豫看他們一眼,把重掏盆洋鐵桶等取出來,但被子被單墊絮什么的,一樣都不能少。 市里面葉家人都沒去過,也不知道情況怎樣,他們能睡得香不、水土服不服。 除去必須上交的數塊多錢住宿與伙食費,葉奶奶還將整整一麻袋的紅薯、玉米、煙熏rou、泡菜等糧食,都分罐分袋給晚輩們,整理別類,并外用粗麻繩系好,便于攜帶。 “時間緊,還少做一個。三叔大哥你們倆書卷少,共用一個?!?/br> 思丫頭眼睛紅彤彤的,她把倆可背可斜跨可提的三用大背包,裝上滿滿當當的復習書籍試卷。 書包上面繡著紅色五角星,以及憨憨胖胖的黑白滾滾,活靈活現、童趣感十足。 幾個大老爺們仍舊有點臉紅害羞,偷偷把黑白小動物擋得嚴實,這已比當初打算繡牡丹花、海棠花好很多。 “路上小心點!吃穿喝別舍不得買……” 馬車還未離開,是在等某人,于是考生們都沉浸于葉奶奶的唐僧體制嘮叨下,紛紛變身成苦瓜臉。 終于,甜妹兒氣喘吁吁跑到村口,將數包中藥以及黑色大粗藥丸子,還有一些土藥方,上面用毛筆寫著用途,比如中暑、感冒、暈船等。 因為他們提前一兩天離村,這些東西都是白老爺子連夜趕急趕忙弄完全,早晨還在熬制中藥丸,黑漆漆苦兮兮一大顆那種,每次得切成四半才能吞下。 眾位送行山娃娃里,出現一朵奇葩。 兩只黑眼圈的山紳,趁著大家伙不注意,遞給甜妹兒數張折疊成五角星的一份錢,據說是有可能‘保平安’。 甜妹兒摸摸他額頭道: “你沒發燒吧?” 山紳不自在把她手打開,嘀咕道: “昨晚看一點東西,古代民間一直有古錢幣驅邪的習俗,將方孔通寶錢不拘大小,以紅線懸于頸間,匯集百家之陽氣,可抵御邪祟鬼魂。也不知道有效果沒?!?/br> 所以民間才有五帝錢法器。 指秦半兩、漢五銖、唐開元通寶、宋元通寶 和明永樂通寶,或者更近的小五帝錢,是順、康、雍、乾和嘉。 甜妹兒抽抽嘴角道: “一分錢有用?” 山紳眨巴兩下黑得發亮的眼睛道: “不知道,人人都愛錢,所以錢幣集百家陽氣,人人都愛人民幣也一樣。況且上面還有用鉛筆畫的一些簡單東西,以后去供銷社買糖,也還可以用橡皮擦掉,完全不費勁兒?!?/br> 如今誰都不敢用黃紙什么的,用人民幣可以理直氣壯??傊?,信人民幣,保平安,求個心安罷了。 甜妹兒豎起大拇指: ……你說的好有理,我竟無話可懟。 盡管半信半疑,她還是頂著奇怪目光,把五角星塞到三叔手里,然后在他耳邊嘀咕兩句‘楊婆婆’什么的,其主要原因是山紳看起來太不可信。 馬車載著一溜煙兒的有志青年們,帶著村民們的祝福與期待,往實現夢想的無硝煙戰場疾馳而去。 翻山越嶺,顛簸整整一天半的時間,馬車一直送到江河邊,約定好下次接他們的時間,就快速返程。 “三叔安小子快看,對面嘉州港那個三層紅磚紅瓦現代建筑就是嘉州高中,建國前它就建立,還有偉人名人出自這里哩!” 排長隊等大型擺渡船只的時候,王溢希將河對面的唯一一座樓房,指給三叔弟弟們瞧,言語間盡是對母校的驕傲。 嘉州市被江河圍繞,因為沒有石橋等,這條最近的必經之路,要坐船通過不長不短距離的江河,才能到達市區里。 河邊這邊連著一個縣城,因此往來市區的居民很多。 他們大多穿著舊汗衫,餓得面黃寡瘦,盯著崔玉濤手里紅薯冒狼光,恨不得一個撲上去,有孩子已經忍不住圍攏過來。還好,他們并未水腫,至少活命不成問題。 “小伙子,那紅薯多少錢,三毛錢賣不?” “叔叔,還有吃的嗎?我可以用哥哥鋼筆給你換喲!英雄牌的!” …… 各種各樣的‘熱心’打聽,全都被一一回絕。 他們是來考試的,不是賣東西的,賣出去沒得吃更麻煩,考完以后到可以去城市里買賣一些東西。 此刻,葉三叔等人此刻才明白,城里的災荒并未徹底遠離。 只是一直呆在有山有水的碧山村,讓他們忘記城市里曾經恐怖的災難景象,糧食依舊遠遠供不應求。在城市里,崔玉濤等人的工資,可能還不夠養活自己。 好在麻袋里糧食并未露出來,去城市里賣糧食的農民有好幾家。很快,居民們注意力被更多糧食吸引走。 崔玉濤快速啃完紅薯,心有余悸嘆道:“去碧山村可是一件好事??!” 幾人終于帶著行李擠上船,找到離江面近的位置站著。 船上亂七八糟臭汗、雞鴨味、渾濁空氣等,令第一次坐船的葉三叔葉安誠都不好受,甚至有些反胃想吐。 白老爺子的一顆止吐丸夠四人平分,就著涼白開細嚼吞入,淡淡苦澀味道中夾雜著姜味薄荷味,比糖還好吃。 僅半分鐘后,胃里不再翻江倒海。 擺渡船突突突突地穿過江面,翻起一卷卷碧浪,忽然葉三叔感覺右邊胸口包里忽而發燙發熱,轉瞬即逝,他的神情不由愣兩下。 他本以為是錯覺。 但除去大大咧咧的崔玉濤與劉強東二人,文景深等都神情各異,面面相覷,心里吶喊不已,莫非剛才太陽太多炙熱的緣故。 “快看,是凌云大佛!” 第一次見此景的劉強東稀罕不已,立馬把其他人注意力全部吸引,葉三叔葉安誠同樣驚嘆不已,書籍遠不及現場來得震撼。 他得到數位居民們善意笑容,這是嘉州特色之一,領導名人來此都會歌頌一番,然后回頭繼續反對封建迷信。 在擺渡船左邊,一座威嚴的巨山佛像聳立,不言不笑,仿佛靜靜地看著他們一路飄蕩而過,直到上岸。 “啊——大佛流眼淚啦!” 整個擺渡船本地居民驚恐不已。 自從數千年修建凌云大佛,兩江一河圍繞的嘉州基本不再有洪澇災害,本地江河邊船只出事很少,都是大佛在坐鎮。 ** 送走叔叔哥哥們,甜妹兒停下其他事情,專心備高小考試,而他們的臨時輔導老師,由文景深等人,變成陳教授與林君英。 提前享受大學教授的課,美滋滋,就是老是吹牛吹到別處去,一篇簡簡單單的作文,可以聯系到五千年的歷史典故。 從古說今,以今鑒古。 比如,從《靜夜詩》講到詩仙李白生平事跡,從李白講到《峨眉山月歌》,再講到峨眉山景點,最后講到嘉州大佛海通海通和尚為保佛財自挖雙目……將故事描述得栩栩如生,學生們聽得令津津有味。 教授學生果然是不一樣的。 至于林君英? 別看她年紀輕輕、身穿軍綠裝,她也是有上京中專畢業鎮的人,當一位鄉村小學教師綽綽有余,雖然她并不太適合當老師,因為太過沉默寡言。 好在甜妹兒等五否丁都是普通的豆丁,還有自制力去考完試。 在這樣緊張有趣的復習下,嘉州高中與碧山鎮小學畢業考試全都結束,剩下的時間,唯有等待各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各大學或者水灣縣初中。 在考試期間,甜妹兒拉著山紳在碧山鎮小學走數圈,因為時間太急、考生老師不少,他們并未發現什么寶藏遺址,倒是在某個灰塵堆積的房梁上找到一個小金元寶。 在山紳驚恐目光下,甜妹兒直接用手把它分成兩份,跟捏豆腐一樣。 而本來準備回家的碧山學子們,只有文景深、葉三叔、李勇峰、劉強東三人回村碧山村,剩下的人都留下,參與嘉州高中的暑假實習工作。 他們紛紛寫快速修信件一封,主要目的是參加凌云大佛的‘自愿者’日常修繕工作,據說是有工資福利的,可能需要等半個月至一個月,才回碧山村。 被小粉團粘著、沒去接人的甜妹兒: ……說好的要砸佛像呢?!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么么噠~ 把本地野史大佛事件提前數月,據說當年修繕是因為大佛閉眼流淚,當然科學解釋是風吹雨淋得厲害,腐蝕佛像,所以需要花千萬重金修繕,至于為何會提前發生,跟人民幣有關,嗯嗯嗯嗯_#_#,。 雖然完全不太懂一邊拆一遍修的樂趣^_^,哈哈哈哈,或許有趣? 當然,這件事暫跟甜妹兒等人還有一些章節差距。 下一章回到民俗風情,帶點詭異事件那種^_^ ** 第260章 巖墓與進村 再過十幾日,縣城中學的錄取通知書還未寄到碧山村。 甜妹兒都在忙于勤奮練舞或武, 提高保命的武力值手段, 最新套的小人舞動作跟節奏都分別吃透徹,但集中起來卻總是差那么一點點, 應是心境問題。 關于那一截槐樹枝,她并未把它插進青山空間土里, 長出一棵完整槐樹,但它是依舊新鮮的,跟剛截斷下來一樣。 民間俗話講:屋前不種槐, 屋后不栽柳。 意思是, 槐樹和柳樹皆屬陰,不適合栽種在屋前屋后, 容易招邪鬼。 除此之外,榕樹、芭蕉、桑樹也是陰數,葉家大院里正好有一棵榕樹, 尋常認為它枝葉茂盛, 樹大而招陰,是陰魂邪鬼的聚集之木, 不吉利。 但此樹卻是建國前楊神婆指點所種下, 就像這截槐樹枝, 本應該是吸引不好磁場, 卻拿著它去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