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節
她給夏老爺子生兒育女,永不后悔。 但愿這世上再無戰亂,一家人能平平安安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生活。 筆記本里還夾著一個顏色暗淡的正方形黃色符,上面寫著平安二字。夾符那一頁,沒有其他字跡,都是夏老爺子的名字。 望你平安! 夏老爺子果然是個蠢師父。 他恐怕二十年很本沒打開過這個木匣子,恐怕很本不知道這里還有一本特別的心情日常筆記。 “師娘筆記寫得真好?!?/br> 表哥王溢希的一堆課外書籍,甜妹兒看數遍,但讀書筆記因為太過忙碌,做得七零八落,還沒二姐思丫頭做得強。 但她們的鉛筆字原比不上這些毛筆字整齊有序,書上連一個墨水黑點都沒有,干凈清爽整潔,用通俗易懂的文言詞匯。 其中部分祖先有寫極少量的‘通假字’,又可稱先人錯別字。 甜妹兒把特別筆記本放到一邊,收拾好心情,快速翻一本又一本先人筆記,她想找尋自己想要了解的,比如苗蠱,彝族智者、彝族狩獵毒等等。 光明正大的正規比武她一點都不怕。 最怕什么見血封喉毒、蠱蟲寄生蟲、巫師詛咒術之類的,簡直防不勝防。尤其是蠱與巫術——跟空間與楊神婆一樣,特別特別地不科學。 “苗寨?” 翻過一疊書籍,她終于在里面找到兩本關于夷人村的經歷與介紹。 本省苗族有數千年歷史,但本地苗族卻并不是原著民,是因為歷史上幾次外來人口填蜀地,家庭有可能被迫遷徙的,至于厲害蠱苗為何如此,這就不知道。 至于為何選擇多民族聚居區,或許那里風水太好,人人都爭搶著要建村落。這完全處于某看筆記娃娃不靠譜地猜測。 直到清初,他們還保持著為亡故者指路的祭祀儀式,即“引領亡魂,沿著祖先遷來的路線,回到祖先故地去見祖公祖婆?!?/br> 因而有趕尸引魂的習俗,中級趕尸人需要揉搓尸體技術、避免僵硬,有時候鎮上漢族居民,遇到他們也不算神奇。 本地蠱苗其實很少害人,聲名并不顯赫,只在當地鎮村之間流傳。他們練蠱并不是害人,比如噬心蠱,只是為引族人回家。 甜妹兒:……鬼故事竟然可能是真的!科學呢?被狗吃啦? 書籍后備注有一行字,簡單意思為: 趕尸引魂是在苗寨里聽說,并未見到過蠱毒,可見當地苗族人心善,并不害人,否則最古老的原著民羌族水族不會允許他們在此安家落戶。 不止一位夏家祖先去過夷人村落,并且與部分村落漢子們還有朋友交情,在封建社會,他們只是缺少與外界交流而已,并不胡亂吃人害人殺人,否則早被滅稱渣渣。 畢竟,嘉州一向能人異士居多,消滅數個村落沒多大問題,靠總人口贏。 當然,筆記里有寫,有些村落風俗,夏氏祖先也有一點看不習慣,跟他們看不習慣漢族習慣一樣。 比如新娘新郎喜床掐架什么,他實在不懂女人為何可以打丈夫不裹腳,亂糟糟地無禮,有位天倫,女子就該相互教子、三從四德、溫柔賢淑。 關于這一點風俗,夏氏這位祖先嘮叨一整篇禮教問題,對于民風彪悍的女人,竟似心里十分不滿。 祖先也不是人人都靠譜。 對此問題,甜妹兒只想笑贊道: “打得妙妙妙!” 關于蠱,游記里也有少量記載。 蠱原指生于器皿當中的蟲子,或谷物腐敗以后,所生出的飛蛾,以及其它物體變質而生出的蟲子。 古人認為,蠱具有神秘莫測的性質和巨大的毒性,可以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引發疾病,使人神志混亂。 而本地苗族蠱是人為制作的。 將毒蟲搜集起來,放在一個用自己血泡制的黑瓦罐里,邊念古老苗咒語,邊用鮮血養它們。每月清理,把死掉的燒成灰再放進罐子,繼續用咒語以及自己鮮血養。 念什么咒,就養出什么樣的蠱蟲來。 通常半年至一年,越高級蠱,需要時間越長。 “九蛭出一蠱”,養蠱很慢很難,有時養數年,但瓦罐里的蟲全部死掉,需要重新再來,有的終其一生,未養成高級蠱。 一旦養蠱成功,蠱要定期細人血,這本來就是一種有違天合的反噬。而蠱非正常死亡時,養蠱人也會收到反噬,甚至失去生命。 因此,苗族人越來越少養蠱,蠱苗族人很少白發老人,生育子女也有,日漸稀落,養蠱本來就是一件違法自然的壞事。 甜妹兒:蜘蛛蝎子毒蛇啥的,聚在一起,真的有點讓人受不了。 最珍貴的書籍上寫一些預防蠱毒解除低級中級蠱的法子。 比如檢驗某種蠱可以啃白礬或者生吃黑豆,如果吃起白礬是甜的,黑豆是香的就證明中蠱,將用石榴皮煎成汁服用方可去蠱。 最后補充一句:只要沒死,碧山娘娘廟楊神婆基本可解高級蠱。若死留尸,碧山娘娘廟楊神婆可復仇。 甜妹兒:……簡單描述,中蠱一定要找楊婆婆。 “中毒找白爺爺?” 把關于夷人村落反復看三遍,都記在腦袋里后,甜妹兒將木盒子鎖上,銀鑰匙放到盒子上面,再將師娘的筆記攤開放到師父床邊柜子上,再把銀針不著痕跡如下,無聲到上一杯涼白開,替師父蓋上薄衣服。 然后,她領著小熊貓小粉團,背著課業本,悄咪咪走出夏家院門,留下大黃二毛安靜地陪著師父。 “葉甜甜!有你的包裹!” 才剛出門不久,郵遞員剛到村里,粗嗓子簡直響破天際。 在晴天里,他定要踩著二八自行車在村里平坦地方轉兩圈,可以顯擺兩下,吼叫幾個熟悉名字,才會去村口國營辦事處,從驢車上卸貨包裹與信件。 為炫耀全鎮唯一一輛的‘自行車’,比二十一世紀寶馬還罕見,這一點都沒毛病,村民們見到都想流口水。 “甜老大,又有包裹!” 一群山娃娃們蹦蹦跳跳朝著甜妹兒興奮激動跑來,簇擁著她與倆熊貓往村口走去,邊走邊唧唧哇哇討論包裹事情。 這年代,村里收到正規郵遞信件包裹都是罕見事件,往常半年得一次,今年倒是好,一月來數次,不來反倒是奇怪。 到村口處,林君英同志也在。 一堆堆包裹竟比上一次還要多,是刷新碧山村歷史最高紀錄。 甜妹兒條件反射想起?;晟馈酢?。 ** 約莫兩個小時后,夏老爺子才漸漸醒來,他瞥一眼床頭上的筆記本,上面熟悉的字跡令整個人僵硬住。 眼淚順著臉頰碎落,他扶著床邊才能坐穩,顫顫巍巍地伸出手……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么么噠~ 愿天下和平。 ** ** 葉子字跡特別潦草,以前物理老師說,可能是從垃圾堆里撿的試卷,稍微一不注意,就看不清楚_#,額額額,真的幸苦很老師給我字跡扣分_# 一開始寫的好,越寫越潦草_# 第255章 英語與黃歷 看這一堆郵寄包裹的日期,可能因為重量路程等原因, 這些裝有貴重禮物的包裹比之前領導們討論好的‘漲工資’下達文件寄得更早, 但到達目的地時間晚數日。 不出意外,除去一兩封信件, 包裹全是葉甜甜與林君英,后者數量最多, 竟然達到二十大件,都是上京寄過來的。 家書能夠混在公文里面,看來林家在京城一定不是普通人家, 看這些堆積成小山的包裹, 就知道。 甜妹兒覺得三叔追三嬸嬸恐不是那么一帆風順,到時候一定多送點人參燕窩靈芝川貝等珍貴中藥材上門。葉家真是窮的叮當響, 只剩下這些東西。 “林jiejie,甜老大,快猜開看看是啥?” 圍觀群眾各個羨慕不已, 山娃娃們迫不及待盯著他們, 見人拆包裹也是一種樂趣,也不知道他們啥時候能自己受到自己的信件。 被眾人注視的林君英, 雖臉微紅、表情依舊淡定, 其實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羞澀的目光, 卻淡定面癱臉。 “肯定是自家奶奶母親哥哥背著爺爺他們郵寄的!”她暗地里咬牙切齒,自然是只針對著自己的哥哥林君國。 林君英也想回家偷偷猜開,但一雙雙眼巴巴好奇的眼睛, 阻止她的行動,只把明顯裝票錢信的家書收起來。 她趕緊拆開一些包裹,各種香味的雪花膏百雀羚宮燈杏仁蜜等城里女人護膚品、大白兔奶糖黑古力水果糖等高級甜點、滬海牌金色手表、軍用棉布的確良等布料…… 拆一件,圍觀群眾們摸著心口‘俄米豆腐’,心跳都快被刺激出來。 甜妹兒見到許多包裝精美物品,悄咪咪替自家三叔默哀三分鐘。林jiejie根本就是備受寵愛、沒有公主病的白富美公主人設,他的追妻之路真的還很漫長。 拆包裹在繼續。 圍觀群眾已經羨慕得麻木,第一次見識到什么是城里有錢人,這里面有得一件,抵他們全家幸幸苦苦奮斗一輩子。 縣城鎮上算什么?! 上京有錢人才真有錢! “是木倉,好多好多木倉!” 對于其他東西,甜妹兒不敢興趣,但剛拆得長方形大包裹,她眼睛忽而一亮。 從沒有在現實里一下子見到的手木倉,感覺只有中央電影頻道歐美劇里有,或者種花愛情警??? 這真的不犯法嘛! 林jiejie有持槍資格,應給不犯吧? 林君英同樣眼睛雪亮。 她對于木倉的興趣,比對雪花膏宮燈杏仁蜜護膚品要大得多。 她自己用得是五六式半自動步木倉,也就是仿蘇聯sks半自動卡賓木倉。而林君國竟然申請56式班用機槍與□□各一把,都是仿蘇聯的輕·機木倉與手木倉。 嶄新黑色冰涼機身、流暢冷硬線條,散發著勾引人的致命誘惑??傊?,甜妹兒手癢心癢渾身上下全都癢癢,恨不得立馬來一發試試。 可能因為正軌木倉子彈罕見難買原因,林君國還買兩把工字牌汽木倉,國內全新生產的仿真汽木倉。這個鉛彈在碧山鎮供銷社有賣,要五毛一盒,基本相當于一斤豬rou的價格。 不僅僅甜妹兒,所有熱血青年都感覺熱血沸騰,盯著木倉跟看美人兒一樣,恨不得把抱一把回家。 碧山村三家的汽木倉不是買的,而是種花國領導們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