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節
眾人都眼巴巴盯著兩只小耳機。 誰要是帶上,能夠得到所有人羨慕不已目光。 誰要是聽到一句話,樂呵半天,變成祥林嫂牌復讀機。 被擠出院子外的甜妹兒哭笑不得,與懷里小粉團大眼瞪小眼。 “咕咕——” 今天人類好可怕,小粉團用小爪子捂住自己的黑色耳朵。 “要不裝上小喇叭試試?!” 見人群越來越多,只聚不散,甜妹兒建議道。 記工員小伙子跑得可溜,刷一下消失在人群里。 數百個群眾集體鼓掌,包括隔壁村落的村民們,都用感激期待淳樸的目光盯著甜妹兒,看得她手腳不知何處放。 頂著數百雙眼睛,她把喇叭裝上,那依舊比普通人小的說話聲,甚至還不去耳機里的效果,但終究從喇叭里傳出來。內容像是正在講評書《夜闖黑龍潭》。 甜妹兒擦擦汗,狠狠松一口氣。 這下可以回家吧? 來著男女老少的抗議聲: “不行,精彩故事我們還沒聽完哩!”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晚安^_^ 葉子寫兩遍,第一遍被吞了,就是手機突然黑屏那種_#感覺不愛。 ** 以前爺爺收音機里有戲曲,還有的歌曲歌詞磁帶,那種磁帶收集,葉子娃娃時有,記錄在筆記本里的歌詞,哈哈哈哈^_^ 感覺很有意思。 后來有電視機,天天看新白娘子傳奇_# 第241章 上京動物園 收音機能收到的中波頻率不多, 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個臺, 故事內容都是千篇一律英雄榜樣或名人國家歌頌, 還有翻來覆去的一些故事與評書。 最有用的屬于新聞電臺。 最受歡迎屬于故事評書戲曲電臺。 早晨第一件事, 干部們把村口天線掛起來,將隊里唯一的小喇叭裝好,等待廣播電臺的新聞節目。 早間新聞里甚至還有,誰誰誰領導人見外賓消息, 有時候還會有國外新聞國內政策, 那可是傳說中的人物。 村民們能聽到他們的行動, 一個個激動不已,紛紛化成小粉絲,有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們,逼著娃娃們作新聞筆記。 甜妹兒托腮思考, 增加擴音器數量或增加擴音器質量,按照價格與現實缺電問題,主要需要前種,一個喇叭不行,兩個三個總可以。 村里用得是舌簧喇叭, 這類喇叭用軟鐵材料制成的,舌簧磁化,與磁體相互吸引或排拆,產生驅動力,令振膜振動而發音,屬于初級擴音器, 可不需要電線供電。 小喇叭供銷社八毛錢一只,并不是特別貴。 聽從甜妹兒的建議,村民們的同意,張隊長以及干部們花隊里公錢,買來一些天線與手掌大小的喇叭,再把信號器加強。 同時將一根鐵絲接到高天線,一根地線埋進土里,倆根線接到新的三個小喇叭上,自然也能收到聲音。 這樣子,在村口蹲著吃飯的村民們,只要安靜下來,人人都可以清晰聽到喇叭里傳出來的五花八門的廣播。 要不是距離家太遠,有機靈鬼甚至打算把喇叭裝在自己家里。 村民們百聽不厭。 一天整整十二個小時,聽著咔咔滋滋或人說話聲,歌曲故事戲曲等,山娃娃們依舊會喜笑顏開。 地里干活、聽不到廣播的隊員們也更加得勁兒,得空一定要坐在村口陰涼處休息,傍晚也端著斗碗,蹲或坐在村口處聽廣播,連隔壁兩村也會來蹭聽。 老人們挑水劈材、種地、養豬養雞養鴨、養貓養狗都惦記著村里的廣播,恨不得把家到平壩里去。 這廣播有一個特殊小毛病,老人們樂呵呵道: “它時不時需要往埋線處澆點清水或鹽水、以免廣播員們口干說不出話來,這和咱們平日里講話一摸一樣,講得口干要潤潤嗓子?!?/br> 首次聽到這類新奇說法的甜妹兒,一口涼白開噴到小粉團身上。 黑眼圈粉團第一次露出糾結的表情,最后還是屈服于小姑姑的擼毛下,用小爪子自己擦拭,蹭蹭蹭‘喵’,把肚皮露出來。 甜妹兒皺眉道: “你不是貓?!?/br> “喵嗚嗚?!” 粉團歪歪頭,懵懵懂懂眼里里,像是在問,它肚子上的絨毛不夠軟嗎? 甜妹兒□□一把: ……好吧!你贏了。 “澆水是為增加地線的導電性?!?/br> 對于村民們錯誤觀念,她有時候會糾正長輩晚輩思想,至于某些老輩,他們已經放棄治療,只希望別給電視機里演員喝水。 這時,農民文化生活十分貧乏。 村口廣播成為村里豐富娛樂文化生活的不可或缺必需品之一。 因為簡陋的礦石收音機,甜妹兒不僅得到村民的夸獎傾佩,還得到生產隊的三塊錢獎勵,以及五十工分。 沒料到組裝礦石裸機的花費還能回來一半,算是意外驚喜。 最重要的是,她工資有高漲。 雖不至于翻三倍五倍,但最終工資月薪四十八,比王大舅月薪還高,村里絕大部分人家一整家人幸幸苦苦一整年都難得掙到這么多,絕對是高薪吃香的工作。 ** 甜妹兒可以擼軟綿綿大熊貓幼崽,遠在上京動物園的溫教授以及大熊貓飼養員們,日子過得既辛苦又艱難。 別看大熊貓有圓臉蛋和黑色眼圈,胖嘟嘟的身材,標志性的內八字行走方式,萌得死去活來大部分人。 教授飼養員們心里苦、身體累。 至于擼毛? “成年大熊貓的毛發摸起來的感覺就像硬綁綁刷子一樣?!?/br> 大熊貓成年,看起來油光水滑的,其實皮糙毛扎。掉的毛,外表比黑白相間頭發更粗,觸摸更是硬許多。 比如,一張三層厚非常結實的紙巾,一根黑色的毛輕松可穿過。 這大概是古人很少獵殺它們剝皮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野生大熊貓自我保護非常有利,無論對人對獸。 至于大熊貓萌萌噠? 它武力值沖破天際,千萬別輕易瞎摸大熊貓,包括飼養員都不敢。 “啊啊——” 數日錢,一位飼養員被這家伙的憨態萌住,伸手去摸它耳朵,動物園里立馬想起殺豬般地尖叫。 陳教授等其他人趕到,但見大熊貓將那位飼養員的手咬個對穿,透明窟窿,鮮血噴灑一地,飼養員當場倒地滾來滾去。 而黑白大滾滾還摟著啃竹子,歪歪腦袋無辜盯著他們,‘唧唧哇哇’,意思像是在辯解‘不是我的錯,是他先碰我的’。 溫教授以及飼養員們:…… 受傷飼養員趕緊被送醫院,好在屬于工傷,不要錢,還有補貼。 野生大熊貓幾個巴掌,能把碗口大的樹扇斷,因為此類情況受傷的飼養員不在少數。哪怕它們被當作動物保護標志,武力值退化,但也不是人工能隨便訓養的。 得到溫教授回信的陳教授思考:某非以后要給小粉團修個竹窩? 甜妹兒:陳爺爺放心,它揍不過我。 溫教授以及飼養員們:……呵呵呵。 有的大熊貓天生脾氣萌懶。 吃飯時乖乖靠近鐵欄,坐下來,雙爪握緊欄桿,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孩童,萌得人心軟成一灘水。 但更多的野生大熊貓各種任性、扭來扭去、試圖逃跑、脾氣暴躁。 有的熊貓竹子不新鮮就不吃。 拿到竹子第一件事就是先聞聞,看新鮮不新鮮。甚至因為絕食抗議,死去的成年大熊貓并不是沒有。 他們科學解刨一些因生病而死的大熊貓。 它們器官依然保留著食rou目動物的特點b消化道很短,沒有盲腸等。 消耗與吸收能量可能不成正比。 這或許是大熊貓進化過程中,放棄狩獵活動,轉吃素食原因之一。 不斷得到小粉團信息,對溫教授很有用。 信件往來里,詳細記錄著熊貓幼崽的愛好個性等,雖成年與幼崽不一樣,個性化也不一樣,但粉團的動物肢體語言,也能讓它們更了解這類動物。 他們試圖在動物園里也制作出一些新環境,讓大熊貓消除一些暴躁不安。畢竟,上京環境不是它最適合生存場所,死亡率比省城動物園高。 比如關于區別大熊貓糞便。 還是碧山村護林員發現的,每只熊貓粑粑與它進化指節有關系。 雖然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但根據數據來看,飼養員的受傷情況確實有減少一些,大熊貓進食量生病率也有一些好的變化。 他們甚至開始給動物園里老虎獅子等其他動物,也創造出相對小自由人工環境。 關于大熊貓繁育問題,肯定需要關于動物的啪啪啪受精。 大熊貓性成熟發情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