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節
有娃娃猜測道。 “有病就得吃藥,別出來瞎混害人?!?/br> 甜妹兒純良一笑,點頭附和道。 她乖乖牽著二姐三姐的手,蹦蹦跳跳往劉老師家里走去,心情愉快起來。 ** 兩位劉老師家,位于碧山鎮西面,面積不及葉家土屋的三分之一。 正對著一個高大木頭牌坊,斜對過有一個高高的用磚頭和石頭壘成的臺子,也是碧山鎮放電影的場地。 幸虧因鎮小學重要考試,電影停播七天,否則今天晚上他們還不能好好休息。 兩位劉老師帶著娃娃們,在小鎮里供銷社國營飯店小市集等轉一整圈,把紅頭繩、糖果蜜棗、玩具統統買到手,再回家里靜下心來休息調整。 “明日進入學校里,只要簡單大人,一定要恭恭敬敬問候老師好。卷子字跡的必須工整清晰,尤其是名字不可寫錯……” 夜晚,甜妹兒跟同學們同床共枕,一個涼席通鋪,一個折疊長長的枕頭,薄衣服當作輩子,在大劉小劉老師的幸苦人工風扇下,漸漸進入夢鄉。 直到半夜有山娃娃上廁所,才知道兩位老師整夜沒睡,一直守護著他們,幫忙蓋衣服、散風、熱溫白開。 “你們明天考試,我們可以睡一個上午?!?/br> 其實哪里能睡得著,腦子里一直鬧哄哄,考試老師可能比學生們還緊張。 次日清晨,考試時間是八點。 一群山娃娃在居民們的復雜目光里,走進碧山紅星小學。 碧山小學的校園很特別。 它不是現見的土屋,而是以前的地主房子家改造而成,面積很大,房屋很高。 學校是數個小院子組成,東邊考點即東廂房。 房屋頂很高,鋪滿整整齊齊灰瓦,而是考點前面有一排高低白石臺階,便于人們爬上爬下,這在鎮里很少能見到。 甜妹兒三姐妹不在一個教室。 應該說,整個碧山村娃娃都被分散開來,就算一個教室,座位也離得遠遠的。這樣子挺好,反正他們沒想過作弊。 考試分為語文和算數兩門課,各九十分鐘,一上午考完。語文基礎知識考試占六十分,作文占四十分。 第一科目考試語文。 鈴聲一響,甜妹兒聞著帶墨香味兒的卷子,大至看一眼,題目都不難,刷刷刷把名字工工整整寫上。 監考是一位女老師,她拿著手里資料,高聲喊著第一題目的送分生詞: “沙巴,灸射,讀腳——” 甜妹兒小手一抖。 哇靠,這多有韻味的水灣縣普通話。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么么噠~ 早上一覺睡到十二點,捂臉_# ** 哈哈哈,直到葉子高中,有老師都是方言或方言普通話,聽著爽歪歪。 葉子語文基礎崩潰的。 需要方言詞典,來判斷正確讀音。 ** 第236章 碧山鎮傳說 “先吃不管, 后吃洗碗?!?/br> “老表老表, 下河洗澡, 爬海夾到, 摟起褲兒就開跑?!?/br> …… 水灣縣方言通俗易懂的兩句順口溜。 不知從何時起,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本地小鎮鄉村孩童,各家各戶家長都會對他們扯耳朵念叨這兩句。 甜妹兒笑著搖搖頭, 提起筆, 堅定在卷子上寫下正確單詞:“十八, 就是,跺腳……”,這些都是文景深老師特意教導過。 像陳教授類的同省外地人,不一定能聽懂本地方言, 但本地農村人,愣是聽得懂、學不會正中本省話。 提起水灣縣,不得不說古音。 種花國古代漢語有五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但現代漢語已簡化成四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 水灣縣方言保留大量古代“入聲韻”。 比如甜妹兒,跟上京兒化音不一樣, “兒”尾不是附著在前一音節上,而是獨立的音節,且有陰平和陽平的兩種不同讀法。 所以,水灣縣普通話即夾著亂七八糟的音調與文言文古詞古字。 本縣鄉鎮小學中學部分學生,從小到大都沒咋搞懂四聲部的現代讀音,經常跳躍到古音五調去, 一輩子拼音四調都學得迷迷糊糊。 四年級語文基礎題還是太簡單。 不到半個小時,放慢速度的甜妹兒,已經全部寫完,眷念字跡更是鉛筆字的楷書作品,工整清晰流暢自然,橡皮擦都不用一下。 語文作文的題目是《記一次課外勞動》,記敘文。 對于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鄉村娃來講,天天都在不斷參加農村各種各樣勞動,備考里此類作文寫得不要太多。 對于碧山村娃娃們來講,這絕對是送分題。 在寫勞動的時候,記得一定要歌頌農民群眾的勤勞勇敢善良等,結尾在拍兩下紅星主義美美美滴的馬屁,或者給自己一個做對社會有用人才的目標,升華意義。 甜妹兒直接把曾經寫得高評分作文,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刷刷刷,謄抄在卷子上,得心應手,一氣呵成。 ‘完美!’ 這年代不留行提前交卷,她把文具用品放好,一邊檢查卷子的同時,一邊觀察教室內其他同村小弟們的情況,以及監考老師豐富多彩的神情。 監考女老師在教室內游走數圈,有時候停在學生考桌前,或笑瞇瞇或板著面孔觀看,嚇得某些膽小娃娃手抖腿軟。 她是水灣縣其他鎮的小學教師,對于這考場里所有學生都不偏不倚,時不時滿意點頭,有時候皺眉蹙額,恨不得拎著學生耳朵罵兩句,有時候有很平靜。 ‘從表情來看,小弟們考得還行,有一兩個不錯的?!鸾虒е魅涡睦锖軡M意,準備回去做一些解放軍娃娃或鳳凰龍孔雀草編,獎勵給小弟們。 監考女老師來到甜妹兒身邊,瞳孔不自覺放大,她很驚訝整張試卷密密麻麻都填寫好,最小考生速度卻最快,而且準備度很高,真是不得了。 姓名葉甜甜? 怪不得,原來是進步小農民同志,上過廣播上過報紙,聰明伶俐也是應該的。 監考女老師臉上都笑開花兒。 甜妹兒也回她甜甜蜜蜜一笑,悄無聲息,然后繼續‘檢查’試卷。 上午九點半,鈴聲一響,按時交卷。 考生們陸陸續續安靜走出教室。 在走廊里,倆高個字胖男孩,還想扯甜妹兒的麻花辮子,落空不說,反倒無緣無故摔個大馬趴,灰溜溜躲進人群里。 碧山村娃娃們相互擠眉弄眼,咧嘴嘿嘿怪笑,然后手牽手或肩搭肩,跟在甜老大身后,往西邊院房走去。 直到走出考點東院—— “甜老大,太厲害啦!” “甜老大,我們考場聽寫單詞太奇怪,果然文老師提前預料到?!?/br> “甜老大……” 其他鄉鎮考生,莫名其妙瞅著二十多個高高低低學生娃,圍著一個長得標志的小姑娘,‘甜老大甜老大’叫喚個不停,一頭霧水。 該不會這個女娃娃,是他們村生產隊隊長的女兒?! 準備明年再考初小畢業證的雙胞胎: ……爸爸mama,給我們快生一個小meimei吧?! 直到本村娃娃們都集中在一起,甜妹兒與大家進入西邊某間教室,納涼休息調整一番,并且建議,不可隨意議論考試題,以免影響下一場考試的正常發揮。 語文算術考試間,有長達一個小時休息時間。 考生們有的安安靜靜看小人書,有的三三兩兩圍著嘰嘰喳喳講故事笑話,有的玩簡單撿石子的游戲……這一切都在甜教導主任的規劃預料之中。 她坐在教室里的木桌上,透過精致雅趣的鏤空雕花窗戶,無聊地打量這整個碧山鎮小學,真面積挺大。 窗外原來應該是一個人工小池塘,中間圈著一座假石山,還有小石板橋,橋上是有一間古風亭。 只是如今水被抽空,假山被毀,古風亭被拆,連池塘邊的柳樹都被砍成一個個光禿禿圓木樁,只有唯一的老舊石板橋,述說著古時候的風光。 “你在看什么?” 山紳忽然走過來,好奇瞅一眼窗外,連花樹都沒有,只有一些雜草,破敗不堪的院落,沒啥好看的。 甜妹兒瞅他一眼,意思很明白,真的只是無聊而已。 “你知道鎮名為何是碧山鎮嗎?” 山紳神秘兮兮眨兩下漂亮右眼睛,也爬到桌子上挨著她坐下。 甜妹兒興致被勾起來,湊到他耳朵邊,悄咪咪地問道:“為什么?” 這種涉及封建□□的歷史事情,不可大聲議論,只能私底下偷偷摸摸講故事,除非帶批判意義。 平日里,群眾們大聲議論,通常只為批評地主家官僚統治。山娃娃們倒是能抱著三國演義或水滸傳看得歡兒。 山紳挪動一下位置,靠近她,講關于碧山鎮傳說。 根據《新唐書·李德裕傳》記載: “舊制,歲抄運內粟贍黎、嶲州,起嘉、眉,道陽山江,而達大度……?!?/br> 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年末,唐朝政府把軍糧從嘉州、眉州通過陽山江道水運到大渡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