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仍不放心的葉老爺子,把她抱起來,邊揉腿揉手,邊朝外邊走去,還不忘罵道: “熊猴兒,你一丟丟點大娃娃,織布機有啥好玩的。天天踩以后長不高,你看看村里頭的周家丫頭……” 甜妹兒摟著他脖子蹭啊蹭啊,甜蜜撒嬌道:“爺爺,咱們去榨油,桐籽,我全都準備好啦!” 葉老爺子一點都不溫柔地揉她頭發,怒罵聲卻漸漸停止。 倆爺孫走向全村最大的驕傲之一——碧山村榨油房。 紡織車可抬家里,榨油房肯定搬不動。 冬季夜暗得早,月亮星星通常也少一些,且屋里都被釘的死死的,棉油煤油桐油,就得多多準備一些。 而在供銷社買這些都需要票與錢,村民們也不傻,利用張老爺子的手藝,干脆在村里建一個榨油房。 每年夏秋,去種棉花的村里,交換一些棉籽,或者買一些桐籽,自己榨油,將油票省下來,去換其他物資。 榨油房做得可不容易,張老爺子嘔心瀝血,幾乎忙碌接近一年。 尤其是榨油木制機具,那些釜甑、爐灶、木榨、鐵箍、撞錘或撞桿、油缸等木質工具完美組合,需要手藝最好的木匠。 兩年前,三村唯一的榨油房落戶碧山村,成為全村人的驕傲。 榨油房又稱‘張氏榨油房’,生產隊成立后,只要有油榨,張老爺子就可以得到工分。村民若是自己榨油,會送一些成油給張家,當做使用酬勞。 全村最不缺油的就是張家。 小到農具、中如織麻車、大到榨油房,木匠張老爺子的手藝,滲透全村各個角落里,村民們離不開他。 也因此,在這樣的年代,匠人們受到的尊敬,等同于那些熱血讀書人,而最棒的匠人,在部分村人心里,比讀書人還重要。 中秋深秋的榨油房,通常忙碌起來,天天都轉個不停,需要本村村民提前預訂。而外村村民更是不知道排到猴年馬月去。 今年特殊,暴雨后,秋季來得早,村民來不及兌換籽類材料。而如今,唯一安全的山路出口被封,其他崎嶇山路也有,平時就挺危險,暴雨加秋冬,危險得更多。 因此榨油房難得空閑下來,這倒是方便葉家人,最好瞞著其他村人,趕緊趁機將桐油,通通榨出來。至于為什么不榨菜籽油,因為新鮮菜籽油味太濃太香,且隊里現在已經沒有菜籽。 通常他們都選擇在下午榨油。 晚上葉爸爸、葉老爺子、葉mama再拎著幾大桶‘熱水’回家洗澡燙腳,去油味兒,葉二叔葉二嬸也會幫忙。 對于使用榨油房借口也想好,利用葉二嬸的職務,把隊里的榨油任務接過來。葉家精壯漢子多,接活這一點特別容易。 而那些桐籽出自仙山,也有甜妹兒的仙山,來幫忙運到油坊。 對此,甜妹兒心里甜滋滋的:這個家里不能沒有我,真是好煩惱! 農忙過后,清閑下來,除去一個二愣子葉三叔,葉家人全都跟小松鼠一樣,一點一點往家里存糧存物。 哪怕曉丫頭,現在跟著思丫頭,在樹林里撿柴火,逮越來越少的麻雀呢! 爺倆口靠近榨油房,聽到腳步聲,葉爸爸伸長脖子往外偷看,是熟人才放下心,趕緊招呼他們。 “爸,甜妹兒,你們來啦,今日隊里的棉油麻油豆油桐油,我與二弟已經榨出來啦!”葉爸爸擦擦汗水,把一桶一桶的油,全部放到一邊,再蓋得嚴嚴實實。 葉二叔已經離開油坊。 甜妹兒神氣的揚起小脖子,閉上眼睛,小手隨意一揮,超大框的桐籽,瞬間出現在油房里。上面掛著一個新鮮水果籃子,里頭只有一小堆美味解渴的桃金娘。 “這丫頭!” 祖孫三代開始忙活起來。 甜妹兒充分利用‘大力’優勢,咚咚咚,將桐一搗爛快成坨狀,再全部裝進簸箕,遞給葉老爺子。 “爺爺吃果!” 空閑時候不忘賣一下乖。 葉老爺子咬一口桃金娘,再把籽們倒進鍋里蒸,放在鐵制圓形模具里的用腳踩實,制成包餅。最后把十幾個包餅放在一起,餅與餅之間沒有空隙。 “爸爸吃果!” 忙碌的甜妹兒不吃獨食。 砰砰砰! 等包餅放進榨倉,葉爸爸用盡全力,撞桿撞擊木楔,清亮、濃郁味道的油脂便從油餅里一滴滴溢出,氣味四溢。 榨油房里的祖孫三人,目不轉睛盯著它成桶。 不一會兒,葉二叔葉二嬸葉奶奶,也來一起幫忙。等一桶一桶清亮的桐油被榨出,整整齊齊放到一邊。 都是自家的! 自家的! 冬天家里可以點得亮亮的。 葉奶奶喜滋滋道: “這幾天的桐油,省著點,咱們家用兩年可能還有的剩?!?/br> “渾身都是油味,現在我走到哪里,都被叫‘油干部’。的虧咱們幸運,能換來這么多桐籽?!比~二嬸笑瞇瞇道。 葉二叔接話道:“所以咱們家才需要一桶又一桶的“熱水”,去油味兒,大嫂食堂里還有幫忙燒熱水?!?/br> 否管麻布還是桐油,這個秋天,瞞來瞞去存物真不容易。 僅負責放風的甜妹兒捂嘴偷樂。 采果、挖糧、種地、打拳、跳舞、看‘病’、織線、榨油……這個秋天,她絕對是家里最忙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繼續碼字下一章。 ** 村里很多人最愛邊干活邊聊天,各種消息都能憑借猜測之類的補全。 那個媳婦兒跟婆婆吵架,哪個兒子打牌輸大啦,那家人買新的電視機……有的說過就忘,有的她們能連起來,查缺補漏,講成一個新故事。 腦洞可以寫啦。 有時候也有點好忽悠。 若是你不小心泄漏啥。 比如啥啥矛盾。 只要沒在公開場合,通常不要藏著掖著,越藏他們好奇心越強。也不要等風平浪靜,因為新的波浪會讓他們說事兒,一年又一年,只要她們有興趣。 把方向偷轉一點,尤其是幾個蹦噠快的。 她們以為自己的得到消息,私下會反倒是幫你解釋。 到最后,真真假假,誰也不知道。 因為很多事,本來就是她們憑空猜測的,說得多了,別人就以為是真的。 我外婆就越喜歡這么干。 葉子評價:攪和攪和,一團亂麻。 純粹做一種參考。 w 第124章 踏實與賄賂 葉家人在榨油存物, 倆高中生因冷熱交替, 被勒令休息, 熱血青年葉三叔, 自告奮勇, 幫忙清理泥路,修整山路去。 暴雨后修山路需要專業修路人, 村民們最多幫忙清理樹枝石頭, 幫忙排水坑, 這哪一樣都不容易。 應該說非常難。 山間的泥路, 土壤疏松,遇上下雨天,有坑有積水,人最初行走時特別悲催。 比如,疏松的土質會膨脹起來,看起來是平地, 腳踩下去,“撲通”一下,才知道是坑。 泥水已淹到你的褲腿。 等你用力往出來拔時, 只會拔出腳丫子,鞋子早被泥巴得死死的。 這些泥坑還可能坑牛驢牲畜, 鬧得人仰馬翻,引起危險。 因此一暴雨,路上基本得有人清清楚楚走查一遍,才會令其他人放心。而這種專業人士, 通常都是有專門雨鞋的。 修路的專業在對面,把路清理好后,在旁邊的巖石里,系上麻繩再系腰上,用鑿子一錘一錘的鑿,把新路重新咂一條出來。 三個村的村民,在另一邊抬舉樹枝、清理各種亂七八糟的擋路東西。 但是,村里幫忙的人沒有草鞋。 他們的草鞋布鞋,都會被深陷泥坑,救出這只鞋,那只鞋被吞沒,最后只能光腳踩泥路。把鞋子用路邊鞭起草繩綁起來,搭在脖子上,晃啊晃啊,繼續走路。 但是山間石頭多,圓的扁的還好,踩下去最多紅腫,尖得就能讓你鮮血直流,甚至因此感染生病。 而穿鞋子,那一雙雙破鞋子,會讓你rou疼心疼。村里除去干部們,幫忙到最后的人,只剩下熱血青年葉三叔。 “葉城,好樣的!” 張隊長使勁兒拍拍他背。 葉三叔嘿嘿傻笑,“哪有,哪有!” ** 等偷偷摸摸將一桶一桶的桐油,藏進葉家雜物房里,所有人都微不可見地松了口氣,擦擦汗水,相視一笑,露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笑容。 “爸媽,這一路我的心都撲騰撲騰挑個不停,生怕一不留神踩個石子,把這桐油給倒出來?!?/br> “怕什么怕,咱家既沒偷又沒搶,倒出來就說這桶桐油是先前老大家的,在鎮上買的桐籽?!?/br> “哈哈哈哈——” 達到目的葉家人,只覺得渾身輕松,轉過身,或洗澡或燙腳或釘麻布門窗,家里幾盞油燈全部點燃,在冷風嗖嗖的深秋,圍著還能暖和一點。 葉爺爺取出倆長竹筒,往里面裝滿桐油,再把木桶蓋子嚴嚴實實封上。 他一出屋,葉mama已經把準備好的一卷麻布、一團麻繩、兩團麻線,裝在一個竹籃里,遞給老爺子。 趁著曉丫頭燙腳,在爸媽的隱晦注視下,身穿厚花衣裳、圓頭棉布鞋的甜妹兒借口出屋,悄無聲息聲跟在爺爺身后出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