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因為要爬山,里面野味多,野獸也不少,小人舞的金手指也顯露出來。 照明事情解決,玉佩一個小伏筆而已,很久后才會遇到另外半片兒,嘿嘿。 提示一下吧: 葉甜甜,穿之前可不是跟奶奶姓,她是跟爺爺爸爸姓的,而她奶奶是葉曉曉,那她爺爺呢?……嘿嘿,捂嘴!看下去~ ** 葉字就是葉,葉子小時候學名字,都是學的‘葉’,后面才變成葉。 野雞跳水這件事,是一件搞笑的事,聽別人說的。 他們家的大鴨子帶著小鴨子在水溝里游啊游,旁邊一只母雞帶著一堆小雞仔在旁邊找吃的。 其中一只迷迷糊糊的小雞仔,走一走的,居然認錯雞mama,跟著小鴨子們下水,幸好主人就在旁邊,看見了,立馬把它從溝溝里撈起來…… 第68章 睜眼說瞎話 夜幕漸深, 山林田野間散發著溫熱的潮氣, 似煙似霧, 整個村子放佛披上一層薄紗, 深藍色天空上掛著繁星, 眨巴著眼睛,俯視著碧山村各家各戶的偷偷忙碌、藏冬藏西。 沖涼過后, 包括葉三叔在內, 每人熬夜的葉家人, 都得到一根香糯軟滑的紫黑色野蕉, 以及一只鮮辣的烤魚,作為今晚的加餐。 然后再回屋翻來覆去,或進入夢鄉,或思考討論未來。 老倆口的屋里頭,熙熙索索忙碌著。 “那半截玉佩是咋回事??!”葉奶奶一邊問,一邊收拾自己的嫁妝箱。 五十年代, 碧山鎮嫁人流行三大件,鐵皮帶花的暖水壺,手工制作的木頭柜子, 再加上葫蘆切成的水瓢。 這些葉奶奶都有,還不止這些, 臉盆、鏡子, 圍巾、鏈鏈子、鞋襪、銅閂銅鎖銅鏈子,都有,包括那個簡樸的葫蘆水瓢在內, 她都保留下來。 若是遇到太陽大、有閑暇時間時,還會搬出去曬曬潮。 葉爺爺摩擦著半截‘葉’玉佩,搖搖頭,嘆息道:“這具體的我也不知道,但咱們家,恐怕拿不出這么好的東西來?!?/br> “咱爸跟我說,那是寒冬臘月,為了躲避敵人,三藥井里放個枕頭,一件破毛衣,葉姓隊友在里面一呆就是一兩天。每天用竹籃子掉下去紅薯餅加紅薯葉做飯菜,至于那個坑——咳!” 老舊的木頭柜子,哪怕保護的很好,由于地方潮,劣制的四個角鐵皮己剝落的不成樣子,柜蓋上的鎖己經生銹,用鑰匙輕輕打開,箱子開了,露出滿滿記憶。 葉奶奶用濕布把鏡子、盆子、有點壞的暖水壺、銅鎖、銅鏈等擦了又擦,再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到一邊。 這暖水壺不是供銷社里頭賣的高級貨,它只是用一個大瓷壺,外貼鐵皮,里套一個棉壺套,給熱水簡單保溫。 “那個坑是干嘛用的?” 她頭也不抬隨口問道,今明天必須得把這鐵啊鎖啊清理一遍,要么放山藥井里,要么就放到甜妹兒空間里頭。 老爺子輕咳一聲,嘀咕道: “要在井里頭呆上一兩天,不就是臨時茅房嘛!當然,里面的廢物也是經常會清理的。那時期混亂,又在躲避敵人,哪敢隨隨便便上來方便?!?/br> “噗哈哈——要是老大知道他刨出來的坑是啥,會是啥表情!”葉奶奶毫不客氣笑了。 木頭柜子里的壓箱底是一床厚厚的紅色喜被,上面繡著牡丹花的圖案,竟沒有補丁,保存的很珍惜,但一拿出來,還是有一股子潮霉味兒,微微刺鼻。 葉爺爺伸手摸摸喜被,找到一些淡淡的痕跡,嘴角難得露出笑容,慢吞吞道: “老頭子還記得當初娶你進門那晚上,這床被子就遭殃,你把一碗滿滿的清湯稀飯倒了上去,又不敢跟咱媽講,咱們只能偷偷摸摸換成舊被子,把它涼了一夜,后來又藏了起來?!?/br> 聽這話,葉奶奶臉微微發燙,嘴角笑容帶走一股淡淡的甜味兒與羞澀,她瞅了他一眼,罕見嗔笑道:“讓你一進門就嚇唬我!” 屋里頭洋溢著nongnong的溫情。 兩只溫暖的褶子手握緊了一會兒,轉眼又放開。一家人只要平平淡淡過在一塊兒,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明天早上,就讓甜妹兒再放點東西到仙山里頭,床下偷偷摸摸藏東西,老婆子總歸有點兒不放心?!?/br> 葉奶奶將所有鐵銅制的東西,都堆在一起,放到那個帶鐵皮的箱子里,準備好好藏起來,聽張隊長說,凡是帶鐵帶銅的,哪怕是門也有可能被收走。 因為咱要講究啥“路不拾遺”。 葉老爺子幫她快速整理,拍拍她肩膀,勸道:“天晚了,咱們也多閉會兒眼。老大家的做個兒熬一整夜,明天你跟她在家里歇息,曬曬東西,把家在收拾一下?!?/br> 老倆口躺在涼席上,用單布衣蓋著胸口,以免著涼,他們嘴里頭還在呢喃細語,接下來兩天的計劃。 “家里頭布票鹽票油票糖票棉花票……剩的不多,是不是要給老大,他明天要和安小子,去一趟鎮上買東西。你說咱找的借口行不?” “行,咋不行?張隊長是個明白人,不會多話。村里頭的三姑六婆,對親家的驢歸屬隊里這事兒,興趣更大些……咱們必須在驢上交前,買一些必備東西,以后就不方便了?!?/br> “鎮上不是有流動集市嘛,到時候看看能不能便宜買鹽糧,沒有就算換票也行……況且,布棉花咱缺啊,別忘記今年三丫頭的新棉衣,說不定今年天冷,讓大家多暖和暖和?!?/br> ** 天未亮,遠處傳來一聲雞鳴,緊接著多聲雞鳴聲響起,驚醒淺眠的葉家女人們。各屋里頭響起了鞋子與地摩擦的窸窣聲音。 葉mama抱著小五,與二嬸一起,進了廚房忙碌起來,跳水,燒火,洗鍋,煮稀飯,熱餅熱菜,熬湯....... “二弟妹你也不多睡會兒,隊里事情忙,家里頭事情也不輕松?!?/br> “我這哪睡的著!這災難說來就來,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昨天夜里倒是迷迷糊糊把嫁妝箱整理了一遍。罷了,我還是來聽聽大嫂子你做飯的聲音,更能安心一些?!?/br> 噼里啪啦柴火聲,沙沙沙洗糧洗菜聲,滋砰哧炒菜聲……婦女們最愛聽這類聲音,它代表著 代表了有糧下鍋,家里頭不會挨餓。 葉mama與葉二嬸對視一笑,蓋上鍋。 一人拾起散落在灶頭旁的柴火,往灶頭里塞。一人趴在膝蓋上,稍微解除一下困意。 過了不久,鍋里頭的飯菜都備好了,雞啼聲也再次響起,其他人揉了揉迷迷糊糊的睡眼,開始新一天的勞作與準備。 待甜妹兒酣睡醒來起床時,二姐三姐早就被葉二嬸牽著提著上隊出工。 她往窗戶望去,透著麻布縫息,可以看到太陽掛在屋后的那棵樹上。 “奶!媽!你們的嫁妝呢?還有鹽巴菜籽油芝麻油,都統統拿出來,我今個兒可以進去兩次喔?!?/br> 洗完臉漱完口后的甜妹兒,咕嚕咕嚕喝著甜味南瓜湯,啃著軟香南瓜餅,待肚子里有東西后,歪頭對忙活的葉mama認真問道。 葉mama跟葉奶奶吃完飯后,雖沒去隊里,但也沒閑著,一大早就去碧山腳下割草,來來回回,挑了四籮筐回來,在院子里曬著哩! “你先別急著進去,等你爸你哥回來,清點一下東西,再進去,萬一這監督隊明天一大早就輪到咱村了呢!” 葉mama阻止了甜妹兒的積極行動,把這事兒靠后,反正她在家看著閨女,也不怕她惹出啥禍事來。 “奶,你扯草干嘛?” 吃飽喝足的甜妹兒,一邊逗弄著吐奶泡泡的小五,一邊好奇問道。 “編草席!”葉奶奶抬頭瞅她一眼道。 屋里頭需要草席蓋住山藥井,家里晾曬糧食也需要草席,夏季睡覺也常用草席。 而村里頭的草席,都是自己編的,山里頭又不缺草,這年頭,各家各戶都有一個巧席匠。編草席的工具很簡單,一疙瘩麻繩,一把小剪刀,再來一個穿線的綹錐。 她先將草像小娃娃們列隊般排成一排,再用細麻繩串著草。大約兩個多小時,一張張草席就編成了。之后,就是掛在墻上晾曬時間。 “媽,你在干啥呢?” 和小五大眼瞪小眼會兒,甜妹兒又轉過頭打擾她媽去。 “準備剝桐籽啊,這可是你打的桐子,忘記了嗎?” 葉mama拿出一木桶,把綠色的桐子們統統放進去。 這桐油雖好,但剝桐籽卻非常麻煩。 剝前需要在水里泡著,而且泡的時間長容易腐爛,時間太短,殼又不軟,太長,容易腐爛,而且,籽殼會把手染黑。 把桐子泡好后,看著無聊的甜妹兒,葉mama想了一下,交給她一個協助任務——曬紅薯、南瓜、咸魚。 “甜妹兒,來幫媽曬糧!” “好??!” 甜妹兒蹦蹦跳跳跟著她回廚房。 不多一會兒,就拿雙手抱出一木盆咸魚,它們都是被刨去魚腮內臟,然后被鹽水泡過的。 甜妹兒撅著屁股,把魚一個接一個放在大太陽下暴曬。 廚房里頭,葉mama拿出南瓜,將它們全部切開,掏出里面的南瓜瓤和南瓜子,放到一邊,然后切成薄薄的環形南瓜片。 “媽!我來曬南瓜哩!” 又是一木盆新鮮的南瓜片,一個接一個放在太陽底下。 的虧今個兒太陽大,夠家家戶戶曬吃的糧,好偷偷摸摸藏起來。 鍋里頭的紅薯也煮的差不多八成熟了,煮熟后曬的紅薯有嚼勁兒、味道更好吃。 葉mama將它們用刀削成一片片,然后抱著裝著紅薯片的木盆,來到院子里,跟甜妹兒一起曬糧食。 炙熱的太陽下,院子里曬滿了帶著希望的糧食。 *** 夏季驕陽似火,白日里,連風都是燙人的,再加上本來的超高溫度,沒幾分鐘,就會熱出一身大汗。 盡管這樣,部分村民,尤其是老人們,個個喜笑顏開,眼睛都瞇成一條縫,干起活來也很有干勁兒。 太陽熱點好??! 看這樣子,今個兒,家里頭的婆娘們就能多曬點糧,再藏起來。 老人們都受過混亂年代的苦。 對他們來講,糧食就是命根子,很多少都不愿意全部上繳,咱怕留一麻袋玉米渣,半夜里睡覺都安穩些。 當然,村里頭的年輕一輩,也有不少像葉三叔的年靑男女,朝氣蓬勃,充滿熱血活力,一心想干頂天立地大事兒。 他們心里自是善的,但目光沒有大多數老人看的長遠,想的周全。 碧山村孝風濃郁,胳膊擰不過大腿,今日隊里頭請假的人,一茬又一茬。 大家心里頭明白,見面哈哈一笑,但誰也不會明面說出來,最多交好的或親戚近的,暗地里嘀咕呢喃幾句。 村子東邊,當記工員報出今日請假人數的時候,屋里頭忽然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