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咦? 陸念稚是被她說中心思,惱羞成怒了嗎? 這樣別扭的陸念稚,倒是新鮮。 杜振熙忍俊不禁,彎著眉眼道,“四叔,我不說就是了?!?/br> 她保證僅此一次,再也不提蘇小姐三個字了。 她眼中的未盡之意表露無遺,一雙黑亮大眼仿佛會說話。 陸念稚讀懂的瞬間,險些沒忍住黑臉。 開胃菜什么的小打小鬧不夠看,還是盡快去碼頭庫房,給杜振熙下一劑強心針好了。 省得沒教會杜振熙開竅,他先就被杜振熙氣死了。 陸念稚出師未捷,果斷決定速戰速決離開祖墳,拉起風帽扣上杜振熙的小腦袋,將那張令他氣笑不得的小臉遮去大半,才牽著杜振熙走向墻角后門,交待道,“路上別探頭亂看,跟著我走?!?/br> 錯身經過假作忙活的老家丁身邊時,又吩咐道,“去外頭知會一聲,告訴明忠,我和小七這就去碼頭庫房?!?/br> 老家丁心領神會,拎著茶水拐出門房,依著門柱子和明忠、竹開閑話,做出副招待留守在外小廝的熱鬧樣兒,覷空低聲轉述陸念稚的話。 殊不知明忠領會的是另一層意思,估摸著時辰抬了抬腳,留下竹開道,“我進去看看,別叫四爺、七少想使喚人,我們在外頭聽不見?!?/br> 杜府祖墳左右還有別家的祖墳,此刻時辰尚早,時不時有人來人往,路過時各家下人之間少不得打聲招呼閑聊幾句。 老家丁和竹開不做他想,只當明忠是為掩護主子,才在人前做足戲份,遂應和著由老家丁領著明忠轉進祖墳。 明忠一進祖墳,就尋了個借口撇下老家丁,順著墻角后門,暗中離開祖墳。 第126章 意料之外的真相 明忠走得悄無聲息,竹開毫無所覺,等了片刻不見明忠回轉,自顧挪到停在門外的馬車邊,盤坐車轅搓著手望天,喃喃道,“今天這日頭跟白掛似的,可真夠冷的……” 如果杜振熙在場,一定會跌聲附和竹開的感嘆,她跟著陸念稚揀著偏僻小路埋頭悶走,路越偏人越少風也越冷,直將手爐往懷里貼,扯了扯陸念稚的大氅小聲道,“四叔,您冷不冷?我還戴多了兩個熏球,借您頂頂路上的冷風?” 熏球機關精巧,內里嵌著極小的炭塊,別在腰間即能做裝飾還能保暖,杜振熙掀開披風露出腰間金三事兒,嗆啷輕響間并列掛著兩個小小熏球,大方任陸念稚借用。 “我不冷,等拐過路口就能雇轎子坐,再忍一忍,嗯?”陸念稚替杜振熙掖好披風,拿溫熱的手背貼了貼杜振熙的臉頰,表示自己不用借助外物取暖,等走到路口雇上轎夫,就牽著杜振熙鉆進同一個轎子并肩坐,笑道,“很快就能到碼頭,暫且擠一擠。你就這么怕冷?嗯?” 杜振熙聽這兩聲輕輕柔柔的嗯略懵圈,大感陸念稚自從求和抱抱后,和她獨處時的言行越發親密隨意,一時生不出以往的排斥,一時又說不清是什么感受,尚未來得及答話,就覺得小腦袋上一重,陸念稚的大手隔著風帽,不輕不重的按在她的頭頂。 隨即有暖流流淌,源源不斷的傳遞向四肢百骸。 杜振熙整個人都舒展開來,雙眼晶亮的奇道,“怪不得您的手那樣暖!四叔,這就是江湖傳說的內力取暖嗎?” 又是江湖傳說! 陸念稚勾唇笑,揉了揉杜振熙的小腦袋,又去握她抱著手爐的手,“是不是比手爐還好用?” 陸念稚的手,簡直是天然暖爐! 杜振熙用心感受了一下,略舍不得避開陸念稚的手,等陸念稚的大手再摟上她的肩時,還主動往陸念稚身邊靠了靠,暖得忍不住渭嘆一聲,小臉寫著興奮追問起陸念稚內家功夫如何博大精深起來。 陸念稚心下又得意又好笑,摟著輕易被他帶偏的杜振熙心滿意足,見杜振熙微微偏著頭紅唇噏合,自顧自說得熱鬧,只覺說不出的可愛,腦中不其然盤旋起曾經困擾過他的夢境,又覺旖念叢生,竟生出親一親那張能說會道的小嘴的念頭來。 這念頭來得突兀而不合時宜。 陸念稚錯開視線不再垂眸看杜振熙,暗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此時還不是放手“欺負”杜振熙的時候。 且再等一等。 他一面平復旖念,一面心猿意馬地回應杜振熙天馬行空的問題,待得轎子停駐碼頭時,心思已經放到了正事上。 碼頭遠離廣羊府背靠嶺南海域,雖臨近年關,但如他們這樣來往的轎子并不少,或是商船東家親來巡視、或是官府衙役露面巡查,除了賺辛苦錢的老少碼頭苦工,另有駐守庫房的看門人各自負責一片區域,時不時來回走動。 比起各大商鋪漸次收攤的西市,碼頭依舊人來人往嘈雜而熱鬧,倒也不顯得他們的到來打眼。 杜振熙摘下風帽,不再刻意掩藏行蹤,坦坦蕩蕩的跟著陸念稚七拐八繞,走向碼頭庫房群一角,站定在自家庫房前。 杜府庫房塵封已久,早就騰挪到不阻礙別家商船出入的偏僻角落,丈余高的厚重雙扇木門緊閉多年,又巨型又沉重的鎖頭已有斑駁銹跡。 杜振熙上前捧著大鎖,聽陸念稚咔噠一聲打開鎖,當先就跨進庫房里,潮濕的空氣混合著飛塵撲面而來,透著股常年缺失人氣的霉味,嗆得杜振熙忙掩住口鼻,陸念稚不受影響,只反手關上木門,不忘提醒道,“別弄出太大的動靜,省得引來碼頭庫房的看門人?!?/br> 杜振熙了然,折身幫陸念稚一起推厚重得嘎吱亂響的木門,只當關起門來好辦事,全不知她才一轉身,陸念稚的目光就順著將將合上的門縫,透過光束看定門外一處,嘴角翹起個得逞的弧度。 目光觸及之處種著阻擋海風的參天大樹,樹下露出一塊熟悉的衣角。 明忠掐著衣角,將刻意暴露的身形重新隱入樹后,心知陸念稚已經看見了他,曉得他照著吩咐落后一步跟來,遂也不再往庫房跟前湊,只專心藏在樹后,望著漸漸西斜的日頭發起呆來。 杜振熙卻沒空發呆,直奔罩著油布的廢舊商船而去,和陸念稚合力扯下大得嚇人的油布,顧不上又被塵土嗆了一臉,抬腳跨上商船,徑直循著商船格局,矮身就鉆進駕駛艙。 當年杜府大爺遭遇海難的事江氏最清楚,杜振熙又仔細看過商船名冊,要找對地方不難,不過翻了片刻,就找出當年的行船日志。 破舊的日志幾乎快要散架,上頭的墨跡卻沒有隨著光陰褪色。 “四叔,真叫您說中了!行船日志后頭附帶的名冊,才是當年跟船的完整名單!”杜振熙摸出陸念稚交給她的名冊對比,指腹劃過一行行墨跡,小臉先是一亮,“閩南唐家、柳家……怪道我們的人查不出唐家的真實祖籍,原來兩家祖上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門戶,以打魚起家,后來才改做販貨生意的……” 隨即小臉一凝,語氣轉而沉重而疑惑起來,“照著上頭記載的行船內容,當年是大伯父下錯指示,才導致航路有誤,撞進海上鳳眼連累一船的人都葬身大海的?這里還收藏著一份文書上,蓋的是曾祖父的私印……” 既然有老太爺的明文黑字,就代表杜府認下杜府大爺的失誤,擔起連累商船遭遇海難的責任,詳細列著合伙跑船的各家損失,人命沒法賠,能做的無非是出財物聊做彌補,安撫家人一去不回的遺孤。 怪道老祖宗去后,杜府再經杜府大爺這一茬大難后,幾近賠付泰半家底,很是青黃不接了一段時日。 而唐家、柳家搭上杜府大爺的商船,幾乎傾盡家財,如此大手筆的生意,唐柳兩家出面跟船跟貨的全是家中頂立門戶的男丁,遭難后柳家至今名聲不顯,連查都查不出丁點風聲,可見家中男人遇難之后,柳家就徹底敗落了。 而唐家只剩唐加明一個小輩男丁,唐加佳是遺腹子,遷居來廣羊府才出生,柳氏能靠著孤兒寡母一步步在廣羊府站穩腳跟,躋身十三行立起唐家門楣,靠的不光是自己和唐加明的生意頭腦,只怕還有當年杜府賠付的不菲撫恤金,甚至可能融資了娘家柳家那一份財物,才能有這樣厚的本金做唐家的立足根本。